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的十大錯誤認知 | 憂鬱症 退縮

     憂鬱症的十大錯誤認知                                                     在臨床門診上,許多病患及家屬,常有下列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在此提出供大家參考討論。

一、憂鬱症只是心情不好,不是疾病?       每個人的心情或情緒偶而都會有起伏,這當然不是病。

但憂鬱症指的是一種特定的疾病。

這類病人會明顯感到情緒低落,對日常活動或工作失去原有的興趣,顯著呈現社交退縮;會睡不好覺或整天臥床,動作變得緩慢或容易激動;常感覺疲倦及沒有力氣,無法集中精神思考及做判斷;經常覺得人生無價值、活著沒有意義。

這些症狀持續困擾兩星期以上,才能診斷為憂鬱症。

      反過來說,有些憂鬱症患者,尤其是年紀較大者,通常會以身體的不適來描述病情,反而很少提到心情或情緒的變化。

       有三分之二的憂鬱症患者曾自殺過,約有10-15﹪患者自殺死亡。

據統計,自殺身亡者,有80﹪是患有憂鬱症,而自殺已名列台灣十大死因。

可見憂鬱症不只是疾病,更是這世紀人類將面對的棘手問題。

二、憂鬱症是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是指現實感變差、思考及行為怪異的一群病人,而憂鬱症患者大多現實感良好,所以和精神病患者不同。

       但是嚴重憂鬱症患者,經常會出現行為退縮、不理會別人、及短暫的幻覺或妄想,例如認為自己對不起許多人,覺得許多周遭的不幸和自己有關,有些甚至會因此而自殺,以為自殺可以拯救其他人。

這些類似精神病的症狀,在憂鬱症患者並不常見。

另外有一些嚴重憂鬱症患者,尤其是還需要照顧幼童的年輕母親,有時會因擔心自殺後自己的孩子會受苦,而攜幼一起自殺,造成極大的悲劇。

      反過來說,有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有時也伴有憂鬱情緒或憂鬱症狀,因此病人究竟屬於憂鬱症或精神病,需要由專科醫師來區分,並予以不同的治療。

三、憂鬱症都是因病人受到刺激而引起?       其實憂鬱症並不全然和外界環境有關,臨床經驗有許多憂鬱症患者,病發時的生活環境或外在壓力並無明顯改變。

許多研究顯示,生活事件或環境壓力對憂鬱症第一次發作較相關,但對後續的憂鬱症發作則不盡然。

有人解釋,病患經過第一次憂鬱症後,腦部神經可能起了變化,而變成憂鬱症高危險群患者。

      有些研究提到過去事件中,和憂鬱症最有關的是,11歲以前曾經驗父母之一死亡;而引發憂鬱症的環境因素中,以配偶去世最為相關。

四、憂鬱症都是因病人個性懦弱造成?       憂鬱症的病因相當複雜,與個性懦弱沒有關連。

研究中顯示,無論哪一種的人格傾向,都有可能得到憂鬱症。

有些研究提到,凡事要求完美、有強迫性格的人,或那些情緒變幻較戲劇性、有歇斯底里性格的人,容易發生憂鬱症。

五、憂鬱症都是季節性出現?       並非所有憂鬱症都是和季節有關,事實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

      臨床上,有一群病人會固定在某一季節發病,尤其是冬季。

這群病人,在腦部精密檢查中,發現其視額葉區,有特殊異常現象,以日照治療可以改善其憂鬱症狀。

六、只有女性才得憂鬱症?       憂鬱症的確是好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

在美國,女性憂鬱症的終生罹患率有15-25%,發病機會是男性的二倍,原因不清楚。

但憂鬱症發生和女性的生產、荷爾蒙變化、社會角色壓力、及無助感有明顯相關。

      兒童、青少年及老年人也都有機會發病。

青少年的憂鬱症,除了會出現過度依賴父母、拒學外,也會出現逃學、翹家、學業明顯退步、濫用毒品、性氾濫等偏差的行為。

      老年人由於身體疾病多,且社會資源漸少,憂鬱症罹患率相當高。

相對於其他年齡層,其臨床症狀以抱怨身體不適來呈現居多,例如無力、疲倦、酸痛等。

七、憂鬱症是心病,只要心理治療就好?       憂鬱症病人,除了藥物治療外,如果能配合其他的社會、心理方面的輔助治療,效果更好。

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例,藉由治療者的引導,協助患者找出錯誤的認知,讓病人有機會練習正向的思考,或學習較有彈性的方式思考,經由反覆練習,來消除患者負向的思考。

       但單獨靠心理治療,而排除藥物治療,臨床上效果普遍不佳。

八、治療憂鬱症的藥都是鎮靜劑、安眠藥?       抗憂鬱劑很多種類,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