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皮膚病「類天皰瘡」 長久以來原因成謎| 公視新聞網PNN | 類天皰瘡死亡率

醫生表示,類天皰瘡目前的治療方式以類固醇藥品為主,另外加其它免疫調節劑輔助。

然而此病患者通常年紀較大且伴隨其它疾病,死亡率不容小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透明黑底或右上×按鈕繼續閱讀人為關閉警報系統消防法僅能限期改善人為關閉警報系統消防法僅能限期改善人為關閉警報系統消防法僅能限期改善人為關閉警報系統消防法僅能限期改善內容熱門議題即時影音節目論壇專題策展數位敘事熱門分類政治地方全球文教科技兩岸社福人權產經環境社會生活即時新聞新聞分類當期節目專題策展數位敘事首頁生活綜合醫療健康罕見皮膚病「類天皰瘡」長久以來原因成謎吳雅瑜陳立峰/台北報導2020-09-1612:49最後更新:2020-09-1615:01皮膚林口長庚長庚醫院藥品死亡率過去很多長者住院後,常莫名出現皮膚癢生水泡,發現是染到罕見皮膚病類天皰瘡,不過怎會這樣,林口長庚醫院發表最新研究,發現和3種藥品有關係。

一塊一塊的紅疹及水泡就出現在身體上,患有糖尿病的阿嬤,多次求診不但沒有改善,後來水泡還擴展到全身造成潰爛,到醫院接受皮膚切片檢查後,確認得到類天皰瘡。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紀景琪表示,「有神經性疾病,例如腦中風過、或失智症這類的病人,他們比較容易有類天皰瘡。

慢性病的病人,他剛好沒有腦神經方面的疾病,但是他用很多藥,或是最近用了一些新藥產生類天皰瘡,那這個狀況下就會推斷他蠻有可能是藥物造成的。

」醫生表示,所謂的類天皰瘡是一種罕見的皮膚病,在台灣發生率為每年每百萬人有4.7例,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但以中老年人較多,男女比率差不多,過去只知道是免疫系統認知錯亂,誤把正常的皮膚當作敵人進行攻擊,導致皮膚結構解離而產生水泡,原因不明,由於有些案例報告是藥品所引起,為了釐清,長庚研究團隊,首次針對多種藥品進行分析實證研究,結果發現,使用保鉀型利尿劑的病人,發生類天皰瘡風險,是未使用族群的1.75倍;而糖尿病病人使用新一代降血糖藥雙基胜肽酶抑制劑,產生類天皰瘡的風險,是未使用族群的1.92倍。

土城醫院藥師劉賢德表示,「假設那些藥物,它可能鍵結在我們基底膜的結構蛋白分子上面,然後進行這個抗原的改變,可能我們免疫細胞去辨識到它的時候,就認為說這可能是一個外來物,所以它就會去產生一些抗體或一些補體來去攻擊這些結構蛋白。

」醫生表示,類天皰瘡目前的治療方式以類固醇藥品為主,另外加其它免疫調節劑輔助。

然而此病患者通常年紀較大且伴隨其它疾病,死亡率不容小覷,先前的研究指出東方國家一年內死亡率大約有13%,因此提醒民眾,若皮膚有出現搔癢的紅疹和多發性飽滿水泡,應避免抓破水泡,以免導致進一步感染,並應立即就醫治療。

   皮膚林口長庚長庚醫院藥品死亡率相關新聞因應疫情威脅漢光納「生物疾病演練」2020-07-1312:56生物疾病緊急狀態兒童心肺復甦術及時施做救活率增1倍2019-12-0512:45林口長庚CPR長庚醫院急救心臟罕病「泡泡龍」患者醫師籲納入健保給付2018-12-1512:15皮膚患者醫師負擔健保署殖民時代遺留思維非洲崇尚白皮膚2018-09-1812:47皮膚奈及利亞非洲產品留言區編輯推薦谷歌搶先與澳媒達成付費協議臉書妥協澳媒新聞重回FB去年女性需比男性多工作51天才有相同年薪緬甸軍方射殺示威者美國與歐盟祭制裁美德州捱過雪災民眾卻接到上萬電費帳單最多人閱讀中科院騰雲無人機例行訓練昨墜毀台東2021-02-1907:571部桃今恢復營運化學兵再次進行消毒2021-02-1907:572外界關注進口陸製疫苗陸委會:陸方未表達意願2021-02-1907:573年後返工潮讓新冠自費篩檢量大增新光醫院加開門診因應2021-02-1912:564德國警方查緝毒品武器行動逮捕2嫌犯2021-02-1907:575德BNT允售我國疫苗黃立民:繞過上海代理商、變數大2021-02-1912:566北市千元旅遊補助提早18天用罄傳有旅店人頭核銷市府將查2021-02-1912:567轉東風明起西半部空品轉差環保署要求加強稽查汽電共生廠2021-02-1912:568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