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 斯 對立反抗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文章--孩子對立反抗怎麼辦?

孩子對立反抗怎麼辦?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許兆瑋醫師. 如果孩子時常出現與大人們頂嘴爭辯、故意唱反調、在課堂上公然反抗或挑釁老師、不聽從指示或遵守規則、 ...打開關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情緒障礙常見行為問題親子互動/校園適應其他書籍推薦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兒童心理衛生資源文章--孩子對立反抗怎麼辦? 孩子對立反抗怎麼辦?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許兆瑋醫師 如果孩子時常出現與大人們頂嘴爭辯、故意唱反調、在課堂上公然反抗或挑釁老師、不聽從指示或遵守規則、故意擾亂或激怒他人、把自己的過錯歸咎於別人身上、情緒經常暴躁易怒、常常與同學吵架甚至動不動就打架、有很強的懷恨報復心態等反抗、不服從、敵意和對立的行為,都屬於「對立反抗」的表現。

 這些孩子對刺激的情緒反應度較高,也表現較差的挫折忍受度,對於大人們的規定或限制似乎都有破解的方法,認為自己和大人是平等的,他們想要擁有跟大人一樣多的權力,因此常見他們為所欲為,不願和家長或師長討論,甚至認為這可能是不必要的。

他們覺得誰也不能控制自己,沒有人可以強迫他們做任何事,也因此若他們吃虧而憤怒時,也可能會不惜回以報復,創造出另一個更令人頭痛的問題。

至於問他們為何惹這麼多麻煩時,他們的理由幾乎相同:「不是我做的,我又沒有錯,是他或他們不對」或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每個人都愛找我麻煩」,「反思」對於這群孩子們來說似乎沒有帶來任何紓解,他們也較難從錯誤的經驗中去學習到教訓,不能了解自己的某些想法對自己和別人是不好的。

他們為了只要能達成目的,忽略、逃避是他們擅長的策略,他們堅持只要忽略你的問題夠久,你就沒辦法了。

權利和負責任也是他們一直無法理解的地方,因為這兩者對他們而言是不同的東西,湊在一起是說不通的。

到了青少年前期或青少年期,他們開始重視同儕的想法更甚於父母,他們的叛逆某部分是來自於比較班上更為叛逆的楷模而模仿形塑的,同儕的存在某部分對他們來說,有時候是一種支持他們更叛逆的力量。

   因此對於孩子的「對立反抗」行為,有幾點建議提供給家長和師長做為參考:平靜自己的情緒來看待問題:家長和師長面對孩子「對立反抗」的行為,難免會情緒激動生氣起來不能接受他們的表現,當下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孩子在激動生氣的情緒中是無法理解或很難想通一些事。

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立即性的情緒和言語的發洩,如果真的難控制也可以選擇離開現場沉澱、冷靜自己的情緒後,讓彼此有一些時間和空間緩和衝突後,重新思考下一步怎麼做再回來處理他們的問題。

先用同理關懷的語言和文字來和孩子溝通問題:家長和師長有時若擔心自己和孩子面對面再次刺激彼此的情緒造成衝突,可以善用紙條、留言板、Facebook或LINE的對話,使用較能和緩對立氣氛的文字給他們時間來回應你,例如:「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氣這件事情,我們剛剛對彼此的態度和口氣都不好,希望我們都先調整情緒,給你一些時間,我會等你願意談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再來好好討論。

」調整心態、各退一步來增加溝通討論的機會:家長和師長可以先將想要好好「管教」孩子的心態,調整成「了解」孩子在想什麼或想要「溝通」什麼事。

如果他們也有退一步願意進入溝通討論的階段時,暫時忍讓他們不禮貌、不在乎或無所謂的表現,把想對他們的說教、講道理和威迫的方式,改變成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想陪伴、傾聽、了解和尊重他們的態度,可以漸漸改變他們原先擺出「對立反抗」的姿態而增加更多溝通討論的機會。

