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腸」發炎,中年自然得大腸癌!克隆氏症患者逐年 ... | 克隆氏症懷孕

而且,如果克隆氏症患者是孕婦的話,治療過程中還可能引發高血壓、感染、先天缺陷的風險,美國團隊研究人員確立了克隆氏症的潛在治療 ..._4410_23441_6_媽媽經 發表於2019-11-18 收藏文章作者\媽媽經編輯Reese你聽過克隆氏症嗎?這是一種難以完全治癒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在美國,每年有超過160萬人受克隆氏症所苦。

十幾年前,克隆氏症在台灣並不算盛行,但是近年國內卻有增長的趨勢。

罹病者年齡越低,治療越棘手的「發炎性腸胃疾病」根據IBD病友社團的簡介,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簡稱IBD)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的疾病,主要分為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簡稱UC)及克隆氏症(Crohn’sdisease,簡稱CD)。

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的好發年齡為20~35歲及40~60歲,患者以學生及上班族兩大族群為主,不過,除了成人之外,也可能發生於兒童身上,且罹患年齡越低,治療越是棘手。

而克隆氏症的侵犯範圍又比潰瘍性結腸炎更深,潰瘍性結腸炎多發生在直腸和大腸,克隆氏症則是從口腔到肛門都有可能發炎。

推薦閱讀:余苑綺懷孕頻咳,竟是直腸癌復發當你的小腸常常在發炎,罹患腸癌的機率同步提高克隆氏症患者常有腹痛、腸胃不適、體重莫名減輕等症狀,也有可能誘發其他腸胃道之外的合併症,例如,貧血、皮疹、關節炎、葡萄膜炎和倦怠。

患者可能會因為感染出現皮疹、壞疽性膿皮症、結節性紅斑、腸阻塞,而那些具有此疾病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對更甚。

台灣人的工作與生活步調算快,很多上班族年紀輕輕因為工作忙碌、壓力大而有腸道發炎疾病,常常拉肚子、每天頻繁跑廁所、發燒、血便、長期疲勞、貧血的人真的要提高警覺了。

因為,當你2、30歲就長期有腸道發炎現象,到了4、50歲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就比一般人高。

以往治療只能緩解、容易復發,最近醫學研究指出有救了?無論是克隆氏症還是潰瘍性結腸炎,過去醫界並沒有完全的治癒方法,治療目標首在於急性發炎治療誘導至緩解期。

不過,美國一名醫學院教授、腸胃科主任法比奧·科米內利(FabioCominelli)發表為期三年的研究成果,為可以改善並挽救生命的創新療法立下理論基礎。

多數患者在得病之後,經藥物治療病情得以受到控制,但有部分病人會在病程中又出現急性發炎,就會需要使用大劑量的藥物。

如果是用類固醇和單克隆抗體治療,可以解緩一段時間,但之後可能就失去效用,或是患者情況改善後又會反覆發作,帶來莫大的身心壓力。

而且,如果克隆氏症患者是孕婦的話,治療過程中還可能引發高血壓、感染、先天缺陷的風險,美國團隊研究人員確立了克隆氏症的潛在治療目標,也許不久之後,國內也會引進更有效的藥物上市,提供患者除了類固醇以外的選擇。

推薦閱讀:留意新興文明病!新健康殺手「腸道發炎」預防重於治療,快來檢測你的「腸癌危險度」在更進一步的治療新法出現之前,我們只能從預防做起,蔡英傑教授曾在《腸命百歲:腸道權威最新長齡寶見大典》中羅列10個腸道檢測項目,快來檢查看看自己腸道的狀況!1、有腸癌、胃炎、乳癌的家族病例。

2、便便中沾有血液及黏液。

3、便便形狀細長。

4、持續便秘,或便秘與腹瀉經常交替。

5、腹部常有腫脹感、疼痛感。

6、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7、最近突然有貧血症狀。

8、喜歡肉食,油膩食物。

9、很少攝取乳酸菌產品。

10、很少攝取高纖維含量食品。

其中,有家族病史的人,即使年紀尚輕,還是要定期去醫院進行腸道檢查;第2~7點勾選2題以上者,是腸癌潛在的徵兆,要立刻到醫院檢查;第8~10點屬於容易導致腸癌的不良生活習慣,有勾選2題以上者,就要從健康的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規律運動、生活作息、釋放壓力四個方面好好著手。

參考資料:〈Anewpathway:ResearchersidentifypotentialtreatmenttargetforCrohn’sdisease〉、IBD網站這篇文章對您是否有幫助?是否這篇文章對您是否有幫助?否是快來分享妳的看法!感謝您提供寶貴的意見![SURVEY-N]%沒幫助[SURVEY-Y]%有幫助[SURVEY-Y]%[SURVEY-N]%聯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熹昌:腸胃經常發燒腹瀉竟是腸道發炎,長期恐罹癌!「癌症之首」大腸癌,飲食注意這7點可預防!5成5上班族有便祕困擾!3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