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成因以及如何治療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最常發生在第二、第三分支,多數是其中一個分支發生疼痛,較少兩個分支一起發作。

常被誤認為蛀牙或神經壞死而引起的牙痛,不少人因此而被拔牙,但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三叉神經痛首頁健康百科腦神經三叉神經痛症狀病程併發症成因種類危險族群預防相關檢驗治療照護就醫準備部位分享什麼是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主管臉部、口腔的感覺,左右臉頰各一條,有三個分支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和下顎區域,就如同三條叉路,因此稱「三叉神經」。

三叉神經痛最常發生在第二、第三分支,多數是其中一個分支發生疼痛,較少兩個分支一起發作。

常被誤認為蛀牙或神經壞死而引起的牙痛,不少人因此而被拔牙,但疼痛依然存在,最後才發現「主謀」其實是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如電擊,來得快也去得快,痛起來會連臉皮一起痛,常因臉部動作而誘發,吃止痛藥也沒效,這些都跟牙痛有所區別。

常見原因是動脈壓迫到神經,也可能是腦部腫瘤或神經長瘤,促進血管增生壓迫到三叉神經,因而產生疼痛;也可能是帶狀疱疹的後遺症,當免疫力弱時就發生疼痛,不過仍有些三叉神經找不出原因。

藥物是最常見的治療法,如果藥物止痛效果不好,可以改用阻斷治療或手術治療。

三叉神經痛症狀三叉神經痛與牙痛類似,不易區別且易產生誤診,兩者仍有些許差異:痛感及持續時間不同︰三叉神經痛的感覺像觸電、電擊,發作時間可能只有幾秒到一兩分鐘,來得快去得也快,但疼痛極為強烈,每天可能不定時一再發作;牙痛則可能是鈍鈍的痛或劇痛,但持續時間相對較久。

疼痛的範圍︰牙痛比較局部,三叉神經痛起來會連臉皮一起痛。

有無誘發因子︰三叉神經痛常因臉部動作而誘發(如說話、進食、洗臉、刷牙、化妝、刮鬍子、打呵欠、吹到冷風或冷氣),牙痛則否。

吃止痛藥有沒有用︰用一般止痛藥可以減輕牙痛,但對三叉神經痛無效。

三叉神經痛進展三叉神經痛的疾病發展因人而異,發作時間從數天到數週,嚴重者甚至可達數月,隨後又進入緩解期。

症狀容易反覆發作。

三叉神經痛併發症無。

三叉神經痛常見致病原因動脈壓迫到神經:這是較常見的原因,動脈與三叉神經原有其他組織間隔,可能因為老化或其他因素讓這層間隔變薄或消失,動脈跳動直接壓迫、刺激到三叉神經,造成三叉神經短路或異常放電,引發疼痛。

腦部長腫瘤或神經長瘤:由於腫瘤促進血管增生壓迫到三叉神經,因而產生疼痛。

 多發性硬化症: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疾病,造成神經髓鞘的脫失因而產生「硬化」現象,以致沒有舒展空間,誘發不正常放電。

 帶狀疱疹的後遺症:帶狀疱疹病毒殘存在神經周邊,當免疫力強時它躲在神經周圍,免疫力弱時就跑出來攻擊神經,導致疼痛。

不過仍有些三叉神經痛找不到原因。

三叉神經痛種類三叉神經痛根據症狀表現可以分為兩型:第1型三叉神經痛:症狀較為典型,突然面部出現劇烈疼痛,持續時間多是幾分鐘,極少能達到一小時以上。

第2型三叉神經痛:除出現第1型的疼痛外,病人會出現疊加的疼痛感。

三叉神經痛高危險群三叉神經痛好發在中高齡女性,原因不明。

三叉神經痛預防重點目前暫無方法能有效預防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診斷方式目前沒辦法用單一檢查診斷出三叉神經痛,通常會用排除法,比如先確定牙齒有沒有病變,然後從症狀、疼痛分布的區域、有沒有誘發因素(如說話、洗臉、刷牙、打呵欠後就痛)去判斷是不是三叉神經痛。

