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腎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糖尿病患者有4成腎臟出問題!醫師:除了血糖還要記得定期 ...

以往提到台灣的「國病」,大家都會想到肝病、腎病,但隨著糖尿病患 ... 合併慢性腎臟病(出現尿蛋白或腎絲球過濾率<60mL/min/1.73m2), ...Skiptocontent以往提到台灣的「國病」,大家都會想到肝病、腎病,但隨著糖尿病患人口突破200萬,糖尿病已經成為新一代的國病。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糖尿病衛教學會共同統計的「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已經超過11%,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30萬人。

而糖尿病是「慢」性病,病程可以持續10~20年,甚至跟著一輩子,而最可怕的隱形殺手則是「併發症」,因為糖尿病初期多數沒有症狀,導致病一步一步「擴」及全身。

根據健保署統計,有接近4成的糖尿病患都在基層診所就診與治療,相比大醫院,基層診所便利性、可近性和持續性都更高,可協助穩定控制糖尿病病情,所以只要基層照護做得好,台灣是可以擺脫「糖尿病之國」的。

但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協同全台43家訓練有素的糖尿病照護專業診所,首次對7200位糖友進行糖尿病照護普查,結果發現,糖友近70%合併高血壓,超過40%合併慢性腎臟病(出現尿蛋白或腎絲球過濾率<60mL/min/1.73m2),甚至超過8成合併高脂血症。

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是糖尿病友最大威脅!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醫師陳宏麟舉例,有一名今年才40多歲的李先生,雖然早在30歲那年就確診糖尿病,但平時沒有好好控制血糖,5年前再來到基層診所就診時,已合併有蛋白尿及腎功能異常問題,最終「永久洗腎」。

「這樣的案例幾乎每天都發生,但如果能掌握黃金治療期,及早使用合適的治療方式,做好器官保護,可能情況將大為不同。

」陳宏麟表示,像是另一名46歲張老師(化名),於診所檢查時發現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2%(糖尿病友最好控制到6.5%),但先注射胰島素,等情況穩定後搭配適當的口服降糖藥物,不僅糖化血色素降為6.5%、體重控制良好,配合飲食、運動,可以過著跟之前差不多的生活。

李洮俊診所醫師李洮俊則進一步說明,「及時篩、腎心安」計畫預計於2020年底前協同100家診所合作,同時響應糖尿病學會提出的「控糖321」照護新觀念:定期監測飯前、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3」個數據。

監測有無微蛋白尿和檢測腎絲球過濾率「2」個腎功能指標。

並早期控制三高,「1」定預防心衰竭合併症。

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要選用適合自己的藥物,像是SGLT2抑制劑這款藥物,可以降低心衰竭住院的風險,同時減少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不良的事件,同時也可以減少45%的腎臟病變風險,就很適合有腎臟病高風險的糖友使用。

「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並提升自我照護意識,才能找到最適合治療的方案。

」李洮俊說。

文/盧映慈圖/何宜庭延伸閱讀糖尿病併發症超多!要避免併發症,3大篩檢一定要做10多年來堅持不喝牛奶!台灣糖尿病之父:牛奶喝越多,兒童第一型糖尿病的病患可能越多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15種習慣中3條就要小心COVID-19/台灣共3例巴西變異株現蹤!24日零時起升級防疫措施2021-02-21睡前可以吃B群嗎?營養師解答維生素B補充時間、劑量和天然食材來源!2021-02-24COVID-19/比瑞德西韋還有效!台灣團隊發現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潛力老藥2021-02-23週末醫學故事:肆虐全球的冠狀病毒何方神聖?在半世紀前就已經埋下伏筆2021-02-21人體地圖人體地圖腦神經心血管骨骼、關節腸胃腎臟、泌尿系統症狀查詢常見症狀新冠症狀過敏咳嗽頭痛便祕健康百科科研新知用藥安全營養衛教中醫養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育兒親子罕見疾病醫學故事傳染疾病請問專家醫生說中醫師說藥師說護理師說營養師說治療師說科學家說專家側寫輔大專家說醫學專區新冠肺炎專區居家防護專家科研獨家專訪圖解疫情糖尿病專區糖友必知預防保養專家科研飲食與運動更多醫學專區心血管專區十大學者專訪流感疫苗專題美豬開放爭議未來醫學專區急診室直擊圖解健康圖解健康居家保養健康知識穴道運動食物營養漫話健康漫話科普圖解疫情癌症百科治療癌症認識癌症協助資源康復調理抗癌新知預防癌症抗癌故事影音健康健康生活醫療新知吃出營養運動教室健康管理健康檢查自我檢測討論版



2. 糖尿病是國人洗腎主因!減緩腎功能喪失有方法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抽血、驗尿,來檢查腎功能與蛋白尿的程度。

其中,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數值可顯示出腎臟的功能,正常的腎絲球過濾率為 ...門診時刻表網路掛號醫療團隊就醫指南資料申請交通資訊糖尿病是國人洗腎主因!減緩腎功能喪失有方法「什麼!罹患糖尿病會引起腎臟病變,甚至還要洗腎?」在診間遇到不少民眾都不知道,其實血糖與腎臟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根據統計目前在接受洗腎的病人中,其中竟有25-45%是因為罹患糖尿病而走上洗腎之路,可見得糖尿病是國人最常見的洗腎主因!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抽血、驗尿,來檢查腎功能與蛋白尿的程度。

