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驗/黃斑部裂孔,要馬上開刀? | 黃斑部病變開刀

當下我對醫師說出心中疑慮,「黃斑部手術後若引發早發性白內障,眼睛還得再開刀一次嗎?」他說:「每個人體質不同,可以等到出現白內障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udn/元氣網/新聞/杏林.診間我的經驗/黃斑部裂孔,要馬上開刀?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8-02-0209:18聯合報台中市/黃春菊2個月前,回娘家與許久不見的妹妹擁被共眠,2晚徹夜暢聊至凌晨3點,回台中後,眼前有數隻蚊子揮之不去,甚是奇怪,赴眼科就診才知道是「飛蚊症」,也是眼睛老化徵兆,同時被檢查出眼睛有黃斑部裂孔,轉診到教學醫院給主任級醫師查看,得到相同的答案,視力已經弱化至0.4,須立即開刀,時間安排在20多天後;醫師補充說明,修補黃斑部裂孔,可能造成早發性白內障。

黃斑部裂孔常發生在50歲以上高齡族群,未即時治療恐致失明。

圖/本報資料照片某天中午,請人安裝家中網路線,外子和我齊將4個笨重的櫃子移開,我獨自彎下身子使盡全身力量將櫃子頂推回原位,當天晚上走進漆黑房間時,眨眼發現眼角瞬間出現連續閃爍炫光。

隔天赴眼科看診,醫師說「上了年紀的眼睛,受到突如其來的壓力,在不平衡擠壓下,產生出後遺症。

」我納悶地說:「以前常移動書櫃也沒有發生問題?」他看了我的病歷說:「那時妳還年輕啊!」我問:「那要怎樣才能使炫光消失?」醫師答:「只能與它和平共處了。

」當下我對醫師說出心中疑慮,「黃斑部手術後若引發早發性白內障,眼睛還得再開刀一次嗎?」他說:「每個人體質不同,可以等到出現白內障後,將黃斑部裂孔與白內障一起開刀解決。

」因為醫師一席話,最後決定慢點動刀。

但想想卻又很不放心,再到其他家眼科診所,這位醫師卻說:「別為了等白內障出現才要開刀,恐怕延誤了治療黃斑部裂孔的黃金期」並開轉診單給我。

我又再回教學醫院,主任醫師休診由另一位醫師代班,經多重儀器檢查、眼力測驗,代班醫師看檢驗報告說「上次視力是0.4,開刀的標準是訂在視力0.7以下,主任認為妳有開刀的必要,且妳現在單手遮眼視力是0.8,戴上檢查眼鏡是1.0,黃斑部裂孔有縮小,視力很好啊!」醫師指著電腦,比畫著前後2次斷層圖分析著。

對於拿捏不定是否開刀的主意深感惶惑,我反問醫師:「這種情形若是換作醫師您會開刀嗎?」醫師答:「換是我,視力若還很好為什麼要開刀,但一定會做視力追蹤檢查」,這下反而換我猶豫了。

早發性白內障飛蚊症延伸閱讀避疫.我在家/1紙+2刀摺出萬花筒視茫茫?養眼這樣做/用放大鏡桌燈看書可以減輕眼睛負擔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確診飛蚊症一天追劇50集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黃斑部就像相機裡的底片!要修復,中醫師教:保養應從這裡開始早上睡醒別急著起床!眼科醫教你一招預防黃斑部病變同類文章醫病平台/在COVID-19疫情下的護理社會力醫病平台/追念護理前輩──陳翠玉女士醫病平台/COVID-19時代癌症診療的挑戰與應變台灣能從美國的經驗學習的教訓醫病平台/「天災」難料、「人禍」可躲:與新冠疫難共存一年的雜感醫病平台/面對冠狀病毒注射冠病疫苗——勝利在望醫病平台/我們一起負重,也許就不會那麼重了專業觀點/慢性肺部疾病正確診斷對症下藥我的經驗/肺炎住院才知肺阻塞醫病平台/醫院的社工人員陪伴且支持病人渡過罹癌、治療的過程!醫病平台/「看見需要,所以陪伴」——醫院裡的社工師醫病平台/如果可以,我希望是我喜歡的方式我希望是在家人聲音的陪伴下離開!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操作眼科儀器名醫罹患媽媽手醫病平台/人生的最後可以這樣的詩情畫意熱愛生命的她繼續活在我們心中!醫病平台/「感謝世界如此美好,再見!」妻子舉辦生前告別式在人生終點前,與親友開心聚一起來場派對醫病平台/在家防疫期間運用正念配合「精健道」度過新冠疫情專業觀點/接種AZ後發燒通常48小時可緩解我的經驗/我打AZ疫苗發燒肌肉痛第三天才好轉醫病平台/病毒變,心態也轉變!如何不讓疫情無止境影響心情?醫病平台/「病人的隱私權」之醫師保密義務及其例外我們與「善」的距離精神科護理師陪病人陪再長大一次醫病平台/「保密義務」與「警告義務」的衝突?醫師該如何對病人的隱私權保護醫病平台/尊重隱私——黃金律醫病平台/照顧老人的守護者長照裡的「新家人」我的經驗/腰痛又復發照X光找到問題點專業觀點/搬重物易閃到腰就醫對症治療醫病平台/在急速「老化」的社會長照移工是我們的家人醫病平台/醫病關係如果有「第三者」會如何?把雲端藥歷變好用解除重複用藥危機醫病平台/記憶力一點一點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