可能需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看是否長了腫瘤壓到神經或血管異常,引起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治療藥物:最常使用的是「癲通錠(Tegretol,學名Carbamazepine卡巴馬平)」,是常見的抗癲癇藥物。

癲癇跟三叉神經痛無關,但兩者同樣可能牽涉神經不正常放電,所以用抗癲癇藥物來穩定三叉神經,對許多病人療效顯著。

阻斷治療及手術:如果藥物止痛效果不好,可以改用阻斷治療或手術治療局部神經注射︰將類固醇經口腔注射到疼痛處,也可藉超音波引導提高準確度,目的減輕末梢三叉神經水腫,或穩定過於亢奮的末梢神經,同時繼續吃抗癲癇藥,可以降低疼痛發作的頻率。

星狀神經節阻斷︰藉由阻斷頸胸交界處匯合的交感神經節來達到療效。

治療機制不完全清楚,推斷可能是神經阻斷後改善頭頸部循環



2. 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的陣發性疼痛,一陣一陣的抽痛或伴隨以雷電般的刺痛感。

這種疼痛相當厲害,有些患者因而茶飯不思。

由於它的痛點與牙疼接近,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網站導覽回首頁高榮首頁小中大語音服務視覺輔助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全文檢索關鍵字Search進階搜尋醫師介紹成員介紹護理團隊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中樞神經腫瘤顱內動脈瘤頭部外傷三叉神經痛手多汗症脊椎外傷脊髓損傷頸椎腰椎退化性病變水腦症高榮外科部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台灣顱底外科醫學會台灣立體定位功能性神經外科及放射手術學會台灣神經血管外科與介入治療醫學會台灣神經腫瘤學學會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台灣脊椎微創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主橫幅樣式設定:::三叉神經痛回首頁醫療服務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的陣發性疼痛,一陣一陣的抽痛或伴隨以雷電般的刺痛感。

這種疼痛相當厲害,有些患者因而茶飯不思。

由於它的痛點與牙疼接近,常被患者自覺是蛀牙而至牙科就醫,作了一大堆牙科治療,卻仍不見改善,才被轉診至神經科治療。

   顧名思義,這種神經痛的名稱由來就是因為它出現在臉上三叉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內。

三叉神經又是什麼?人體共有十二對腦神經,其中第五對腦神經是最粗大的一對;因為分出三支周圍的感覺神經因此稱為三叉神經,它經過顱底三個小洞穿出,分為眼枝(第一枝)、上頷枝(第二枝)、下頷枝(第三枝),管理臉部表淺感覺。

目前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已經很清楚,大約有百分之八十是三叉神經在腦幹根部被血管壓迫造成短路所致;其他病因如多發性硬化症、腦幹腫瘤、帶狀皰疹、牙痛等,也會引起類似三叉神經痛的症狀。

典型的三叉神經痛,都是單側,很少見兩側都痛。

一般以第二、三分支疼痛較常見。

輕觸、冷風吹或冷熱水敷於面頰或牙床部位時,會突然引發陣發性劇痛;甚至有些患者說話、嚼、吞嚥或臉部運動及刷牙都會引發。

發作時間短約數秒,長可達數分鐘甚至數小時,發作次數可由每天數次至數百次。

由於這種痛十分難受,有些患者在發作時因而不敢說話、洗臉、刮鬍子、上妝,甚至不願意吃東西。

有正確的診斷才能決定治療方法,因為我們口腔內的感覺也是由三叉神經來傳導,所以常被誤認為牙痛。

三叉神經痛的致病因大部分是三叉神經在腦幹根部被血管壓迫造成,醫師仍需要排除腫瘤或非血管壓迫造成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因此電腦斷層或磁振掃描往往是有幫助的。

治療方法以下分別敘述:一、藥物控制:主要以抗癲癇藥物為主,其中以癲通(Tegretol)為最常用,對此症應定期檢查血液中之白血球的數目以及肝功能。

另外有極少數的患者對於此類藥物有過敏反應,會有皮膚紅疹及黏膜潰瘍等不良反應。

如果患者對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又不想開刀時,或年紀太大,或有其他疾病不適合手術時,藥物治療為第一選擇。

