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毛症痊癒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成功治癒拔毛症之經驗@ 董哥的家iwanthair's blog :: 痞客邦::

拔毛症屬於衝動控制疾患(impulse control disorder)之一,以拔扯自己毛髮之強迫行為為主要症狀,大多肇因於壓力,積極治療應將壓力源去除;將頭髮剃去並無法 ...董哥的家iwanthair'sblog跳到主文專業諮詢、產品販售-關心您的頭髮,為您的脫髮問題找辦法。

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董哥的聯絡方式E-mail:[email protected]:iwanthairblogWhatsApp:+886952050373Apr26Thu200714:14成功治癒拔毛症之經驗劉廣齊黎欣怡1姚成榮2陳盤銘國軍花蓮總醫院精神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1衛生署桃園療養院成人精神科2摘要Trichotillomania(拔毛症)又稱為hairpulling,trichologia,trichomania,為衝動控制疾患之一,罹患者以兒童及青少年為主。

超過四分之一的兒童拔毛症患者,有明顯的壓力源為其重大導因,諸如親子關係失調,害怕獨處,及近期失落等。

本文試圖從兒童的拔毛症和內在焦慮作一探討。

個案為九歲國小三年級原住民女孩,由學校護士及輔導人員帶至醫院求診,原因為二個月來一直拔扯自己頭髮。

經會診皮膚科後並未發現有任何皮膚病灶,多項心理評估後以認知行為治療、家族治療及支持性會談治療,緩解個案焦慮程度以改善拔毛症症狀,全程未對個案投予任何精神藥物治療。

拔毛症屬於衝動控制疾患(impulsecontroldisorder)之一,以拔扯自己毛髮之強迫行為為主要症狀,大多肇因於壓力,積極治療應將壓力源去除;將頭髮剃去並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應由所遇到之壓力種類來決定治療模式。

本文個案並未投與任何藥物,而以多項心理評估與諮商、簡易行為治療、支持性會談及家族晤談及治療,成功地改善個案內在焦慮及拔髮的行為症狀,以強調除藥物治療之外,此類患者心理社會評估及介入之重要性。

(慈濟醫學2003;15:135-139)關鍵語:拔毛症,衝動控制疾患,拒學症,心理治療收文日期:91年1月3日,修改日期:91年1月16日,接受日期:91年10月11日抽印本索取及聯絡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嘉里村嘉里路163號國軍花蓮總醫院精神科劉廣齊醫師前言精神疾患中,以衝動性(impulsivity)為主要行為症狀表現者所在多有,如衝動控制疾患(impulsecontroldisorder)、性到錯(paraphilia)中之異常性衝動或行為,另有邊緣型人格、戲劇型人格、反社會人格、自戀型人格等B群人格疾患[1]。

衝動現象亦常見於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領域中之對立性反抗疾患(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注意力缺損/過動疾患(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edisorder,ADHD)、行為疾患(conductdisorder)等多種。

Trichotillomania(拔毛症)又稱為hairpulling、trichologia、trichomania,最早於1889年由法國皮膚科醫學界所提出[2],主要是見到有些病人以無法抗拒的衝動行為來拉扯自己的頭髮,而漸漸造成禿髮的現象。

DSM-III-R將拔毛症正式納入「他處未歸類的衝動控制疾患」(impulsecontroldisordernotelsewhereclassified)之一,DSM-IV中則沿用此診斷分類。

其他衝動控制疾患諸如間歇性爆發疾患(intermittentexplosivedisorder)、病態性賭博(pathologicalorcompulsivegambling)、縱火狂(pyromania,compulsivefiresetting)、偷竊狂(kleptomania,compulsivestealing)等,衝動控制疾患的患者,在從事此類行為之前,通常先會感覺到累積的心理壓力,必須藉從事此類行為後才會再感到放鬆。

有些患者甚至單純藉此衝動行為來獲得快感[3]。

拔毛症的主要特徵為反覆且無法自控的拔扯自己毛髮,通常多處造成外觀明顯的脫髮。

拔扯毛髮前,患者會出現明顯的不安和焦躁,而拔扯後則大大降低此一心理壓力,有時甚至會有鬆一口氣的滿足感。

患者為拔扯毛髮和思考關於此一相關事件,已佔據了日常生活中許多的時間和精神,通常為此困擾不已。

四分之一以上的兒童拔毛症患者有明顯的心理壓力源,諸如學業壓力,親子關係失調,害怕獨處,及近期失落等,都是重大導因[



2. 心情緊張不由自主拔頭髮!每100人就有1人有「拔毛症」危機 ...

