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拉肘復位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談小兒牽拉肘

小兒牽拉肘的復位手法,對有經驗的中醫師來講算是蠻容易的,重要的還是診斷是否正確。

通常醫師會詢問小朋友是怎麼受傷的,如果大人的牽拉行為有比較猛 ...Togglenavigation歷史沿革科別介紹特別門診醫師介紹衛教食療論文專區訪客留言網路掛號嘉基中醫兒科-專欄:談小兒牽拉肘                                                                                                                            洪培修醫師案例一:一名兩歲女童,左手遭輕觸就哭鬧不休,女童的母親告訴醫師說,因為天氣變冷,替女兒穿毛衣時,女兒不肯伸手穿過衣袖,就硬拉了她的手臂,穿好後發現女兒左手不能動,才緊急送去就醫……案例二:一名幼稚園大班的男童,最近上學時過馬路差點摔跤,牽著他右手的母親緊急一拉,男童才沒跌倒;當天幼稚園老師發現男童拿不起畫筆,也無法拿湯匙吃飯,通知母親送醫後,才知道原來是右手肘脫臼……這兩個案例是最近報紙上報導的實例,小兒牽拉肘又名奶媽肘,比較學術的名稱叫橈骨頭半脫位,常發生在小兒手臂伸直時被大人牽拉的力道太猛,橈骨頭脫離肘關節而發生肘脫臼,例如上例中的跌倒拉手、穿衣捉手、牽小孩下樓梯小孩忽然跳下、大人與小孩玩耍拉手……等。

一般從兒童的外觀上不一定看得出異狀,肘部沒有明顯的腫脹,只要患肢不活動也不一定有疼痛感,加上兒童不會敘述,有時過好幾天後,照護的大人才會發現。

仔細一瞧,往往可發現患側的手臂保持在屈曲姿勢,無法伸展,不能上舉,不敢拿物,稍一活動即疼痛,輕輕碰觸就嚎啕大哭。

在X光片的檢查通常沒有異常發現,卻可以排除是否同時有骨折現象。

小兒牽拉肘的復位手法,對有經驗的中醫師來講算是蠻容易的,重要的還是診斷是否正確。

通常醫師會詢問小朋友是怎麼受傷的,如果大人的牽拉行為有比較猛力的動作,或者小孩有跌倒情況,那麼得仔細檢查是否有骨折現象,醫師會在肘關節附近做觸壓檢查,以及排除骨折的跡象,如果只是單純脫臼而沒有骨折情況,通常只會在橈骨小頭附近出現壓痛點,接著就運用手法,瞬間一拉、一扭、一推,然後聽到小小的?啪聲……恭喜!復位成功了!復位後的肘部,還是不可大意,最好以三黃散或膏布外敷,以及繃帶或吊帶固定一周,來增強關節的穩定性;門診時就曾遇過當治療好,卻一周後又同樣脫位症狀的小朋友來求診,在強烈要求家屬必須遵循醫師的囑咐與一周的持續外敷藥之後,再一個月後來回診複檢,肘關節功能就可以一切正常。

小兒的骨骼仍在發育中,發生手肘脫臼後,可能會影響將來的肢體發育,所以要特別留意。

臨床上曾遇到過小朋友因延誤就醫而造成肘關節屈伸及內外旋功能受限,需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治療才恢復正常;或是患者在給某些人士診治說是脫臼,在一段時間治療沒改善,來就診檢查則發現其實是有骨折現象。

所以懷疑手肘脫臼或骨折,還是要讓專業的醫療院所與中醫師來診治,才比較不會有後遺症狀。

 更新日:2018/12/25回上頁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 2017/8本月瀏覽000003管理電話:05-2765041轉6115地址:嘉義市保建街100號一樓