若有明顯的影響,則需暫停服藥。

二、三叉神經根微血管解壓顯微手術:手術為一治本之方法,目的就是隔開壓迫三叉神經跟部的血管並以一種人工的材料鐵弗龍(teflon)隔開血管與神經,去除神經短路。

手術效果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三、注射療法:注射療法主要是將各種不同的藥物如局部麻醉劑、酚液、甘油,注射於三叉神經節來達到止痛的效果。

但不易達到長期緩解之效。

四、神經阻斷法:無線電週波(radio-frequency)做神經節阻斷;另外還有周邊神經切除術、神經切斷術等。

五、迦馬刀:用高能放射線燒灼腦幹三叉神經根。

   人類對三叉神經痛的認識已經有三百年之久,尤其近幾十年來對於診斷和治療更有長足的進步;不管是藥物的使用以及手術方法的發展,均可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有效去除這種「刻骨銘心」之痛。

 Q&A Q:請問醫師,我是一位三叉神經痛患者,雖然已經定期服藥,但是疼痛發作起來都讓我無法工作,醫師建議手術治療,不知道效果如何?安全與否?A:微血管減壓顯微手術發展至今已經超過三十年,它確實是一種相當精細的腦部顯微手術。

然而根據統計,手術後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病人獲得立即改善。

手術本身的危險性包括聽力受損、顏面神經麻痺、耳鳴、腦幹受損等;但是在受過良好神經外科訓練的醫師,發生的比例相當低,這是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當中成功率最高,且合併症最少的手術。

其他的危險性則和身體狀況有關,如果是年紀太大或是有許多慢性病如尿病、高血壓,接受全身麻醉手術危險性自然就



3. 牙齒痛到受不了?原來是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的陣發性疼痛,由於這種疼痛相當厲害,有些患者因而茶飯不思,也有些患者誤以為是牙痛,做了一大堆牙科治療, ...健康刊物肝病資訊第47期出刊日:2019-01-15返回上一層楊智超醫師神經有嘻哈專欄:牙齒痛到受不了?原來是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的陣發性疼痛,由於這種疼痛相當厲害,有些患者因而茶飯不思,也有些患者誤以為是牙痛,做了一大堆牙科治療,卻仍不見改善,改到神經科求診才發現病因。

 撰稿/楊智超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神經內科特聘主治醫師、前臺大醫院神經肌病科主任) 三叉神經痛的名稱由來,就是因為它出現在臉上三叉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內。

三叉神經是我們頭部的大神經之一,之所以叫「三叉」,就是因為它有三條大的分支,這三條分支從上而下,分別為眼神經支、上顎神經支、下顎神經支,約略分布在前額、面頰及下巴。

這幾條分支將其所管轄範圍內的各種感覺傳導至我們的大腦。

我們口腔內的感覺也是由三叉神經來傳導,所以拔牙時,牙醫師所麻醉的就是三叉神經末梢的分支。

  像刀割又像針刺般劇痛三叉神經痛經常發生在其下兩個分支所分布的區域內,出現在第一分支(眼神經支)區域內的比例比較少。

有些患者只出現在某一分支,也有患者在二個分支都出現。

通常患者會描述在他們的面頰、下顎或口腔內出現一種像針刺、像刀割、像被電到的劇烈疼痛,通常它一次痛個幾秒鐘,但是會反覆出現。

每次發作的時間也因人而異,它可以持續個數天或數星期,然後數個月或數年不出現。

 三叉神經痛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可以在某些情況下被誘導出來,例如碰觸到臉上的皮膚、吃東西、打哈欠、刷牙、臉吹到冷風等。

由於這種痛十分難受,有些患者在發作時因而不敢洗臉、刮鬍子、上妝,甚至不願意吃東西。

 神經根部被血管壓迫造成至於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原因,根據統計最多是因為三叉神經的根部被彎曲的血管壓迫所引起的。

