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管瘤治療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血管及淋巴管瘤-小兒外科-三軍總醫院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網路掛號看診進度門診時刻醫師介紹:::小兒外科歷史沿革單位簡介醫療團隊門診時刻表衛教資訊本科亮點手術介紹教學研究English:::首頁 /小兒外科 /衛教資訊血管瘤及淋巴管瘤(Hemangioma&Lymphangioma) 前言在兒童常見的軟組織異常中,血管瘤及淋巴管瘤非常常見,它們是屬於缺陷瘤(harmatoma),而不是真正的腫瘤,血管瘤多數可以接受保守的治療及觀察,就會自行消退,而淋巴管瘤自行緩解的機會就沒那麼高了。

血管瘤血管瘤是最常見的兒童皮膚疾病之一,在新生兒的發生率為1.1%到2.6%。

血管瘤發生的原因不明,假說包括有胚胎發育異常,在微血管時期生長停滯等。

它們是一種血管內皮細胞的增生現象,而不是真正的腫瘤,雖然很少會轉變為惡性腫瘤,但是富含血管的惡性表皮肉瘤,外觀和血管瘤相似,要小心鑑別。

女童較常見,與男童的比率為2:1到3:1。

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幾星期或幾個月後發現,發現的部位包括有皮膚、皮下組織、骨骼肌、腹部臟器、骨骼,甚至腦部等。

血管瘤外觀上的差異性相當大,多呈現草莓般的鮮紅色澤,隆起而不規則,身體檢查時壓迫血管瘤的表面,可以使血液消退,但慢慢地血液又會再度充滿起來。

通常會快速生長,幾個月達到最高峰之後,然後與病童的生長等速,但是有少數的血管瘤生長相當迅速,特別是在顏面部及頸部的血管瘤,而生長迅速的血管瘤,它的自行緩解機會也較大些,會伴隨著快速生長,而發生中央處栓塞壞死,造成潰瘍、出血,以及結痂而消失。

血管瘤一般會在1歲以後開始退化,也有到2歲至3歲才開始退化的。

在4歲到6歲時,有80%到85%的血管瘤會自動退化消失,只在原病灶處留下一些疤痕,因此如果不是長在特殊部位、長的速度特別快,或是發生潰瘍、感染,以及出血等併發症時,可以觀察到4歲以後,再進行手術治療。

分類血管瘤可分成毛細血管性血管瘤(capillary)、海綿狀血管瘤(carvenous),以及相互混合的毛細血管性海綿狀血管瘤(capillary-cavernous)。

毛細血管性血管瘤多位於皮膚的表面,也可能會延伸到表皮下層,通常界限非常清楚,呈鮮紅色,外觀為圓形或卵圓形,稍微突起於皮膚表面,大小從幾毫米到幾公分,平均直徑在2公分至3公分左右。

海綿狀血管瘤的位置較深,常以皮下藍色硬塊表現,而血管瘤上所覆蓋的皮膚多是正常的,包含許多葡萄狀的小分葉,裹面充滿血液,而周圍被結締組織被膜所包圍,有時位置較深的海綿狀血管瘤,與深層大的供應血管有相通。

海綿狀血管瘤有時會到達皮膚表面,而在其上層覆蓋著毛細血管性血管瘤,與相互混合的毛細血管性海綿狀血管瘤不同。

另外血管瘤依特性及將來的演化,可以分類如下表1。

表1血管瘤的分類 第1類新生兒斑紋(Type1,neonatalstaining)第2類皮層內微血管瘤(Type2,intradermalcapillaryhemangioma)鮭魚肉色斑(salmonpatch)酒色斑(port-winestain)蜘蛛狀血管瘤(spiderhemangioma)第3類青年型血管瘤(Type3,juvenilehemangioma)草莓斑型血管瘤(strawberrymark)草莓微血管型血管瘤(strawberrycapillaryhemangioma)微血管海綿型血管瘤(capillary-cavernoushemangioma)第4類動靜脈刋管型血管瘤(Type4,A-Vfistula)動脈型血管瘤(arterialhemangioma)多發巨大型血管瘤(hemangiomatousgigatism)第5類靜脈曲張型血管瘤(Type5,cirsoidangioma) 第1類新生兒斑紋(neonatalstaining):通常在出生時就發現病灶,常位於後頸正中央、前額,或是薦骨處,會在幾個月內自行消退,不需要特別的治療。

第2類皮層內微血管瘤(intradermalcapillaryhemangioma)鮭魚肉色斑(salmonpatch):病灶呈粉紅色或鐵鏽色,不會突出皮膚之外,通常病灶會持續存在多年,可以化妝品、雷射手術,或是醫學刺青治療,產生嚴重畸形時,則以植皮手術治療。

酒色斑(port-winestain):常見於嬰兒及兒童期,病灶較鮭魚肉色斑為深,為粉紅甚至到深紫色,常發生於臉頰或是半個臉部,會隨著時間而顏色漸漸加深,而且永遠存在。

可能發生的合併症有青光眼、眼內血管瘤、Klippel-Trenaunay-Weber氏



2. 寶寶身上長鮮紅「草莓」!3步驟治療跟血管瘤說掰掰

成大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思翰表示,這種鮮紅的「草莓」,正確的名字是嬰兒型血管瘤,主要好發於頭頸部,大約佔了50%,女生比男孩的機率 ...Skiptocontent整型外科的門診中,常看見剛當上父母的年輕夫婦,滿面愁容地帶著剛出生的心肝寶貝來到診間。

