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庫欣氏症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庫興氏症候群

庫欣氏症候群(法語:Le syndrome de Cushing;英語:Cushing's syndrome)亦稱庫欣氏症候群、柯興氏綜合徵、皮質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庫欣氏病(Cushing's ...庫興氏症候群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庫欣氏症候群皮質醇類型adrenalglandhyperfunction[*]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內分泌學ICD-10E24ICD-9-CM255.0DiseasesDB3242MedlinePlus000410eMedicinemed/485PatientUK(英語:PatientUK)cushings-syndrome庫興氏症候群MeSHD003480Orphanet553[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庫欣氏症候群(法語:LesyndromedeCushing;英語:Cushing'ssyndrome)亦稱庫欣氏症候群、柯興氏綜合徵、皮質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庫欣氏病(Cushing'sdisease,專指由原發性腦下腺瘤所引起的庫欣氏症候群),是一種內分泌病,是由於長時間接觸皮質醇或其分泌量過高而造成的一系列臨床表現與體徵[1][2]。

其臨床表現與體徵可能包括:高血壓、向心型肥胖(肚腩有贅肉但雙臂與雙腿較細)、紫紋(紅色或紫色的短紋)、滿月臉(英語:Moon_facies)(臉又圓又紅)、脂失養(英語:Lipodystrophy)(水牛肩,兩肩中間有一較大腫塊)、肌肉無力(英語:Muscleweakness)、骨質疏鬆、粉刺、皮膚脆弱難以癒合等。

女性患者還可能有毛髮偏多和月經不調的症狀。

有時患者會出現情緒改變、頭痛以及長期疲倦(英語:疲倦)等症狀[3]。

庫欣氏症狀通常以皮質醇增高為代表,其行為表達會處於易激惹狀態,通常很容易處於情緒化證候中而不自知。

其紫紋多見於大腿根部內側和小腹下側,在較強的壓力應激狀態下易發。

高皮質醇也可在單純情緒應激時爆發,也可在長期情緒化進程中得以強化。

庫欣氏症候群的成因有可能是強的松之類的類皮質醇藥物過量,也有可能是因為腫瘤分泌過多皮質醇,或是腫瘤造成腎上腺製造分泌過多的皮質醇產物,進而導致出現庫興氏症候群[4]。

由垂體腺瘤(英語:pituitaryadenoma)引起的病例被稱為庫欣氏症(英語:Cushing'sdisease)。

庫欣氏症是在藥物治療庫欣氏症候群後第二常見病症[1]。

部分的腫瘤也可能造成庫欣氏症(英語:Cushing'sdisease)[1][5]。

其中一些遺傳相關的病症如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第一型(英語: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type1)和Carney症候群(英語:Carneycomplex)[6]。

庫欣氏症的診斷需要一些步驟。

第一步檢查病患服用的藥物。

第二步在服用地塞米松後檢測尿液、唾液或血液中皮質醇的濃度。

假使檢測結果為異常,可能是在深夜檢測皮質醇濃度。

假如皮質醇濃度依然很高,檢測血液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以判定是否有腦垂體異常[7]。

大部分的病例是可以接受治療且被治癒的[8]。

藉由藥物治療,這些病症通常可以慢慢減緩改善[9]。

若是因為腫瘤造成庫欣氏症,則可透過外科手術配上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來治療。

如果病因是腦垂體異常,可能需要額外的藥物治療來取代腦垂體失去的功能。

經過治療後,平均壽命通常與健康人一樣[8]。

有些無法透過手術切除所有腫瘤的患者死亡風險會有所提高[10]每年大約每一百萬人之中就有2至3人患上庫欣氏症候群[6]。

常見於20至50歲的人[1]。

女性患病的風險是男性的三倍之多[6]。

然而普遍常見的輕度皮質醇生產過剩並無明顯的病徵[11]。

在1932年,哈維·庫興最先發現庫欣氏症候群[12]。

其他動物也有可能患有庫欣氏症候群,如貓、狗和馬[13][14]。

參考資料[編輯]^1.01.11.21.3Cushing'sSyndrome.NationalEndocrineandMetabolicDiseasesInformationService(NEMDIS).July2008[16March2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0).