以男大生為例,在未服用任何藥物之下,接受近半年的行為治療,成功戒除拔毛症,他特別感謝醫師說:「頭髮總算享受到不戴帽子的自由空氣。

」.Skiptocontent近期是考季外,也是新鮮人出社會求職旺季,但在這樣相對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人處於焦慮下不少人出現「拔毛症」情況。

一緊張就開始摸頭髮、摸眉毛,有些甚至會把毛髮拔下來,這樣拔毛症好發機率每一百位就有一位,尤其又以女性患者居多。

拔毛症以年輕女性患者居多無法控制自己拔毛行為,可能導致部分部位的毛髮不見,甚至頭部不規則禿髮,是非常有可能影響到社交與日常生活,對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尚穎表示:「好發於12~14歲以後,女性居多主要症狀為拔頭髮、眉毛,對年輕人而言並非罕見的行為問題。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推估,每一年在每100位青少年或成人中約有1~2位患者,代表國、高中每三個班級中可能就有一位。

蔡尚穎分析:「拔毛症多源自於外在的情緒困擾,例如升學、求職等等,有患者會藉由咬指甲、摳皮膚緩解壓力。

」「拔毛症」患者緊張時不由自主的習慣拔頭髮眉頭、頭髮缺一角應特別當心但除了咬指甲外,拔毛症患者就是習慣透過拔毛舒緩情緒,蔡尚穎解釋:「患者有可能逐漸演變為無法控制地拔毛,尤其對於特定區域:眉毛、前額及兩側頭髮。

」曾有一名男大生因為從國中就有拔頭髮習慣,即使理光頭還會拔除特定部位毛髮,也因此引來同學側目遭到排擠,男學生上高中後要出門一定戴帽子,但習慣會沿著帽緣拔頭髮,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最後到醫院就診。

成功治癒拔毛症的患者/圖片提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患者靠「行為治療」也能改善!不一定要吃藥拔毛症是透過學習機轉而來的行為,難道可以透過吃藥改善嗎?對此蔡尚穎醫師說明:「臨床治療上是以『行為治療』為主而非仰賴藥物。

」以男大生為例,在未服用任何藥物之下,接受近半年的行為治療,成功戒除拔毛症,他特別感謝醫師說:「頭髮總算享受到不戴帽子的自由空氣。

」拔毛症患者每次拔除毛髮的位置與數量不同,與一般的禿頭有明顯不一樣,尤其頭髮容易長短不一,拔毛症並非罕見的行為問題,不應該投以異樣眼光。

【蔡尚穎醫師小檔案】現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專長:雙極(躁鬱)症、減安眠藥、認知行為治療、雙極症團體心理治療、精神疾病老年化文、王芊淩/圖、何宜庭延伸閱讀容易焦慮、緊張!「自律神經失調」還能夠喝咖啡嗎?經前總會焦慮拉肚子?中醫:這是妳的「肝」在抗議啦!焦慮、煩躁、渾身燥熱又失眠!讀懂更年期症狀,讓自己做好前、中、後準備高血糖壞處多,5個降血糖的天然方法2021-03-20吃對東西遠離壞情緒!這4種營養素給你好心情2021-03-235個降血糖的天然方法!跟著美國研究一起恢復健康2020-03-10身體缺水疾病跟著來!身體缺水易引發的6種病症2021-03-21人體地圖人體地圖腦神經心血管骨骼、關節腸胃腎臟、泌尿系統症狀查詢常見症狀新冠症狀過敏咳嗽頭痛便祕健康百科科研新知用藥安全營養衛教中醫養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育兒親子罕見疾病醫學故事傳染疾病請問專家醫生說中醫師說牙醫說藥師說護理師說營養師說治療師說科學家說專家側寫輔大專家說醫學專區新冠肺炎專區居家防護專家科研獨家專訪圖解疫情糖尿病專區糖友必知預防保養專家科研飲食與運動更多醫學專區心血管專區十大學者專訪流感疫苗專題美豬開放爭議未來醫學專區急診室直擊圖解健康圖解健康居家保養健康知識穴道運動食物營養漫話健康漫話科普圖解疫情癌症百科治療癌症認識癌症協助資源康復調理抗癌新知預防癌症抗癌故事影音健康健康生活醫療新知吃出營養運動教室健康管理健康檢查自我檢測討論版



