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肝臟功能?推薦回答

作者:東野俊夫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內臟器官;其功能不遜於一個在瞬間作完五百種化學處理的巨大工廠。能貯藏全身所需的營養素,和令人驚嘆的再生與回復力。不過,若因酗酒或吸煙過多,以致肝臟功能有了小障礙,則很難發現,一旦發現,往往已是必須悉心治療的時候。  總之,病是由自身而起,在未罹患前,要細心預防;不幸罹患,就要徹底治療。這本書除了剖析肝臟的構造、功能,也列述種種肝臟病的狀況;最後並有系統地提供肝臟的保健方法...

作者:徐明達

本書特色        作者徐明達教授是台灣最會説科學故事的科學家,他認為國內的教學應該好好改善,由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表達艱澀的原理或專有名詞,讓一些不同領域(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可以連貫在一起,使得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對於科學的知識能融會貫通,而不是片段式的知識累積。他對於教學题材的改革視為為已仼,因此這十多年他孜孜不倦地埋頭寫科普的書本,例如《病毒的故事》、《細菌的世界》、《廚房裡的秘密...

作者:石晶明

  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錯誤的配對!   超過1000種的智慧搭配,   涵蓋食物性味、個人體質、常見營養素、   常見病症、不同族群的攝取宜忌。     食材宜忌100+種 & 養生食譜400+道 & 食用組合1000+項   提供營養加分的科學建議,杜絕健康扣分的錯誤警示!     千年流傳的飲食智慧歸納結晶,讓你找對搭配、吃出健康!     本書以《本草綱目》為指引,綜合作者的行醫經驗...

作者:山口健稻野利美吉田隆子石川睦弓廣瀨彌生

本書特色   營養學權威 謝明哲博士◎總審訂  無毒的家創辦人 王康裕◎審訂推薦   本書由癌症中心山口 建院長領導專業團隊編撰而成,是一本「為了病人著想的飲食學」。書中精選176道能輕鬆製作的美味餐點,每道菜皆依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味覺變化、嗅覺變化、口內炎、胃部不適、腹脹、便祕、腹瀉、攝食困難、白血球減少等11種症狀,分成以「適合」、「需要考慮」、「不適合」三類,讓病人可以視個人的症狀...

作者:徐華佗

  我國第一本結合中醫、西醫、量子力學、哲學、宗教氣功之經典著作!   1.揭露中脈之秘密  2.禪釋宇宙之實相  3.了解氣功之神奇功效  4.延緩人體衰老的方法  5.快速強化免疫功能防治癌症   我國五千年來之氣功經典著作,千萬不要錯過!   深入各門各派、掌握氣功學習精華,匯集出無與倫比的絕世氣功,是氣功奧秘的大公開,也是以氣功養生、瞭解宇宙實相,與生命真義的曠世奇書。   為什麼...

作者:查爾斯‧格雷伯

◆啟動抗癌免疫反應的活藥物◆ 讓癌症從絕症變成慢性病   ──解鎖被癌細胞煞車的免疫系統──   在殺手T細胞上安裝特定的雷達蛋白質,有效偵測追殺特定的癌細胞   重新啟動人體的免疫反應機制   ◆2013年,全球頂尖科學期刊《自然》預測,免疫療法正在翻轉癌症治療,未來20~30年癌症不再是絕症   ◆2018年,癌症免疫治療有了重大突破,諾貝爾醫學獎正式頒給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

作者:班‧林區

  基因不能決定命運!   28天這樣做,關掉生病的基因!   ★亞馬遜4.8顆星高評價   ★★同時攻占《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華盛頓日報》、亞馬遜暢銷排行榜   ★★★眾重量級醫師給予一致的肯定   過敏、肥胖、憂鬱症、阿茲海默症、癌症等許多重大疾病都是源於遺傳基因,導致長期病痛與用藥,無法有效根治。全美最強的預防醫學醫師,班‧林區醫生(Dr. Ben Lynch)透過最新的...

作者:韓文蕙

「糖尿病能根治嗎?」 「能否根治,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糖尿病根治的定義是:「讓自身的胰腺功能恢復工作,正常精準分泌胰島素。」 成年人的糖尿病、各種慢性病及癌症,均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養出來的病, 唯有回歸「飲食有節、起居有度」的生活型態, 再配合中、西醫或自然醫學的各種療法,取其相輔相成之效, 方可達到減少用藥量、控制疾病、重獲健康的目的。 因為,真正療癒你的,是你身體潛在的自癒力! ...