其中,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數值可顯示出腎臟的功能,正常的腎絲球過濾率為120ml/min,如果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ml/min為末期腎臟衰竭。

一般民眾因老化而導致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每年約為0.8ml/min;但因糖尿病腎病變而導致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每年竟約有12ml/min,因此與非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退化相比較,糖尿病患者提早洗腎的機率高上許多。

             慢性腎臟病分期分期腎絲球過濾率(eGFR)治療重點第一期>90ml/min腎功能正或輕微受損,需要注意飲食、控制血糖與血壓第二期60-89ml/min腎功能輕度受損,需要控制好血糖、血壓,定期接受腎功能檢查第三期30-59ml/min中度慢性腎衰竭,需積極與腎臟科醫師配合,減緩腎臟衰竭第四期15-29ml/min重度慢性腎衰竭,需積極治療,減緩進入第五期腎臟病變的速度第五期<15ml/min末期腎臟衰竭,需洗腎或腎臟移植。

 良好的血壓及血糖控制尤其重要,一般糖尿病人血壓建議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內;血糖方面建議空腹血糖值應維持在90-13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在7%,此外也要注意血脂控制。

不僅可以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進行,甚至可以恢復回正常蛋白尿;另外,注意飲食,採用低鈉及避免大魚大肉攝取過量蛋白質。

在用藥方面,避免腎毒性藥物、非類固醇抗炎藥等,皆可以有效的減緩腎功能的喪失。

 依據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的年報中,台灣無論是洗腎的發生率或盛行率都是世界最高;而今年9月衛健保署公布的數據中,顯示台灣洗腎醫療費約為449億元,是「最燒錢疾病」第一名。

糖尿病患者避免洗腎的不二法門,正是隨時把關腎臟健康,尤其是同時擁有蛋白尿和視網膜病變的病人更要注意,這樣的病人幾乎皆伴隨糖尿病腎病變,更容易加速腎臟的惡化,平常更要留意治療及預防糖尿病腎病變惡化的重要性。

  【醫師簡介】腎臟內科邱智弘醫師          邱智弘醫師  門診時間   現任腎臟內科主治醫師主治項目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變、腎絲球腎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經歷臺中榮民總醫院腎臟科總醫師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住院醫師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腎臟科專科醫師腹膜透析訓練班、血液透析訓練結業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ACLS訓練 相關媒體報導          優活健康網:血糖與腎臟有關糖尿病是洗腎主因! Yahoo新聞:血糖與腎臟有關糖尿病是洗腎主因! 良醫健康網:血糖與腎臟有關糖尿病是洗腎主因! LineToday:血糖與腎臟有關糖尿病是洗腎主因!                     回新聞列表     回首頁 



3. 不可輕忽的糖尿病腎臟病變

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其中關鍵原因是血糖控制不良。

然而早期糖尿病腎臟病變因為無明顯症狀而不易被察覺,因此除了定期 ...智抗糖-輕鬆管理糖尿病立即免費下載開啟首頁認識糖尿病糖尿病治療糖尿病飲食糖尿病運動糖尿病藥物與胰島素糖尿病血糖監測糖尿病常見問題糖尿病日常保健糖尿病併發症人物專欄專家專欄我的控糖故事醫護專區智抗糖智抗糖官網台灣在醫療界上有個很不光彩但響亮的名稱:「洗腎王國」。

為什麼會有這個稱號呢?那是因為台灣的洗腎人口密度是全球第一!根據台灣中央健保局最新統計資料,慢性腎臟病的每年平均健保支出約470億,是所有疾病中最多的。

但是,你知道嗎?洗腎原因第一名並不是不當使用藥物,而是糖尿病導致的腎臟病變。

糖尿病最終要洗腎嗎?糖尿病腎病變的常見迷思「糖尿病一定會導致腎病變嗎?」「吃太多糖尿病藥物會洗腎嗎?」「腎病變最終只能洗腎嗎?」這些都是常見關於腎病變的疑問,答案都是「不一定」。

糖尿病引起腎臟病變的最主要原因是血糖控制不良,舉凡生活及飲食習慣不良、藥物遵從度低等,都是導致血糖失控的原因。

腎臟長期過濾高血糖濃度的血液時,不僅易使腎臟細胞出現結構性的變化(腎絲球增大、纖維化、基底膜增厚等)也會使腎臟血流的自動調節機制受到損害,進而導致腎絲球硬化。

另外,有些糖尿病患者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其它賀爾蒙不平衡(生長激素、升糖激素、血管張力素等)也會影響腎臟功能。

發現腎病變只能洗腎嗎?其實不然,只要接受醫療單位安排的定期檢查,及早發現腎病變,並即時控制血糖,腎臟還是能恢復功能喔!延伸閱讀:打胰島素就代表要洗腎嗎?三種常見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迷思  如何知道腎臟出現病變?糖尿病腎臟病變在早期並無症狀,無法自行察覺,因此需透過篩檢來判斷。