我們的腦幹附近有許多條重要的血管,這些血管因為個人的差異或是隨著年歲的增長,可能變得較為扭曲,甚至彎成環狀,有時候就把在附近的三叉神經給壓著了。

 其它會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原因還很多,包括腫瘤、血管畸型、動脈瘤及多發性硬化症等。

我們可以借助較精密的影像檢查找出原因,可是仍有許多病患無法用影像檢查看到確實的病因。

 三叉神經痛主要發生在下顎神經支和上顎神經支,有時可能和牙痛混淆,兩者症狀上有些差異,比如牙痛是持續性疼痛,分布範圍侷限在特定位置,多半是咬東西等口腔內動作才會誘發疼痛;三叉神經痛較會快速一下一下的電擊痛,但脹痛或持續痛仍可能發生。

然而有時光靠症狀仍難以判斷,建議可請牙醫師排除牙齒問題,再轉到神經科。

 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 需注意副作用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可以說是在一些抗癲癇藥物被發展出來後,才談得上是真正的突破。

這些藥物使許多病患的症狀得到緩解。

但是這些藥物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所以最好在神經科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最有效的藥物是抗癲癇用藥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或是奧可西平(oxcarbazepine),不過卡巴氮平在有些人身上可能引起嚴重的皮膚過敏,稱為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少數人會引起肝毒性以及血球數目減少,因此使用前要先做基因檢測,若帶有藥物過敏基因「HLA-B1502」,就不建議使用,也必須定期做肝功能檢測以及血液檢查。

奧可西平引起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的個案數遠低於卡巴氮平。

其它的抗癲癇藥療效較差,另外也有一些別的藥物來輔助治療。

 典型的三叉神經痛因為是被小血管壓迫導致,因此無法預防,但症狀會起起伏伏。

臨床上建議以藥物控制為主,至於那些對藥物反應不佳的病患則可以考慮阻斷三叉神經及減壓手術等。

這些手術的利弊得失,則必須要與神經外科醫師討論才能有正確的了解。

FacebookGoogle+Twitter微博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編輯筆記:新的一年,新的健康利多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主動脈剝離病逝嚴凱泰、安迪食道癌病逝早期發現得靠上消化道內視鏡免疫療法擬納健保關鍵問答了解抗癌新療法「要插管嗎?」《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可提早決定一家4姊妹相繼罹患肺腺癌!肺腺癌有明確家族史建議自費篩檢咳嗽超過3週,我該擔心結核病嗎?雷射近視手術疑慮多?問題一次釐清突然看不見,眼睛中風了?打麻醉藥、吃芝麻竟險死!過敏性休克是怎麼了?生髮妙方哪裡找?罹患重大疾病,如何調適心情?腦瘤,多變又難纏!瘦



4. 治療不好的牙痛,淺談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顧名思義,就是由三叉神經病變所引發的的神經痛。

是面部疼痛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三叉神經是人十二對腦神經中最粗壯的第五對腦神經,它經過顱 ...首頁>>神經內科>>衛教資訊治療不好的牙痛–淺談三叉神經痛                      馬偕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黃勇評醫師三叉神經痛,顧名思義,就是由三叉神經病變所引發的的神經痛。

是面部疼痛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三叉神經是人十二對腦神經中最粗壯的第五對腦神經,它經過顱底三個小洞穿出,分為眼枝(第一枝)、上頷枝(第二枝)、下頷枝(第三枝),因此稱為三叉神經,負責支配臉部表淺感覺。

由於最常見的痛點位於上頷枝和下頷枝,因此常被誤認為牙痛而至牙科就醫,經過多次的牙科治療,卻仍不見起色,才被轉診至神經科治療。

流行病學:就流行病學的角度而言,年發病率約為4~13/10萬人。

女性多於男性,成年人多於小孩。

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增加,常見於50歲左右的成年人。

病理機轉: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很多,大約有百分之八十是因為三叉神經從腦幹根部進入時被動靜脈血管壓迫造成,其他病因如前庭神經瘤、腦膜瘤、多發性硬化症、帶狀皰疹等,都會造成三叉神經的去髓鞘化病變,改變三叉神經對於觸覺訊號的傳遞,將正常的觸覺,溫覺等感覺訊號,全部放大為痛覺訊號,繼而引發三叉神經痛的症狀。