2. 導致肥胖的內分泌疾病-庫欣氏症候群

此外,可能會伴隨有高血壓,骨質疏鬆症,病理性骨折,約有兩成的病人,會出現血糖過高的現象。

其他較無特異性的相關症狀包括夜尿,頻尿, ...繁體中文簡體中文登入/註冊繁體中文簡體中文看新聞健康疾病癌症中醫心靈兩性美麗飲食熟齡育兒影音專案健康諮詢科別總覽小兒內科一般婦科中醫內科皮膚科減重專科精神科找百科醫學辭典藥典就醫指南小綠人標章中醫天地中藥中草藥中醫學說民俗療法醫事專區醫事招募院所藥局登錄熱心表揚醫事特寫醫事陣容醫事Blog食在健康美味食譜減重飲食笑話收藏問題回報LINE首頁新聞區字體大小:大中小醫界探討的肥胖原因眾多肥胖或體重過重目前於國人成年族群中越來愈常見,據統計約每4至5人的體重不是有過重就是有肥胖的問題。

產生肥胖發生的原因很多,但大多與先天遺傳因素或後天環境因素有關。

不過有少部份乃因為內分泌疾病所引起,在此為大家介紹其中之一會導致肥胖的內分泌疾病,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syndrome)。

最早描述此一疾病的醫師是在1899年一位加拿大的WilliamOsler醫師,接著在1912年,一位美國神經外科醫師HarveyCushing正式發表第一個病例報告,內容是一位23歲女性出現體態肥胖、多毛髮及月經異常的現象,認為源頭來自於腦垂腺的異常。

幾年後,皮促素(ACTH)及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被發現後,隨著越來越多病例的發表,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syndrome)慢慢地引起大家的注意。

定義上,庫欣氏症候群是由於長期持續性腎上腺皮質醇增加所引起。

造成庫欣氏症候群的原因腎上腺是位於腎臟上方的錐形腺體,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醇是從腎上腺皮質分泌的其中一種荷爾蒙,能夠調節蛋白質,醣類及脂肪的新陳代謝,維持血壓及心臟血管功能,減緩免疫發炎反應,重要的是幫助我們去應付外來的壓力。

一般正常狀況下,下視丘分泌皮釋素(CRH)命令腦垂腺,腦垂腺再分泌皮促素(ACTH),命令腎上腺分泌皮質醇(cortisol)。

這樣的生理荷爾蒙軸非常的精密且有著許多回饋調節的控制,當某一處發生問題,就可能造成下游的皮質醇大量或是不適當的分泌,進而造成庫欣氏症候群。

庫欣氏症候群的病因,大致上可分為內分泌腫瘤或醫療用藥不當所產生。

尤其需注意的,在用藥不當所致的庫欣氏症候群中,最常見的罪魁禍首就是通稱的類固醇製劑或美國仙丹,長期或是大量的使用,它也是目前醫療上最常見的庫欣氏症候群原因。

庫欣氏症候群常見的表徵至於腫瘤性庫欣氏症候群並不常見,每百萬人口每年有10個病例,或每5,000個住院患者有一例,大部分發生在20至50歲之間。

庫欣氏症候群最常見的表徵有月亮臉,軀幹型肥胖,水牛肩背(頸部脂肪沉積),腹部出現青紫色斑,皮膚變薄、容易瘀血,眼瞼浮腫及足部水腫,且容易感到無力,疲倦。

有些女性病人會合併有月經異常,毛髮增多和痤瘡的情形。

此外,可能會伴隨有高血壓,骨質疏鬆症,病理性骨折,約有兩成的病人,會出現血糖過高的現象。

其他較無特異性的相關症狀包括夜尿,頻尿,傷口癒合不良,骨頭疼痛,煩渴,頭痛等等。

常見的診斷方法在庫欣氏症候群診斷方面,若是臨床症狀符合,就可懷疑有庫欣氏症候群,但需注意的是用藥不當所致的庫欣氏症候群並不算少,所以在病人接受篩檢試驗前,應儘可能詢問是否有類固醇製劑或美國仙丹長期或是大量的使用病史。