使用口語和非口語的策略來改變孩子的態度和想法:家長和師長可以用同樣水平的高度姿態、堅定緩和的語氣,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誠懇和堅持的心,也試著讚美孩子的優點或誠實,欣賞他們想要改變的嘗試,這會讓他們解除一些自我防衛。

我們可以從孩子原始的問題來做延伸,試著和孩子一起腦力激盪,最後再帶回孩子自己的本身問題上去做比較,增加他們一起處理問題的參與感。

讓孩子了解本身的行為帶給自己和他人什麼影響、為何需要改變、如何改變,例如若孩子不願意改變,那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若是孩子願意改變,可以有什麼替代性的想法,可以用什麼具體的行為來替代「對立反抗」的行為。

檢視家庭環境和人際互動的問題:有部分孩子「對立反抗」的行為表現,是與高壓、不一致、忽略型的家庭撫養方式有關。

當一個家庭的結構出問題時,我們常會看到孩子先顯現出問題,若是孩子個性很倔強,一向喜歡挑戰規矩和限



2. 鑑別自我中心傾向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子天下

關鍵字:. 亞斯伯格症 · 亞斯 · 亞斯兒 · 自我中心 · 對立反抗 · 社交困難.Loading...



3. 認識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Asperger's , 簡稱AS) 是一種廣泛性的 ... 又或是為了反抗同學的排擠而拒絕上學或產生對立反抗行為(例如不服管教)。

 請選擇2012年05月號2012年04月號2012年03月號2012年02月號2012年01月號2011年12月號2011年11月號2011年10月號2011年09月號2011年08月號2011年07月號2011年06月號2011年05月號2011年04月號2011年03月號2011年02月號2011年01月號2010年12月號2010年11月號2010年10月號2010年09月號2010年08月號2010年07月號2010年06月號2010年05月號2010年04月號2010年03月號2010年02月號2010年01月號2009年12月號2009年11月號2009年10月號2009年9月號2009年8月號2009年7月號2009年6月號2009年5月號2009年4月號2009年3月號2009年2月號2009年1月號2008年12月號2008年11月號2008年10月號2008年9月號2008年8月號2008年7月號2008年6月號2008年5月號2008年4月號2008年3月號2008年2月號2008年1月號    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syndrome,Asperger's,簡稱AS)是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他屬於類自閉症疾患(AutisticSpectrumDisorder)的一種。

 就現象上而言,他可以被視為一種沒有明顯智能和語言障礙的自閉症者。

亦即他們通常有良好的語言能力,與人溝通交談沒有問題,且認知表現也正常(例如學業表現尚可),但是卻有著相當落後且不佳的人際關係。

原因是具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青少年病患,通常有明顯的覺察情緒和表現情緒的障礙所致,這種明顯的困難使得他們沒有辦法發展出與同年齡的小孩相似品質的人際關係。

而且因為具有亞斯伯格症的青少年通常在外觀上或行為表現上大致與同年齡者無異,但由於具有內隱的情緒處理過程的困難,時常淪為同學之間的笑柄或歧視的對象,更間接惡化他們原本就不佳的人際互動。

根據近幾年的研究整理,亞斯伯格症候群主要包括三種明顯的特徵: 因為有社交與溝通困難,具亞斯伯格症候群的青少年常會表現出對於生活常規僵化的遵守或是無法理解,也可能對於環境的突然轉變感到不安(例如換教室上課),情緒表達的方式怪異或不成熟等問題行為。

心理學家們認為,具亞斯伯格症候群的青少年的障礙主要是來自於他們缺少感知他人或理解他人心理歷程的能力,而這連帶的使他們也沒有辦法適當的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表達的方式怪異)。

 正常人類都具有理解他人心理歷程的能力,稱之為心意理論(theoryofmind),亦即一般人可藉由他人的手勢、語氣、說話的姿勢、表情等訊息,瞭解他人在表現某些行為時的情緒或心理狀態;但是具亞斯伯格症的患者(此障礙同時也出現在其他類自閉症的病患)在此種能力上有明顯的缺損,他們無法理解別人所表現出來的情緒訊息,再加上,他們表現出來的人際互動也顯得怪異和品質不佳,例如說話時眼睛不看對方,逃避對方的眼神,甚至是兩眼直盯對方說話,又或是沒有主題且不在乎他人厭煩的說個不停等等。