早期腎臟病變篩檢著重於檢測微量白蛋白尿。

臨床上,白蛋白尿篩檢方法最常測量早晨第一次尿液中的白蛋白與肌酸酐的比值(urinealbumin/creatinineratio,UACR),正常尿液檢測值應小於30mg/g;微白蛋白尿為30-300mg/g,是可逆性的初期腎臟病變指標,若此時積極治療以降低微白蛋白尿,可以有效阻止腎臟病變;檢測值若大於300mg/g為巨量白蛋白尿,表示此時腎臟病變進入不可逆的階段,同時也是容易發生心血管病變的風險指標。

坊間有一說法:可以透過尿液是否產生泡泡來鑑別蛋白尿。

需要注意的是:蛋白尿確實會產生泡泡,然而尿裡有泡泡卻不一定是蛋白尿,因此看到泡泡尿時切莫驚慌,建議每(半)年需要接受血液及尿液生化檢查才能及早發現是否腎臟病變。

  導致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因子糖尿病腎臟病變的發生,通常是多重危險因子一起造成的,這些因子可以區分為可預防或治療與不可預防或治療兩大類:不可預防或治療的危險因子糖尿病罹病期:罹病期越久,腎臟越容易病變糖尿病罹病的年齡:糖尿病發病年齡越輕,腎臟病變的機率越高高血壓家族史:高血壓是腎臟病變的重要危險因子,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比起一般人有更高的腎臟病變率糖尿病腎臟病變家族史:家族史有糖尿病腎臟病變時,比一般糖尿病者更容易罹患腎臟併發症可預防或治療的危險因子高血糖:當身體處在高血糖狀態下,會促使糖化終產物增加,進而導致腎臟結構改變,導致腎臟功能下降高血壓:高血壓會使腎臟功能下降,而腎臟功能下降也會使血壓升高,兩者互相影響。

建議平時將血壓控制在140/80mmHg以下較為理想高血脂症:高血脂會使血管內皮細胞改變,導致血管硬化,進而使得整個腎臟結構改變高蛋白質攝取:過多的蛋白質食物攝取會增加腎臟的工作量,長期下來會造成腎臟損傷肥胖:使腎臟血管的阻力上升,腎臟血流和過濾率下降,且活化血管收縮素,導致血壓上升,增加腎臟回收水份和鈉,而腎臟內壓力也隨之上升,導致蛋白尿增加吸菸:香菸中有許多化學物質,不僅造成腎臟損傷,也會造成血壓上升,加速腎臟的病變。

相較於不吸菸的糖尿病患者,吸菸會使腎臟功能加倍下降延伸閱讀:高血壓與高血糖的危險關係  糖尿病腎病變分期的臨床特徵第1型糖尿病腎臟病變第1型糖尿病腎臟病變可分為五期,前三期時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但進入第四期後,病患會出現腎病症候群(NephroticSyndrome):尿液排泄大量的蛋白質,並合併高血壓、高血脂、周邊組織水腫、心臟衰竭、肺水腫等症狀。

建議在第四期轉介請腎臟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治療與衛教。

第五期為末期腎臟病變,腎臟幾乎失去功能而無法代謝胰島素、糖質新生,此時血糖會下降,甚至出現低血糖,且易有尿毒症(Uremia)的症狀出現(酸血症、貧血、



4. 彰基腎臟科暨慢性腎臟病衛教中心

二、檢測糖尿病腎病變 1.單次驗尿出現微白蛋白尿:最為快速方便,六個月內複檢兩次的確認。

2.抽血檢驗肌酸酐指數評估腎臟功能 (腎絲球過濾 ...腎臟保健醫病共享決策(SDM)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護腎飲食腎臟藥物指導醫學新知腎病相關醫療知識影音衛教腎友分享文章護理期刊線上測驗自我檢測 腎臟保健首頁衛教園地腎臟保健 1.認識糖尿病腎病變/UnderstandingDiabeticNephropathy2020.02.05一、什麼是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早期以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為表徵,由於病人血糖未控制好,全身大、小血管產生病變,腎臟細小血管也受到傷害,進而影響腎臟功能,據統計洗腎病人中約40%因為糖尿病引起的腎病變。

二、檢測糖尿病腎病變1.單次驗尿出現微白蛋白尿:最為快速方便,六個月內複檢兩次的確認。

2.抽血檢驗肌酸酐指數評估腎臟功能(腎絲球過濾率)。

3.腎臟超音波檢查腎臟是否過大或萎縮。

【檢查方式由醫師依情況決定】三、糖尿病腎病變的照護當出現白蛋白尿要積極接受治療與照護,一旦腎臟受損傷,其功能常常是無法回復,做好日常的健康管理,是預防及延緩腎功能衰退的最好方法。