2. 牽拉孩子可別拉出保母肘

不過,保母肘復位後還是有再度發生的可能,家長應避免突然用力拉扯小朋友的手臂,並告誡他不要過度用力揮動手臂,以免復發。

(本文同時發布於Dr.E小兒 ...最新消息News&Message首頁最新消息牽拉孩子可別拉出保母肘最新消息院內訊息最新消息醫療新聞公告訊息院內布告欄醫療行政公告國家衛生政策醫病共享決策牽拉孩子可別拉出保母肘2018/11/5保母肘橈骨頭端脫位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撰文/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暨兒童急診科謝宗學醫師台灣的兒科急診醫師是由小兒內科醫師擔任,如果小朋友遇到外傷問題,會交由成人急診醫師診治,但有一種外力造成的骨科急症,常在檢傷分類時被歸為小兒內科,原因是找不到明顯創傷證據。

它就是俗稱保母肘(nursemaidelbow)的橈骨頭端脫位(radialheadsubluxation)。

保母肘的發生年齡,通常是在孩子開始學會走路之後,多數介於1-5歲之間保母肘的症狀及形成原因小朋友到急診室的主訴常常是有一隻手突然無法動彈,手臂緊緊貼著身體,前臂彎曲內翻,任何人去移動他的手臂,他就會瘋狂哭鬧,有時還會用另一手扶著患肢的手腕來支撐手臂和手肘。

細問病史可以發現症狀通常出現在小孩的手臂突然受到拉扯之後,例如拉著小朋友的手腕擺盪、用牽拉手臂的方式把小朋友從床上拉起來,或者在小朋友跑來跑去時,爸媽突然拉住他們的手,試圖阻止過度運動等。

有時候沒有突然拉扯的病史,而是由一些不適當的動作造成,像是穿脫衣服或外套時跌倒、生氣發怒時自己亂揮手臂等。

好發於孩子學會走路之後保母肘的發生年齡,通常是在孩子開始學會走路之後,多數介於1-5歲之間,平均年齡2.5歲,但也有小於6個月嬰兒的病例報告。

研究顯示左手臂發生的機率比較高,女生發生的機率也稍微高於男生。

保母肘要和一些疾病做鑑別診斷,例如上肢骨折、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或腫瘤等,若是小朋友手臂有明顯外傷、紅腫或硬塊等異常症狀,則要考慮其他疾病。

簡單復位術的成功機率高在我小兒急診醫師生涯中,最常被家長用崇敬眼神注視的時刻,就是用簡單的復位術在30秒內讓罹患保母肘的小朋友迅速脫離病痛,這遠比治療其他急重症更容易被視為「神醫」。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其實只要診斷正確,再利用圖中兩種簡單的復位術,就有80-90%的機率可以成功復位,讓小朋友重拾歡笑。

如同教科書上所提,保母肘在成功復位時,有很高的比率可以感覺到或聽到「喀嚓聲」,常常在10-15分鐘內,孩子的手臂就恢復活動自如。

不過,保母肘復位後還是有再度發生的可能,家長應避免突然用力拉扯小朋友的手臂,並告誡他不要過度用力揮動手臂,以免復發。

(本文同時發布於Dr.E小兒急診室日誌)參考資料:兒童急診醫學資料來源:中國醫訊第129期回上頁相關文章勇敢的面對兒童與家庭安寧緩和醫療心理照顧男童恍神32顆磁力球溜下肚先天基因異常呼吸窘迫症三歲女童無法呼吸等換肺22年前早產兒撿回一命感恩回贈兒童醫院呼吸器



3. 牽拉肘--小兒最常見的脫臼

陳潮宗 · 幼兒筋骨嬌嫩,故作對抗牽拉時,稍加用力即可,切忌用力過猛、過大;復位後疼痛立即消失,關節即活動自如,但要避免近期再牽拉,至8~9歲後則很少再有發生脫位者。

