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症預後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川崎病的初始治疗与预后

该病常为自限性,有发热和急性炎症表现,若不治疗则平均持续12日。

不过,川崎病也可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瘤。

而这些并发症又 ...



2. 川崎氏症

大約到@ 郭和昌,川崎症, 川崎病,川崎氏症,兒童發燒,kawasaki disease ... 版--川崎病(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臨床表現-治療-預後--郭和昌 ...兒童發燒五天竟導致心臟病-不可不知的川崎症-郭和昌醫師**這裡記錄了我對川崎症-川崎病(川崎氏症,KawasakiDisease)的專注,研究的點點滴滴!心情故事--希望能給川崎病病童更好的照顧--高雄長庚兒童醫院郭和昌醫師(HO-CHANGKUO,MD,PhD,FAAAAI)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901132333簡易版--川崎病(川崎氏症)(Kawasakidisease)臨床表現-治療-預後--郭和昌醫師(Ho-ChangKuo)?川崎症(川崎病)介紹--郭和昌醫師臨床表現:典型的川崎病病程可分三期:急性期:為期7-14天。

特點是:發燒,結膜充血,口腔與唇的變化,手與足的紅與腫,皮疹,淋巴腺炎,以及無菌性腦膜炎,腹瀉與肝機能異常。

亞急性期大約是發病後10-25天,發燒,皮疹及淋巴腺炎已經消退,但病人仍然急躁不安,結膜充血。

手指或腳趾可能脫皮,關節可能會痛,說不定有關節炎,心肌功能可能異常,往往血小板過多。

這些症狀都消失了就進入恢復期,一直到恢復正常為止。

大約到發病6-8週以後。

有時會有復發的現象。

一些徵象即將消失又再出現,例如皮疹及結膜充血。

再發可能是幾天或幾星期後,往往代表冠狀動脈病的危險性較高,統計起來,日本約3%會再發,美國則約1-2%。

發燒:病人一開始就會發燒,而且高燒(通常≧40℃)持續不退。

不治療的話可以持續1-2星期。

結膜充血:非化膿性的結膜充血是川崎病的特徵。

眼球結膜的充血比眼皮更厲害。

通常發燒開始不久就會出現,維持大約1-2星期。

但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後很快就會改善,留下輕微的充血,再1-2星期。

口腔的變化:嘴唇乾,裂,脫皮。

口腔黏膜很紅,但不會潰爛,草莓舌,很紅。

四肢的變化:手掌與足蹠變得很紅。

手和腳會變腫變硬,使手和腳不肯作微小的動作,而且痛得不願支持重量。

大約發病10-20天後,手指與腳趾指甲周圍開始脫皮。

皮疹:發燒5天之內會出現皮疹,樣式很多樣性,有些像蕁麻疹,有些像麻疹一樣的斑丘疹,有些像多樣性紅斑,很稀罕的是微小的膿疱。

出現在軀幹與四肢,通常範圍很廣。

淋巴腺炎:大約50-75%,會出現頸部淋巴腺炎,診斷條件是至少要有一個淋巴腺直徑要大於1.5cm。

單側或雙側,有點硬,有點壓痛。

表面可能有紅斑不會波動。

其他的表現6個月以下或5歲以上的病童常不會出現川崎病的全貌,容易被忽略掉,要格外小心。

骨骼肌肉方面: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及服用aspirin的病人,約10%會有關節痛或關節炎,沒有注射的人則為30%。

關節炎、關節痛。

   腸胃道方面:腹痛、嘔吐、腹瀉、肝功能異常、膽囊水腫及假性腸阻塞。

   中樞神經系統方面:躁動、無菌性腦膜炎及感覺性神經聽覺喪失。

   泌尿系統方面:膿尿、尿道炎;   其他方面:輕微前葡萄膜炎及肛門部位脫皮(台灣地區尤其常見)。

其中卡介苗接種部位的反應在一些新生兒常規必須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中,川崎氏症也會有相當大的比例造成接種部位的紅腫或潰瘍。

   肝功能稍微異常,有點阻塞性黃疸。

常有人膽囊常會膨脹,其中並無結石。

診斷:診斷標準中共有6項症狀,除發燒之主要症狀外,再加上其他5項中的任何4項即可確立診斷。

1.發燒超過五天(在未接受治療的病童發燒會持續1~2週或更久)。

2.雙眼結膜炎(非化膿性且無痛性,較常侵犯眼球之結膜部位)。

3.嘴唇或口腔黏膜異常,如嘴唇發紅乾裂,草莓舌、咽喉發紅。

4.四肢的改變,如手掌、腳掌水腫1~2週後開始脫皮(於發燒開始1~3週後,從指甲邊緣開始脫皮)。

5.軀幹的多型無水泡性皮疹、紅斑(四肢與軀幹部位會出現如蕁麻疹、紅疹、丘疹、及較少見的微小膿疱疹)。

6.頸部急性非化膿性淋巴腺腫大(其中一個淋巴結>1.5cm)。

(二)典型的川崎氏症會有貧血第2週起血小板會增多第3週達到高峰,平均800,000/mm3,甚至高達2,000,



3. 十大兒科棘手疾病之首--川崎症

川崎症是一種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目前造成的原因仍不清楚。

... 不大;且必須發燒滿四至五天才給與靜脈免疫球蛋白較為恰當,太早給予對預後不會比較好。

  專題討論21:兒童風濕性疾病之新進展PediatricRheumaticDiseasesAnUpdate程 序 表S21-1十大兒科棘手疾病之首--川崎症Kawasakidisease:Anupdate郭和昌高雄長庚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兒童內科部長庚大學醫學院  川崎症是一種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目前造成的原因仍不清楚。

