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症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您不可不知的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症(Listeriosis)是由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感染所產生的病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其主要傳染途徑是以食物為媒介;衛生福利部自107年1月始 ...移至主內容Skiptomaincontent首頁最新消息您不可不知的李斯特菌李斯特菌症(Listeriosis)是由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感染所產生的病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其主要傳染途徑是以食物為媒介;衛生福利部自107年1月始,已將李斯特菌症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四類傳染病。

根據國外統計,李斯特菌所引起之食源性疾病的案例有持續增加的趨勢,我國2018年截至目前則有近150例確診病例。

  感染李斯特菌可能很嚴重甚至導致死亡,老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是因嚴重疾病,如癌症或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所致)、孕婦及新生兒有較高的風險發生李斯特菌症,嚴重時會造成敗血症、腦炎或腦膜炎等症狀。

懷孕婦女若感染李斯特菌,通常可能只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疲倦及肌肉疼痛,但病原菌會傳染給胎兒,造成早產、流產或死胎;而新生兒若受到感染,其死亡的風險會增加且可能出現多種嚴重的健康問題。

  李斯特菌症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遭汙染的食物而感染,國內曾於香脆山豬皮、櫻桃鴨捲、滷牛筋等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李斯特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因此,選用熟食及謹慎處理食品,避免汙染及貯放食物過久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當身體出現發燒、頭痛類似感冒症狀或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飲食及旅遊史等訊息,以及早獲得妥適的治療。

                     聯絡人及電話:檢驗科王家慶(04)7115141轉5601      聯絡資訊服務科室檢驗科服務人員王家慶服務電話5601服務傳真04-7115748



2. 不怕冷的細菌——談李斯特菌

不怕冷的細菌——. 談李斯特菌. 內科盧柏樑醫師. 傳染病內科主任陳田柏教授. 大家應還記得去年十至十一月間有些口味的美國進口雪糕遭受李斯特菌的感染,所幸在 ...不怕冷的細菌——談李斯特菌內科盧柏樑醫師傳染病內科主任陳田柏教授 大家應還記得去年十至十一月間有些口味的美國進口雪糕遭受李斯特菌的感染,所幸在業者全面回收銷毀雪糕後並沒有引發重大的疫情。

在炎熱的高雄和冰品的旺季重提此事,當然不是有意要讓民眾恐慌,而是想和大家談談李斯特菌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當大家對疾病愈了解,就愈不會害怕和恐慌了。

 其實李斯特菌廣佈於自然界中,在土壤、植物,或許多動物身上都可以找到這種細菌,很久以前獸醫們就知道這種細菌會造成家畜的流行性傳染病,例如牛和羊的腦膜炎或死產,但其於人類的感染則屬於伺機性的感染。

大多數的人類感染是由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引起的,此菌的傳染途徑目前雖不完全明瞭,但大多數的感染都被認為是和飲食有關的。

 經由食物傳播的細菌那麼多,為什麼雪糕中分離出李斯特菌會特別引人注意呢﹖這是因為大部分經由食物傳播的細菌只造成腸胃道的疾病,而李斯特菌的感染卻會導致如腦膜炎、敗血症、孕婦的絨毛膜及羊膜發炎或死產等嚴重的疾病。

 那些人是容易得到這種疾病的高危險群呢﹖獸醫、屠宰師和養雞場的工作人員因工作因素較常接觸動物而屬於高危險群。

正常人雖也有可能得病,但特別容易患有李斯特菌感染症的情況是孕婦及免疫力缺乏之病人,例如腫瘤患者、酒精中毒、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結核病以及使用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或老人。

 在現代社會中,李斯特菌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遭受污染的牛奶,或是牛的排泄物污染水源或食物所致。

若牛奶未經徹底消毒,則製成的乳製品便可能會帶有致病菌。

我們之所以把食物保存於冰箱大部分是因為細菌於冰冷的低溫下不易生長繁殖,然而李斯特菌生長的溫度從攝氏二度至四十度,所以冷藏的乳製品及冰品若於製造過程中消毒不完全,就可能會帶有這個細菌。