這種情緒理解能力的缺乏使得他們很難與同年齡的孩子正常相處,他們時常在同學間顯得怪異與格格不入,即使他們在學業成績或語言能力上幾乎看不出有太多異常。

同時,具亞斯伯格症青少年也時常表現出特殊或僵化的興趣,例如重複玩弄名牌,喜歡吸管,喜歡橡皮筋,喜歡拉線頭,甚至喜歡敲打或搖晃身體等等,這些特殊的興趣使得他們與其他同學的差異更為明顯。

有些具亞斯伯格症候群的青少年,會因為環境的排斥或拒絕,發展出相關的情緒困擾,例如:因為被同學排斥或嘲笑而表現焦慮或憂鬱,又或是為了反抗同學的排擠而拒絕上學或產生對立反抗行為(例如不服管教)。

無論是在班級經營或者是家庭教育上,成人在面對具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有幾項基本的原則: 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是一群特別的小孩,他們的表現介於自閉症與正常孩子之間,但這也是他們辛苦的地方,有正常的能力時常使他們必須要被賦予「正常孩子該有的表現」的期待,但是本身在情緒辨認與表達的障礙卻讓他們很難被環境所接納。

對於這樣一群特殊的小孩,實有賴他周遭重要成人-無論是老師或家長的耐心教導,且是辛苦與耐心的教導。

 (詳見2009年12月號大嘴鳥親子教育雜誌)     



4. 我的魚兒—ADHD合併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ADHD(注意力不足 ...

後來評估報告出來,確定他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嚴重情緒障礙,伴有對立反抗行為,還有一行文字「疑似亞斯伯格症特質」。

我們那時 ...關閉廣告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AS(亞斯伯格症候群)孩子的教養札記跳到主文我是魚媽,有三個小孩,兩個男孩是ADHD,小兒子魚兒是ADHD合併AS(亞斯伯格症)為了教養ADHD孩子,魚爸成立了臉書不公開社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台灣ADHD交流園地】,歡迎ADHD/AS的家長、老師、醫師、心理師、治療師和ADHD/AS本人,大家一起來社團交流打氣另有【ADHD/ASD/LD健康GO園地】是為了讓大家一起合購相關用品,團報課程,互助為目的,不營利部落格全站分類:婚姻育兒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Oct21Wed201522:07我的魚兒—ADHD合併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魚兒上個月拿到身心障礙手冊了,因為他確診亞斯伯格症,他在社會適應,情緒解讀方面的能力極差,所以醫師開了三年有效的身心障礙手冊,讓他至少可以使用到大學入學。

在求學與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可以得到一些資源與幫助,大學身心障礙學生特考、學費減免、就醫補助、愛心悠遊卡、遊樂區與社教機構免費參觀.....。

 記得魚兒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當時級任老師認為他極可能是ADHD,要求我們一定要帶他去就醫診斷,以便幫他申請特教生身分,擁有特教資源協助。

我們到台中維新醫院(精神疾病專科)就診,那時除了醫師之外,還有一位從台北萬芳醫院來的心理師幫魚兒進行評估。

後來評估報告出來,確定他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嚴重情緒障礙,伴有對立反抗行為,還有一行文字「疑似亞斯伯格症特質」。

 我們那時對ADHD不懂,覺得孩子是ADHD就很難接受,看到那行文字「疑似亞斯柏格症特質」,查了一下「亞斯伯格症」(泛自閉症障礙),更是難以承受這個結果。

所以我們當下選擇接受ADHD,覺得亞斯伯格症只是心理師不了解魚兒,所寫的「疑似」,其實他並不是。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以教養ADHD的方式對待魚兒,可是遭受非常多的挫折,我們也不斷調整心態與對策,應付他的爆走和不可理喻。