之後臨床醫師會為您檢查血漿皮質醇濃度等,和初步的迪皮醇抑制試驗(Dexamethasone1mg)。

進一步則需住院接受低劑量或是高劑量的迪皮醇抑制試驗,以鑑別診斷。

當抑制試驗的結果高度懷疑時,依照不同的鑑別診斷,所需的影像學檢查可能包括電腦斷層攝影(SellaCT)或高解析度腦垂腺磁共振造影(PituitaryMRI),腎上腺電腦斷層攝影(AdrenalCT)或腎上腺磁共振造影(AdrenalMRI),目的是尋找腫瘤的位置。

多元化治療方法如果診斷確立,依照病況會影響選擇的治療方式。

對於藥物不當導致的庫欣氏症候群,類固醇的繼續使用與否必須再次進行評估,類固醇使用的目的及替代療法也納入考慮後,決定是否減量或是停藥。

停藥必須受到監控並且逐步進行,以避免引發腎上腺功能不足。

至於腦下垂體腺瘤(庫欣氏病),選擇性的經蝶竇腦下垂體皮促素腺瘤切除手術是治療的最佳選擇,不過有些病人會在腦部手術後,出現續發性腎上腺功能不足,會需要補充外來的皮質素(cortisol),一般來說半年到兩



3. 庫欣氏症候群,小心越減越肥/文:夏明輝醫師

如果有疑似症狀,應該先排除是否罹患庫欣氏症候群並適當治療,才不會越減越肥得不到效果。

(關鍵字:庫欣氏症候群、月亮臉、水牛肩). 您可能也 ...0800-534-085(我想瘦你幫我)選單導覽選單黑減重術聯盟案例分享活動訊息影音介紹服務項目減重專欄醫療保健Dr.LinQ&A好站連結馬上預約線上諮詢關鍵字查詢12肥胖疾病現在位置:首頁>肥胖疾病 > 肥胖疾病醫療新知一般疾病慢性疾病皮膚疾病肥胖疾病兒童疾病肥胖疾病2019-09-19庫欣氏症候群,小心越減越肥/文:夏明輝醫師(關鍵字:庫欣氏症候群、月亮臉、水牛肩)  目錄:1、什麼是庫欣氏症候群? 2、皆有月亮臉、水牛肩等軀幹肥胖特徵 3、庫欣氏症候群和肥胖的關係?4、庫欣氏症候群是一種已知病因且可以治療的疾病 您是否有遇到身邊的親人或朋友好一陣子不見,乍看越來越福態了,但仔細看臉圓圓的,軀幹肥胖但四肢確又不胖,肩頸看起來也是腫脹樣,俗稱月亮臉、水牛肩,這種情形看來得小心了,很可能是罹患了庫欣氏症候群了。

 ◆什麼是庫欣氏症候群?庫欣氏症候群是一種是一種內分泌疾病,是由於長時間持續的接觸腎上腺皮質醇或其分泌量過高而造成的一系列臨床表現與徵候。

庫欣氏症候群可以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主要為原發性的腎上腺皮質瘤分泌過高的腎上腺皮質醇,或是少數因為其他部位的腫瘤所導致;次發性的像是腦垂腺瘤因為會分泌過高的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進而促使腎上腺皮質醇分泌異常。

外源性庫欣氏症候群是臨床上較常見的,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通常是非專科醫師不適當的長期使用或者是一些密醫為了讓期秘方感覺起來有效果,不當添加類固醇藥物,而病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長期服用所造成。

 ◆皆有月亮臉、水牛肩等軀幹肥胖特徵庫欣氏症候群除了上述的月亮臉、水牛肩等軀幹肥胖之外,患者也常會合併有高血壓、血糖異常、骨質疏鬆、倦怠無力、皮膚變薄傷口不易癒合、易瘀青、頭痛、背痛、月經失調、體毛增加等症狀。