臨床症狀:典型的三叉神經痛,多為單側,很少同時見於兩側發作。

通常以上頷枝和下頷枝疼痛較常見。

疼痛表現為劇烈的,表淺的,尖銳的陣發性疼痛,疼痛程度從中度到重度不等。

事前無任何徵兆,疼痛有如電擊樣、針刺樣、刀割樣、燒灼樣,減退後會再發作,有時會突然消失。

疼痛一天可達數百次,間歇期從數分鐘到數年不等,其間可沒有任何症狀,通常不會在睡覺中發作。

三叉神經痛很容易因為碰觸而誘發,在上唇外側、鼻翼、頰部、舌等處會有誘發疼痛的部位,被稱為“觸發點”。

其他誘發方式包括咀嚼,吞嚥,說話,刷牙,寒冷的空氣,面帶微笑,和/或扮鬼臉等臉部運動。

由於這種痛十分難受,有些患者在發作時坐立難安,不敢說話、刷牙、洗臉、刮鬍子、喝水或是吃東西。

診斷:在國際分類頭痛疾病,第三版(ICHD-3)裡面,三叉神經的診斷標準的如下至少三次攻擊疼痛發生在三叉神經的一個或多個分部以下疼痛的特點中至少要滿足三個:從幾分之一秒到兩分鐘的持續,週期性、陣發性發作屬於嚴重的疼痛程度電擊樣、燒灼樣、尖銳的疼痛三個以上的臉部刺激點無其他明顯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有符合以上的相關病史與症狀時,醫師會藉由相關的檢查診斷,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治療:不同於其他疼痛,消炎止痛藥對三叉神經痛的效果不大。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主要以抗癲癇藥物為主,其中以最常用的,包括癲通(Tegretol)、除癲達(Trileptol)、樂命達(lamotrigine)等。

在治療效果上,這些抗癲癇藥物已被證實是有效的治療,因此藥物治療往往為第一選擇。

但要注意的是,這類藥物在使用上,須按照醫師指示。

癲癇藥物並非止痛藥,不能隨患者的嚴重程度自行加減劑量,而且使用上,要從醫師建議之低劑量開始,並按照醫師加藥的速度,減少頭暈副作用的產生。

另外,一些藥物對少數患者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會有皮膚紅疹及黏膜潰瘍等不良反應,若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向醫師求助。

注射療法藥物注射於三叉神經節來達到止痛的效果。

常用藥物包括:肉毒桿菌素、局部麻醉劑等,較常用於頑固性的三叉神經痛,但不易達到長期緩解之效。

對於藥物反應差的頑固性三叉神經痛,分為三叉神經根微血管解壓顯微手術、神經阻斷法和迦馬刀 。

預後:三叉神經痛的病程是因人而異的。

發作時間短則數天,長則可能持續數週或數月,隨後又進入緩解期。

症狀容易反覆發作,但事實的治療大多能夠有效控制。

 



5. 三叉神經痛

A. 突發性一陣顏面或前額痛,為時數秒鐘到兩分鐘。

B. 疼痛至少符合下列四特點. 1. 分佈在三叉神經的一或數分支。

2. 突然劇烈、尖銳、表淺戳刺或燒灼等性質。

三叉神經痛診斷基準             A.突發性一陣顏面或前額痛,為時數秒鐘到兩分鐘。

B.疼痛至少符合下列四特點    1.分佈在三叉神經的一或數分支。

    2.突然劇烈、尖銳、表淺戳刺或燒灼等性質。

    3.異常的疼痛。

    4.刺激擊發區或某些日常生活的動作如吃飯、洗臉、剃鬍鬚、抽煙、說話及刷牙會引發疼痛。

                                                                                                            5.陣痛與陣痛間病人毫無症狀。

C.無神經學症狀。

D.就個人而言疼痛的發作型態是固定的。

幾秒鐘至幾分鐘觸電般的疼痛是病患最常用的形容詞三個分枝60%的病患曾接受牙醫師拔牙治療過原因與病理           1.血管壓迫在三叉神經根部而引起(85%)  2.腦瘤壓迫 (10%)  典型三叉神經痛是因在腦幹部神經的根部受到血管或腦瘤壓迫造成短路,導致不時發生不正常的電波所引起。