後來魚爸就去買《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看了之後才發現魚兒真的有許多特質與亞斯伯格症相符合。

但因為他的情緒衝動性十分強烈,我們也請教身心科陳錦宏醫師,陳醫師認為魚兒還是偏向ADHD特質,本來青春期的ADHD就是很難以掌控情緒的。

 一直到這一兩年魚兒的情緒爆發時,除了會亂丟東西,有時甚至會對我和魚爸動手,而且事後他情緒平靜,我和他討論他失控的行為(溝通困難),讓我身心受傷,尤其我的肉體受傷疼痛,他竟然不能理解我為何會覺得那麼痛?他並沒有用全身的力氣,我為何還會痛那麼久?我更覺得傷心,為何我的孩子連最基本的同理心都缺乏,讓我更加傷心害怕!(缺乏同理心是亞斯伯格症的特徵之一) 除了缺乏同理心之外,他的思考與行為往往缺乏彈性(沒有灰色地帶),有時魚兒會針對我們談話內容的細節去挑細小的毛病,甚至連少一個”的”都不行;有時就堅持一定要做某件事(固著行為),不管時間或是場合的限制,他一定要去做,不去做就會”過不去”。

例如他每天大都要洗三次澡,早上起床一定要洗澡,不管是不是起得晚,快要上學遲到,他還是得去洗澡;放學回家也要洗一次,睡前也要洗一次。

上次魚爸帶他去看中西醫合併治療過敏,提到他一天洗三次澡,他竟然就在診所發飆(社交困難),一直狂罵魚爸,不管其他人對他側目。

 因為魚兒種種「自我感覺良好」的行為,讓我們決定在他會考結束之後,帶他去草屯療養院看馬景野醫師的門診,因為馬醫師是自閉症的權威醫師,所以帶魚兒去看馬醫師,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知道他究竟是或不是亞斯伯格症?我們也能放下困擾,繼續努力。

結果第一次門診時,馬醫師說魚兒看起來很像,但有些地方又不太像亞斯,但是要確診的話一定要進行心理評估,所以後來心理評估的結果,確定魚兒真的是亞斯伯格症(殘障程度是輕度),而且他需要長期的心理諮商,以協助他的人際互動與社會適應。

 自從魚兒確定自己也有亞斯伯格症之後,他就願意讓他比較好的同學知道他有亞斯,因為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是亞斯,有一個成功的典範在,可以鼓舞自己。

現在他有時的情緒爆走,無意中言語或是肢體的大動作,我們就知道是他腦筋打結了,就比較不會像過去內心受傷的強度那麼大,我們用溫和平靜,不帶情緒而且正向的方式去回應他,也慢慢可以降低”災害損失”,並且引導他繼續前進。

 前幾個月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罕見疾病的孩子巫以欣,她罹患”尼曼匹克症”,這是一種”兒童的阿



5. 對付孩子反抗情緒時應注意的問題@ 亞斯柏格和高功能自閉症 ...

在處理對立時,是很大的禁忌。

應該努力協調,贏得對方的合作, 幫助孩子做誠心的抉擇。

如果希望孩子接受你的想法 ...亞斯柏格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跳到主文我們是一群星星的孩子,這是我們的志工之家所有資料,僅供參考部落格全站分類:心情日記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Oct16Tue201219:37對付孩子反抗情緒時應注意的問題在對付反抗情緒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說話時注意用詞。

盡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辭令,人們都不喜歡被命令、被駕馭、被強迫或被規定做任何事。

有些字像“應該”、“必須”、“務必”、“一定”等,都是激起反抗情緒的禍源,命令會引起抗拒的心理。

相反,應該以徵求同意的方式。

盡量使用“我們”,而不要使用“你”或“你們”。

千萬不要硬碰硬,你最好說出你的道理、想法、觀念、意見、理想和問題。

盡量避免使用那些容易引起磨擦的文字,造成不愉快的關係。

2尊重反抗情緒。

為孩子的反抗情緒找出足以令人信服的道理,而不要使他感到羞辱。

也許他們的反抗情緒只是為了讓自己覺得受重視。

當你面對唱反調的人時,你可以向他表示:“我尊重你的看法”,或“你盡量舉例說明”,這樣你就贏了一大半,你千萬不要說:“你所說的是兩碼子事,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或者“你的觀點微不足道,這是不對的”。