1.良好血糖控制:血糖過高會導致微血管及大血管病變,影響腎臟血流量,造成腎功能下降。

建議飯前血糖80-130mg/dl,飯後血糖80-160mg/dl,糖化血色素低於7.0%。

2.嚴格控制血壓: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腎臟的血管破壞,導致腎臟功能惡化。

理想血壓應控制收縮壓140mmHg以下,舒張壓90mmHg以下;有蛋白尿患者血壓應控制收縮壓130mmHg以下,舒張壓80mmHg以下。

3.控制血脂肪:血脂肪濃度異常也是腎功能衰退原因之一。

建議低密度膽固醇(LDL)小於100mg/dl,三酸甘油脂(TG)低於150mg/dl。

4.飲食調整:(1)調整蛋白質食物攝取,如魚、肉、雞、鴨、蛋、奶、黃豆製品,可以減少白蛋白尿並減緩腎臟功能惡化。

【建議諮詢營養師設計飲食調整計畫】(2)避免油炸食物及高油脂食物如:肥肉、肉皮、內臟、甜點、糕餅。

有益於維持血脂肪正常濃度。

(3)清淡飲食,不食用鹽分過高的食物,如:醃漬製品、罐頭類或加工食品,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5.健康的生活習慣:(1)規律運動,有助於血壓、血糖及血脂肪的控制。

(2)戒菸,有益於高血壓及蛋白尿的控制。

(3)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過度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18.5-24。

腰圍(公分)<90(男)、<80(女)(4)不熬夜、不酗酒。

6.預防感染:常見的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會影響腎臟功能。

(1)泌尿道感染的預防:如廁時,做好個人衛生習慣、勿憋尿、洗澡採淋浴方式。

(2)預防呼吸道的感染:注意氣候變化必要時多添加衣服,流行性感冒季節盡量不出入公共場所,每年10-11月接種流感疫苗以減少得到嚴重流感機會。

7.持續門診治療與追蹤(1)遵守醫囑服藥,不可任意自行調藥或服用成分不明的偏方、草藥。

(2)定期回診配合醫護人員及營養師給予的建議與指導。

(3)糖尿病患者應該配合每年一次微量白蛋白尿測試及血液肌酸酐測定,以監測腎臟功能。

自我評量(是非題)()1.糖尿病腎病變,早期特徵是出現微量白蛋白尿。

()2.血糖過高會導致小血管病變,造成腎功能下降。

()3.糖尿病腎病變病人飲食只要控制含糖較高的食物就可以了。

參考資料: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18)‧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19)‧2019台灣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照護指引,14-68。

制訂日期:2007年5月修訂日期:2020年2月(第四版)編碼:5736-單張-中文-306-04 題號123解答OOXUnderstandingDiabeticNephropathy認識糖尿病腎病變一、WhatisDiabeticNephropathy?Diabeticnephropathyisoneofthecommoncomplicationsofdiabetes.Earlysymptomsaretheoccurrenceofmicroalbuminuriabecausethepatientdoesnothavegoodcontrolover



5. 慢性合併症-腎臟病變

糖尿病腎臟病變的預防就是將血糖、血脂肪、血壓和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

一旦有微量白蛋白尿出現,上述治療方向仍應繼續積極執行,此外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及限 ...ENGLISH全民糖尿病觀測站|網站地圖|網路會員|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點亮希望2010糖尿病日系列活動學會簡介糖尿病日活動消息健康資訊專科就診資訊電子報友站連結首頁»健康資訊»糖尿病併發症»慢性合併症-腎臟病變糖尿病併發症    慢性合併症-腎臟病變      李洮俊醫師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常發生在有好多年糖尿病史的患者,由於國人糖尿病日漸增加,糖尿病腎病變也愈來愈普遍。

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併發症之一,也常導致病人的死亡。

糖尿病腎病變在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人均可發生,但其發生率及病程稍有不同。

糖尿病腎病變之確實發生率各國報告不一,在第一型糖尿病人,其發生率大約35%左右,男性稍多,一般在糖尿病發作15至20年後達最高峰。

在第二型糖尿病人之報告,大約在30至50%左右。

台灣洗腎率逐年增高,每年新增約6,000名病人進行洗腎,目前洗腎人口約7萬人。

而健保每年洗腎部分花費大約350億以上,為健保單一給付金額最高的疾病。

由於糖尿病病患的增加速度相當快,間接造成的洗腎人口也日益增多,不容小覤。

糖尿病是尿毒洗腎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國內目前的洗腎病人中約有40%-50%是糖尿病引起的。

如果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的罹患率,不但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也可為國家節省許多醫療資源。

糖尿病腎臟病變發生過程及分期糖尿病腎病變主要發生在腎絲球部份,在疾病初期,因高血糖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導致腎絲球肥大及增生,腎絲球基底膜開始出現病變,使血中一些有用的蛋白質會漏出至小便中排出,因此出現早期糖尿病腎病變的尿蛋白。

當進行至較後期時,腎臟的過濾功能逐漸損害,無法清理如尿素,及肌酸酐類的身體中有害物質時,便會造成血中尿素氣,肌酸酐的上升,最後導致腎臟功能衰竭。

整個糖尿病腎病變的病程可分為五個時期,主要是從第一型糖尿病病人身上觀察而來,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之腎病變分期,雖然與第一型不盡相同,但臨床上仍以以下之分期為主。

