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妄想症處理方式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失智症照護走錯路拖垮全家

過去不瞭解失智症,也不懂照護的方法,帶失智症的母親到醫院求診,面對母親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醫師處理方式就是開立精神性藥物。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熟年人生失智症照護走錯路拖垮全家收藏瀏覽數7,4952017/03/31·作者/伊佳奇·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懿芬在這次家屬支持團體中說,看到伊老師最近在臉書所寫的一篇文章,感慨萬千。

過去不瞭解失智症,也不懂照護的方法,帶失智症的母親到醫院求診,面對母親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醫師處理方式就是開立精神性藥物。

母親服用後,每天昏昏沈沈的兩腿無力,跌倒過兩次,所幸沒有大礙。

懿芬接著說,直到看到伊老師的書《趁你還記得》,建議的非藥物療法的生活照護,學習到規劃規律化活動的生活,才逐漸改善,母親的精神行為症狀也隨之降低,尤其看過伊老師寫的『失智住院時,怎樣不會被施用抗精神病藥物』,瞭解精神性用藥的副作用,及另一篇『婆婆又妄想給藥就可以壓制?』,瞭解到失智症照護的方式,醫師應提供完整的資訊,尤其不能僅依賴精神性藥物。

有的家屬不知道懿芬講的是我的臉書中的哪一篇文章,於是希望我說明。

我說,看到3月4日聯合電子報的一則新聞「教授提早退休照顧失智父5年老了10歲」,有感而發所寫的一篇心得。

從這則新聞中,可看出台灣今天在失智症照護上,仍有的盲點。

過度依賴醫療及精神性藥物,以為藥物、法律可解決失智症照護問題,忽視生活照護、家屬教育與照護技巧培訓。

我也特別提出,台灣並非每一位醫療人員都像新聞中的那位醫師,但在大環境中,仍有為數不少的醫療人員是如此,造成的因素很多,譬如:未能進修學習新的知識與照護方式、受限於健保制度、無暇提供照護資訊、甚至還有神經科與精神科醫師間建立默契,遇到家屬抱怨時,就轉診給對方,雙方不告訴家屬可能解決的方法,或一同會診研究症狀,讓家屬在不同科別的門診間奔波。

這則新聞是指一位大學教授為照顧罹患失智症的父親,提早退休,父親有被害妄想等精神行為症狀(BPSD),醫師的建議與處理方式是:一、口服或長效型注射治療藥劑,以減緩症狀。

(精神性藥物)二、向法院申請監護宣告。

我在臉書中寫到,該名醫師如此的建議,能解決家屬的問題嗎?深信非但無法解決問題,且可能衍生更多精神行為症狀及副作用,加速長者退化,增加跌倒等風險。

這位失智症長者的症狀是懷疑他兒子及家人在食物、飲水中下毒,不敢吃、也不敢喝。

這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狀讓家人備受煎熬、困擾,家人帶患者就醫。

醫師檢視患者情況嚴重,開具藥方供患者服用,但患者也懷疑醫師在藥物中下毒,不吃醫師開出的藥物。

我說,長者真是睿智啊!那藥少吃為妙,最好不吃。

更糟的是,醫師竟然建議家屬去向法院提出監護宣告。

使這位家屬他飽受精神煎熬。

親友看到他為照顧父親,5年宛如老了10歲,相當不捨。

報導引用屏東縣一位醫院長的說法,他表示,失智症患者雖然會出現痠、麻、熱等身體現象,但大腦在不吃藥也不會感到不適症狀。

但由於失智症會併發妄想,有時會對家人、週遭的親友產生敵意,甚致出現攻擊行為,目前有新型滴劑,可加在患者飲水或食物中,或注射長效型藥劑,減緩患者症狀,稍為紓解患者家人的精神壓力。

