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滑脫沒特效藥@ 芊卉的部落格:: 隨意窩Xuite日誌 | 脊椎滑脫吃什麼

脊椎滑脫是指脊椎骨向前方移位的現象,這是直立動物特有的疾病,原因是脊椎骨承受全身的體重,時間久了退化所致,也有可能是工作時姿勢不良或運動較劇烈所 ...芊卉的部落格這裡記錄了我收集醫療保健的點滴!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009110533脊椎滑脫沒特效藥?高齡社會脊椎滑脫沒特效藥《2010/08/2120:22》 ■蘇聰明 不少中老年人為脊椎滑脫所苦,卻不願接受治療而情願聽信偏方,就有老婦因迷信偏方,不但白花了一年的時間,還損失十多萬元,中醫界認為,其實,脊椎滑脫沒所謂特效藥,因為每個人症狀、體質不同,必須配合個人情況治療,才能真正達到療效。

 脊椎滑脫是指脊椎骨向前方移位的現象,這是直立動物特有的疾病,原因是脊椎骨承受全身的體重,時間久了退化所致,也有可能是工作時姿勢不良或運動較劇烈所導致,最常發生地方在第 4、 5腰椎或第 6.7頸椎。

 由於這種病症會使神經通過的脊椎管變得狹窄,脊椎神經受到壓迫會引起疼痛,如果是頸椎神經則會麻痛到手或上臂;如果是腰椎神經則會麻痛到下腿或足部。

 治療脊椎滑脫最重要的是及早正確診斷,以 X 光檢查,可以看出脊椎滑脫的嚴重程度與否,再決定採取傳統療法或開刀治療。

 所謂傳統治療就是讓病人多休息,不要久坐久站,可熱敷或中藥貼敷疼痛部位,並且多做仰臥起坐、雙膝抱膝、手碰趾等…復健運動,再配合中醫骨科學的方劑「健骨活血散」隨症加減,大多數患者的不適症狀,都可獲得改善。

不過,都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在治療上及日常防護上須有耐心。

 但如果脊椎滑脫的程度太厲害,痛到無法忍受,不能走路等情形,中藥或復健無法有效治療時,此時醫師往往會建議病人手術治療。

 開刀雖然可解除嚴重脊椎滑脫病人的疼痛,但開刀並非一勞永逸的辦法,病人可以視個人情況決定是否要動刀。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台灣醫藥交流協會理事長) 脊髓血管瘤破裂險癱瘓《2010/09/0816:02》 嘉基神經外科醫師黃大維說明患者身上有一顆紅豆般大小的「海綿狀血管瘤」長在脊髓內的位置。

(記者鄧麗貞攝) 記者鄧麗貞/嘉市報導 一位黃姓麵包師傅,因工作勞累經常接受坊間拳頭師父的按摩,但越按雙腳越沒力,在送醫檢查治療,醫師發現患者的第八胸椎脊髓內,長有一顆罕見地紅豆般大小的「海綿狀血管瘤」,因破裂出血引起神經壓迫,導致下肢無力,差一點就全身癱瘓。

 嘉基神經外科黃大維醫師表示,目前「脊髓內海綿狀血管瘤」在醫學文獻上記載僅約近百例,「海綿狀血管瘤」是指微血管如小毛球般地生長纏繞在一起,可發生在眼睛、腦部、肝臟等部位,但黃姓麵包師傅的案例,是發生在脊髓內,卻是少之又少。

而其中約四成的患者會經誘發因素導致急性發作,例如爬樓梯、快走或激烈運動或外傷等。

 以黃姓麵包師傅為例,因按摩引起像紅豆般大小約 0.7公分的「海綿狀血管瘤」破裂,致引起神經壓迫造成持續性腳麻及雙腳無力的情況,比較罕見。

 人的神經是由大腦發出,經由脊髓到達下肢,當脊髓受到壓迫進而影響到神經系統,導致背痛、下肢無力。

黃大維醫師解釋說,患者因按摩使得位於第八胸椎脊髓內的海綿狀血管瘤破裂,壓迫脊髓連帶影響大腦神經的傳達。

文獻上記載此病症約七成是因病患血管瘤出血而造成神經壓迫而出現神經症狀,經醫師以顯微手術,將其出血血塊移除及切除血管瘤後,目前病患已可自行行走且無癱瘓之慮。

 醫師指出,背痛是現代人常遇到的問題,大部分是因不當施力或姿勢不良所引起,通常經由適度按摩,可放鬆肌肉、緩解不適,但在按摩後出現持續疼痛或雙腳呈現腳痠、腳麻甚至無力時,黃大維建議民眾應提高警覺,最好尋求專門醫師的幫忙,查出確切的病症早期治療,避免延誤就醫。

 治類風濕關節炎前2年黃金期《2010/09/1119:24》 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昨日在聯合醫學講座中表示,根據 2010年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持續 2年以生物製劑合併抗風濕性藥物( DMARD)治療,有 90%可停止關節損壞, 62%可維持正常生活機能;所以,他特別呼籲病友能把握前 2年的黃金治療期,以免關節變形。

 林孝義主任表示,根據國內流行病學調查,台灣有高達 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女性較男性容易罹患此疾病,平均高出 3倍左右,特別是 4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更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

  林孝義主任指出,根據 2010年最新發表的 COMET研究資料顯示,只使用疾病緩解型 DMARD藥物治療的病人,和 DMARD藥物合併生物製劑治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