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照護走錯路拖垮全家 | 老人妄想症處理方式

過去不瞭解失智症,也不懂照護的方法,帶失智症的母親到醫院求診,面對母親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醫師處理方式就是開立精神性藥物。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熟年人生失智症照護走錯路拖垮全家收藏瀏覽數7,4952017/03/31·作者/伊佳奇·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懿芬在這次家屬支持團體中說,看到伊老師最近在臉書所寫的一篇文章,感慨萬千。

過去不瞭解失智症,也不懂照護的方法,帶失智症的母親到醫院求診,面對母親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醫師處理方式就是開立精神性藥物。

母親服用後,每天昏昏沈沈的兩腿無力,跌倒過兩次,所幸沒有大礙。

懿芬接著說,直到看到伊老師的書《趁你還記得》,建議的非藥物療法的生活照護,學習到規劃規律化活動的生活,才逐漸改善,母親的精神行為症狀也隨之降低,尤其看過伊老師寫的『失智住院時,怎樣不會被施用抗精神病藥物』,瞭解精神性用藥的副作用,及另一篇『婆婆又妄想給藥就可以壓制?』,瞭解到失智症照護的方式,醫師應提供完整的資訊,尤其不能僅依賴精神性藥物。

有的家屬不知道懿芬講的是我的臉書中的哪一篇文章,於是希望我說明。

我說,看到3月4日聯合電子報的一則新聞「教授提早退休照顧失智父5年老了10歲」,有感而發所寫的一篇心得。

從這則新聞中,可看出台灣今天在失智症照護上,仍有的盲點。

過度依賴醫療及精神性藥物,以為藥物、法律可解決失智症照護問題,忽視生活照護、家屬教育與照護技巧培訓。

我也特別提出,台灣並非每一位醫療人員都像新聞中的那位醫師,但在大環境中,仍有為數不少的醫療人員是如此,造成的因素很多,譬如:未能進修學習新的知識與照護方式、受限於健保制度、無暇提供照護資訊、甚至還有神經科與精神科醫師間建立默契,遇到家屬抱怨時,就轉診給對方,雙方不告訴家屬可能解決的方法,或一同會診研究症狀,讓家屬在不同科別的門診間奔波。

這則新聞是指一位大學教授為照顧罹患失智症的父親,提早退休,父親有被害妄想等精神行為症狀(BPSD),醫師的建議與處理方式是:一、口服或長效型注射治療藥劑,以減緩症狀。

(精神性藥物)二、向法院申請監護宣告。

我在臉書中寫到,該名醫師如此的建議,能解決家屬的問題嗎?深信非但無法解決問題,且可能衍生更多精神行為症狀及副作用,加速長者退化,增加跌倒等風險。

這位失智症長者的症狀是懷疑他兒子及家人在食物、飲水中下毒,不敢吃、也不敢喝。

這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狀讓家人備受煎熬、困擾,家人帶患者就醫。

醫師檢視患者情況嚴重,開具藥方供患者服用,但患者也懷疑醫師在藥物中下毒,不吃醫師開出的藥物。

我說,長者真是睿智啊!那藥少吃為妙,最好不吃。

更糟的是,醫師竟然建議家屬去向法院提出監護宣告。

使這位家屬他飽受精神煎熬。

親友看到他為照顧父親,5年宛如老了10歲,相當不捨。

報導引用屏東縣一位醫院長的說法,他表示,失智症患者雖然會出現痠、麻、熱等身體現象,但大腦在不吃藥也不會感到不適症狀。

但由於失智症會併發妄想,有時會對家人、週遭的親友產生敵意,甚致出現攻擊行為,目前有新型滴劑,可加在患者飲水或食物中,或注射長效型藥劑,減緩患者症狀,稍為紓解患者家人的精神壓力。

從新聞中可研判,家屬對疾病認識有限,可能未做生活規劃,忽視情緒與安全感的建立,遇到精神行為症狀與照護上問題,向醫師尋求支援。

醫師解決問題的工具竟是:精神性藥物及法律。

我長期提醒家屬的是:許多接受新知的醫師都知道,臨床研究指出,精神性藥物長期使用有副作用,對患者心臟功能有致命性的影響。

第一線建議應是非藥物療法生活照護方式,當患者行為對自己或家人造成生命安危有影響才會考慮使用,但排除上述狀況後,將減量甚至停止服用。

至於向法院申請監護宣告,在實務上,法官要確認患者認知功能已缺損到無法自行判斷重要事務,往往已進入重度階段,如果患者病程尚在輕中度,是很難獲得法官同意。

這位醫師的建議是遠離法律實務。

我在『「監護宣告」可保護失智老爸嗎?』一文中已清楚說明。

看到這則新聞,實在心痛,深知還有許多家屬是陷在類似的生活中,更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