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眼科癌症的化學治療-林嘉理-書田診所 | 眼 腺癌

由於眼內腫瘤會快速影響視覺,而眼窩腫瘤會造成眼球突出及疼痛, ... 除了肺癌及乳癌外,腎臟癌、攝護腺癌及皮膚黑色素癌也可見眼內之轉移,甚至甚少 ...站內文章搜尋相關網站回上一層首頁>醫師文章談眼科癌症的化學治療執筆/書田眼科診所副院長林嘉理「眼睛長癌」「眼睛需要化學治療」,您曾有所聽聞嗎?不論是在眼科醫學專科書藉或報章雜誌上都相當少見的。

就眼睛疾病而言,眼睛之惡性腫瘤很少,但卻是眼睛重大疾病之一,不多見卻也不容忽視的。

眼睛之惡性腫瘤,依位置可分為眼球內之腫瘤,以及眼窩腫瘤二大類。

由於眼內腫瘤會快速影響視覺,而眼窩腫瘤會造成眼球突出及疼痛,二者之臨床症狀皆相當明顯,很容易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再加上這些腫瘤轉移速度均很慢。

因此,治療上多偏重於利用腫瘤全切除、眼球剜除或放射線來治療,較少使用化學治療。

全身性腫瘤或可轉移至眼睛發病,但比率也不高,其化學治療也多伴隨全身性腫瘤施行,單獨施行於眼睛的機率不大,雖然如此,仍有少部分眼睛的惡性腫瘤,可考慮化學治療法,現逐一介紹如下:一.眼內惡性腫瘤A.視網膜胚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為兒童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發生率約為活產兒中1:14000到1:34000,有家族遺傳及基因突變兩種型態,無種族及性別之差異。

通常在孩童出生到3-4歲為最高發病期。

大部分為單眼,約有25-30%之病例會兩眼同時發病,此種腫瘤惡性極大,若不及早治療,可由視神經轉移至腦部,或由血行轉移到全身器官。

臨床上,病童患眼內有白色腫瘤,起源自視網膜感覺胚母細胞(photoreceptorcells)。

家屬或雙親發現病童有白色瞳孔,瞳孔擴大無光反應,及斜視等症狀而就醫。

診斷上,可以眼部超音波、間接眼底鏡、電腦斷層掃瞄或核磁共振等方法,發現視網膜上之腫瘤,以及腫瘤內有多數鈣化瘢之特性而確定之。

同時,也需要檢查眼窩及顱內視神經幹,以判定是否有眼球外之轉移。

其處理方法,依腫瘤大小,可用眼內雷射或冷凍術治療之;或腫瘤過大,體積超過10mm,則行眼球剜除術或放射性鈷60療法。

但在某些選擇性病例或眼球病理檢體中發現有眼球外轉移時,則需合併化學治療。

至於對雙眼性腫瘤選擇化學治療為最先之治療方針,雖有研究,但其效果未有定論。

以化學治療視網膜胚母細胞瘤,應先會診有經驗之小兒科專家共同施行之。

使用劑量,cyclophosphamide(Cytoxan)30mg/kg體重及Vincristin0.05mg/kg體重,靜脈給予,每三週一次,持續12至15個月。

若病患己確知有中樞神經系統之轉移,則可加上doxorubicin(Adriamycin);其他抗癌藥物如:Nifrogenmusfard,triethylenemelamine(TEM),5-Fluorouracil(5-Fu)等均有時用於轉移後之末期病患。

1996年之美國眼科雜誌最新報導,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的眼科,小兒科及腫瘤科專家,成功的用新混合處方製劑;Carboplatin加Etoposide成功的治療了11個患有視網膜胚母細胞瘤的患眼。

除所有的腫瘤退縮及鈣化,更成功的保留了其中6眼良好的視力。

其用藥方法為:第一天給予Carboplatin,(500mg/m2),第一,二天並給予eoposide(150mg/m2),每隔三到四周給藥一次,共六至七個循環。

用藥後合併症,如同一般化學治療之反應,如噁心、嘔吐、下痢及血液異常,如白血球過少,血小板減低及貧血也經常發生。

禿髮也會產生,但於停藥後可再生毛髮。

神經及心臟方面之病症偶可見到。

患童如眼球摘除後,再施行化學治療,常可見無眼球的眼窩中有低度細菌感染。

B.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細胞瘤(nalignantmelanomeofUvea)此腫瘤是最好發於白色人種的眼內惡性腫瘤,年齡多在50歲以後,發生率占白色人種每年每一百萬人口中有3到7個新病例。

而白人與有色人種之比率為175比1。

其在眼內發生的部位最常見為脈絡膜,但睫狀體及虹彩中也偶有發現。

臨床上,對視力的影響也端視腫瘤的大小及侵犯的部位而決定。

處理上,因此種腫瘤大都發生局部周邊組織的轉移,而全身性轉移的機會少且緩慢。

因此,治療上仍偏重於眼內腫瘤之雷射,冷凍或放射線照射治療。

化學治療在文獻及臨床經驗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