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兒牽拉肘 | 牽拉肘復位

小兒牽拉肘的復位手法,對有經驗的中醫師來講算是蠻容易的,重要的還是診斷是否正確。

通常醫師會詢問小朋友是怎麼受傷的,如果大人的牽拉行為有比較猛 ...Togglenavigation歷史沿革科別介紹特別門診醫師介紹衛教食療論文專區訪客留言網路掛號嘉基中醫兒科-專欄:談小兒牽拉肘                                                                                                                            洪培修醫師案例一:一名兩歲女童,左手遭輕觸就哭鬧不休,女童的母親告訴醫師說,因為天氣變冷,替女兒穿毛衣時,女兒不肯伸手穿過衣袖,就硬拉了她的手臂,穿好後發現女兒左手不能動,才緊急送去就醫……案例二:一名幼稚園大班的男童,最近上學時過馬路差點摔跤,牽著他右手的母親緊急一拉,男童才沒跌倒;當天幼稚園老師發現男童拿不起畫筆,也無法拿湯匙吃飯,通知母親送醫後,才知道原來是右手肘脫臼……這兩個案例是最近報紙上報導的實例,小兒牽拉肘又名奶媽肘,比較學術的名稱叫橈骨頭半脫位,常發生在小兒手臂伸直時被大人牽拉的力道太猛,橈骨頭脫離肘關節而發生肘脫臼,例如上例中的跌倒拉手、穿衣捉手、牽小孩下樓梯小孩忽然跳下、大人與小孩玩耍拉手……等。

一般從兒童的外觀上不一定看得出異狀,肘部沒有明顯的腫脹,只要患肢不活動也不一定有疼痛感,加上兒童不會敘述,有時過好幾天後,照護的大人才會發現。

仔細一瞧,往往可發現患側的手臂保持在屈曲姿勢,無法伸展,不能上舉,不敢拿物,稍一活動即疼痛,輕輕碰觸就嚎啕大哭。

在X光片的檢查通常沒有異常發現,卻可以排除是否同時有骨折現象。

小兒牽拉肘的復位手法,對有經驗的中醫師來講算是蠻容易的,重要的還是診斷是否正確。

通常醫師會詢問小朋友是怎麼受傷的,如果大人的牽拉行為有比較猛力的動作,或者小孩有跌倒情況,那麼得仔細檢查是否有骨折現象,醫師會在肘關節附近做觸壓檢查,以及排除骨折的跡象,如果只是單純脫臼而沒有骨折情況,通常只會在橈骨小頭附近出現壓痛點,接著就運用手法,瞬間一拉、一扭、一推,然後聽到小小的?啪聲……恭喜!復位成功了!復位後的肘部,還是不可大意,最好以三黃散或膏布外敷,以及繃帶或吊帶固定一周,來增強關節的穩定性;門診時就曾遇過當治療好,卻一周後又同樣脫位症狀的小朋友來求診,在強烈要求家屬必須遵循醫師的囑咐與一周的持續外敷藥之後,再一個月後來回診複檢,肘關節功能就可以一切正常。

小兒的骨骼仍在發育中,發生手肘脫臼後,可能會影響將來的肢體發育,所以要特別留意。

臨床上曾遇到過小朋友因延誤就醫而造成肘關節屈伸及內外旋功能受限,需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治療才恢復正常;或是患者在給某些人士診治說是脫臼,在一段時間治療沒改善,來就診檢查則發現其實是有骨折現象。

所以懷疑手肘脫臼或骨折,還是要讓專業的醫療院所與中醫師來診治,才比較不會有後遺症狀。

 更新日:2018/12/25回上頁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 2017/8本月瀏覽000003管理電話:05-2765041轉6115地址:嘉義市保建街100號一樓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