 孕婦罹患李斯特菌感染症時,可能毫無症狀,或可能會出現發燒、倦怠、寒慄、腹瀉、腰背痛等類似流行性感冒或是泌尿道感染的症狀。

在懷孕初期遭此細菌感染可能會導致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

若在懷孕後期才受感染通常症狀較輕微,但分娩時胎兒會受到產道感染,可能在出生後一至四星期會出現細菌性腦膜炎。

一般成年人得到李斯特菌症後的症狀則大多數為腦膜炎或是敗血症。

由於此菌的致病力強,感染後的死亡率高,目前在美國已被列為是報告傳染病了,在台灣目前也有零星的病例出現,值得大家注意。

然而這細菌廣泛的存在於環境之中,要避免接觸此菌似乎非常困難。

 目前一般的建議是,肉類務必煮熟,食用蔬菜水果前必須把它清洗乾淨,不要喝生的牛奶,勤洗手以及保持刀具、餐具的清潔。

至於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不全的病人由於是屬於高危險群,對於軟的乳酪製品更應該盡量避免,冷凍食品也應該加熱足夠後再食用。

如此再佐以衛生主管單位對食品的定期進行檢驗。

大家的健康自然是有保障的。




3. 衞生防護中心

李斯特菌病由李斯特菌引致,此細菌常見於自然環境(如泥土或水等),亦可存在於受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如蔬菜、生肉,以及未經巴士德消毒法 ...Skiptocontent李斯特菌病李斯特菌病2019年6月21日病原體李斯特菌病由李斯特菌引致,此細菌常見於自然環境(如泥土或水等),亦可存在於受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如蔬菜、生肉,以及未經巴士德消毒法處理的奶。

加工食物如軟芝士及凍食肉類等食物,亦可能在製作過程中或其後受污染。

李斯特菌能在低溫環境下生存,並可在受污染的冷藏食物中繁殖。

烹煮過程能殺死李斯特菌。

病徵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頭痛,有時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病徵,如噁心、嘔吐及腹瀉等。

部分患者或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膜腦炎或敗血症。

孕婦、初生嬰兒、長者、長期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弱的人士受感染的風險較高。

感染李斯特菌病的孕婦雖然一般並無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但可能會將細菌傳給胎兒或新生嬰兒,導致胎兒流產、夭折、早產或引致新生嬰兒患上敗血症或腦膜炎。

傳播途徑李斯特菌病主要透過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所引致。

李斯特菌亦可由孕婦經胎盤傳給胎兒或經受感染的產道傳給新生嬰兒。

潛伏期潛伏期約為3至70天,病徵一般在感染後3星期出現。

治理方法患者一般需要住院及接受抗生素治療。

預防方法1.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以及如廁後。

洗手時應以梘液及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

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2.保持良好的食物衞生處理食物時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即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藉以預防李斯特菌病。

高危人士,包括長期病患者、孕婦和計劃懷孕的女士、嬰兒、長者和免疫力較弱的人士,應避免進食高風險食品。

李斯特菌病的高風險食品包括保質期較長(超過5天)的冷凍即食食品(例如煙燻三文魚和凍食肉類等)、以未經巴士德消毒的奶類製成的芝士(尤其是軟芝士和半硬芝士)及預製或預先包裝沙律等。

*請瀏覽食物安全中心網頁,以獲得更多有關食物安全的資訊。




4.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學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又名單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體。

它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 ...李斯特菌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李斯特菌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科學分類界:原核生物界Bacteria門:厚壁菌門Firmicutes綱:芽孢桿菌綱Bacilli目:芽孢桿菌目Bacillales科:李斯特氏菌科Listeriaceae屬:李斯特菌屬Listeria種: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二名法Listeriamonocytogenes李斯特菌(學名:Listeriamonocytogenes),又名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1],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體。