從新聞中可研判,家屬對疾病認識有限,可能未做生活規劃,忽視情緒與安全感的建立,遇到精神行為症狀與照護上問題,向醫師尋求支援。

醫師解決問題的工具竟是:精神性藥物及法律。

我長期提醒家屬的是:許多接受新知的醫師都知道,臨床研究指出,精神性藥物長期使用有副作用,對患者心臟功能有致命性的影響。

第一線建議應是非藥物療法生活照護方式,當患者行為對自己或家人造成生命安危有影響才會考慮使用,但排除上述狀況後,將減量甚至停止服用。

至於向法院申請監護宣告,在實務上,法官要確認患者認知功能已缺損到無法自行判斷重要事務,往往已進入重度階段,如果患者病程尚在輕中度,是很難獲得法官同意。

這位醫師的建議是遠離法律實務。

我在『「監護宣告」可保護失智老爸嗎?』一文中已清楚說明。

看到這則新聞,實在心痛,深知還有許多家屬是陷在類似的生活中,更



2. 老年妄想症Paraphrenia @ 遺忘的幸福:: 隨意窩Xuite日誌

發現家中老人有妄想症,最好及早送至老年精神科診療,因為這類患者通常認為 ... 固著的想法, 使老人家容易捕風捉影, 但是上面的一些處理方式, 值得大家參考喔!!遺忘的幸福台中失智症照護者的園地//第一次來的朋友,請先看看緣起這篇文章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812101107老年妄想症Paraphrenia?高小妹時間      最近接觸到一些老人,家屬抱怨老人家老說些沒有發生的事,有些更誇張地疑神疑鬼,擔心被人加害。

其實仔細的想想這樣的事情,好像常常發生在老人家中 ◎林阿嬤的長孫在外與媳婦同住,但是近半年來因為夫妻感情不睦,所以媳婦久久未一同回家,每每由長孫帶曾孫一同回家探望老人家而已,家人也因怕老人家擔心,所以沒有提這件事,都拿些星期日要上班的理由搪塞,有一天阿嬤忽然說,「孫媳婦車禍受傷了!你們都瞞著我!!」結果是阿嬤聯想到前幾個月孫子的車子很久沒出現,加上孫媳婦很久也沒出現,家人欲言又止的態度,所以做此聯想。

 ◎90幾歲的陳阿嬤因為兩腿開過刀,所以這一年家人為她聘請了外傭,外傭除了照顧她之外,這幾個月下午因為家中需要,所以常需要離開阿嬤幫忙其他家事,沒想到阿嬤開始認為外傭是交了男朋友,所以偷偷溜出去打電話,家人雖然解釋過但陳阿嬤不認為是這樣,又因為陳阿嬤會台語及日語,但聽不懂國語,所以一旦家人用國語交談,陳阿嬤就會認為是家人在隱瞞事實,到最近陳阿嬤更認為外傭想拿她的財物。

    以上的這些情節常常在有老人家的家中上演,這兩位老人家的記憶都在正常老化的範圍之內,平常的日常生活除去因肢體不便的部份也都能自立生活,像這樣妄想如果越來越嚴重,持續的出現在醫療上就可能是“老年妄想症”(Paraphrenia)。

以下資料來自 常見的老年精神病-老年妄想症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黃正平醫師訪談記錄老年妄想症是指在老年期持續地出現某些不利於患者,且又不存在或不確實之事件的想法。

患者對這種想法採堅信的態度,而旁人不能用勸告或說明解釋的方式去改變它,造成一種頑固及錯誤意念之結果。

 此類患者通常都會費盡心思,從各種不同之小地方或蛛絲馬跡,去尋找他們所謂的「證據」,來支持與強化他們自以為是的想法,久而久之即形成固定不變的妄想。

  老年妄想症常出現的症狀   老年妄想症最常出現的症狀是被害妄想,懷疑有人會對其不利,例如妄想有人在晚上敲門窗、天花板,想進屋來抓他、害他或殺他,患者因而感到恐懼害怕,而出現緊鎖門窗,或不敢外出,甚至拒絕讓任何人進屋之情形。

有些患者則是懷疑別人在飯菜下毒害他,而出現不吃不喝或只吃自己煮的食物。

此外,對宗教較迷信之老年患者,有時也會出現妄想有人下符咒害他,使他頭暈、心神不寧、不能入睡等。

  嫉妒妄想是老年妄想症較次要的症狀,例如患者懷疑配偶有外遇,只要配遇出門和異性鄰居說話,患者就堅信配偶與人約會,久而久之則堅信配偶與人有染,而常強迫配偶承認或說出外遇對象之名字,嚴重者還會對配偶出現攻擊行為。

