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加護病房抗生素使用 | crkp治療

淺談加護病房抗生素使用最前線專欄文/大林慈濟醫院藥劑部主任莊美華藥師許多病患因為重症住院到醫院的加護病房,長時間之後,可能發生嚴重的院內感染,甚至發生致死率高的敗血症。

加護病房是醫院中最易發生院內感染的單位,國內、外文獻報導加護病房的院內感染發生率為普通病房的3-5倍之多。

加護病房較易發生院內感染的可能因素主要有二類。

第一類為病人本身及治療相關因素有關,例如:病患病情較嚴重、病患的潛在疾病及免疫缺陷、接受較多的導管、各種侵入性裝置及治療、住院期可能較長、醫護人員忙碌或疏忽、感染管制措施的缺失、微生物因素、環境因素(各種溶液及器械)、及長期使用多種抗生素等。

第二類則與加護病房的特殊處置有關,如:血流動力學監測、輸液及升壓治療、使用呼吸器、使用導尿管、及使用止痛、鎮靜及制酸劑等。

由上述因素可知,加護病房工作人員更需嚴格遵從感染管制措施,如:落實手部衛生、實施適當隔離政策、落實環境控制、加強人員訓練、建置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管制、及推展組合式照護(BundleCare),以利有效降低加護病房感染。

臨床上在加護病房所引發的感染主要有三種類型:(1)內因性(Endogenous):院內感染多為內因性,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2)交叉感染(Crossinfection):將細菌直接或間接於病患間傳播,常見透過醫護人員雙手造成交叉感染;(3)環境因素(Environment):環境受細菌污染、加護病空間較擁擠、加護病中執行侵入性檢查或治療。

加護病房院內感染導致顯著增加死亡率及造成病患失能的後遺症,增加額外的醫療負擔,和造成多重抗藥性細菌的浮現。

因此,理想的經驗性抗生素之選擇策略,對於減少抗生素抗藥性的產生更顯出其重要性。

台灣加護病房中常見感染菌株有: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綠膿桿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念珠菌(Candidaspp.)、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ORSA/OSSA)、克雷伯肺炎桿菌(Klebsiellapneumonia)、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spp)、腸桿菌(Enterobacterspp.)、及腸球菌(Enterococcusspp.)等八種。

目前常用抗生素分類為:β-lactam、fluoroquinolone、aminoglycoside、macrolide、glycopeptide、tetracycline等。

常見抗生素之介紹與使用如表一與表二。

理想抗生素的條件應該為:殺菌性高、組織穿透力好、副作用小、不易引起抗藥性、作用快維持久、便宜容易使用。

但目前臨床上的確沒有一個全方位完美的抗生素,所以當臨床醫師根據臨床表徵來判斷決定要給予病人抗生素治療時,則應該依據下列因素考量最適當的抗生素:(1)什麼致病菌最有可能?最可能的感染病灶在何處?先前藥物使用情形(2)是否已經採集適當的檢體做檢查和培養(3)如果有多個抗生素可以使用,那一個最適合(藥物抗菌範圍及院內敏感性統計?)(4)是否需要使用幾個抗生素合併治療(5)是否有特殊的病人因素要考慮(如:病患是否有潛在性疾病及免疫不全問題?病患是否有侵入性導管裝置?)(6)什麼是最佳的給藥途徑(7)什麼是最適當的劑量(是否需要依體重及肝腎功能調整?)及最適當的治療時間是多久(8)當細菌培養結果出來以後,是否需要調整初始治療(9)是否需配合外科處理藥物副作用及價格一般而言,臨床上臨床醫師及其他照護人員遇敗血症或其他院內感染病例時,皆應遵循應有的基本抗生素使用原則:即先根據經驗史,考量應涵蓋的可能菌種,可選擇廣效抗生素,並根據抗生素之藥品動力學及藥品藥效學給予適當劑量。

在48-72小時後,根據病人臨床狀況和細菌培養結果,遵循『降階療法』,選擇最適當的抗生素及應有治療療程(通常為7-14天,但可依特殊感染適度延長抗生素治療時間)。

根據疾管署公布的監控資料,台灣近年來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的加護病房裡,除了MRSA(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外,其他7種常見抗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如:CRAB(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VRE(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i))、VRE.faecium、CRPA(Carbapenem-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CRKP(Carbapenem-res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