  治療方式1.藥物-癲痛(Tegretal)  70%有效,但需長期服用且有副作用,如暈眩、昏睡、嘔心,較嚴重的有皮膚病、高血壓及永久性白血球減少,且長期服用也有抗藥性。

 2.外科手術     (1).經皮神經節燒灼或甘油注射    手術步驟簡單,長期復發率高(三年追蹤復發率可35-68%),    手術併發症性麻木可達35%。

(2).後顱窩減壓手術    較能針對病理生理治療。

但長期追蹤復發率仍高20-25%,   手術死亡率約為1%。

(3).加馬刀腦部放射手術    1953年加馬刀發明人Leksell首先治療兩例,經17年追蹤皆    無復發。

由於效果良好,此法是目前已知最安全且有效的    方法,80-96%治療效果良好。

 三叉神經痛(血管壓迫)三叉神經痛(腫瘤壓迫)加馬刀放射手術的優點  1.沒有傷害性小,副作用最低。

2.最安全的方法-不必全身麻醉,無傳統手術的危險。

年紀大、心肺疾病嚴重而無法進行手術或懼怕手術的病人可用這種手術治癒。

  3.治癒改善比率高達80%。

三叉神經痛加馬刀治療結果 1年內治療40例,32例獲得有效緩解(疼痛程度自覺改善50%以上),其中50%的病人已不需要再服藥,僅4例完全沒有反應,目前已進行第二次治療,仍在追蹤中。

3.治癒改善比率高達80%。

加馬刀治療後病程     



6. 三叉神經痛利用導航系統精準定位阻斷痛源800位病患重獲美好 ...

58歲鄭先生近十年飽受三叉神經痛之苦,曾誤為牙痛而拔掉2顆牙,也做過2次開腦微血管減壓術及2次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仍無法改善疼痛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長庚體系關於長庚醫院訊息記者會資訊醫院訊息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醫療體系關於長庚醫院訊息人員招募記者會資訊2020-01-09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教授58歲鄭先生近十年飽受三叉神經痛之苦,曾誤為牙痛而拔掉2顆牙,也做過2次開腦微血管減壓術及2次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仍無法改善疼痛。

輾轉到嘉義長庚醫院,醫師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進行射頻燒灼治療阻斷痛源,僅數分鐘時間就讓鄭先生覺得不再疼痛。

另一位深受三叉神經痛折磨的73歲高女士,她形容三叉神經痛的那種痛是「痛不欲生!」她說,不管是張口講話、吃飯、咬食物,臉部都會劇烈刺痛,吃了許多藥都沒用,也因進食困難瘦了好幾公斤,生活品質糟透了。

後來經朋友介紹到嘉義長庚接受三叉神經射頻燒灼治療,終於擺脫痛苦,她非常感激楊醫師讓她重獲美好人生。

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教授表示,三叉神經顧名思義有三個分支,分別掌管臉部上、中、下的感覺。

造成三叉神經痛的病因機轉,目前認為是三叉神經在進入腦幹的區域受到血管壓迫,因而產生神經傳導短路現象。

病人常因「臉部或牙齒疼痛」症狀,先至牙科就診,因治療無效後再轉至神經內外科接受治療。

唐朝第一美女楊貴妃,被詩人吳草廬形容"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這應是中國史上第一個忍受三叉神經痛困擾的名人。

統計指出,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的族群,全世界每10萬人口約有4至13人罹患三叉神經痛。

它是一種嚴重的面部疼痛,發作前常沒有預兆,但可由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所引發像電擊一樣的疼痛。