於1967年川崎富作醫師發表。

臨床表現特點為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擴散性的黏膜發炎、多形性皮膚紅疹、四肢末端充血浮腫與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若出現上列四個以上症狀加上持續發燒大於五天即可診斷。

截至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檢驗指標可以提供早期預測川崎症。

而近年來亦發現許多疑似川崎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我們將之稱為非典型或不完全性川崎症,其大約占全部川崎症的15%,們必須配合輔助性的診斷指標包括白蛋白指數、尿液檢查、肝功能指數、白血球數量、血色素、血小板數目、紅血球沈降係數和CRP發炎指數以早日確認並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

在許多國家,川崎症已成為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且其好發率正逐年上升中(在台灣每10萬個五歲以下兒童約會有69川崎症病童,僅次於日本和韓國)。

  就目前已知的證據來推論,川崎症可能是由某種病原體感染後,引起特定體質的宿主產生過度之免疫反應或反應失調,進而造成全身性的血管發炎。

診斷方面仍須靠臨床症狀的組合,但有一些輔助性的指標可用於提高診斷的正確率,尤其是非典型川崎症。

治療方面是以單一次高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為主,但不同廠牌的免疫球蛋白對治療的反應也不一,但影響不大;且必須發燒滿四至五天才給與靜脈免疫球蛋白較為恰當,太早給予對預後不會比較好。

冠狀動脈病變仍是川崎症最嚴重的後遺症,尤其是冠狀動脈瘤的產生可能造成一生的影響,不得不慎!因此對於高危險群的病童必須儘早給予輔助性抗發炎藥物,以降低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

  人類基因型鑑定技術的進步可以提供研究川崎症易感性基因的工具。

CTLA-4,CASP3,IL-10,IL-1B,CD40L,PD-1,ORAI1andITPKC基因於近期的研究中發現與川崎症發病及冠狀動脈瘤形成有關。

對於尋找其他川崎症易感性基因,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這些基因的確認是開發新型治療方式的重要關鍵。

此外,透過解析基因變異與川崎症發生的相關性,來開發一種臨床診斷,進而預防該疾病的惡化,可能是未來的治療趨勢。

  



4. 再談川崎病的治療與預後

川崎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血管炎,臨床上是採取症狀標準的診斷方式檢驗上並沒有什麼特異性的檢查。

即使有做抽血檢查,也是作為輔助,因為 ...關於基金會歷年工作報告最新消息醫師專欄出版衛教書籍醫師的故事我要捐款聯絡我們最新消息20201128暑期研究成果發表分享會20201031認識安寧緩和療護學習營活動圓滿結束~20201031認識安寧緩和療護學習營活動圓滿結束~你不知道的DNR~影片拍攝完成台灣醫師小故事(二)~胡瑞恆醫師台灣醫師小故事(一)~吳佳璇醫師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拍攝勵志系列影片(二)~胡瑞恆醫師新書上架~兒科門診常見問題與疾病(二)新書上架~兒科門診常見問題與疾病(二)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拍攝勵志系列影片首部曲~吳佳璇醫師《兒科門診常見問題與疾病》新住民媽媽大手牽小手1050507台大醫六生彰化台南參訪記錄活動花絮2016年醫學生暑期參與癌症相關活動補助辦法醫師專欄嬰幼兒的特色疾病(五)~再談川崎病的治療與預後交流分享                     惠心婦幼診所小兒科主治醫生許振東醫師   口述                                 文字工作者 陳亞南   執筆                                                                                                                                                                親愛的許醫師,您好!    謝謝您對於川崎病的詳細解說,我的孩子發燒了4天,而且伴隨了其他病徵,立即住院,醫師便安排做心臟超音波。

台灣的健保制度、日新月異的醫療設備和醫師專業,真的讓我充滿感謝。

   川崎病是一種不明原因的血管炎,請問醫師,需不需要做抽血檢查呢?或者是有什麼其他的檢查呢?   我上網查看相關的文章,都把這個川崎病寫得很可怕,說心臟血管會發炎、阻塞;要打免疫球蛋白;要吃阿斯匹靈(aspirin),長期服藥。

     這麼嚴重的病症,可是我卻拖了4天才住院,會不會延誤了治療時機,或者讓病情更嚴重呢?     能否請許醫師說明兒童川崎病的治療方法,又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長期治療呢?治療痊癒以後,心臟就沒有問題了嗎?    謝謝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