 牽拉肘--小兒最常見的脫臼 陳潮宗   小兒牽拉肘在脫臼整復治療中也是最簡單的一個手法。

常見焦急的家長,帶著幼兒求診,有經驗的醫師瞬間即使患兒的肢體恢復其功能,出現奇蹟式的療效。

牽拉肘正確應稱「小兒橈骨頭半脫位」,是五歲以下幼兒肘部最常見的外傷。

 一、主要症狀:患兒患肢手肘呈現半屈狀旋前垂於體前,不能舉手,拒絕拿、取食物及玩具,並拒絕大人碰觸。

肘部略有腫脹但外形無明顯變化,肘部由於受牽拉傷後疼痛、怕觸碰,尤其在橈骨頭處壓痛明顯,肘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制。

 二、臨床解剖及病因病理橈骨近端的骨(骨后)大約於5~7歲左右才開始出現,到6~7歲時橈骨頭逐漸增大,18~20歲左右開始與橈骨癒合。

故幼兒的橈骨頭尚未完全發育,橈骨頭與橈骨頸的橫徑幾乎相等。

橈骨頭完全位於肘關節囊內,周圍無任何韌帶和肌腱附著。

但被一條起於尺骨後緣的一條環形韌帶所圍繞,即橈骨環狀韌帶,此韌帶由堅韌的強力纖維構成,內面襯以一薄層軟骨。

當肘關節過於內收位,該韌帶可因橈側副韌帶的過度牽張而被動運動。

此病多見於5歲以下的幼兒,是有一定的道理,引起原因是幼兒的橈骨頭未發育,環狀韌帶不足以緊密包裹橈骨頭,二者間並有潛在的間隙,加上關節囊鬆弛、在外力的作用下易發生半脫位。

通常幼兒在走路跌倒時,由於幼兒手腕部恰恰被成人握持而肘部突然受到強大的牽拉力所致。

肱橈關節鬆動,關節間隙加大,關節腔負壓增加,而把關節囊的滑膜組織和環狀韌帶吸入關節腔,加上環大頭小,使得橈骨被環狀韌帶卡位而阻礙自行復位,呈現半脫位。

肱橈關節鬆動產生疼痛,小兒反射性屈肘,致使肱二頭肌突然收縮,由於肱二頭肌止於橈骨粗隆,恰好將鬆動的橈骨頭拉向前方,引起橈尺近側關節的錯位。

由於橈骨頭發育不全,頭頸相差無已,寬鬆的環狀韌帶會發生不全滑脫,會阻礙關節的自行復位,造成半脫位。

橈尺近側關節錯位也會引起前臂骨間膜和環狀韌帶的緊張,交鎖住橈骨頭而不得自行復位,須經手法復位。

 三、如何正確診斷是牽拉肘患肢經大人牽拉手腕後引起。

患肢前臂不能自行抬舉或屈曲,旋前、旋後則疼痛。

在手肘橈骨頭處,按之有明顯壓痛。

X線檢查難以顯示出異常,但可鑑別排除骨關節或其他損傷。

 四、治療治療頗為簡易:家長坐好抱患兒在懷中,醫者面對患兒坐好。

以患側右側為例,醫者右手掌握住患兒右手掌腕部虎口交叉,姆指在手背部,醫者的左手四指握在患兒肘之外側,拇指握在肘之內側。

醫者雙手握住腕、肘後,先由小範圍輕輕柔軟旋轉拮抗牽拉,慢慢加大旋轉範圍,若聞關節響聲即已入臼。

為確認已入臼,醫者可助患兒做屈肘於前胸,屆腕向前,即所謂「蛇形刁手」之動作。

若可做此動作表示關節已復位,有時疑似牽拉肘但整復時聽不到關節復位響聲,是脫臼早已自行復位,但仍疼痛發炎所致,患兒手不願抬起。

外用青草膏、如意金黃散加酒、蜜調黏稠狀,敷塗棉布上貼於患部,日二換。

 五、注意事項幼兒筋骨嬌嫩,故作對抗牽拉時,稍加用力即可,切忌用力過猛、過大;復位後疼痛立即消失,關節即活動自如,但要避免近期再牽拉,至8~9歲後則很少再有發生脫位者。