千萬不要這麼做!應該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尤其是將內心的感覺表達出來,然後給予完全的重視和關心。

讓別人覺得他的反對意見是很獨特的見解,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確與眾不同。

千萬不要說:“那沒什麼,我們都是這麼想的。

”或“每個孩子的想法都一樣。

”不要過度表現出對事情了若指掌或經驗老道的樣子,對別人的反對意見,表現出不在乎或不重視,這會激怒別人。

3避免發生口角。

在言語或行為上盡量避免爭執、吵鬧或任何可能樹立敵意的情況。

這對一般人而言都是相當敏感的問題,這是引起激烈戰爭的導火索。

如果想以“征服”任何事或任何人來平息反對的情緒,而不試著以和平的方式來使之緩和,結果將是適得其反,一點好處也沒有。

 “征服”意味著衝突和使用權力,在處理對立時,是很大的禁忌。

應該努力協調,贏得對方的合作,幫助孩子做誠心的抉擇。

如果希望孩子接受你的想法和行為,你就不應該否定他們的看法,你必須經常表示同意,避免惡臉相向的情況。

千萬不要爭執。

如果你理直氣壯地與人爭執,他們一定會拒絕去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

4不要迫使反抗情緒產生自衛。

一般人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時,最普遍的錯誤就是逼使別人不得不對自己的反抗情緒加以自衛,也就是加強了反抗情緒的重要性。

把爭執的焦點擺在一邊,當務之急就是不要迫使一個人鑽進這個牛角尖裡,從而擴大了反抗的情緒。

5不要強調孩子的錯誤。

當面對反抗情緒時,如果想盡辦法暴露他們的錯誤或缺點,這實在是最大的錯誤。

當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時,你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現在如果我能提出證據,讓他沒有反駁的理由,那麼我就可以說服這個人接受我的想法。

”這種情形好像是一種競爭,有人贏,有人輸。

但是實際上,這並沒有好處。

當你證實別人的錯誤時,你也可以同時確定他們絕對不會去做你叫他們做的事。

如果你希望能夠成功地緩和孩子的反抗情緒,或使他們能夠接受你的意見,那麼你就應該盡可能多方面幫助他們,而不要扯他們後腿。

如果你毫不留情地揪出他們的錯誤,就等於激起他們反對你。

事實上,所有的人際關係中都如此。

奇怪的是,絕大多數人卻都喜歡這麼做。

他們總是喜歡糾正別人,甚至吹毛求疵,潑別人冷水。

這正是僵化人際關係的錯誤。

6發揮耐心,提出問題,並註意聆聽。

到目前為止,緩和反抗情緒最有價值的方法,就是提出問題,並註意聆聽,而這兩者都需要耐心。

當你聽到孩子的反對意見時,要故作鎮定狀,並表現出聽得津津有味的模樣,這確實不容易。

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會迫不及待地予以辯駁,而且大多數人也都認為,他們必須舉出事實“糾正別人”,以及給這個持反對意見的人“洗洗腦”。

但是,應當暫時控制住這股衝動,再想想為什麼別人會反對。

一般來講,這也不過是做



6. 天啊!你這是什麼態度?!當孩子出現對立反抗/王意中臨床 ...