此一分法與一般腎臟病之分期有所不同,現在比較普遍使用之慢性腎臟病分期是以血清肌酸酐濃度經年齡及性別校正以公式導出之估計腎絲球過濾速率(eGFR),早期的糖尿病腎臟病若以eGFR分期,容易有偏差,但在後期腎功能障礙(第3期以後),使用eGFR分期則具參考價值。

‧第一期: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稱為高過濾期,此一階段,腎臟大於正常。

有一些人一直停留在本期,而某些人在幾年後進行至第二期。

‧第二期:為靜止期。

此時腎絲球過濾速率已下降至正常,但是腎絲球組織開始出現病理變化,基底膜和間質增加,但未出現白蛋白從尿液中流失。

‧第三期:腎絲球過濾率仍維持在正常值之上,腎絲球持續受到損害,開始有少(微)量的白蛋白會流失到小便裡,稱做微量白蛋白尿。

正常人每分鐘只有非常少量白蛋白從尿中流失,但若腎臟有所損傷,尿液白蛋白會流失量將會增加,如增加到每分鐘20毫克到200毫克時,就稱為微量白蛋白尿時期,也因此如要早期偵測糖尿病腎病變,就必須檢測尿液白蛋白。

如果糖尿病人能控制血壓及血糖在良好的範圍內,在此時期,微量白蛋白尿的現象可以改善。

‧第四期:為明顯尿蛋白時期。

此時腎絲球持續受到損害,病理變化更加劇烈,尿中白蛋白流失率將大於每分鐘200毫克,在此時用一般的尿液試紙即可偵測到,故本期又稱試紙蛋白尿陽性。

這時有一些病人會產生高血壓,進而對腎絲球產生進一步傷害。

然後腎臟逐漸失去過濾廢物的能力,而造成血中尿素氮及肌酸酐的上升。

‧第五期:病患進入末期腎臟病變,稱為腎衰竭時期,腎絲球過濾率低於每分鐘10ml,腎衰竭的症狀產生,此時腎臟已無法有效排除身體中有害物質,病人將依賴血液或腹膜透析以維持生命。

上述各期的變化是從第一型糖尿病患觀察演變成末期腎臟病變的過程,從第一期進行至第四期平均約需10-20年的時間,而至末期腎病變平均約需25年,如果病人的高血糖、高血壓未加以適當控制時,整個過程可縮短為5至10年。

     腎臟病變的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腎臟病變的預防就是將血糖、血脂肪、血壓和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

一旦有微量白蛋白尿出現,上述治療方向仍應繼續積極執行,此外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及限鹽飲食



6. 糖尿病之腎臟病變

要診斷糖尿病腎病變通常要有三大依據:(1)病人有持續性蛋白尿大於每日500克,(2)血壓升高,以及(3)視網膜病變;大部份病人腎臟內都可見有明顯的病理變化,其 ...糖尿病之腎臟病變腎臟內科主任 陳鴻鈞副教授(90年5月)糖尿病是尿毒洗腎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國內目前的洗腎病人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糖尿病引起的,而在美國則已高達百分之四十。

由於國人糖尿病日漸增加,糖尿病腎病變也愈來愈普遍。

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併發症之一,也常導致病人的死亡。

要診斷糖尿病腎病變通常要有三大依據:(1)病人有持續性蛋白尿大於每日500克,(2)血壓升高,以及(3)視網膜病變;大部份病人腎臟內都可見有明顯的病理變化,其變化與一般的腎炎不同,因此有時我們會碰到病人有較特殊的臨床表現,無法區別是一般腎炎或糖尿病腎病變時,做腎臟切片檢查就可以鑑別診斷。

糖尿病腎病變在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人均可發生,但其發生率及病程稍有不同。

糖尿病腎病變之確實發生率各國報告不一,在第一型糖尿病人,其發生率大約35%左右,男性稍多,一般在糖尿病發作15至20年後達最高峰。

在第二型糖尿病人之報告一般較低,大約在3至16%左右,且其糖尿病史較第一型病人為短。

糖尿病腎病變一般可分為五期,第一期為腎絲球超過濾率期,此時病人有高於正常人之腎絲球過濾率(正常為每分鐘120毫升),並常伴有腎絲球之肥大。

第二期為靜止期,此時尿中微白蛋白排出量正常。

第三期為微白蛋白尿期,此時以較敏感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可測得尿中微白蛋白排出率高於正常人,進入到此期的病人較容易出現高血壓及腎功能惡化等現象;一般而言,當尿中白蛋白排出率大於每天一○○至三○○毫克(正常每天十至三十毫克)時,腎絲球過濾率就會以固定的速度下降,表示腎功能有持續惡化現象。

第四期是蛋白尿期,此時以普通的尿蛋白試紙就可以測到尿蛋白的存在,一般而言,數年之內病人就會進入到第五期的末期腎衰竭,而需要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

糖尿病腎病變的確實致病機轉至今仍未十分明白,一般而言,持續性的血糖增高是最重要的因素,外加腎臟肥大,腎血流量增加及腎臟的型態學變化等,導致腎絲球蛋白質及血中蛋白蓄積於腎內造成腎絲球的硬化,終致不可逆的腎功能惡化。