3. 拔毛症及其治療@ 暗香浮動月黃昏:: 痞客邦::

Trichotillomania(拔毛症)這個字乍看之下根本不會唸,這是一個希臘文, 是從三個字組合而來,Trich代表頭髮,tillo代表拉,mania代表疾病的衝動。

綜合這三 ...暗香浮動月黃昏跳到主文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Sep28Fri201220:42拔毛症及其治療  Trichotillomania(拔毛症)這個字乍看之下根本不會唸,這是一個希臘文,是從三個字組合而來,Trich代表頭髮,tillo代表拉,mania代表疾病的衝動。

綜合這三個字,就可以知道這樣的狀態是衝動的拔頭髮,而且具有生病的意涵。

大部分的個案好發於兒童期及青少年時期,當然任何年齡都會發生。

目前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約3.5﹪是女性,1.5﹪是男性,成年人個案以女性居多,兒童個案男女比例約相同。

  拔毛症所拔的毛,在任何區位都可能發生,舉凡看得見的頭髮、眉毛、睫毛、鬍子,看不見的胸毛、腋毛都有可能。

拔毛的方式大部分都一點一滴開始,就是慢慢拔,不會一下就拔太多。

拔毛的部分也可能會變動,有時從睫毛開始,接著會變成頭頂或後腦杓。

有一些兒童會拔別人的毛,或是拔寵物的毛。

有拔毛症狀的個案,也較常會出現其他傷害身體的行為,如咬指甲、摳皮膚等等。

我遇到的個案中,有的小孩就不只是拔毛髮而已,他的指甲也被咬到最底,看了都會覺得痛的程度。

  對拔毛症個案而言,大部分的人的強度與持續性都是經常變動的。

有的人可能延續幾週或幾個月,這個問題就過去,不會再復發,少數人會因為不明原因突然又拔起毛來。

如何區辨他們的嚴重度?毛髮變少是最輕微的,中等的會造成皮膚表面的損傷,最嚴重的是已經拔到完全禿掉的。

五歲以下就發生的個案,我們稱為早發型的拔毛症(early-onsettrichotillomania),這樣的個案是比較輕微的,因為他們會出現這些行為,可能是為了自我探索或自我安慰,跟吸手指類似,大部分會隨著年紀漸長而消失。

但還是有一小部分的人會繼續拔,直到長大也不會停歇。

  若拔毛的狀況已經影響到外觀時,不管大人或小孩對於他們的外表都會覺得困窘或羞恥。

他們會想辦法掩蓋這個缺失,小孩會想辦法否認這件事,對於父母、朋友的詢問,會編造一些理由。

大一點的青少年或成人,則會用其他方法來掩飾,如剪一個特別的髮型、戴帽子、使用化妝品(假如是拔睫毛的人,可能會盡量使用睫毛膏來隱藏)。

他們也會因為覺得羞恥而影響到自尊,甚至損壞了社交、學業及職業功能。

有一些人甚至會拒絕就醫,對於詳細的檢查充滿抗拒。

關於拒絕的部分,很常與家長態度相關。

有的家長帶小孩就醫之前,不先說清楚,當然容易引起抗拒。

如何順利的說服他們持續治療,確實是困難的事。

  家庭中有這樣的小孩,通常會充滿了挫折。

家長可能常常會被指責不會養育孩子,好事的人甚至會提供很多似是而非的方法。

不管國內或國外都是相同的情形,家中只要有一個特殊的孩子,家長都會受到莫名的指摘與壓力,要堅強到好好面對是件不容易的事。

  目前並沒有任何的研究證據顯示,家庭動力或人格特質會造成拔毛症。

家長也常常無法理解為何小孩就是無法停止拔頭髮,很多大人的處理方式通常都不好,如生氣、批評與懲罰,但這些作法其實都無助於減少拔毛症狀,反而會加重小孩的羞恥、憂鬱、焦慮、低自尊,親子關係也是負面居多。