此外外源性的庫欣氏症候群因為長期的使用類固醇造成體內合成葡萄糖皮質素的腎上腺不分泌,長期下來會萎縮漸而失去功能,一旦停止或減少類固醇會造成腎上腺功能不足,嚴重者甚至無法維持正常血壓而導至休克且易合併嚴重之感染危及生命。

 ◆庫欣氏症候群和肥胖的關係?如果有以上的症狀又有莫名的軀幹肥胖,有可能是庫欣氏症候群造成,此時應該尋求醫師協助診斷及治療,而不是以為是因為肥胖所致而盲目的只想著減肥。

一些需要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的疾疾像是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切記得由專科醫師依病情來調整劑量治療。

而因感冒症狀、肌肉酸痛等常見疾病求助一般門診者,絕大部分情況是用不到類固醇的,如果有用到也要和醫師討論為何而用、使用劑量及時間,方可避免外源性庫欣氏症候群找上門。

 ◆庫欣氏症候群是一種已知病因且可以治療的疾病庫欣氏症候群是一種已知病因且可以治療的疾病,因為這疾病所導致的肥胖也可以在經過治療後經由飲食控制及運動等生活形態調整而改善。

如果有疑似症狀,應該先排除是否罹患庫欣氏症候群並適當治療,才不會越減越肥得不到效果。

(關鍵字:庫欣氏症候群、月亮臉、水牛肩)  您可能也喜歡的文章:➤ 喝酒成癮,傷心、傷肝、傷體重/文:洪啟偉醫師 ➤ 老年肌少症與肥胖/文:許錦銓醫師➤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最有效的治療是什麼?/文:林黑潮醫師 高雄潮代診所高雄市鼓山區文信路258號電話:07-5531313信箱:[email protected]潮代診所台南市北區林森路三段165號電話:06-2359595信箱:[email protected]林黑潮診所台南市南區金華路一段377號電話:06-2656789信箱:[email protected]免付費專線:0800-534-085(我想瘦你幫我)Copyright©2012林黑潮診所AllRightsReserved.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院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4. 體重突暴增、青蛙肚恐庫欣氏症上身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快訊飆破5000!401本土校正回歸266本土+66713死創新高udn/元氣網/健康百科/罕見疾病體重突暴增、青蛙肚恐庫欣氏症上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5-04-0713:59聯合新聞網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34歲的王玉君,27歲時體重突然劇增,從55公斤暴增到94公斤,還停經超過7年,醫師起初檢查以為是糖尿病,後來才得知是庫欣氏症。

記者陳雨鑫/攝影34歲的王玉君,7年前身材開始走樣,剛開始還以為是吃太多,但控制飲食後,肥胖狀況依舊,四肢變得短小,肚子就像是吹了氣的青蛙,醫師起初診斷認為是糖尿病,沒想到七年後轉診才發現是罕見的「庫欣氏症」惹禍。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施翔蓉表示,庫欣氏症是腦下垂體病症中,其中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平均每百萬人僅會有1到2人罹患庫欣氏症,好發年齡在20歲到50歲之間,女性好發的比例是男性的3倍。

罹患庫欣氏症的患者,通常會有月亮臉、長青春痘、月經失調、水牛肩、中心型肥胖等症狀,且會伴隨著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

施翔蓉表示,由於庫欣氏症的症狀與一般肥胖很類似,許多民眾會認為是生活作息不正常或飲食不均造成,延誤就醫時間。

在台灣,罹患此症的病患,平均會延誤兩年的時間才會就診;國外更嚴重,平均延誤的時間恐會拖延到六年。

27歲時庫欣氏症就發作的王玉君表示,一開始以為是自己吃太多,但控制飲食後體重仍持續飆升,從50公斤一路升到94公斤,照鏡子時連自己都不認得自己。

除了體重外型出現變化,月經也從27歲就沒來,婦產科、家醫科等醫院、診所都跑過,統統查不出原因,有位醫師認為她的症狀是糖尿病引起,一直採治療糖尿病的藥方治療她的病症。

直到去年,她才決定轉院到台中榮總就診,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腦中長了一顆大腫瘤,確診是庫欣氏症,目前定期接受治療,體重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從94公斤降至50幾公斤。