外用藥物以膠布敷貼。

幼兒肢體細小不可用繃緊纏繞,以免妨礙血液迴流以引起手掌水腫。

視需要可考慮使用手臂吊帶。

可配合內服藥,非絕對必要。

 參考書籍知音出版社《中醫骨傷科學》上冊啟業書局《實用推拿手法圖譜》志遠書局《臨床推拿與解剖》顏振國教授   



4. 大手牽小手溫柔拒絕「牽拉肘」

牽拉肘常見的症狀為患者疼痛無力、拒絕別人碰觸,也拒絕用患側拿玩具、使用物品,手臂下垂,肘部會有壓痛點,但無腫脹瘀青。

通常使用簡單的「復位治療法」 ...自由電子報健康醫療健康首頁新聞現時批醫流專題名醫名人抗老養生塑身謠言終結站健保長照自由影音即時熱門政治社會生活國際地方蒐奇財經娛樂汽車時尚體育3C評論玩咖食譜健康地產專區服務自由電子報APP自由電子報粉絲團自由電子報Line熱門新訊即時熱門政治社會生活健康國際地方蒐奇影音財經娛樂汽車時尚體育3C評論玩咖食譜地產專區TAIPEITIMES求職爆Search限制級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需滿18歲方可瀏覽。

未滿18歲或不同意本條款離開我同意我已年滿18歲進入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首頁>新聞現時批>即時新聞大手牽小手溫柔拒絕「牽拉肘」2020/03/2205:30▲不當牽拉孩童手臂,可能會造成孩童肘關節脫位,形成牽拉肘;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照片提供/李琬婷)文/李琬婷小朋友在公共場所哭鬧時,有些家長會猛力將小朋友拉起,帶離現場;或是孩子跌倒時,父母突然猛拉孩子的手,想要幫助他站起來…。

小心!這樣「過度牽拉」的動作,有可能造成孩子牽拉傷害,造成「牽拉肘」(橈骨頭脫位)。

過度牽拉孩子肘關節易脫位牽拉肘,俗稱「肘錯環」、「保母肘」,常見於5歲以下的兒童。

我們的肘關節是由橈骨、尺骨及肱骨組合而成,而這些骨頭上面有「環狀韌帶」,可以限制這些骨頭不要過度位移(圖1),但幼兒的橈骨頭發育尚不完全,環狀韌帶也較為鬆弛,所以如果牽拉孩童的力量過大,再加上一個旋轉的力量,便很可能造成橈骨頭從環狀韌帶脫出,橈骨滑出關節,造成半脫位的狀況(圖2)。

