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魚兒—ADHD合併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ADHD(注意力不足 ... | 亞 斯 對立反抗

後來評估報告出來,確定他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嚴重情緒障礙,伴有對立反抗行為,還有一行文字「疑似亞斯伯格症特質」。

我們那時 ...關閉廣告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AS(亞斯伯格症候群)孩子的教養札記跳到主文我是魚媽,有三個小孩,兩個男孩是ADHD,小兒子魚兒是ADHD合併AS(亞斯伯格症)為了教養ADHD孩子,魚爸成立了臉書不公開社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台灣ADHD交流園地】,歡迎ADHD/AS的家長、老師、醫師、心理師、治療師和ADHD/AS本人,大家一起來社團交流打氣另有【ADHD/ASD/LD健康GO園地】是為了讓大家一起合購相關用品,團報課程,互助為目的,不營利部落格全站分類:婚姻育兒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Oct21Wed201522:07我的魚兒—ADHD合併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魚兒上個月拿到身心障礙手冊了,因為他確診亞斯伯格症,他在社會適應,情緒解讀方面的能力極差,所以醫師開了三年有效的身心障礙手冊,讓他至少可以使用到大學入學。

在求學與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可以得到一些資源與幫助,大學身心障礙學生特考、學費減免、就醫補助、愛心悠遊卡、遊樂區與社教機構免費參觀.....。

 記得魚兒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當時級任老師認為他極可能是ADHD,要求我們一定要帶他去就醫診斷,以便幫他申請特教生身分,擁有特教資源協助。

我們到台中維新醫院(精神疾病專科)就診,那時除了醫師之外,還有一位從台北萬芳醫院來的心理師幫魚兒進行評估。

後來評估報告出來,確定他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嚴重情緒障礙,伴有對立反抗行為,還有一行文字「疑似亞斯伯格症特質」。

 我們那時對ADHD不懂,覺得孩子是ADHD就很難接受,看到那行文字「疑似亞斯柏格症特質」,查了一下「亞斯伯格症」(泛自閉症障礙),更是難以承受這個結果。

所以我們當下選擇接受ADHD,覺得亞斯伯格症只是心理師不了解魚兒,所寫的「疑似」,其實他並不是。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以教養ADHD的方式對待魚兒,可是遭受非常多的挫折,我們也不斷調整心態與對策,應付他的爆走和不可理喻。

後來魚爸就去買《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看了之後才發現魚兒真的有許多特質與亞斯伯格症相符合。

但因為他的情緒衝動性十分強烈,我們也請教身心科陳錦宏醫師,陳醫師認為魚兒還是偏向ADHD特質,本來青春期的ADHD就是很難以掌控情緒的。

 一直到這一兩年魚兒的情緒爆發時,除了會亂丟東西,有時甚至會對我和魚爸動手,而且事後他情緒平靜,我和他討論他失控的行為(溝通困難),讓我身心受傷,尤其我的肉體受傷疼痛,他竟然不能理解我為何會覺得那麼痛?他並沒有用全身的力氣,我為何還會痛那麼久?我更覺得傷心,為何我的孩子連最基本的同理心都缺乏,讓我更加傷心害怕!(缺乏同理心是亞斯伯格症的特徵之一) 除了缺乏同理心之外,他的思考與行為往往缺乏彈性(沒有灰色地帶),有時魚兒會針對我們談話內容的細節去挑細小的毛病,甚至連少一個”的”都不行;有時就堅持一定要做某件事(固著行為),不管時間或是場合的限制,他一定要去做,不去做就會”過不去”。

例如他每天大都要洗三次澡,早上起床一定要洗澡,不管是不是起得晚,快要上學遲到,他還是得去洗澡;放學回家也要洗一次,睡前也要洗一次。

上次魚爸帶他去看中西醫合併治療過敏,提到他一天洗三次澡,他竟然就在診所發飆(社交困難),一直狂罵魚爸,不管其他人對他側目。

 因為魚兒種種「自我感覺良好」的行為,讓我們決定在他會考結束之後,帶他去草屯療養院看馬景野醫師的門診,因為馬醫師是自閉症的權威醫師,所以帶魚兒去看馬醫師,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知道他究竟是或不是亞斯伯格症?我們也能放下困擾,繼續努力。

結果第一次門診時,馬醫師說魚兒看起來很像,但有些地方又不太像亞斯,但是要確診的話一定要進行心理評估,所以後來心理評估的結果,確定魚兒真的是亞斯伯格症(殘障程度是輕度),而且他需要長期的心理諮商,以協助他的人際互動與社會適應。

 自從魚兒確定自己也有亞斯伯格症之後,他就願意讓他比較好的同學知道他有亞斯,因為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是亞斯,有一個成功的典範在,可以鼓舞自己。

現在他有時的情緒爆走,無意中言語或是肢體的大動作,我們就知道是他腦筋打結了,就比較不會像過去內心受傷的強度那麼大,我們用溫和平靜,不帶情緒而且正向的方式去回應他,也慢慢可以降低”災害損失”,並且引導他繼續前進。

 前幾個月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罕見疾病的孩子巫以欣,她罹患”尼曼匹克症”,這是一種”兒童的阿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