治療三叉神經痛,首先為藥物控制,以抗癲癇用藥最有效,但當藥物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藥物產生暈眩、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時,就需考慮外科介入。

傳統開腦微血管減壓術有其手術風險,年紀大或合併有內科疾病的患者較不合適。

另一種方法為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雖無傷口,但治療效果較差,醫療費用也較為昂貴。

此外,射頻燒灼治療術亦是一種簡單且值得推廣的治療模式,但要把一支細針放入腦內治療,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楊仁宗教授說明,任何疼痛都是依序由神經末梢、感覺神經、神經節、脊髓神經至腦部感覺區所產生的不舒服感覺。

如果能夠在此傳導路徑中,找一個關鍵位置來做神經阻斷術,對於疼痛的治療就顯得容易且有效多了。

然而神經傳導路徑相當複雜,想精準定位神經傳導路徑並非易事,必須仰賴高科技技術的輔助,這就像在大城市中要尋找一個很小的目標,如果有了行車導航系統,就可以輕易的達成目的。

「手術中即時影像導航系統及電腦分析定位新技術」,即是一種可以精準快速的找出神經節,進而有效治療疼痛的高科技新技術。

嘉義長庚醫院創新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醫師在病人局部麻醉下,只要將一根細針準確的通過顱底橢圓小孔,放置到腦內的三叉神經節,再予以「射頻燒灼治療」,就可迅速有效的改善病人疼痛,時間僅需數分鐘,且無傷口產生,治療結束後病人即可返家,恢復正常活動,是一種低侵犯性但有效的治療方式。

目前嘉義長庚已累計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內、外800多個成功案例,94%的病人在治療後,疼痛情形獲得滿意改善,即使是之前做過開腦手術或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後復發疼痛的患者,在接受射頻燒灼治療後,也有85-90%病人獲得有效的疼痛改善。

嘉義長庚這項技術已於2011年及2014年在全歐洲腦神經外科醫學會中,及2016年美國外科醫學會中,做口頭論文發表,並深獲重視。

至今,共有9篇論文於國際SCI期刊發表,是目前相關文獻上,藉由導航系統完成治療案例最多的報告。

隨著醫學進步,高科技的手術軟、硬體設備是未來醫療發展的趨勢,手術中即時影像導航系統及電腦分析定位技術,可提供多樣性的臨床應用潛力,幫助提升手術患者照護的精準度與安全性。

楊仁宗教授呼籲中年以上民眾,當顏面出現莫名的尖銳疼痛且反覆發作時,可能是三叉神經痛找上門,應盡速至腦神經外科接受診斷和治療,以早點遠離疼痛,恢復美好的人生。

上一則回列表下一則



7. 神經部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的陣發性疼痛,由於這種疼痛相當厲害,有些患者因而茶飯不思,也有些患者把它誤以為是牙痛,作了一大堆牙科治療;卻仍不見改善 ...跳到主要內容



8. 三叉神經痛真磨人可別誤當牙痛偏頭痛

三叉神經是支配臉部最重要的感覺神經,因為發作時多伴有患側面肌抽搐,所以國外又將其稱為「痛性抽搐」。

基本上,它屬於頑固型的神經病變性疼痛,診斷雖 ...最新消息News&Message首頁最新消息科室文章三叉神經痛真磨人可別誤當牙痛偏頭痛最新消息最新消息醫療新聞公告訊息獲獎專區感恩心曲影片專區三叉神經痛真磨人可別誤當牙痛偏頭痛2018/8/10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幾位陸續走進診間的病人,臉部表情都很僵硬,神色也怪怪的。

阿嬤說:「牙醫要我過來,因為牙齒都拔光了,嘴巴還是很痛。

」某少婦說:「我以前不知道神經痛會這麼痛,痛起來沒辦法吃東西,也沒辦法說話。

」阿公說:「已經痛了5、6年,加馬刀和手術也做過了。

這種痛是不是不會好?」他們罹患的都是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其實診斷並不困難,常常只憑症狀表現,就明明白白顯示它的存在。