他們指著寶貝身上外觀鮮紅奪目的「草莓」,擔心的詢問這樣的印記會不會影響小孩子未來的人生。

成大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思翰表示,這種鮮紅的「草莓」,正確的名字是嬰兒型血管瘤,主要好發於頭頸部,大約佔了50%,女生比男孩的機率高2-5倍,因外觀鮮紅奪目,所以也被叫做「草莓血管瘤」。

陳思翰表示,嬰兒型血管瘤在白種人中比例相當高,1歲以前的嬰兒就有10~12%;在台灣少一點,發生機率約1~2.6%,但每年的新生兒中,就有大約2千個患有血管瘤。

血管瘤不停長大爸媽看了好害怕嬰兒型血管瘤主要是血管內皮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引起的,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明確,大部分是在出生或出生不久時產生,之後緊接著有一段快速生長期,通常是幾個月,然後逐漸停止生長,最後可能完全退化消失。

一開始的「快速生長期」平均會持續8個月左右,這通常是父母最擔心的階段,因為嬰兒血管瘤會慢慢長大,摸起來更硬,而且因為血流豐富的關係,也會更溫熱;接下來是寶寶1歲以後,進入「穩定期」,血管瘤會逐漸停止長大;2歲之前,就會來到血管瘤的「退化期」,血管瘤會逐漸萎縮。

30%血管瘤不會消失可分3階段治療陳思翰就指出,根據國內醫界長期治療血管瘤的經驗,如果病患到了2歲仍未出現退化跡象時,血管瘤應該就不會退化。

這些不會退化的血管瘤,大約占所有血管瘤病人的20-30%。

而還殘存的血管瘤,都會造成皮膚的顏色不均、皮膚萎縮或是疤痕組織。

陳思翰表示,寶寶出生2到3星期,血管瘤出現就會馬上進入增生期,在這階段及早開始治療,防止繼續增生。

治療嬰兒型血管瘤的方法不少,陳思翰建議依照血管瘤的不同變化,採取3階段治療:藥物治療:病童出生後8個月前診斷出血管瘤,使用口服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搭配母乳或牛奶服用。

依國際醫界大規模研究,口服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對血管瘤寶寶是安全的,只有極少數使用者會出現心跳緩慢、血壓下降、支氣管痙攣、血糖濃度不足等副作用。

注射治療:病童8個月大後血管瘤仍然肥厚凸起,使用局部血管硬化劑注射,藉由硬化劑破壞血管瘤內內皮細胞,引發皂化作用,達到血管瘤扁平的效果。

雷射治療:病童1歲以後,如果病灶單純是顏色殘留,沒有肥厚的情況,就會建議做雷射治療去除病灶色澤,達到完全消除血管瘤的效果。

陳思翰提醒爸爸媽媽,針對嬰兒型血管瘤的治療,治療前需找專科醫師做充分討論和審慎評估,也需要充分的支持與耐心,大部分人都可以順利跟草莓說掰掰。

延伸閱讀:寶寶中暑了嗎?醫生說:先看看尿布再看看「頭頂」孩子嘔吐竟是長腦瘤術後「顱窩症候群」還會造成失語、遲鈍文/林以璿圖/何宜庭COVID-19/台灣共3例巴西變異株現蹤!24日零時起升級防疫措施2021-02-21睡前可以吃B群嗎?營養師解答維生素B補充時間、劑量和天然食材來源!2021-02-24COVID-19/比瑞德西韋還有效!台灣團隊發現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潛力老藥2021-02-23週末醫學故事:肆虐全球的冠狀病毒何方神聖?在半世紀前就已經埋下伏筆2021-02-21人體地圖人體地圖腦神經心血管骨骼、關節腸胃腎臟、泌尿系統症狀查詢常見症狀新冠症狀過敏咳嗽頭痛便祕健康百科科研新知用藥安全營養衛教中醫養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育兒親子罕見疾病醫學故事傳染疾病請問專家醫生說中醫師說藥師說護理師說營養師說治療師說科學家說專家側寫輔大專家說醫學專區新冠肺炎專區居家防護專家科研獨家專訪圖解疫情糖尿病專區糖友必知預防保養專家科研飲食與運動更多醫學專區心血管專區十大學者專訪流感疫苗專題美豬開放爭議未來醫學專區急診室直擊圖解健康圖解健康居家保養健康知識穴道運動食物營養漫話健康漫話科普圖解疫情癌症百科治療癌症認識癌症協助資源康復調理抗癌新知預防癌症抗癌故事影音健康健康生活醫療新知吃出營養運動教室健康管理健康檢查自我檢測討論版



3. 小孩血管瘤原因為何?需要積極治療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血管瘤是新生兒常見的血管疾病,原因是內皮細胞異常增生造成.血管瘤的形狀有凸的和平的,大多數呈現莓紅色,如果嚴重影響美觀,建議做治療.更深入 ...首頁文章小圈圈懷孕40週試用好康袋鼠評鑑駐站部落客駐站專家    |  爆單+1文章小圈圈懷孕40週試用評鑑  ﹀爆單駐站專家駐站部落客口罩套武漢肺炎卡介苗退奶藥胎位不正病毒疹止咳收涎拜床母懷孕前兆媽媽手冊食譜發話題寫文章發照片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