施翔蓉提醒,體重莫名開始變胖,就是一個徵兆,藝人林依晨也曾受庫欣氏症所苦,建議民眾一定要儘速就醫。

由於庫欣氏症多伴隨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根據統計死亡率是一般人的四倍,惡性度不亞於癌症,民眾須多加注意。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糖尿病肥胖停經腦下垂體庫欣氏症延伸閱讀婦女更年期心悸、失眠、情緒不穩賀爾蒙療法助改善及早警覺骨鬆別等骨折才發現缺鐵易疲倦、掉髮、生病!紫菜蛋花湯等5湯品,多喝有助補鐵為什麼瘦子也會心臟病?美國心臟協會:要看2指數胖一點真的沒關係嗎?美國心臟協會發表最新聲明心臟病患又得一病致命性高!研究:預後差、死亡率高3成你的瘦不是真的瘦?醫師提醒,這器官胖起來恐會要你命!同類文章罕病「泡泡寶寶」靠篩檢搶救3個月大媽媽第一次抱哭了罕病不罕見國健署:全球罕病患破3億相當於1個美國影/2.5歲女娃尿布有血多處瘀青嚇壞保母!原來是罕病罕病法20年/林炫沛:難道他不重要嗎?生命要怎麼衡量價值?罕病法20年/慈母心鐵娘子陳莉茵:愛的DNA再挑戰罕病法20年/曾敏傑:罕病法是台灣衛生政策中的鑽石罕病法20年/台灣真幸福60億元照顧近萬名罕病患者罕病法20年/王英偉:是台灣邁向衛生大國的重要一步罕病法20年/好想再呼一口氣咳痰機讓罕病患免除氣切罕病法20年/龐貝氏症孩子九歲了我只想跟其他小朋友一樣長庚治罕見「毛」病婦人揮別30年的「麻」煩婦人罹罕病「毛毛樣」查不出過了30多年麻痺人生肌萎兒臨終:我先去天堂找一個家等把拔和馬麻8歲女童全身狂滲血流紅眼淚一天發作5次給付罕病奇蹟之藥健保署長:和病友一樣焦慮肌萎病友盼給付罕病奇蹟之藥SMA女孩:藥改善的不僅是生命,而是活下去的方式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分四型全台患者四百人SMA病友期待健保保障「萬一」罕病就是這萬分之一SMA患者為用藥請命爭取最後一根手指還能動的機會罕病+血癌不喪氣全班幫她圓跑步夢罕病中的罕病!12歲視力剩0.03女童軒軒揮灑畫紙溫暖人心眉骨凹、頭頂高像辛普森家族牽引器擴張讓一歲娃頭型變圓了治療顱縫早閉頭顱擴張牽引不錯過大腦黃金成長期「我要活的比他們還要久」罕病夫是她心頭痛又掛心兒發病步後塵發病後螢幕是他唯一的窗直到遇見了治療師翻轉罕見人生/肌萎症的她當媽媽是最驕傲的身分萬分之一在我家/二指鋼琴師的玩轉音樂之路把罕病病友家搬進展覽體驗萬分之一的生活方式罕病基金會20歲6病友生命奮鬥影片當成年禮看更多猜你喜歡為何餐後血糖總是高?醫師提醒幾點原因要注意久坐久蹲梨狀肌症候群上身復健治療師教3招改善5歲女童血便4年無痛大腸鏡檢查



5. 健康專欄

持著舊日英挺相片的病患問到:「醫生我怎麼會變得胖胖的,是不是類固醇藥物吃太多?」的確,有一種疾病- 「庫欣氏症候群」,會因為體內糖皮質類固醇過多、 ...預約掛號看診進度活動公告點我購買2021.05.20全面調整免疫力,全面迎戰COVID19面對疫情,怎麼補才正確?新冠肺炎、就如同其他感冒一樣,都是先必須加強自己的免疫力,粉光元氣茶溫和幫您加強免疫力,內容物有如下粉光參:補元氣效果桂花與菊花:適當退火枸杞與紅棗:稍微補血就能平穩地提高體力而又不會上火口乾More健康專欄庫欣氏症候群中西醫觀2019/12/07 持著舊日英挺相片的病患問到:「醫生我怎麼會變得胖胖的,是不是類固醇藥物吃太多?」的確,有一種疾病-「庫欣氏症候群」,會因為體內糖皮質類固醇過多、而產生身體上的不適,但是、不一定是藥物才會引起這個疾病。