它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造成二至三成的感染者死亡[2]。

李斯特菌在美國每年約引起2500份病例、500人死亡,其中李斯特菌症是導致死亡的主要病因,其致死率甚至高過沙門氏菌及肉毒桿菌[3]。

李斯特菌是革蘭氏陽性菌,屬厚壁菌門,取名自約瑟夫·李斯特。

它在30°C以下的環境中具能動性,但通常不耐超過37°C的高溫;而除了以鞭毛運動之外,李斯特菌也能透過肌動蛋白絲狀物的爆炸性聚合(簡稱爆聚),藉真核細胞進行活動,即所謂的「彗尾」(comettails)或「肌動蛋白火箭」(actinrockets)[4]。

研究顯示,約一成的人類消化系統內滋長有李斯特菌[5]。

然而,獸醫才是碰上以李斯特菌為禍首之臨床病例的大宗,而病例中又以反芻動物感染腦膜腦炎的情況最為顯見。

李斯特菌具有相當的致病性,能經由婦女的陰部感染腹中胎兒、引發腦膜炎,因此懷孕婦女通常不建議食用未經低溫殺菌的軟質乳酪,如:布利乳酪、卡門培爾乳酪、菲達乳酪、克索布蘭可乳酪等[6][7]。

近期,李斯特菌則在疾病生物科技領域被用作模式生物來解釋相關學說。

目錄1微生物學性狀2致病機制[11]3臨床表現4治療方法5參考資料6外部連結微生物學性狀[編輯]李斯特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桿菌。

光鏡下菌體規則、短小、無分枝、不產生芽胞。

在20-28°C環境下產生鞭毛,於顯微鏡下可見翻滾運動(Tumblingmotility);在37°C環境下並不產生鞭毛,故運動性減弱,此特性是重要鑑定依據,於MotilityTestMedium(MTM)下可見特異性的傘狀運動(Umbrellamotility)。

本菌兼性厭氧,可於常規培養基上生長。

最適生長溫度為37°C,亦可在0-50°C範圍內生長(冷藏環境依然可增生)。

在37°C環境下培養一至兩日可長成直徑1-2毫米的小型菌落,表面平滑。

在血液瓊脂平板上培養時,菌落周圍會出現較窄的溶血環,呈完全溶血。

在基礎培養基上生長的菌落在45度光源觀察時可見呈灰藍色。

在李斯特菌特異性培養基ModifiedOxfordMedium(MOX)上,以35°C培養24~48小時,可見因esculin水解產生的黑鐵酚類化合物,使菌落周圍出現黑色沉澱。

[8]本菌生物化學特性為過氧化氫酶陽性、氧化酶陰性。

VP試驗與甲基紅均為陽性。

能發酵糖類,產酸不產氣。

能分解七葉苷,不能分解尿素和明膠。

不產生吲哚和硫化氫。

至少十三個血清型已被辨識出來,當中只有4、1/2a和1/2b三種常見於人類感染中。

因此,血清學檢驗在流行病學研究中意義有限。

現時,脈衝場凝膠電泳、核糖體分型及多位點酶電泳等分子生物學方法能夠分別出同一血清型中的不同菌種,故於流行病學研究中具較廣泛的應用。

[9][10]致病機制[11][編輯]此菌屬兼性胞內寄生菌(Facultativeintracellularpathogen),入侵及寄生於細胞的過程如下:1.此菌藉由其表面蛋白InternalinA(InlA,結合宿主細胞表面E-Cadherin)或InternalinB(InlB,結合宿主細胞C-Met,同時也是Hepatocytegrowthfactor(HGP)受體),活化訊號下游PI3K及MAPKCascade使肌動蛋白(Actin)聚合,細胞骨架重塑而將菌內



5. 自107年1月1日起新增「李斯特菌症」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李斯特菌感染病例主要為65歲以上者,其次為年齡介於45到64歲族群,亦有少數為母子垂直感染情形。

另國際文獻報告也指出,年 ...:::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6年衛生福利部新聞12月新聞自107年1月1日起新增「李斯特菌症」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建檔日期:106-12-29更新時間:106-12-29為強化國內李斯特菌症之疾病監測及防治,衛生福利部經過60天之預告意見評論,自107年1月1日起正式新增「李斯特菌症」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凡發現符合其病例定義者,醫師或醫事人員須於72小時內通報衛生主管機關,衛生單位將會對於病例進行感染源調查,提供疾病預防指導等防治措施。