請繼續往下閱讀...▲正常手肘關節(圖1);若過度拉扯手臂,會造成韌帶拉傷,橈骨滑出關節,造成半脫位(圖2)。

(照片提供/李琬婷)牽拉肘常見的症狀為患者疼痛無力、拒絕別人碰觸,也拒絕用患側拿玩具、使用物品,手臂下垂,肘部會有壓痛點,但無腫脹瘀青。

通常使用簡單的「復位治療法」,都會能讓患者疼痛降低,並恢復上肢功能。

但其實對付「牽拉肘」的根本之道,還是要知道如何預防「過度的牽拉」動作。

牽手走路大人孩童盡量平行◎以下提供給您5個注意事項,讓您和孩子都能玩得安全,避免每天生活在成長的隱憂當中:●孩子亂跑時,注意不要隨便拉扯孩子的手臂。

當寶寶亂跑時,應由腋下抱起。

●跟孩子嬉戲時,應避免猛然向上提拉的動作,例如大人抓著孩子的手臂盪鞦韆、繞圈圈。

●牽孩子的手走路時,大人應盡量與孩童平行,行走速度與孩童一致,且盡可能地將大人的手降低,身體貼近孩子。

●幫孩童穿脫衣服時,應避免硬拉扯孩童的手臂,且應避免穿著太緊的衣物。

●平常時,可多訓練孩童上肢肌肉力量,例如:爬隧道、丟接球、在站姿下寫白板等活動,肌肉練強一點,他能夠承受的力量就越大,一般而言也就越不容易拉傷。

如果孩子有不適的症狀,仍需儘速就醫,由小兒科醫師做鑑別診斷、治療。

(作者為二林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不用搶現在用APP看新聞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關鍵字早療健康醫療牽拉肘保母肘兒童骨折相關新聞小朋友「睡不夠」不利心理健康「生長痛」半夜哭到醒中醫針灸幫緩解講話「臭乳呆」很可愛?4足歲應就醫發燒新聞王光輝肝癌病逝》「沉默殺手」早期無症狀上腹部脹痛、咳嗽「5症狀」速就醫上學走路走到一半媽媽「睡著了」9歲兒攤手「媽媽又變睡美人」健康網》打完高端「肚子餓爆」?醫揭2大原因:非不良反應啦!年輕人接種BNT接連猝死韓媒提醒安全隱憂健康網》產季由夏至秋吃酪梨前先來認識國內10大品種BNT開放登記!不想重排勿按取消網友回應熱門新聞王光輝肝癌病逝》「沉默殺手」早期無症狀上腹部脹痛、咳嗽「5症狀」速就醫上學走路走到一半媽媽「睡著了」9歲兒攤手「媽媽又變睡美人」健康網》打完高端「肚子餓爆」?醫揭2大原因:非不良反應啦!年輕人接種BNT接連猝死韓媒提醒安全隱憂健康網》產季由夏至秋吃酪梨前先來認識國內10大品種熱門新訊more櫃買永續升級線上論壇幫中小企業找解方櫃買永續線上論壇永續投資全面啟動你的民生娛樂消費都跟「他」有關為《戰神