... 同時藉此以獲取自尊、肯定與被關注。

當然,孩子的心態也扭曲了。

@ 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 兒童青少年, 早期療育, ADHD, 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 選擇性緘默症, ...王意中部落格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資訊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關於我加入好友我的相簿我的影音王意中的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網路讀書會王意中的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網路讀書會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王意中粉絲專頁王意中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王意中Facebook(生活版)王意中建立你的名片貼全部展開|全部收合atozwyc's新文章王意中心理治療所/王意中臨床心理師你不和我玩,我就來玩你!別讓孩子成為對立反抗/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沒問題,我行的啦!別再讓ADHD孩子錯估了自己的能力與代價/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給自己喘口氣,做個不甚完美的父母/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我又不是故意的?!以正向表列取代負向提醒/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我沒有亂說話?!/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泛自閉症親師溝通的三個提醒/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孩子,你真的不需要什麼都懂/王意中臨床心理師過動兒舉手,為什麼老師不叫我?/王意中臨床心理師《金魚》夢想的維持/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妥瑞氏的春天》妥瑞症不等同於孩子的全部/王意中臨床心理師atozwyc'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關鍵字王意中の宜蘭圓舞曲王意中部落格PoweredbyXuite累積|今日loading......Visitors201707121423天啊!你這是什麼態度?!當孩子出現對立反抗/王意中臨床心理師?行為態度演講中,我常說「現在,在學校有一種遊戲叫做『玩老師』,我是『王老師』。

那種遊戲叫做『玩老師』。

『玩老師』怎麼玩?通常國小一局40分鐘,國中一局45分鐘。

不用買點數、不用儲值、不用加入會員。

鐘響,遊戲開始。

一上課,孩子對著老師嗆。

這時,老師的血壓、心跳、脈搏就會愈來愈上升。

孩子愈嗆,老師就愈上升。

過程中,孩子也可以開外掛程式,讓同學一起加入嗆。

這時,老師的血壓、心跳、脈搏分數就會愈來愈高、愈來愈高。

下課中場,孩子可以按暫停,這時老師的分數就會繼續掛在上面。

」以上這一段,是我在演講中,常常提及在校園裡,對立反抗孩子的狀態。

看似玩笑,卻也貼近現實。

有時,我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這些孩子需要嗆老師?有些孩子沒有把握數學考80分。

但是,他卻有把握兩節數學課80分鐘,讓老師你上不了課。

這當中,正也反映了孩子在教室裡,想要控制老師的上課反應。

對立反抗其實是一種挑戰權威,一種社會性掌控過度偏激的模式。

當一個孩子的注意力轉換到需要以挑戰老師、挑戰權威為樂,同時藉此以獲取自尊、肯定與被關注。

當然,孩子的心態也扭曲了。

對於老師來說,孩子這樣子的態度、這樣子的舉動,很容易讓自己想要握起拳頭,但最後卻又只能撥撥瀏海。

雖被孩子氣得牙癢癢的,但又不能將拳頭揮下去。

但當老師咬牙切齒,如果上課因此也被中斷。

這時,正好步入對立反抗孩子所設下的終極陷阱。

你愈激動,孩子就愈得意。

你愈要他開口向你道歉,但孩子哪可能下台階。

當然,你也不能因此含淚繼續上課。

在這種狀態下,只會讓其他孩子覺得老師的應對怎麼會是如此這般不堪。

面對如此的殘酷,正也挑戰著老師所需要的沉穩以及應變。

請繼續上你的課。

這是你反映給對立反抗孩子一種立場:我不受你影響的具體回應。

但是,請記得在此之前,請先告訴全班一件事情:中午(或你認為的適當時間)老師再來處理。

隨後,繼續優雅地上你的課。

將處理的時間點,拉至中午,以讓自己能夠更從容地來面對眼前對立反抗的孩子。

雖然,你可能發現孩子在底下仍然會繼續干擾你,擾亂你的思緒。

但是請沉著,撐過這一局,接著你的勝算就會高一些。

或許你會納悶:為什麼孩子要如此的對待?當然,對立反抗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這牽扯到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他如何和大人發展出這樣子的一個扭曲模式。

這需要我們慢慢地來解開,孩子對立反抗所要傳遞的訊息。

然而,這又是另一道課題。

Photo:Peterkarlsson,CCLicensed.*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