但是因為有太多類似的顏面部疼痛容易與其混淆,醫生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意識到三叉經痛的存在,就有可能忽略,因此誤拔了牙齒或一直得不到適當診斷及治療的病人並不少見。

什麼是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出現的、會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痛。

三叉神經是支配臉部最重要的感覺神經,因為發作時多伴有患側面肌抽搐,所以國外又將其稱為「痛性抽搐」。

基本上,它屬於頑固型的神經病變性疼痛,診斷雖容易,但治療不一定容易,不同病人對藥物或手術的治療反應往往有很大差異,再加上常會反覆發作,病人誤以為治不好,造成極大的困擾,過去還曾有病人因而自殺的新聞報導。

三叉神經痛的病因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相當複雜,雖然許多臨床研究及微血管減壓手術報告發現,腦動脈壓迫三叉神經是誘發三叉神經痛的主要原因,但近年來由於電腦影像學技術的進步,已提出更多不同的理論,包括三叉神經脊束核內或中樞其他部位感覺性癲癇樣的放電、動脈硬化引起三叉神經供血不足、多發性硬化或自發性脫髓鞘疾病、家族性三叉神經痛等。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就比較明確了,大多是由於三叉神經節和後根受到附近病變或腫瘤(如:聽神經瘤、三叉神經鞘瘤、腦膜瘤、血管畸形、顱底轉移瘤)或炎性組織(蛛網膜炎、三叉神經炎、顱內結核等)的壓迫和侵犯所致。

正因為影像證據對三叉神經痛的診斷及治療有極大幫助,所以當病人被懷疑是三叉神經痛的時候,儘管是昂貴的顱部磁振造影檢查(MRI),醫師也會按常規開立,以協助擬定最好的治療方針。

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常發生於成年人及老年人,70-80%的病例發生於40歲以上,高峰年齡為50歲以上,並以女性略多,大多數是單側發病,右側多於左側,5%以下為雙側發病。

三叉神經在臉部分成眼支、上顎支及下顎支,分別支配臉部上、中、下的部位(分別為第1、2、3支),最後匯聚於顱內的半月形三叉神經節,故名半月神經節。

臨床上,以第2支、第3支最多,第1支最少,但更多的是合併第2支及第3支的疼痛。

臉部疼痛的特徵及表現典型的三叉神經痛,發作前常無預兆,而是突然出現閃電樣短暫而劇烈的疼痛,感覺為尖銳的、電灼樣、針刺樣,刀割樣或撕裂樣的劇烈跳痛。

患者常以手掌或毛巾緊按患側臉部或用力擦臉以期減輕疼痛。

有時還會伴隨臉部發紅、皮膚溫度升高、結膜充血、眼淚與唾液分泌增多、鼻黏膜充血、流鼻涕等症狀。

隨著時間拉長,疼痛發作次數漸趨頻繁,在緩解期間也會有低強度的持續性疼痛,這時病人的表現變成長期處於程度不等的慢性臉部疼痛,有時會被診斷為「典型性臉部疼痛」或新的命名「持續原發性臉部疼痛」,在治療上就更加困難了。

因為病人可能會在三叉神經分布的某小區塊特別敏感,一接觸就誘發疼痛,稱為「觸發點」,所以下頜動作、碰到冷熱水,以及刷牙、吃飯、談話或洗臉等日常動作,都會成為很痛苦的刺激,嚴重者亦可能通宵頻繁發作以致不能成眠或睡後痛醒。

這樣的疼痛已經完全影響生活品質,病人合併憂鬱、焦慮,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的情況很常見,必須馬上安排積極治療。

易與三叉神經痛混淆的疾病三叉神經痛的診斷常常依賴臨床症狀、過去病史及治療史,至於X光、血液檢查或理學檢查的幫助不大。

最重要的是顱部的MRI,除了可以診斷血管壓迫性的原發性疼痛,還可以排除其他繼發性的三叉神經痛及顱底腫瘤,並了解血管變異程度及手術難度等訊息。

其他有些誘發電位的檢查,也可以提供部分的證據。

前文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