藉由傳染病通報,可使衛生單位進行全國監測並執行防治工作,有助於及時掌握疫情與感染來源及相關風險因子,以阻斷疫情傳播,降低國人感染之風險。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李斯特菌感染病例主要為65歲以上者,其次為年齡介於45到64歲族群,亦有少數為母子垂直感染情形。

另國際文獻報告也指出,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及新生兒等是李斯特菌症易感染族群,可能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等嚴重疾病,甚至死亡,致死率可達2~3成;孕婦感染後可能會導致流產、死胎、早產,也可能透過胎盤或產道傳染給新生兒,造成新生兒侵襲性感染,引發新生兒敗血症或腦膜炎,應特別留意。

   李斯特菌常存在於泥土、污水、蔬菜、市售肉品、乳製品,此菌亦可存在無症狀的人類、哺乳類動物及鳥類之腸道及糞便,為普遍存於周遭環境之人畜共通病原。

國外案例調查報告曾發現,食用遭污染的生菜、哈密瓜、未經殺菌之乳品製造的軟乳酪、未經充分加熱的熱狗、火腿等即食肉品引起的李斯特菌症病例。

  疾管署提醒,李斯特菌症主要係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目前無疫苗可預防,致病菌於冷藏室的4℃條件下可持續生長繁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可殺死,日常生活相關注意事項包括:避免生食,牛肉、豬肉、禽肉或魚肉等肉類及蔬菜應澈底煮熟再食用、處理生熟食應使用不同器具,以避免交叉污染、處理生食後須澈底洗淨雙手及器具、避免食用未經殺菌的生乳及其乳製品、分切瓜果後儘早食用、避免食用冷藏超過保存期限食物等。

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專區相關問題Q&A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導專區影音專區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



6. 李斯特菌症Q&A

免疫力正常者不易遭受李斯特菌感染或感染後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然而年長者、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則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

首頁傳染病與防疫專題傳染病介紹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李斯特菌症李斯特菌症Q&A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李斯特菌症李斯特菌症李斯特菌症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李斯特菌症Q&A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疫情報導水痘併發症水痘併發症水痘併發症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致醫界通函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預防接種預防接種預防接種水痘疫苗簡介現行兒童預防接種時程表各項預防接種間隔時間一覽表各類對象預防接種建議Q&A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疫情報導恙蟲病恙蟲病恙蟲病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歷年研究計畫疫情報導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國際重要疫情治療照護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歷年研究計畫疫情報導地方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歷年研究計劃疫情報導萊姆病萊姆病萊姆病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歷年研究計畫疫情報導肉毒桿菌中毒肉毒桿菌中毒肉毒桿菌中毒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肉毒桿菌中毒Q&A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歷年研究計劃疫情報導庫賈氏病庫賈氏病庫賈氏病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庫賈氏病Q&A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歷年研究計劃疫情報導弓形蟲感染症弓形蟲感染症弓形蟲感染症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Q&A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疫情報導布氏桿菌病布氏桿菌病布氏桿菌病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治療照護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疫情報導流感併發重症流感併發重症流感併發重症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致醫界通函流感防治一網通/公費流感疫苗合約院所查詢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流感速訊流感預報站重要指引及教材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季節性流感疫苗Q&A合約醫療院所資源校園集中接種婦幼專區流感疫苗衛教素材流感抗病毒藥劑流感抗病毒藥劑流感抗病毒藥劑儲備目的及使用原則公費流感疫苗暨抗病毒藥劑合約院所查詢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配置點一覽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一覽表抗病毒藥劑使用說明(克流感、瑞樂沙、易剋冒、Rapiacta、Avigan)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配置與管理規劃原則管理資訊系統Q&AQ&AQ&A季節性流感防治季節性流感疫苗流感抗病毒藥劑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歷年研究計畫疫情報導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致醫界通函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疫情週報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重要指引及教材預防接種預防接種預防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介紹肺炎鏈球菌疫苗各類對象預防接種建議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計畫傳染病防治諮詢會–ACIP會議記錄Q&A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研究出版研究出版研究出版圖書歷年研究



