視動知覺技巧與閱讀@ 這是雙螺旋的部落格:: 隨意窩Xuite日誌 | 幼兒 仿畫練習

真正的答案應該還要複雜許多,要仿畫,第一步就是視覺再認、辨別現有圖形,​然後 ... 就跟方形一樣好,但還是不夠好,所以才說練習是視動知覺技巧的不二法門。

這是雙螺旋的部落格這裡記錄了關於雙螺旋的點點滴滴!電話:0919536455or0933690411or0953883352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403281546視動知覺技巧與閱讀?摸索閱讀雙螺旋感統復建研究中心物理治療師陳秋坪高雄醫學大學復健科職能治療師王志中             研究指出大多數空間學習困難孩子,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視覺分析系統和視覺輸入詞彙出現問題所造成的,屬於非語彙的視覺分析系統,主要負責解讀單字中的字母符號、位置排列,它會先將視覺訊息暫存於短期記憶,然後運用字形構造下去解析,最後以視覺輸入詞彙轉成長期記憶儲存,你看,不管形狀、形式、或字母位置,都是閱讀機制的重要組成,同樣在閱讀擔當重責大任的為字素–音素一致性,專門將單字轉換為音節密碼,這樣的視覺分析,亦見於塗鴉過程,包括點、線、圓、方形,都須經過視覺解讀,方能拼湊而成一幅畫,畢竟要栩栩如生,形狀、空間方向、定位,缺一不可,而除了臨摹寫生,畫出記憶中的熟悉影像,也是如此,因此孩子若有學習困難如無法正確描寫,也會連帶影響描畫能力,則塗鴉技巧當然就會跟著受損。

        塗鴉給人的感覺,或許僅是單純的手眼協調,其實不然,很多手眼協調正常的孩子,常常因為視動知覺技巧不佳,使得他們在跟知覺、記憶有關的精細動作能力-塗鴉表現,心有餘而力不足,唯有視動知覺技巧成熟,才能畫出方形、三角形,也才能再進一步運用火柴排出來,所以一個4歲大的孩子,是無法畫出菱形,因為塗鴉的精髓是構思,而非畫出來這個動作而已。

        孩子的第一次塗鴉多發生在18個月到2歲之間,他會豪邁地揮動整個手臂,所以作品毫無章法;2歲半,開始有模有樣,大概看得出來像甚麼;4歲,約有2/3的畫作開始意有所指,即有背後意義存在,這時,第一個方形也躍然紙上;4.6到5.6歲,開始蹦出三角形;6歲,菱形出現了,故從方形到菱形,並非一蹴可幾,約需2年的漫漫長路,方能成形。

        接著是畫法,一般孩子都非常相近,多是由上到下、從左到右,就跟閱讀、寫字順序一樣,而且不管何種語系如英語、阿拉伯語、西伯來語等,皆為如此,像TheGrammarofActionRules書中便提到美國小孩在模仿幾何圖形時,也是跳脫不了下述這些通用原理:1.     從最上面的點開始。

2.     從最左邊的點開始。

3.     圖形若有頂點,會從上到左下畫直線。

4.     水平線都是從左到右。

5.     直線都是由上到下。

6.     線會交叉。

 至於畫圖速度,則跟彈道成比例,以保持操作時間不變,所以畫大圓的時間跟畫小圓一樣,另外,環境也是繪畫表現的決定因素,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直線、水平線如方形畫框、三角相框,孩子再認、辨識機會多,就會畫的比較好。

        不過,這些還是無法回答為何孩子需要2年的時間,才能從方形進展到菱形?手眼協調嗎?精細動作技巧嗎?真正的答案應該還要複雜許多,要仿畫,第一步就是視覺再認、辨別現有圖形,然後產生一個動作計畫,動作要展開之前,包括起始點、動作方向和速度、力量、動作參數如動作單位參與種類、動作單位徵召數量、動作單位活化時機等,都要先算計到底,萬事俱備後,便開始啟動,過程中,還要留意視覺、運動覺的回饋訊息,才能適時偵測錯誤、予以修正,由此可見,動作計畫要自動化,不僅需要整合知覺動作系統,還要動作記憶的一臂之力,相關運動覺記憶愈明確,動作計畫處理效率就愈好,故菱形、方形的仿畫差別,或許就在於動作計畫和訊息回饋處理歷程如方位、順序、計畫的純熟度,4歲孩子畫不出菱形,可能是斜線、角度經驗不夠,5歲孩子,雖然追視菱形線條的正確率,就跟方形一樣好,但還是不夠好,所以才說練習是視動知覺技巧的不二法門。

 /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PoweredbyXuitetherapydna314'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關鍵字累積|今日loading......KidsPlay親子就醬玩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therapydna314's新文章發展性協調障礙、注意缺陷過動症和典型發育中的感覺處理模式ADHD認知障礙的非藥物介入: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發展性閱讀障礙的工作記憶缺損音樂在增強早產兒大腦高級認知網路中的作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童和青少年及其父母的自閉症特質祝各位家長、夥伴牛年吉祥、萬事如意、新年快樂!虛擬實境在腦性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