  令人擔憂老年妄想合併症  有些老年妄想患者因妄想被人迫害而有防禦行為,如退縮、不出家門、不與人接觸,過著與世隔絕之獨居生活。

有些患者因有被毒妄想而不吃不喝造成營養不良。

有些患者則是因被害或嫉妒妄想而騷擾家人及鄰居,甚至有攻擊暴力行為。

另有些患者則感覺生活在草木皆兵的環境中,不如自己結束生命,因而出現自殺行為。

  家人如何協助患者就醫  發現家中老人有妄想症,最好及早送至老年精神科診療,因為這類患者通常認為自己沒病,所以對他人都是採取不信任及敵視的態度。

在初期,患者會把妄想內容講給他最信任的家人及親友聽,如果家人表現出不同意的觀點並向患者說教勸說,反而易導致患者的不信任感,並拒絕和家屬談話,造成家庭緊張的氣氛。

  此時,家人應採取中立不批評、不作判斷或去解釋的態度,應以聆聽或詢問等好奇而關心的方式來對待患者,患者可能在疾病的早期接受家人之建議而就醫。

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到有暴力攻擊行為出現,家人可能帶不動患者就醫,此時應聯絡當地警察或119強迫患者就醫治療。

  老年妄想症的治療  治療方式多以抗精神病藥物投予口服或注射治療,依患者合作態度而定。

等到急性妄想症狀消失後,患者出院後還需要在門診繼續維持藥物治療,因為老年妄想症是一種易復發的慢性精神疾病,一旦隨意停藥,妄想症有再出現之可能,不可不慎。

也許老人家還不到很嚴重稱之為疾病的程度,只是有些固著的想法,使老人家容易捕風捉影,但是上面的一些處理方式,值得大家



3. 「你是不是偷藏我的東西?」面對失智長輩妄想,請把握「三不 ...

職能治療師楊昀霖用下面11張簡單的圖片,告訴大家與失智患者互動的「三不、三要」原則。

讓照顧者以及其他家人,在面對失智症患者的妄想症狀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LINE會員找看護找長照資源熟齡來閱讀熟齡活動區搜尋首頁熟齡來閱讀長期照護「你是不是偷藏我的東西?」面對失智長輩妄全部文章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新聞政策社會資源「你是不是偷藏我的東西?」面對失智長輩妄想,請把握「三不、三要」原則78030人瀏覽2018/05/31作者卡羅很多時候,我們難免因為心急,而用否定或責備的語氣對失智者說話,或是因為疲累而在互動上顯得不耐煩,造成反效果。

因此,下面特別列出與失智患者互動的「三不、三要」原則。

讓照顧者以及其他家人,在面對失智症患者的妄想症狀時,能更清楚的掌握與失智症患者相處的「眉角」。

 文/卡羅圖片製作/楊昀霖 「失智症的家人老是說錢被偷?」、「老伴三不五時就懷疑我外遇?」、「只要妄想發作,其他家人就會認為是我沒照顧好......」面對失智症患者接二連三的妄想,你是否也曾覺得身心俱疲,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些妄想的症狀,我們都知道是因為生病導致的,所以不需要跟患者爭執對錯。

  不過,到底要怎麼跟失智症患者互動呢?「互動」這門技巧說起來簡單,實際做起來可就不容易了!很多時候,我們難免因為心急,而用否定或責備的語氣,或是因為疲累而顯得不耐煩,造成反效果。

 職能治療師楊昀霖用下面11張簡單的圖片,告訴大家與失智患者互動的「三不、三要」原則。

讓照顧者以及其他家人,在面對失智症患者的妄想症狀時,能更清楚的掌握與患者相處的「眉角」。

 1.不否定2.不責備3.不據理力爭4.要同理5.要轉移(注意力)6.要陪伴            從上面的圖文,我們可以再更簡單的說,與失智症患者的互動重點,就是「順著他的話說」,就像是故事接龍一樣。

而且患者可能一下子就忘記剛才說得話,因此故事的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患者「安心」。