7. 李斯特菌病與懷孕

李斯特菌病與懷孕.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科學主任馬嘉明女士報告. 衞生防護中心上月報告,截至本年八月底,本港已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二年十月第七十五期)-焦點個案李斯特菌病與懷孕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科學主任馬嘉明女士報告衞生防護中心上月報告,截至本年八月底,本港已錄得21宗李斯特菌病個案,遠高於二零零四至二零一一年每年3至17宗的數字。

這是李斯特菌病在二零零八年列為法定須呈報的傳染病以來的最高記錄。

雖然身體健康的人很少患上李斯特菌病,但這種病對某些群組包括孕婦可能構成嚴重的健康風險。

本文將探討孕婦感染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問題。

李斯特菌病與孕婦李斯特菌病是一種傳染病,一般由進食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引致。

李斯特菌廣泛分布於泥土、水、腐爛的植物和動物的腸道等自然環境中。

由於免疫系統在懷孕期間較弱,因此孕婦較易染上李斯特菌病。

孕婦染病後或只有輕微類似流感的病徵,有時甚至毫無徵狀,但李斯特菌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

孕婦在妊娠第一期患上此病可引致流產;如在妊娠第三期才患病,可引致早產、嬰兒出生時體重過輕甚至死亡。

在受李斯特菌感染的足月或臨近足月胎兒中,約有半數可能夭折。

較後期感染李斯特菌病的胎兒出生後亦可能會出現智力障礙、癱瘓、失明,以及大腦、心臟和腎臟受損等多種健康問題。

本港情況由二零零四年六月至二零一二年八月期間,衞生防護中心共有106宗李斯特菌病的記錄個案,其中14宗(佔13%)的患者是孕婦。

在這14宗懷孕個案中,其中四宗引致自然流產或胎死腹中;一名孕婦早產誕下嬰兒,但嬰兒在出生一天後夭折;其餘九名孕婦順利誕下嬰兒,其中兩名嬰兒受感染,須接受抗生素治療。

所有孕婦均情況穩定,經治療後已完全康復。

高風險食物由於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食物中有少量此菌不足為奇。

一般而言,含有少量李斯特菌的食物(例如每克食物少於100個菌落形成單位)對消費者的健康影響極微。

然而,細菌數目一旦增加,消費者便有染上李斯特菌病的風險。

雖然正常的煮食溫度可消滅李斯特菌,而且該菌不能在冷凍溫度下生長,但與其他引致食物中毒的細菌不同的是,李斯特菌在低至零度的冷藏溫度下仍可緩慢地生長。

因此,保質期較長(超過五天)的冷藏即食食物是感染李斯特菌病的高風險食物。

食物長期存放在雪櫃,有機會令李期特菌有充裕的時間慢慢繁殖,繼而在保質期內每克食物超逾100個菌落形成單位。

進食這些未有進一步烹煮的食物可能會受感染。

由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二年七月期間,食物安全中心對近1800個食物樣本進行李斯特菌測試,其中七個(包括六個煙三文魚及一個煙火腿)不合格。