至於其致病性方面更是複雜,由於臨床觀查上有極大的差異性,因此究竟如何預測那些糖尿病人以後會發生腎病變至今仍無法得到答案;目前較被相信的是家族及遺傳因素在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上佔有最重要角色,父母都是糖尿病伴有腎病變者其子女發生糖尿病腎病變的機會最高。

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最主要是控制血壓,良好的控制血壓可延緩腎功能的惡化;降血壓藥物的選擇一般以血管張力素轉化



7. 糖尿病是洗腎原因第一名!他這樣做成功降血糖、保護腎臟

朱宗信主任解釋,許多糖尿病患者同時有高血壓,而高血糖、高血壓對腎臟都是很大的傷害,若長期未妥善控制,就有可能造成洗腎。

針對不少 ...糖尿病是洗腎原因第一名!他這樣做成功降血糖、保護腎臟撰文:林芷揚日期:2019年03月18日分類:各式病症圖檔來源:林芷揚攝影AAA71歲林先生以前體重86公斤、腰圍將近50吋,喜歡抽菸、喝酒,每餐都要吃三碗到三碗半的飯。

某天喝酒時突然感覺快要暈倒,就醫才知道自己血糖飆高,血糖值超過300mg/dl,早已罹患糖尿病和腎臟病,差點就要洗腎!林先生不願洗腎,詢問醫師:「那你告訴我,我腎臟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醫師告知是血糖過高傷害腎臟,林先生下定決心改變生活習慣。

 他從每餐吃三碗半的飯,先減少到兩碗半,當時覺得好像永遠吃不飽,但持續一段時間適應之後,再減少為兩碗、一碗半,現在固定中午只吃一碗飯就有飽足感,晚上改吃麥片,不吃消夜。

 以前,林先生很愛吃滷豆腐,現在為了控制腎臟病,飲食相當清淡,不吃滷味、醃漬、油炸食物,煮菜不放鹽和味素,也減少油的用量。

 飲食控制之外,林先生每天早上爬山,中午用啞鈴舉重或是做沙包拳擊運動,讓自己出汗,他豪爽地說:「就這麼簡單啊!」 現在,林先生的體重維持在63~65公斤,腰圍31吋,固定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回診,最近一次空腹血糖值115mg/dl,糖尿病和腎臟病控制良好,目前不需要洗腎。

 ▲林先生分享他控制血糖、保護腎臟健康的方法。

 國健署96年三高調查發現,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病,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7倍、2.4倍及1.6倍。

 事實上,三高正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台大醫院腎臟科主任朱宗信指出,30年前洗腎的主要原因是腎絲球腎炎,後來隨著飲食等生活習慣改變,現在糖尿病已經變成國人洗腎原因的第一名,新的洗腎患者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糖尿病引起。

 朱宗信主任解釋,許多糖尿病患者同時有高血壓,而高血糖、高血壓對腎臟都是很大的傷害,若長期未妥善控制,就有可能造成洗腎。

 針對不少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不下來的困擾,朱宗信主任提醒,除了控制澱粉類與甜食的攝取、避免吃太鹹、控制體重之外,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很進步,種類也很多,若配合生活習慣改變後,血糖控制效果仍然不佳,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用藥。

另外,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腎功能與蛋白尿的程度,隨時把關腎臟健康。

 ▲朱宗信醫師(左一)指出糖尿病是洗腎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健署103-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9歲以上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當中,45-64歲有三高的女性,糖尿病與高血脂規律用藥比例僅約6成。

 提醒民眾應遵照醫囑規律用藥才能保護腎臟,若有疑義應諮詢專業人員。

控制三高之外,平時應保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

 國健署也呼籲民眾善用免費成人健康檢查篩檢腎臟功能,40歲以上未滿65歲之民眾,每3年提供1次,65歲以上則每年提供1次。

除了三高檢查項目外,也提供蛋白尿及腎絲球過濾率等腎功能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洗腎的機會。

 糖尿病洗腎原因降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血糖血脂血壓飲食運動控制腎臟體重腎絲球腎功能抽菸蛋白尿治療加入收藏熱門文章延伸閱讀喝咖啡能預防糖尿病?醫師:這樣喝有助穩定血糖、抗氧化預防糖尿病靠運動!減重7%,降低58%罹病風險不吃澱粉,血糖還是好高?醫師:糖尿病這樣吃才正確疲倦、水腫,竟是腎臟出問題?腎臟病5大警訊一定要知道更年期吃龜鹿二仙膠好養生?中醫師:並非人人適合熱門文章喝咖啡能預防糖尿病?醫師:這樣喝有助穩定血糖、抗氧化撰文:林芷揚日期:2018年11月15日圖檔來源:達志AAA喝杯香醇咖啡是人生一大享受!咖啡不只有提神效果,還有許多健康好處,網路上就常流傳「喝咖啡可以預防糖尿病」的說法,令網友趨之若鶩。

真有那麼神奇嗎?糖尿病可分為第一型和第二型兩種,一般最常見的是第二型糖尿病,病因可分為基因遺傳和後天環境兩個因素。

 糖尿病會遺傳,生活型態也有影響 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吳忠擇表示,如果三等親之內有家族成員罹患糖尿病,自己罹病的機率也較高,尤其是父母其中一方有糖尿病,子女未來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更提高40%,屬於高危險群。

