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急性腸胃炎照顧的迷思 | 腸胃炎多久會好

沒多久,小真也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一整天又吐又拉10多次,全身 ... 小真想起這幾天幫孩子補充電解水:「如果我也補充電解水,會不會好得快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72期出刊日:2015-10-15返回上一層釐清急性腸胃炎照顧的迷思腸胃炎有分急性、慢性,症狀持續超過兩週,就叫慢性,反之為急性。

絕大多數病患嘔吐腹瀉,都是病毒、細菌感染或吃壞肚子引起的急性腸胃炎,民眾常會困擾是否該就醫?若在家照顧應如何處理? 諮詢╱涂佳宏(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撰稿╱吳思瑩 剛滿30歲的小真是全職家庭主婦,上個月2歲兒子住院兩天,醫師說是急性腸胃炎。

出院時,小兒科醫師交代要補充電解水。

沒多久,小真也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一整天又吐又拉10多次,全身倦怠無力。

小真想起這幾天幫孩子補充電解水:「如果我也補充電解水,會不會好得快一點?不停喝水,也不知道喝多少才夠?還是乾脆去醫院打點滴呢?」 急性腸胃炎發生於成年人、5歲以下幼兒及老年人時,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

像案例裡的小真孩子只有2歲,急性腸胃炎容易引發脫水,一定要就醫,並適度補充電解質水。

如果是老年人或身體狀況不佳的人罹患急性腸胃炎,處理方式也比照5歲以下幼兒,建議要就醫尋求醫師意見。

至於10幾歲以上的青少年及成年人,當急性腸胃炎發生時,絕大多數患者只需補充水分,在家休息即能自癒,不一定要就醫。

簡單來說,成年人因抵抗力佳,對抗急性腸胃炎就是休息和補充足夠的水分,等待病情慢慢好轉。

 急性腸胃炎中的「感染性腸胃炎」多由病毒或細菌所引起,症狀會持續3至7天,除了上吐下瀉,也容易合併發燒。

若是食物中毒引起的腸胃炎,症狀通常會在3天內解除,快的不到一天就恢復了,像是誤食過期麵包引起腹瀉,多數人當天拉完肚子就復原,這即是最常見的食物中毒。

 對於成人來說,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急性腸胃炎,假如喝水不會噁心想吐,就謹記多補充水分,居家照顧即可,只要沒有明顯脫水就不用就醫治療。

即使就醫,在醫療處置上,醫師治療目標也是讓病患不要出現其它併發症,不會刻意去殺菌、殺病毒。

 成人要如何判斷什麼情況下需就醫?通常就是持續上吐下瀉,脫水情況太嚴重,這時就需要醫護人員協助。

到院後,醫師通常會施予點滴治療,目的就是加速病人自我復原,並從旁觀察,避免患者出現併發症。

 急性腸胃炎不一定要禁食 民眾罹患急性腸胃炎,又吐又拉時,常困擾要不要禁食?其實不一定要。

有些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禁食個一、兩餐,也許是因為病人有噁心、嘔吐症狀,吃東西可能會加重不適感;此外,進食後,當食物進入胃裡,直腸就會有神經反射想要排便,在急性腸胃炎時直腸反射會比平時更敏感,這個感覺會放大,吃了東西會更想去上廁所,也會造成病患困擾,所以停一餐倒也無妨,加上患者通常沒有什麼食慾,也會自然少吃。

只是就醫學角度,禁食並非絕對要求,進食與否也不會影響病情恢復速度。

 怎麼吃比較好? 如果不一定要禁食,那麼急性腸胃炎時,是否要吃清淡一點,像是稀飯、白吐司比較好? 其實醫界對於急性腸胃炎該怎麼吃沒有做過嚴謹的科學研究,所以也沒有證據支持這些說法,原則上,吃些比較不會讓病患加重不適感的食物即可,像白飯(不一定要稀飯,乾飯亦可)、白麵包這些食物較容易消化,自然容易入口。

 醫學上認定的容易消化,是要看食物的胃排空速度,像是不油膩的飯、麵、麵包、不過酸的水果等醣類食物,都屬於30分鐘胃就能排空而且不刺激的易消化食物。

至於肉類及油炸類、油膩食物,停留胃部的時間比較久,就屬於不好消化的食物。

當腸胃炎又伴隨噁心、嘔吐症狀時,就應避免食用不好消化及刺激的食物。

 不宜吃高糖類及乳製品 不過,確實有些食物是不適合在急性腸胃炎時食用的,包括高糖類食物(如甜食、含糖飲料、糖果等)、牛奶及乳製品(如乳酪)。

因為糖分子會增加腸液滲透壓,當腸子發炎時對單糖的吸收力下降,就會腹瀉得更嚴重。

在限制乳製品攝取部分,即使很多患者平時喝牛奶不會拉肚子,沒有「乳糖不耐症」的體質,但有可能會在此時出現「暫時性」的乳糖不耐症,如果吃了乳製品仍會加劇腹瀉症狀。

 這裡所說的高糖類食物與醣類食物不一樣。

飯、麵、麵包、水果等是醣類(carbohydrate)食物,易在胃及十二指腸附近迅速分解,不會留在腸子內成為滲透因子(osmoticmolecule),是好消化的食物。

甜食、甜飲料是含糖(sugar)食物,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