 何謂「庫欣氏症候群」? 泛指體內糖皮質類固醇過多所引起的疾病,臨床的症狀有中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肩、體重增加、疲倦及無力、高血壓、多毛症(尤其是臉部)、無月經、皮膚出現條紋變化、易於瘀傷、水腫及糖尿病等。

造成體內糖皮質類固醇、醫學上分類為ACTH(註一)依賴型與ACTH非依賴型兩類,常見的原因則可見表一。

 庫欣氏症候群的治療?1.   生理狀態所造成:例如壓力或懷孕期所導致的暫時性肥胖、皮質類固醇過高,不妨多觀察、轉移心性、等待時間過去。

2.    腫瘤所造成:並不適合以中藥為第一線治療,而應尋求外科手術定位,確定是何處腫瘤、開刀後再以中藥來作基本體質改善與調養,如果是非腫瘤因素所引起的、中藥則能幫上忙。

 中醫典籍《靈樞‧衛氣失常篇》將這種異常的肥胖定位為「膏」,其敘述:「膕肉堅,皮滿者,脂(肥)。

膕肉不堅,皮緩者,膏。

」另一本書《內經》更進一步敘述其現象:「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腎壅,少腹滿。

」中醫認為本病的主要原因有四種:1.肝鬱脾濕,2.肺氣鬱閉,3.陰虛火旺以及4.陰陽兩虛,這四種原因類似於庫欣氏症候群出現的先後次序(請見表二)。

  其實對於庫欣氏症候群的診斷並不難,由病史、症狀及理學檢查多可獲得初步的診斷,雖然的確有可能是藥物所造成的,不過、必須提醒的庫欣氏症候群中有85%是屬於ACTH依賴型的,而這85%中腦下腺瘤又佔了80%(註二),也就是說、如果罹患庫欣氏疾病,則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腦下腺出了狀況,而腦下腺的疾病一般以外科手術的效果、都相當理想,只要正確診斷、早期治療、不任意尋求偏方,這種胖胖病也能很快痊癒。

 表一:糖皮質類固醇過多常見的原因生理性心因性ACTH依賴型ACTH非依賴型壓力沮喪腦下腺腫瘤腎上腺腫瘤激烈運動驚慌症支氣管類癌症長期服用含有糖皮質類固醇的藥物懷孕後期藥物戒斷症候群胸線類癌症喝酒過多神經性厭食症小細胞肺癌 表二:庫欣氏症候群(非腫瘤性)中醫治療原則中醫原因臨床症狀常用中藥肝鬱脾濕月亮臉、體重增加、腹脹白朮、蒼朮、香附肺氣鬱閉疲倦無力、多毛症荊芥、紫蘇葉、防風陰虛火旺嚴重痤瘡、高血壓地骨皮、知母、黃柏陰陽兩虛水腫、無月經、糖尿病熟地、生地、山茱萸註一:ACTH:促腎上腺皮質素註二:CecliEssestialsofMedicine4/e,2002pp502-506 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 中西醫學博士上一頁



6. 臉腫得像麵包超人,我是庫欣氏症不是胖!