7. 博客來-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

書名: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4061952,頁數:256,出版社:寶瓶 ... 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選擇語言English繁體中文简体中文:::相關網站博客來售票網企業採購福利平台海外專館:::會員服務|快速功能0結帳您好 ( 登出 )    登入    加入會員購物金購物金 0儲值金 0E-Coupon 0 張單品折價券 0 張會員專區電子書櫃線上客服繁體關閉廣告展開廣告回博客來首頁客服公告:4/17-4/18樂購日限定!百貨/影音結帳滿千再88折!詳情移動滑鼠展開全站分類:::全站分類全站分類旗艦店:::網站搜尋全部展開全部圖書電子書影音百貨雜誌售票海外專館禮物卡搜尋熱門關鍵字致富心態致富的特權黃色書刊解愛芳療中文書新書預購排行榜選書即將出版特價書香港出版讀者書評出版社專區分類總覽博客來中文書親子教養生活教養商品介紹主題活動試閱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可購買版本(2):電子書優惠價224元平裝優惠價253元已追蹤作者:[ 修改 ]確定取消作者:王意中  新功能介紹出版社:寶瓶文化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20/07/15語言:繁體中文定價:320元優惠價:79折253元優惠期限:2021年05月31日止滿額加購【2021女力童書展】$399超值加購《花仙子的皇宮舞會》立體遊戲書【分級買就送】樂購日:分級VIP會員最高送1.5%OPENPOINT(部份除外) 折價券 查詢我的折價券運送方式:臺灣與離島海外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可配送點:全球可取貨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載入中...我要寫評鑑分享 內容簡介「你甩什麼門啊?」「那你凶什麼凶!」最讓家長、老師頭痛又心痛的教養難題,終於有了解方。

   ◎親子與師生,從幼兒園、小學、國中到高中,  「對立反抗」的預防、脫困、見招拆招及關係修復。

   ❙對立反抗孩子心裡,其實是一道又一道傷痕。

❙   我們不希望哪些情緒、行為在孩子身上出現,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我們自己不要出現這些行為和情緒。

   ‧「我不要回家!我還要玩!」說好的遊戲時間到了,但孩子躺在地上哭鬧,大家對你們指指點點,好丟臉……為什麼孩子老愛這樣耍賴?  ‧上課了,老師剛走進教室,那孩子又開始吵。

「今天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吧,他是故意的,其他課都沒事……為什麼專找我麻煩?」  ‧「你就是愛唱反調!我不信治不了你!」你被激得氣極了,孩子嗆聲,你也直接嗆回去,變成惡性循環……這個關係的「結」,怎麼解?   ◎曾幾何時,我們和相愛的孩子之間,只剩互看不順眼?  對立反抗孩子愛生氣、愛挑釁、愛爭辯,好像吃定了大人。

最難的是,每個成長階段的「對立反抗」狀況都不同。

王意中心理師提供了全面性的方法與指引,幫助頭痛心更痛的大人,與孩子重建關係。

   ◎對立反抗孩子,大多沒有「病識感」。

  「都是誰誰誰的錯,我又沒錯!」我們說一句,孩子頂回十句,簡直是氣死人不償命。

對立反抗孩子其實非常敏感,感到被指責時,容易反彈。

但只要我們先放下成見,釋放出善意,將有助於減少孩子自我防衛的敵意。

   ◎調整與變化,是互相的。

  對立反抗的化解,是關係的改善。

並非只是單向要孩子改變,更不是逼孩子聽話,而是大人和孩子相伴,度過情緒劇變。

透過互信互重,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紓解情緒。

帶刺的玫瑰,終會願意與我們親近擁抱。

   ❙孩子對立反抗,其實多麼渴盼有人去看見,他張牙舞爪背後的脆弱。

❙ 本書特色   ◎本書教你學會與聰明的情感「精算師」過招。

  ◎「媽媽,我要抱抱!」──衝突後,孩子要你擁抱的方式,反映了孩子的心理動機。

  ‧【主動走向你,張開雙手抱住你】表示孩子在為自己找臺階下。

請你就好好抱著他,有助於使他慢慢平靜。

  ‧【留在原地等著,要你過去抱他】表示孩子在掌控你,要你妥協。

抱他,反而讓他變本加厲地予取予求。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