 當然其他家人如果能一起了解與失智患者互動的方式,自然更能同理照顧者的難處與辛苦,就不再只是覺得:「怎麼都沒有把家人照顧好?」長照最需要的是團體合作而不是單打獨鬥。

只有照顧的後盾越強而有力,患者的身心狀態也才會越穩定。

 如果你身邊有親友,正面臨失智照顧不知所措的過程,或者正獨自面對照顧壓力,請用力分享此篇文章讓他知道: 「你不是一個人,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向外求助。

」 更多與失智症患者相處的技巧提供給您>>  懷疑另一半外遇,或家人偷東西?面對失智患者兩守則:藥物或轉移話題 如何與失智長者溝通?行動職能治療師陳姵君:多肯定、少否定、勿爭辯、少糾正  怎麼和失智症患者溝通?問題要簡潔,要面對面、眼對眼  如何與失智長者溝通?十項建議很重要!  繼續閱讀: 1.他不是失智了嗎,怎麼還會有這些衝動?這一點,最讓照護者心力交瘁  2.失智症家人突然變得暴力打人?醫師:不要爭辯、轉移注意力 卡羅點此了解卡羅>> 失智患者忘記怎麼吃飯、穿衣?食衣住行四個照顧者要知道的照顧重點 失智症患者情緒不穩怎麼辦?英國養老院,派機器狗「餅乾」來秀秀!―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卡羅  失智症  溝通技巧  失智照顧  轉移注意力  妄想  認知障礙  楊昀霖職能治療師  吱吱復健  <上一篇文章用智慧互聯科技結合照顧團隊!天晟醫院桃園下一篇文章>看起來像「失智」,原來跟個性急躁有關?臨●關於作者>>+看更多作者編輯卡羅「希望自己老了也能被好好照顧」忘記在哪裡看到這段文字觸動自己想要幫助人跟被幫助的開關。

生命的起落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希望自己走過這些路途時,用文字分享心頭點滴,透過一篇篇的知識也好,心靈分享也好,學習對生命的逝去不再有恐懼跟遺憾。

謝謝每一位閱讀文章的你,如果能在這些字裡行間,得到一點力量,就是我最大的成就跟快樂:)http://www.ilong-termcare.com/Expert/Detail/78長照最難的不是身體的不自由,而是「不知道拐杖、水壺也能變身防走失小物!超方便的守繼續看更多1失智症家人突然變得暴力打人?醫...22017年「台灣國際銀髮展」...3出院準備05/逆轉家屬照顧困境



4. 老人家怎麼會這樣想? 談五種老人妄想症狀(陳宇盈醫師 ...

老人家無緣無故認為別人要害自己,整天疑神疑鬼,這就是典型的『被害妄想』,出現這個症狀,老人家可能已經有失智症、譫妄症、老年期精神病 ...快樂、五甲、喜洋洋:高雄市精神科診所初診請先預約–快樂心靈診所、喜洋洋心靈診所、五甲心靈診所跳至內容←遠離有毒的人際關係(聯合報)高雄市區新堀江的喜洋洋心靈診所→老人家怎麼會這樣想?──談五種老人妄想症狀(陳宇盈醫師)發表於2011年08月20日由admin開設老年身心門診一年多,遇過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帶著老人家來看診,其中最讓人感到擔心的精神症狀之一:就是「妄想」。

家屬常常擔心的說「他怎麼會這樣想呢?是不是精神異常了?」以下舉的是常見的五種案例:最常見的,莫過於『被害妄想』了。

「我媽常常胡思亂想,認為別人要害我們,我去倒垃圾跟鄰居聊天一分鐘,她就衝出家門當著鄰居的面叫我立刻回家,不要跟壞人講話,害我每次都很不好意思,而且每天晚上天剛黑,我媽就一定要把家裡的門窗全鎖上,弄得房子又悶又熱,我們勸她不要這麼早關門,她就緊張兮兮的說會有壞人進來家裡傷害我們,怎麼跟她解釋都不信,最近放暑假,孫子孫女都回到家裡,我媽居然懷疑他們會食物裡下毒,不敢吃東西,這該怎麼辦才好呢?」老人家無緣無故認為別人要害自己,整天疑神疑鬼,這就是典型的『被害妄想』,出現這個症狀,老人家可能已經有失智症、譫妄症、老年期精神病、或嚴重的憂鬱症。