5. [美國育兒] 2Y5M, 幼兒脫臼別驚慌! 不用看醫生也會好的牽拉肘

手肘微屈僵直不能彎曲; 不願意用手拿東西(因為一改變姿勢就痛); 不讓人摸手. 復位方式:.Skiptocontent[美國育兒]2Y5M,幼兒脫臼別驚慌!不用看醫生也會好的牽拉肘(Nursemaid’sElbow)~!!Home寶寶大小事成長紀錄[美國育兒]2Y5M,幼兒脫臼別驚慌!不用看醫生也會好的牽拉肘(Nursemaid’sElbow)~!!06/14/201707/26/2021“牽拉肘”並不是只發生於被大人拉扯的時候喔,自己在玩樂中也有可能造成骨頭錯位…更重要的是,如果是輕微的錯位,其實是會自然復位的喔…如果大人有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忙喬一下,當然小孩就可以少受點罪啦…這篇文章就要提供相關資料給大家啦~!!意外無所不在,照顧小孩還真是再怎麼細心也無法保證他不會嗑到撞到,只能盡力而為了~!!其實偶而有個瘀青也是無妨,但是扭到,見血或脫臼對怕痛的我來說,可是一件大事啊…而就在昨天,脫臼這件事就在茉莉身上,我眼皮子底下發生了~!!這次的“牽拉肘”事件來的很突然,因為真的沒有人拉她扯她,也沒有人強力制住她,是她自己跟自己玩到手脫臼的啊…我的媽媽咪呀,在那當下我也真的是醉了…只能說意外真的是無所不在啊~!!!這篇照護文,就讓我們用“牽拉肘(Nursemaid’sElbow/PulledElbow)”的介紹破題吧~!!牽拉肘(Nursemaid’sElbow/PulledElbow):5Y以下的幼童,有鑑於其骨骼發育尚未完全,肌肉&韌帶的強度都不夠,若大人一時不查用力拉扯小孩的手就容易導致小孩脫臼,也就是所謂的“牽拉肘”!再精確一點的說明如右圖,因為幼兒的橈骨頭未發育完全,韌帶不足以緊密包裹橈骨頭,加上關節囊鬆弛,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易發生半脫位…好發於幼兒在走路跌倒時,手腕部被成人握持而肘部突然受到強大的牽拉力所致…嚴重者可能會造成手肘處的環韌帶受傷…(PhotoCourtesyof健康堂中醫) 症狀:手背面朝外,此動作為橈骨頭脫臼,自然應力所致手肘微屈僵直不能彎曲不願意用手拿東西(因為一改變姿勢就痛)不讓人摸手 復位方式:一手抵壓住橈骨頭固定另一手抓握住小孩的手腕處,向外旋轉且輕輕牽引,聞關節響聲即已入臼…手腕向外旋轉至手掌朝上,同時將手肘向小孩的方向快速彎曲碰肩膀…(PhotoCourtesyofaneskey.com) 如果不嚴重的話,等個半天它應該是會自然復位的…若真的痛得哀哀叫,大家也可以嘗試自己來,至少美國醫生是這麼鼓勵我的…方法說來簡單就是–採“快巧準”的方式,將手肘一沉,外旋,屈肘!Google了一下,竟然跟中醫師網頁教的方式一樣,神奇!!牽拉肘矯正:快巧準手法by劉志賢中醫師,文內有非常仔細的解說,建議大家認真拜讀過再決定是否要自己喬…或者是參考下列影片… 下面這支影片講解的很清楚,也真的是在美國看診的狀況…裡面包含怎麼確認症狀&如何復位,提供給大家參考… 影片32″處,1秒瞬間復位–一手抵住橈骨,另一手將手腕外旋,外速彎曲碰肩膀!哈,有用資訊到此結束…下面就是個茉莉脫臼全紀錄啦~!!昨天晚上21:00眼看就到了茉莉的睡覺時間,她卻還在跟自己的手腳玩的不亦樂乎…再過幾秒,看著她成功的把自己的手從肚子下面抽出來,卻伴隨著嚎啕大哭…哈,是又怎麼了,讓她自己沉澱一下吧…沒想到這荒唐的哭聲一點都沒停歇,反而有加劇的趨勢…知女莫若母,慘了,這哭聲可不是討拍拍的表示啊,難不成“脫臼”了?!!撇開心裡的不安先趕快把她抱過來吧!!問她怎麼了,她只是一個勁的說手肘痛,要擦乳液貼ok蹦…雖知道不是什麼擦傷,但還是先照做安撫她的心靈,也救救我的耳膜吧!!這時真的慶幸吃飽飯有帶她去游泳,手肘雖痛但還是不敵沉沉的睡意就這麼在我身上睡著了…一隻手無力的垂著,碰不得也不給摸,讓我在放她到小床時吃盡了苦頭…時不時的就在睡夢中哭著喊痛,唉,看來今天晚上要熬夜了…好不容易等他睡熟放下去了,難得茉莉早睡的夜晚,我還是皮繃緊一點,早早跟著去睡了吧!!!果然,晚上的唉叫聲真的是讓人無法入睡,一翻身就哭,看來也是睡的很不好啊!但還是慶幸沒有痛到不能睡,雖然半夢半醒時老是哀哀叫,但她還是一直睡著的…看來,真的是脫臼了吧,嘆~!!!今天早上9:00撐著撐著,總算是天亮了!一向都是早起寶寶的他,因為晚上睡不好,竟然稀裡呼嚕的睡到8:30…醒來後又是一陣大哭,毫無生氣的左手依舊垂著不給摸,看來真的是脫臼沒錯,得跑一趟醫院了!!!不幸中的大幸是逃過了半夜急診的命運!早餐都沒吃,查了小兒科看診時間就趕緊出發了1!!抱上汽座綁安全帶又是一陣大哭,那碰不得的左手真是讓我的耳朵吃了不少苦頭,要聾了,真的!!!但看著茉莉那隨時都可以擠出斗大淚珠的雙眼,還是趕快帶她去喬骨頭吧!!難得看到在車上安靜的茉莉,雖然不哭了,卻是不敢動也不說話,可憐的小孩…到了醫院後,一向害怕醫生的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