孕婦應小心選擇食物,避免進食煙三文魚和煙火腿等高風險食物預防之道一般而言,處理食物時奉行食物安全五要點可預防李斯特菌病。

由於一般煮食溫度已可殺死李斯特菌,立即食用新鮮烹調並徹底煮熟的食物便不會有染病之虞。

由於李斯特菌在低溫下(如攝氏4度)仍能緩慢生長,因此應盡快食用雪櫃內的容易腐壞食物包括剩菜,並在食用前徹底翻熱。

外出用膳時,只進食徹底煮熟及上桌時仍然滾熱的食物,那些生/未煮熟和半冷不熱的不吃為妙。

此外,為有效預防李斯特菌病,孕婦應避免進食高風險食物,以及/或選擇較安全的食物(見表)。

注意要點: 李斯特菌病對較易受影響的群組如孕婦會造成嚴重影響。

食物即使存放在低溫(如攝氏4度)的雪櫃,李斯特菌仍能緩慢生長。

孕婦應避免進食高風險食物,尤其是保質期較長的冷藏(冰凍除外)即食食物。

給孕婦的建議 保持食物及個人衞生。

避免進食高風險食物,尤其是保質期較長的冷藏即食食物。

容易變壞的食物應存放在攝氏4度或以下的雪櫃內,並避免交叉污染。

所有食物,包括生的食物、加工食物及剩菜均應徹底加熱烹煮;即食食物應盡快食用。

給業界的建議小心預算每種食物的需求量,以免製作過量。

容易變壞的食物應存放在攝氏4度或以下的雪櫃內,並避免交叉污染。

食物徹底煮熟後才奉客。




8. 國內出現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籲請準媽媽懷孕期間留意手部 ...

經調查,個案母親無症狀,曾於今年5至6月懷孕期間,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研判女嬰是在胎兒時期,藉由母親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引發母子垂直 ...按Enter到主內容區:::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國內出現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籲請準媽媽懷孕期間留意手部衛生及避免生食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建檔日期:109-09-01更新時間:109-09-01    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國內出現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案例,北部一名女嬰今(2020)年8月下旬出生時,即因呼吸急促症狀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

經調查,個案母親無症狀,曾於今年5至6月懷孕期間,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研判女嬰是在胎兒時期,藉由母親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引發母子垂直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疾管署表示,我國自2018年起將李斯特菌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今年累計97例,低於2018及2019年同期(121例及129例);依據近幾年監測資料顯示,李斯特菌感染於每年3至4月開始上升,5至6月病例數最多;男女性病例數相當(男女性比0.98),以65歲以上個案為多(佔57%),其次為45歲到64歲(佔30%);新生兒個案累計4例,均為母子垂直感染,另有9例有早產、流產及死產情形之女性個案檢驗確診。

    疾管署指出,李斯特菌症主要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在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此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

李斯特菌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感染後的病情嚴重程度因感染者的免疫狀況而異,免疫力正常者不易受感染,或感染後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但若為孕婦傳染給胎兒,可能導致流產、死胎、早產,或在分娩時感染胎兒,造成新生兒侵襲性感染。

    疾管署表示,由於李斯特菌於4℃條件下可持續生長繁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能殺死,因此提醒婦女懷孕期間,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生食;如有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以及早獲得妥適的治療;醫療院所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回上一頁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專區相關問題Q&A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導專區影音專區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回頁首



9. 李斯特菌症

茲將「李斯特菌症」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四類傳染病。

李斯特菌症(Listeriosis)是由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感染產生的 ...李斯特菌症FacebookLine列印取得短網址回上一頁取得短網址×網址複製關閉複製衛生福利部中華民國106年12月29日部授疾字第1060101687號公告修正「傳染病分類及第四類與第五類傳染病之防治措施」,並自107年1月1日生效。

茲將「李斯特菌症」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四類傳染病。

李斯特菌症(Listeriosis)是由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感染產生的感染症。

疾病資訊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更多...重要指引及教材傳染病病例定義暨防疫檢體採檢送驗事項李斯特菌症防治工作手冊李斯特菌症核心教材更多...治療照護治療照護更多...李斯特菌症Q&A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更多...研究出版圖書疫情報導更多...:::網站導覽隱私權保護資訊安全著作權聲明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雙語詞彙電子報署長信箱1005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MAP電話:02-2395-9825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全年無休免付費)聽語障服務免付費傳真:0800-655955國外可撥打+886-800-001922(自國外撥打回國須自付國際電話費用)Copyright©201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Allrightsreserved.本網站建議使用IE10以上版本瀏覽器及以1920x1080解析度,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提供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https://www.ndc.gov.tw/cp.aspx?n=32A75A78342B669D)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