還有一種是讓家人常常很難啟齒的『嫉妒妄想』,白話的說,也就是老人家莫名其妙認為配偶有外遇。

「我媽都已經七十歲了,我爸爸卻老是懷疑她,連她出門散散步都認為是去找男朋友了,根本不可能嘛!現在他們天天為了這件事情吵架,昨天我爸為此打了我媽一巴掌,我哥去勸架,我爸居然懷疑我哥就是我媽的男朋友,天啊!他是不是瘋了?」通常面對老人家的『嫉妒妄想』,家人都是無助又無奈,這更常常是造成老人家暴力攻擊的原因,會出現『嫉妒妄想』的疾病有老人失智症、酒癮症、或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有些巴金森氏症患者在服用治療顫抖的藥物後,『嫉妒妄想』會更加嚴重。

另外一種常見於失智老人的妄想,稱為『被偷妄想』,這是許多失智症患者家屬共通的負擔,失智老人因為記性差,忘記自己把東西放在哪裡,於是就認為「被偷了!」像抓狂一樣的拼命尋找,也會要求家人一起找,沒有找到不肯善罷甘休,就開始懷疑外傭、媳婦、或某個特定的家人偷走了那樣東西,被懷疑的人百口莫辯,也常常因此造成家庭衝突,更糟的是,老人家因為擔心東西被偷,又常常自己把值錢的東西藏起來,藏了以後自己又忘記放在哪裡,家人更難找出來,惡性循環的加深『被偷妄想』的嚴重度。

『錯認妄想』則是讓人不寒而慄的一種妄想,舉例來說:有『錯認妄想』的老人家,會突然冒出一句話說「二叔站在客廳裡」,甚至拿水果出來想要招待,但事實上這家人的二叔早就已經過世,嚇得小孩子或較膽小的家人害怕不已。

有些時候,有『錯認妄想』的老人家會認為配偶是別人冒充的、自己的家不是這個已經住了六十幾年的房子而每天吵著「要回家」,甚至把鏡子裡面的自己錯認成陌生人,一樣常常造成家人的困擾與不安。

最後還要提到的是常見於老人憂鬱症的『自責妄想』,這些老人家過度的認為自己「拖累家人」、「對不起兒孫」、「兒女的行為是自己當年教育失敗」、「罪惡感」等,其實家人並不見得這樣怪罪老人家,但老人家卻自責不已,如何勸解都無法寬慰,『自責妄想』是老人憂鬱症的警訊,如果沒有治療,恐怕會造成老人家「自我了斷」的危險!一旦家中的老人家,出現了上述的妄想症狀,輕則造成糾紛困擾,嚴重時可能引起暴力或輕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務必及早就醫。

目前有不少藥物可以治療老人家的妄想,醫師也會依據診斷,指導家屬如何與老人家應對相處,以減輕衝突,還給有妄想老人的家庭平靜、快樂的生活。

(以上所舉真實案例都已經過改寫,以保護病患隱私。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07)7686789喜洋洋心靈診所: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一路156號1-2樓(07)7272888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初診請先電話預約/請帶雙證件/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醫師門診若想看女醫師,建議掛「喜洋洋心靈診所」陳宇盈醫師、洪曉琪醫師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深度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本網站文章資訊來源主要是Synopsis教科書、MedScape醫療專業網站以及各種醫療期刊提醒您,健保精神科診所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有時會有副作用,看



5. 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

據衛福部統計資料,台灣目前的失智人口已經超過25萬人,以65歲以上的老人來算,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 ... 被害妄想:懷疑別人要毒害或迫害他當期主題減重塑身2019年03月號---請選擇------97年度------98年度------99年度------100年度------101年度------102年度------103年度------104年度------105年度------106年度------107年度------108年度------109年度------110年度------111年度------請選擇---2019年04月份-護脊保健2019年03月份-減重塑身2019年02月份-健康好年2019年01月份-真愛寶貝---請選擇---主管的話特別企劃健康焦點心靈點滴老照片心故事家庭醫師 家庭醫師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正確治療與照護很重要    「84歲的孫爺爺,近年來陸續有記憶力減退、說話容易重複,且問過的問題沒多久就忘,然後又一直問同樣的問題。