庫欣氏症. 為什麼同樣的病症,有些是由腎上腺產生的腫瘤引發,有些是由腦下垂體的腫瘤所引發呢?從切除一側的腎上腺後,另一側會變的肥大來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活得科學醫療健康臉腫得像麵包超人,我是庫欣氏症不是胖!朱淯銘・2016/11/22・2739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追蹤「找我嗎?」圖/youtube沒多少人比阿威更懂得如何吃的健康又營養了。

阿威是一名營養師,平常就在醫院裡為病患衛教,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飲食。

自己更是三餐注重營養均衡,而且保持固定運動的習慣,使得二十多歲的他顯得體格精實、容光煥發!但是這幾個月來,阿威照鏡子時卻發現臉部越來越腫脹,腹部脂肪也多了起來,游泳圈都快要形成了!這對年輕的阿威來說很不能接受,認為是自己的飲食和運動還不夠努力,於是更注意減少熱量及油脂的攝取,而且從每周運動三次增加為五次。

在如此努力之下,腹部脂肪略有改善,體重也回復到原有的水平,但就是那張臉的浮腫始終無法消退,在醫院裡也常常被同事虧說最近是不是變胖了?為什麼再怎麼拼命就是瘦不回來呢?專業的阿威抓破頭也想不明白,直到發現自己的一雙大腿上也出現了又黑又粗的條紋,就像是婦女生完小孩產生的妊娠紋一樣;前胸和手臂上也冒出了大量的痘痘,這才驚覺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肥胖、無月經、多毛……這和腎上腺有什麼關係?20世紀初,一些醫師發現某些女性有著獨特的症狀表現,包括肥胖、無月經,以及多毛症,而這些症狀被發現與腹腔裡腎上腺的腫瘤有關。

很多病患在切除腎上腺腫瘤之後,症狀就有明顯的改善。

但有些病患在切除了單側腎上腺之後,在切下來的腎上腺裡卻找不到腫瘤,而病患的症狀也沒有改善。

這類病患往往死的很早,死後解剖發現另一側沒有被切除的腎上腺竟然比正常的大了一倍,就好像是代償被切除那一側的功能似的。

1932年,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庫欣(HarveyCushing)發現一群病人也有著這樣的表徵:肥胖、無月經(女性)、性慾減退(男性)、多毛症、身體上有條紋或紫斑等等……,但是這些病人的腎上腺並沒有腫瘤,反而是位於頭部深處的腦下垂體發現了腫瘤。

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庫欣。

圖/EdmundC.Tarbell,PublicDomain,wikimediacommons.庫欣氏症為什麼同樣的病症,有些是由腎上腺產生的腫瘤引發,有些是由腦下垂體的腫瘤所引發呢?從切除一側的腎上腺後,另一側會變的肥大來推論,很可能是腦下垂體分泌了某種物質會刺激腎上腺的增長與分泌。

這個物質過沒多久就被發現了,1933年,化學家科利普(JamesBertramCollip)從腦下垂體分離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作用是刺激腎上腺分泌「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

從此,這個疾病的起因被歸納為兩類,一種是「原發性」,也就是腎上腺本身分泌過多糖皮質激素:另一種是「次發性」,是由於腦下垂體分泌過多的促進激素而使得腎上腺被動的分泌過量。

肥胖、無月經(女性)、性慾減退(男性)、多毛症、身體上有條紋或紫斑等等……,這一籃子症狀被稱為「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syndrome),而由腦下垂體引起的次發性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的疾病則被命名為「庫欣氏症」(Cushing’sdisease)。

糖皮質激素,你到底是何方神聖?同樣是在1930年代,美國化學家肯德爾(EdwardCalvinKendall)從腎上腺當中分離出六種物質,並且將它們命名為物質A~F。

到了1948年,物質E已經被命名為「可體松」(Cortisol),並且被利用來注射於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的患部當中。

原本關節腫痛得無法行動的病患,在治療數天過後都獲得了改善,變得能夠自由行走。

肯德爾引此和另外兩位科學家獲得了1950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可體松」(Cortisol)就是最重要的一種「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

它的作用是在身體裡引發一連串的「打或跑反應」,是身體面對壓力的重要應對方式。

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可體松(Cortisol)使得身體釋放大量的葡萄糖(Glucose)進入血液當中,方便大腦及肌肉可以隨時使用它們。

於是肝臟分解脂肪組織並大量製造葡萄糖,而負責降低血中葡萄糖濃度的「胰島素」(Insulin)的功能則被抑制了。

可體松也幫助血管收縮和血壓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