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及青少年強迫症-惱人的重複行為 | 兒童焦慮強迫症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主要症狀是重覆出現的思想或行為,病患不想要它出現,且即使努力抗拒,卻還是無法停止,並引發很大的焦慮。

在兒童青少年 ...ChangGungMemorialHospitalInternationalMedicalCenter找醫師找疾病繁简EnLANGUAGE日本語ViệtNgữالعربيةBahasaIndonesiaрусскийязыкXX患者資料PatientInformation男女生日聯絡人資料ContactPersoninformation送出A-AA+Togglenavigation醫院簡介榮譽認證醫療體系介紹成就與貢獻創新與研究研究發展醫學教育為何選擇台灣?最新消息病人故事感謝信長庚新聞衛教文章衛教影片新冠肺炎專區免疫藥物癌用新藥北美世界日報媒體報導相關影片第二意見/視訊諮詢聯絡資訊預約申請簽證申請就醫流程合作醫療機構合作夥伴住院病房諮詢櫃台交通住宿旅遊餐廳周邊地圖台塑樂活圈宗教信仰醫藥新知北美世界日報兒童及青少年強迫症-惱人的重複行為北美世界日報2016-11-30BACK兒童及青少年強迫症-惱人的重複行為請點此閱讀pdf檔案梁歆宜醫師專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青少年焦慮憂鬱疾患學歷: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小雨(化名)為一個國三女生,因為憂鬱及自傷行為由媽媽陪同前來就診。

她描述在小六的時候就有強迫症狀,症狀包括過度的擔心手被沾污,一再地懷疑門沒有鎖好、鬧鐘沒有關好、或是抽屜沒有收好。

也因為上述的擔心,出現重複的洗手、檢查門窗、鬧鐘、抽屜。

次外,個案因擔心自己考不好,在讀書前及考試前都需要有重複的儀式化的行為以祈求好成績及好運氣,如:看書前需照著某種儀式重複翻書,考試之前需不斷已自己設定的幸運數字重複蓋筆直到覺得可以為止。

小雨知道大多的症狀是多餘的擔心,重複行為是浪費時間且沒有必要,但是,越是抵抗不做症狀越是嚴重,耗費的時間越多,以至於學習狀況及成績明顯下滑,這讓小雨備感挫折但又束手無策。

家人起先不了解,總以為這是藉口或是無病呻吟,直到小雨出現憂鬱及自傷行為,家人才明瞭強迫症早已對小雨造成嚴重的困擾。

兒童青少年也有強迫症?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主要症狀是重覆出現的思想或行為,病患不想要它出現,且即使努力抗拒,卻還是無法停止,並引發很大的焦慮。

在兒童青少年族群之盛行率約為2%至4%。

發生年紀約為7.5歲至12.5歲。

在青少年跟成人的男女罹患率約相等。

雖然半數以上的患者,大都在20歲以前就出現症狀,有三分之一的強迫症成年患者表示,在童年時就已有類似的症狀出現,但沒有特別在意。

但是,臨床上看到許多個案如同前面提到的小雨同學,兒童早期的強迫症狀已不僅讓她深受其擾,同時也影響其發展與學習。

此外,早期的強迫症也長合併其他心智科的共病(例如:憂鬱症,妥瑞氏症等),因此,兒童若罹患強迫症,應及早給兒童精神科醫師評估與治療。

常見的強迫性思考與行為:什麼是強迫症?強迫症不是重複想幾次或是做幾次就算是強迫症。

真正的強迫症嚴重度及對生活的影響是很大。

根據『精神科疾病診斷手冊』(DSM-V)的診斷定義強迫症為出現強迫思考,強迫行為或兩者兼具,且強迫思考或是強迫行為是費時的(例如:每天花超過1小時的時間),或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社交,職業或與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

我們都會有些重複的思考,如:腦中反覆出現跟心愛的人對話的畫面算不算是?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反覆地思索要如何道歉算不算強迫症?如果不算是的話,那什麼什麼是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呢?強迫思考的定義是: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衝動或是影像,在困擾的症狀干擾時,有些時候個案的感受是侵入的,不想要的。

這會對大部分的個案造成明顯的焦慮或痛苦。

個案企圖忽略或壓抑這樣的想法,衝動或影像,或試圖以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行動來抵銷(如:做出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定義是:重複的行為(如:洗手,排序,檢查)或心智活動(如:祈禱,計數,重複,默念),個案必須回應強迫思考或根據某些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則來被迫地做出這些動作。

而這些行為跟心智活動的目的是防止或減少焦慮或痛苦,或者預防一些可怕的事件或情況。

但是,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或與期望去抵銷或預防的現實狀況是不符合的,或是顯然是過度的。

強迫症的治療強迫症的病因複雜,和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