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感染鵝口瘡哺乳媽也要做治療 | 鵝口瘡親餵

柯婷蓉醫師指出,大多數被感染的嬰兒不會有明顯的不舒服,部分嬰兒可能會變得容易哭鬧甚至不愛喝奶;若是親餵的寶寶,口腔裡的念珠菌也會附著在媽媽的乳頭上,當媽媽的乳頭 ...寶寶感染鵝口瘡 哺乳媽也要做治療【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媽媽帶著兩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的時候發現嘴巴內側黏膜跟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媽媽說寶寶這幾天比較容易哭鬧,奶量也比之前減少。

醫師診斷為鵝口瘡,是因為白色念珠菌咸染,經給予抗黴菌藥物塗抹治療後,即恢復正常;醫師並提醒,寶寶感染鵝口瘡,媽媽也要做治療。

白色念珠菌是黴菌 鵝口瘡易跟奶垢混淆白色念珠菌是臺灣常見的黴菌致病源之一,鵝口瘡則是白色念珠菌的局部感染,好發於兩頰內側的口腔黏膜、舌頭及上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婷蓉表示,鵝口瘡外觀看起來是白色斑塊,很容易跟一般奶垢混淆,要區分是奶垢或是鵝口瘡,可以用棉棒或是濕潤的紗布輕輕擦拭,奶垢一般能夠輕易地去除,倘若是鵝口瘡則會持續附著在黏膜上,若用力擦掉白色斑塊,底下的黏膜會發紅甚至有出血點。

嬰兒是好發族群 寶寶會不愛喝奶鵝口瘡常見於免疫缺陷的病人,但一般健康的嬰兒是好發族群。

柯婷蓉醫師指出,大多數被感染的嬰兒不會有明顯的不舒服,部分嬰兒可能會變得容易哭鬧甚至不愛喝奶;若是親餵的寶寶,口腔裡的念珠菌也會附著在媽媽的乳頭上,當媽媽的乳頭有念珠菌感染時,可能會有局部輕微紅腫、刺痛,或是媽媽親餵時異常疼痛等狀況,但這些症狀通常頗輕微,很容易被忽略。

親餵寶寶有鵝口瘡 媽咪要一併治療因此當發現親餵的寶寶有鵝口瘡時,媽媽的乳頭也要一起治療。

柯婷蓉醫師進一步指出,治療方式為使用抗黴菌的藥物直接塗抹在嬰兒的口腔黏膜,還有親餵媽媽的乳頭上,一般治療的療程約是7-14天,其他像是嬰兒口腔會接觸到的物品,例如奶嘴、奶瓶、固齒器或是玩具等都要徹底消毒,餵奶後的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鵝口瘡的重要步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7702/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7702/更多健康資訊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健康醫療網,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新聞分享到:FacebookTwitterGoogleLinkedIn列印地圖更多電子郵件到花博豐原葫蘆墩園區漫遊全台最長「花廊道」享受浪漫、許下願望支持原住民兒童教育 南迴大武方舟教室啟航最新新聞新聞分類新聞分類選取分類0206地震5·186·18交通健康兩岸企業家峰會兩岸大學生領袖營兩岸論壇兩岸青年聯歡節兩岸點評兩會公益南投縣台中市台北市台南市台東縣台海雜誌命理嘉義市嘉義縣國慶晚會國際圍棋地方基隆市大陸姓氏尋根娛樂宗教宜蘭縣寵物專欄屏東縣廈洽會形象中國彰化縣心靈投洽會政治文博會文教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旅博會旅遊時尚未分類林博會桃園市機博投洽會武夷山水氣象活動浙臺合作週海交會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海絲博覽會消費清新福建行湘臺會澎湖縣焦點生活產經社會科技租稅端午龍舟籃球美食花博會花蓮縣苗栗縣茶博會財經農博會運動達人鄰里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金門縣雲林縣電博會電影電視頭條食博會馬祖高雄市月份彙整新聞月份彙整新聞選取月份2021年10月2021年9月2021年8月2021年7月2021年6月2021年5月2021年4月2021年3月2021年2月2021年1月2020年12月2020年11月2020年10月2020年9月2020年8月2020年7月2020年6月2020年5月2020年4月2020年3月2020年2月2020年1月2019年12月2019年11月2019年10月2019年9月2019年8月2019年7月2019年6月2019年5月2019年4月2019年3月2019年2月2019年1月2018年12月2018年11月2018年10月2018年9月2018年8月2018年7月2018年6月2018年5月2018年4月2018年3月2018年2月2018年1月2017年12月2017年11月2017年10月2017年9月2017年8月2017年7月2017年6月2017年5月2017年4月2017年3月2017年2月2017年1月2016年12月2016年11月2016年10月2016年9月2016年8月2016年7月2016年6月2016年5月2016年4月2016年3月2016年2月2016年1月2015年12月20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