之前也曾遇過一些不好的例子,因為家長難以接受,就直接將小孩剃光頭,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拔毛。

但是剃光頭更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懲罰,因為本來頭髮長長的,至少垂下來還能遮住一些,一被剪光,禿掉的部分完全暴露出來,只會讓小孩更受傷,小孩對家長也只會充滿恨意,完全無助於治療。

  其實不只家長難受,連個案的手足在學校也會因為這樣被欺負,只因為他有這樣的兄弟姊妹。

我們的社會要好好學會尊重不同狀況的孩子還是一件遙遠的事。

我之前曾經到某國中對老師們演講,有一位老師甚至說,他覺得不應該對這些心理有障礙的孩子給予什麼特殊照顧,這樣資源不就浪費掉了(當然,這也許是少數人的意見)。

我的回應很簡單,但是狠狠的刮了對方一頓,「假如你們遇到肢體有障礙的小孩,因為你們看得見,大家都知道要協助,最簡單都知道要幫忙扶著他。

但是心理有障礙的小孩,因為你們看不見,就



4. 杏語心靈診所-談拔毛症

拔毛症的病程可長可短,有些人只維持數個月就緩解了,有的人則會拖上很多年,一遇到焦慮,又再度開始拔。

通常,年紀較大才發病,比較不容易治癒。

治療上,跟 ...Library心靈圖書館首頁心靈圖書館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談拔毛症作者:陳俊欽  拔毛症是一種頗為奇怪的疾病。

患者會拔下自己的毛髮,例如頭髮等,不為什麼,就是要拔。

  在拔毛之前,患者會感覺到一種焦慮的情緒,越來越接近行動的時候,患者的焦慮度會迅速上升,等到真的把毛拔下來了,患者會感覺到一種如釋重負的感受。

  問他為什麼要拔自己的毛?大部分的患者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就是想拔而已,不拔不舒服,會有焦慮的感覺。

患者為了對抗焦慮,往往會反覆拔自己的毛,可想而知,好端端的毛髮被拔下來了,一個頭可能禿了一大塊,新的毛、斷的毛、紅腫的頭皮,非常難看。

  拔毛症患者往往會掩飾自己的行為,因為他們也知道這行為不太好,只是沒有辦法克制,所以,別的人可能會誤以為患者禿頭、或是長癬,但仔細檢查,還是會注意到一些端倪:拔毛症的毛髮是被硬拔下來的,跟那種長不出髮的情形不一樣。

往往新舊毛髮交織在一起,有的長,有的短,而且分布區域也不一定,但是多半圍繞在手腳方便拔的地方。

拔的毛不只限於頭髮,眉毛、體毛、睫毛、甚至陰毛都有人拔。

  患者以女性居多,發病年齡多半在兒童到青少年之間。

至於為什麼會罹患此病?有些研究顯示:拔毛是一種抒發情緒的表現。

患者因為內在的焦慮無法排解,透過這種拔除的動作,讓自己緩和下來。

有些患者表示:自己剛開始拔毛只是為了振奮精神,到後來就越來越難以克制。

  拔毛症的病程可長可短,有些人只維持數個月就緩解了,有的人則會拖上很多年,一遇到焦慮,又再度開始拔。

通常,年紀較大才發病,比較不容易治癒。

  治療上,跟其他的衝動控制疾患一樣,都是以特異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為主,必要時可以輔助以抗癲癇藥物與鋰鹽,倘若治療無效,也可合併抗精神病藥物。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杏語心靈花園圖書館正在整建中,尚未全面開放,您要收尋的文章經過核對,發現尚未收錄在新的杏語心靈花園裡頭。

暫時且陳列於此。

資料內容均不變。

一旦本文收錄進杏語心靈花園,將自動跳轉到新的頁面,諸多不便,尚請見諒。

線上諮詢線上約診線上約診



5. 拔毛症

【拔毛症的最好治療方式?】 放學後,亨利會坐下來看電視,但一小時後,他媽媽會發現他一直在拔睫毛和眉毛。

他 ...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