作者:妮娜‧布羅克艾倫‧斯托肯‧達爾

女孩們都必須要知道,卻從來都不敢問; 與「性」相互連結的,不是「汙名」而是「教育」!   大人都避談、老師不敢教、孩子們只能自己摸索,錯誤觀念就在惡性循環中被流傳下來!   究竟誰來矯正人們的迷思,引導下一代擁有正確且健康的私密處、性、保健觀念?   這是一本超過20個國家給予極高評價的女性保健書,妳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兩位充滿好奇心的醫學院學生,在專頁裡與網友們互相來回詰問的蠢問...

作者:武位教子

每天只要10 ~15分鐘咖啡灌腸搭配調整飲食生活, 就能輕鬆做到體內環保,永保青春與健康。   ◆腸道乾淨就是身體健康的關鍵   現代人大都有便秘的問題,又以女性占多數,而便秘所產生的影響就是讓皮膚粗糙、口臭、肥胖、長痘瘡甚至會食慾不振,也有可能罹患大腸息肉或癌症。   本書除了介紹便秘、腸道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並由腸道界專家新谷弘實監修,在書中回答常見問題,提出許多的真實案例,教你以咖...

作者:白小良

吃豬腳可以增加膠原蛋白? 魚肝油可以預防近視? 橄欖油是健康油,煎、煮、炒、炸都OK? 生活中的保健資訊,處處暗藏玄機! 你知道自己吃進的是營養還是負擔?   營養隨堂考:   ◎ 代糖不是糖,怎麼吃都不會發胖?   ◎    健身後吃乳清蛋白粉,比吃肉好?   ◎    黃豆富含植物雌激素,多吃容易引發乳腺癌?   ◎    乳瑪琳是植物油,比動物性油脂健康?   ◎    吃甜...

作者:克里斯汀‧柯爾派翠克易普欣‧漢諾納

  脂肪肝,最沉默的流行病   據統計,全台每2位上班族,就有1人有脂肪肝   80%的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初期徵兆,都是脂肪肝!      肝臟是健康的基石,一旦肝臟出問題,身體就會像斷了電的工廠徹底停擺。然而,現代人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不僅造成許多人身體「肥胖」,也讓「脂肪肝」成為一種流行病。只不過,身體的肥胖看得見,脂肪肝卻長期被忽略……      ■脂肪肝,就是肝臟的肥胖症  ...

作者:陳亮恭

  年輕健康的身體,骨頭和肌肉會隨著體重增加,並且能夠相輔相成,使脂肪、肌肉和骨頭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然而停經後的婦女,當體重增加時,其實是增加了許多脂肪組織,降低了肌肉組織的比例。   有人對於肌少症的現象會有懷疑:20歲到70歲之間,我的體重可能沒什麼變化,一直都保持得相當穩定,甚至多數人中年之後,體重還會如戲稱「不重則不威」的增加。既然如此,那肌肉的質量,怎麼可能會掉到40%那麼多? ...

作者:潘俊亨

獻給新手爸媽的寶寶成長週記   從醫30多年,接生超過3萬個健康寶寶的「產公」的經驗分享!   讓潘醫師告訴妳秘訣,讓妳從懷孕到生產,都可以美美的,安心迎接寶寶的來臨   本書以超清晰2D、3D、4D超音波寶寶成長實境照片,加上孕期不同週數應注意事項的重點提示,讓新手爸媽輕鬆學習孕產相關知識。   透過超音波照片,你可以觀看寶寶每一階段的成長變化,看著寶寶一天一天地健康成長,這正是「...

作者:白澤卓二

日本名醫成功逆轉糖尿病的飲食療法!從根本改變糖尿病治療認知 1天3匙椰子油+簡單的限醣飲食,就有可能從此擺脫胰島素製劑和藥物 控制血糖自己來,還能自然瘦下來,恢復健康!   ◎成功案例   ◆N先生每天吃下肚的白飯、肉類都比平常人多一倍,且幾乎不吃蔬果。35歲後罹患糖尿病,長期置之不理,58歲時被診斷為「相當嚴重的第一型糖尿病」。之後靠椰子油成功停用注射了10年的胰島素,HbA1c現...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