他在最近半年來,陸續出現功能退化的情形,像是上廁所後大便沒清乾淨或弄到地上,出門到陌生的地方會迷路。

兩個星期前,出現情緒易怒、對家人有言語辱罵情形,此外,他懷疑家裡有小偷、有人要從他身上拿錢,並且又懷疑太太有外遇,因此要拿棍子毆打妻子,家人被爺爺的暴力行為嚇到、感到不堪其擾,所以趕緊送來醫院治療....」     據衛福部統計資料,台灣目前的失智人口已經超過25萬人,以65歲以上的老人來算,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約有1人失智,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造成整體生活功能下降。

我的爸媽有失智症嗎?正常老化和失智的差別:1.正常老化-可能會忘記事情的某一部分,但事後經常會想起來-判斷力事情的能力正常-知道自己有健忘的現象,且自己比親人更關心-對基本的日常生活功能較無影響-說話連貫性上偶爾會忘詞2.失智-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不容易經提醒後記起-對事情的判斷力降低-大多數沒有什麼病識感(思考較固著、不覺得自己有失智、親人比當事人還擔心健忘的問題)-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顧能力明顯減退(例如無法自己洗澡,需他人協助)-說話較不連貫,常會中斷或用其他詞彙替代     然而,真正造成照顧者生活品質下降及沉重的心理負荷及壓力的其實是上述例子中失智老人常會合併出現的干擾行為、妄想或幻覺等症狀。

什麼是「失智症之行為精神症狀」?     台灣約有70%的失智症患者合併有精神行為症狀。

它包括憂鬱、妄想、幻覺、錯認及其他行為障礙(例如:攻擊行為、睡眠障礙、迷路、重覆現象等等),這樣的行為精神症狀可以在失智症病程中任何時期出現,是造成照顧者心理負擔和精神崩潰的最大來源,家人可能會因照顧困難而提早將老人家送入安養院,也會增加照顧上的經濟壓力,甚至引起老年人施虐情形,不可不慎!因此,若能對這些失智症相關的精神行為症狀有更多了解,並且學習如何適當的因應,就能減輕家屬照顧的負擔,以及提升病患和家屬的生活品質。

讓我們來認識失智症相關的精神行為症狀有哪些呢?1.情感病徵:憂鬱、焦慮、淡漠、躁動不安2.精神病症狀:a.妄想-被偷妄想:以被偷妄想最常見,常常覺得家中有小偷偷他東西或懷疑主要照顧者偷他的錢財。

但其實有時候是老人家忘記自己的錢財放在哪、或是已經花掉的事實-被害妄想:懷疑別人要毒害或迫害他-嫉妒妄想:懷疑配偶有外遇,進而對配偶有暴力攻擊行為b.幻覺-以視幻覺出現較多,會看到去世的親人或看到動物(鳥在飛、牛在吃草);而聽幻覺多半是模糊的聲音,或是聽到親人叫患者的名字c.錯認-錯認不存在的人在房子裡-錯認現在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錯認親人或配偶當成他人-錯認電視上的事件當成真實-錯認鏡中自己的影像是別人3.行為障礙-重複現象:可分為重複語言和重複行為,通常是病患忘了自己已經問過的問題或已經做過的事情,所以重複去做和發問-攻擊行為:對負面的感覺忍耐力降低、喪失判斷是非的能力,容易誤解別人意思,而發生言語及暴力之攻擊行為-睡眠障礙:日夜顛倒、白天嗜睡-漫遊、迷路:定向感喪失,且忘記家中地址、電話及不會尋求他人協助,導致外出不知如何返家,及容易在家裡及鄰近四處遊走-貪食行為:忘記自己剛剛已經吃過東西的情形,不停重覆地吃東西-病態收集:收集垃圾或用過的衛生紙-不適當性行為:在公共場所不穿衣服,或是不適當的觸摸他人身體部位該如何治療與照護?一.非藥物治療1.提供病患熟悉穩定的環境2.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3.訓練認知功能,強化尚未退化的功能4.改善病患的聽力與視力,找出可處理的促發因素,是否有未獲滿足的需求(例如:疼痛、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