 不過,先天基因就像一道鎖,



8. 糖尿病腎病變飲食治療方法

糖尿病人應每年至少做一次白蛋白尿檢查。

糖尿病是目前造成末期腎臟病(俗稱尿毒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美國的統計報告,40%的第1型糖尿病人和5-15%的第2型 ...     糖尿病人如何延緩腎病變的發生 糖尿病人應每年至少做一次白蛋白尿檢查。

糖尿病是目前造成末期腎臟病(俗稱尿毒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美國的統計報告,40%的第1型糖尿病人和5-15%的第2型糖尿病人,腎功能會逐漸惡化,最後變成尿毒症;35%的末期腎臟病是由於糖尿病腎病變所引起的,其每人每年醫療花費需50,000美元,總醫療花費每年高達二十億美元。

我國長期血液透析(俗稱洗腎)病人也有1/3-1/4是因為糖尿病腎病變造成的。

臨床糖尿病腎病變分五期:第一期:腎功能改變:糖尿病初期就會造成腎臟率過率增加,腎臟肥大。

第二期:腎組織結構改變:發病後2-3年,腎絲球基底膜變厚。

第三期:微量白蛋白尿期:發病後7-15年,尿液中出現白蛋白,每天大約30-300毫克。

第四期:蛋白尿期(proteinuria):發病後10-30年,每天尿中排出的白蛋白量大於300毫克,出現不可逆的腎功能惡化。

第五期:末期腎衰竭:發病後20-40年,腎臟報銷,成為尿毒症患者。

糖尿病腎病變如已進行到明顯白蛋白尿期,依目前臨床治療方式,僅能延緩其繼續惡化,很難使其好轉。

如果僅是微量白蛋白尿期,則可藉藥物控制血糖和血壓、戒煙和限制食物蛋白質攝取量等方法,使腎病變不再進行,減少尿液白蛋白排出量,甚至恢復正常。

所以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變,及早治療,避免腎病變繼續進行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檢驗室或糖尿病人自已用尿蛋白試紙檢查,只有尿液白蛋白排出量每天300毫克以上才得驗出,靈敏度不足,微量白蛋白尿的排出必須藉特殊的方法才可檢查。

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第1型糖尿病人有五年病史或青春期以後每年應做一次微量白蛋白尿測定;第2型糖尿病人則自診斷開始,每年至少做一次檢查。

如果已確定為明顯白蛋白尿期,就不需再做尿液微量白蛋白尿測定,應該定期做腎功能追蹤檢查。

糖尿病腎病變飲食治療方法:給予低蛋白飲食:當腎功能下降時,體內含氮廢物就無法有效排出,此時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可減少腎臟的負擔。

限鈉:腎絲球體所過濾的鈉離子約99%可被腎小管在回收;當腎臟功能不全逐漸嚴重時,腎絲球體過濾鈉離子的能力就會降低,就大多數的病患,只要飲食中鈉量攝取正常,都還可維持鈉離子的平衡。

當腎臟衰竭末期,即使腎小管減少再吸收,鈉離子仍然無法排除所吃的量,如病人出現水腫、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等症狀,則鈉離子就必須嚴格限制了。

限鉀:腎臟是排泄鉀離子的主要途徑,當腎臟功能衰竭,尿量減少則鉀離子排泄受阻,引起血鉀過高,嚴重可奪去病人生命。

當腎臟衰竭病人尿量維持在1000c.c以上時,鉀離子可正常的排泄;但如果尿量小於1000c.c則須注意血鉀的濃度及鉀的攝取量。

限磷:低磷飲食可以使腎臟衰竭的病情緩和,若是磷攝取過多會導致血液中鈣、磷乘積(Ca×P)大於70,會有形成沉澱在體內軟組織的危險。

一般建議限制磷在1200毫克/天以下,同時配合服用磷的結合劑以阻礙磷的吸收。

當病患逐漸恢復時,磷的攝取量會隨著蛋白質的提高而增加。

水分的控制:水分的限制要配合鈉離子一併實施,體內水分過多會引起水腫、高血壓…等問題,或水分太少使腎臟功能惡化更快。

所以每日攝取的水分(包括飲水、藥水、點滴、湯汁、水果、食物等),須以病人前一天(24小時)的尿量再加上500~700毫升的水分來估計。

如有嘔吐、腹瀉或引流亦應一併紀錄排出量。

 糖尿病腎病變(未洗腎)的人該怎麼吃?限制蛋白質:適量的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0.6-0.8公克/公斤),可減少尿蛋白的發生。

其中的50~70%需來自高生物價動物性的蛋白質,如:雞、鴨、魚、肉類、雞蛋、牛奶、其餘的蛋白質由米、麵、蔬菜、水果供給。

應減少食用低生物價的蛋白質如:綠豆、紅豆、毛豆、蠶豆、豌豆仁、花生、瓜子、核桃、腰果、杏仁、麵筋、麵腸等食物。

補充低氮澱粉:在蛋白質限制下,需補充熱量含熱量高且蛋白質含量極低的食物。

低氮澱粉類是屬於蛋白質含量極低的食材,如:澄粉、玉米粉、太白粉、藕粉、冬粉、涼粉、粉皮、西谷米、粉圓…等,都可以做出可口且熱量高的低蛋白飲食。




9. 統計有近一半的洗腎患者,都是由於糖尿病所導致 ...

