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輕忽的背痛警訊:脊椎腫瘤 | 背部 腫塊

首頁最新消息健康知識列印FacebookGoogle+不可輕忽的背痛警訊:脊椎腫瘤李先生,六十歲,因背部疼痛持續三個月伴隨著下肢乏力,至門診求診。

病人表示,近一個月來體重下降六公斤,這個下背痛躺著也不會改善,症狀時好時壞。

經影像學檢查後,發現腰椎第四五節有腫塊,破壞脊椎結構,並造成神經壓迫,緊急接受手術減壓及內固定治療,腫塊病理切片報告為轉移性腫瘤。

李先生,手術後則接受標準化學藥物治療及放射線手術治療,目前腫瘤控制良好。

脊椎腫瘤常是臨床門診病患因為背痛求診,最容易被輕忽的病因。

人體脊椎依位置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及尾椎。

每一節的脊椎,除了支撐體重、維持身體平衡外,利用脊椎椎體結構,保護重要的神經和血管。

所以,脊椎產生了腫瘤,影響的不只有人體結構的改變,還有感覺、運動及自主神經系統功能,更嚴重者,可能影響呼吸、心跳。

沒有及早接受治療,除了可能失能外,還有可能生命危險。

【症狀】脊椎產生腫瘤,臨床症狀,可依腫瘤侵犯的範圍,大致分為脊椎椎體病變、脊髓病變、血管病變及神經根病變。

背痛,是一般脊椎腫瘤病患,最常見的症狀,這種背痛和一般扭傷的背痛不同,不會隨著姿勢的改變或臥床休息而減緩,另外,這樣的疼痛有時會在半夜痛醒,或早上起來特別痛。

當腫瘤侵犯脊椎時,最常可能影響椎體結構,因為脊椎骨無法承受體重,造成側彎或骨折,導致背痛加劇。

若間接壓迫到神經或脊髓,在頸椎部位,可能會手部疼痛、麻或無力;在胸椎部位,可能會造成胸悶、心律不整或腸胃功能不良;在腰椎部位,可能會引起坐骨神經痛、大小便失禁或性功能障礙。

當然,如果更嚴重侵犯脊髓時,可能肢體無力、大小便困難,感覺麻木、無法行走而須坐輪椅、甚至會造成四肢癱瘓、呼吸衰竭而死亡。

【分類】脊椎腫瘤依腫瘤來源,可分為原發性和轉移性兩類。

依流行病學統計,因為人體好發肺癌、肝癌、大腸癌及乳癌,惡性侵犯脊椎機率高,故臨床上,轉移性脊椎腫瘤比原發性脊椎腫瘤常見。

依腫瘤特性,分為良性及惡性,一般轉移性脊椎腫瘤,皆為惡性腫瘤。

若依腫瘤侵犯脊椎的位置,可分為以下三類:脊髓硬膜外的腫瘤:最常見的是脊椎轉移癌,除了可能直接壓迫脊髓神經之外,也可能破壞脊椎椎體而造成壓迫性骨折。

硬膜內、脊髓軟膜外的腫瘤:多半是良性瘤,最常見的是神經鞘瘤及硬膜瘤。

脊髓內的腫瘤:最常見的是室膜瘤和星狀細胞瘤。

【顯像檢查】一般而言,脊椎X光檢查通常為第一線最主要的篩檢工具,但除非有結構上的改變,包含骨折或變形,不然,X光檢查的診斷率較低。

若高度懷疑脊椎長腫瘤,接下來可能就是電腦斷層檢查甚至是磁振造影檢查。

電腦斷層檢查主要是以椎體結構為檢查方向,所以,主要可能分析腫瘤破壞脊椎的範圍和可能的腫瘤特性。

而磁振造影檢查,是目前脊椎腫瘤最佳標準的診斷方式,檢查同時會施打顯影劑,除可以清楚分析腫瘤侵犯的範圍和壓迫的區域外,更可能區分出腫瘤的特性。

【治療】依不同脊椎腫瘤的位置、來源和特性,治療方式簡單分為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三大類:手術部份:近十年來因手術技術(顯微手術、灌骨水泥及骨釘內固定)和工具的進步(顯微工具、顯微鏡、骨釘等),開刀雖然仍有風險,但在利用顯微手術的技巧及配合手術中誘發電位的監測,可將腫瘤徹底的切除而永絕後患,除了可確定脊椎腫瘤的病理診斷,方便後續輔助治療外,也可立即改善病患術前變差的神經功能。

但若遇到腫瘤無法完全切除時,也可以用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進行輔助治療。

化學治療:就原發性脊椎腫瘤部份,可使用的藥物較少,但對轉移性脊椎腫瘤而言,因為標靶化學藥物發展迅速,目前,對某些特定的轉移性脊椎腫瘤,控制效果不錯。

放射線治療:傳統的放射線治療,因為在照射的範圍,容易傷害到正常的組織,尤其是脊髓,常會造成治療後脊髓神經損傷,故利用傳統放射線治療脊椎腫瘤,效果常不好,而且副作用大。

但,因為科技的進步,傳統放射線治療演進至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治療,除可給予腫瘤細胞大劑量放線射治療外,還可以正確的避開,正常的神經組織,達到脊椎腫瘤有效的治療與控制。

如同我們醫院最新引進的智慧型真光刀,正是一部功能整合性高的新型直線加速器,可以執行包括強度調控放射線治療、影像導航放射線治療及能作360度全體積旋轉的放射線治療-銳速刀,可以更精準定位、得到最高劑量,大幅減少周圍組織傷害與縮短治療時間,提供病患最佳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