糖尿病患者如何遠離腎病變、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高血糖及其引發的血脂異常,會導致腎絲球發炎、纖維化,加上糖尿病患者通常是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醫療其他疾病贊助糖尿病患者如何遠離腎病變?收藏瀏覽數42,8012019/09/25·作者/廣告企劃製作·出處/廣告企劃製作放大字體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患最常見的併發症,也是造成洗腎最主要的原因;統計有近一半的洗腎患者,都是由於糖尿病所導致。

糖尿病患者如何遠離腎病變、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高血糖及其引發的血脂異常,會導致腎絲球發炎、纖維化,加上糖尿病患者通常是合併高血壓、高血脂、尿酸等共病的中高齡族群,各種加成因素影響,常導致腎臟功能退化的速度更快。

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腎臟內科/血液透析室主任 李孟鴻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一般可分為五期,從第一期的腎絲球超過濾率期、第二期的靜止期,到了第三期的微白蛋白尿期,這個階段又稱為「傷害期」,開始合併高血壓及腎功能惡化等現象。

到了第四期的顯著蛋白尿期,如果腎功能持續惡化,數年後就會進入到第五期的末期腎衰竭,需要接受透析治療,也就是俗稱的洗腎,或是接受腎臟移植。

依時篩檢、早期發現腎病變沒想像中可怕不過雖然高血糖會對腎功能造成危害,卻也並非完全不可逆。

李孟鴻表示:「在第三期檢查出有微蛋白尿時,如果有適當介入,有些比例是可以逆轉的;雖不是說100%恢復,但可以讓疾病不再往前進展,或惡化速度趨緩,臨床上有些腎功能指標還有進步。

」關鍵是在第三期出現微蛋白尿或更早期時就介入,積極進行三高的控制。

怎麼樣才能早期發現?李孟鴻說明,糖尿病腎病變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若糖尿病患者能夠依糖尿病照護網的指示,每年按照標準時程接受檢查,包括抽血進行腎功能檢查、尿液的尿蛋白檢測、以及眼底鏡檢查有無眼底病變發生等等,有各種方式能篩檢出有無糖尿病腎病變。

如果本身是糖尿病,尤其合併有三高的患者,更應積極留意檢查、謹遵醫囑按時用藥,「在適當的藥物和適當的劑量下,血糖得到控制,藥物不會造成腎臟負擔,還有腎臟保護的效果」與「洗腎」的距離 掌控在自己手上當出現微蛋白尿、進入第三期,除了藥物的介入,生活中健康行為的建立也是一大重點。

李孟鴻指出,在醫療院所或一般衛教知識中,都已大力倡導「三多三少」和「四不一沒有」等腎臟保健口訣,但多數民眾仍缺乏落實執行,成為醫護人員最大的煩惱。

「在腎臟科及新陳代謝科的協同努力下,每年新進病患進入洗腎的成長率有趨緩,現在的重點就是讓大家的認知能夠更普及,執行更落實」【三多三少】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及少鹽、少油、少糖,【四不一沒有】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及「沒有鮪魚肚」以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為例,就運用社區醫院中型規模的彈性優勢,將部分診間規劃在10樓的透析中心旁,安排第三期後的患者在此看診或接受衛教,一方面讓他們有機會透過玻璃窗感受到若未積極控制,與「洗腎」不遠的距離,也有機會跟洗腎腎友交談、從腎友的分享中產生警惕,對於醫囑的順從性和個人健康管理的危機意識都大大提升。

「加入腎臟病照護網及糖尿病照護網這個族群我們追蹤5~8年,統計他們腎功能可以退步得比較慢。

」李孟鴻提醒,本身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務必跟新陳代謝科、腎臟科醫師及心血管科好好配合,謹遵醫囑把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生活飲食方面除了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原則,最好儘量吃食物的原型、減少添加物。

良好的生活習慣,將能帶來更好、更優質的生活品質。

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腎臟內科/血液透析室主任 李孟鴻醫師延伸閱讀>>腎臟照護指南,提供最專業的關鍵知識延伸閱讀>>腎臟大會考調查結果發佈 看更多重點分享給你最值得信賴的健康新知最實用的生活Tips!加入康健Line好友請問康健》健檢項目怎麼挑?有健檢紅字該怎麼辦?名醫來教你熱門文章1.AZ疫苗引發血栓?歐洲多國叫停,台灣首批疫苗施打會延後嗎?4.日抽4包菸險要命、交代後事…50年菸齡「三寶」蔡啟芳換肺重生2.壓力,竟使廣告女王莊淑芬從健康寶寶變罹零期癌5.「海鮮素」低脂高蛋白比純素更健康但2種人不適合3.關於疫苗,你該知道的6件事6.保險業務員建議我把壽險轉換成醫療險 我該這麼做嗎?推薦文章活動看板推薦閱讀其他疾病調好自律神經 7件事學會慢慢生活最新專題《澱粉大PK,測測看你得幾分》聰明吃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