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咬症狀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肚皮突然出現黑點醫師:這種蟲一定要當心

夏天去野外,切記預防蜱蟲叮咬,可導致急性炎症、萊姆病。

(Shutterstock) ... 萊姆病潛伏期為3~32天,被咬後約1~3週出現症狀。

萊姆病的早期 ...正|簡×搜尋首頁>副刊>生活>健康1+1>健康生活>居家樂活>正文肚皮突然出現黑點醫師:這種蟲一定要當心文/孫正宇、李梅夏天去野外,切記預防蜱蟲叮咬,可導致急性炎症、萊姆病。

(Shutterstock)夏天正是遊山玩水、親近自然的好時候,不過,一位孫先生的經歷提醒我們:享受美好時光的同時,切記預防蟲咬,尤其是預防蜱蟲叮咬導致的萊姆病。

原來,紐約的孫先生(化名)平素喜歡釣魚,經常去野外垂釣。

這天他釣魚回家,洗澡時突然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芝麻粒大小的黑點,怎麼摳都摳不掉,心生奇怪。

第二天繼續觀察,發現這個小黑點竟然「長大了」。

理智告訴他,最好立即去看醫生,於是他趕到華人醫生諸航的診所。

諸航聽後,拿過放大鏡仔細一看,發現這個小黑點的形狀竟非常像一隻蟲子。

而這只蟲子,正是引發萊姆病(lymedisease)的元兇——蜱蟲(tick)。

孫先生之所以無法用手直接摳掉它,是因為它已經緊緊吸附到皮膚裡面。

當心蜱蟲叮咬,帶來嚴重疾病蜱蟲又稱為壁蝨、床蝨、臭蟲,長相和蜘蛛有些相似,只有火柴棒頭大小。

但當它吸飽血液後,可以膨脹到指甲蓋那麼大。

蜱蟲是一種寄生物,多數以吸食血液維生。

被蜱蟲叮咬後,可能造成水腫甚至急性炎症,還可能帶來萊姆病等傳染病。

諸航用專用的鑷子,幫孫先生取出蜱蟲並進行血液檢測,發現孫先生體內的萊姆病感染已經呈現陽性。

「還好,在初始階段他就來及時求診。

」諸航說,只有儘快取出蟲子才能避免毒素繼續攻擊人體。

「如果再晚來,可能毒素就要發作。

」萊姆病潛伏期為3~32天,被咬後約1~3週出現症狀。

萊姆病的早期症狀類似感冒,還可能伴隨頭痛、疲乏、淋巴結腫大等症,進而關節肌肉酸痛,出現紅斑,甚至心率不齊。

若未及時治療,晚期會導致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併發症。

因此在早期就應考慮預防、排除並及時治療萊姆病。

蜱蟲叮咬所致萊姆病引發的皮疹。

圖為常見形狀,也可能是其它形狀,或沒有皮疹。

(Wikipedia)孫先生在接受治療後,幸無大礙。

由於蜱蟲太小,而且常常吸附在衣服、毛髮、皮膚等裡面,諸航指出,美國有很多人遭受叮咬之後,直至萊姆病嚴重發作才懷疑元兇是蜱蟲。

甚至有人因為錯過治療萊姆病的時機而喪命。

暑假已經開始,諸航提醒野外宿營的孩子和大人要多加提防,野外宿營,登山,旅行,捕獵,釣魚都可能接觸到這類小蟲子,它們還寄生在馬、驢子、鹿等動物身上,接觸這些動物也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預防蜱蟲叮咬致萊姆病?為避免蜱蟲叮咬,甚至導致傳染,最好注意以下四點:1.在野外要及時噴灑防蟲劑,並穿長袖長褲;2.若在野外宿營,最好紮起褲腳,避免蟲子從褲管爬入;3.回家洗澡時要查看衣物和頭髮等部位,有無小蟲子吸附;4.想和動物近距離接觸的小孩子,可以在市面購買帶驅蟲藥物的電子小風扇,使蟲子不敢靠近。

如果外出旅遊回來出現不適而又找不到原因,最好儘快求醫診斷,諸航講述另一位出現早期類似感冒症狀的患者,雖然身上沒有找到咬人的蟲子,為預防萊姆病感染,還檢查了血液免疫指標,發現萊姆病感染呈陽性,幸而及時用藥處理,避免了嚴重後果。

◇· 虎頭蜂螫人連續致一傷一亡7招防蜂螫· 年輕男子心梗死亡醫生給心臟病人的痛心建議· 這個夏天不想被蚊子咬?7種常見植物能驅蚊醫師小檔案:諸航家庭科醫師,諸航西醫內科家庭全科診所院長。

地址:87860thSt.3FL, Brooklyn,NY11220(布魯崙60街與9大道街角處)電話:718-686-1100責任編輯:李清風相關文章一個空軍少校穿越生死之旅(下)圖 2016-02-09大陸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河南8天收1500例 2018-04-11蚊子咬一口2歲嬰眼腫成蜂窩性組織炎 2018-04-20研究揭示:為什麼老年人皮膚易瘙癢?圖 2018-05-12防骨鬆、骨折醫師推薦6種食物存骨本圖 2018-05-23年輕男子心梗死亡醫生給心臟病人的痛心建議圖 2018-06-19桃子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4種人吃要注意圖 2021-05-18省水達人抗旱策略人人都可過省錢環保綠生活圖 2021-05-11很多人坐下



2. 露營要懂的防蟲常識!不要被蜱蟲咬,染上萊姆病還不知 ...

王志堅醫師說明,人體感染萊姆病之後,早期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有灼熱感和瘙癢,還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如發熱、無力、頭痛、肌肉、關節 ...首頁疾病保健疾病預防心臟血管肝膽腸胃骨科復健婦科疾病男性疾病口腔衛生聰明醫療就醫與用藥認識醫院科別癌症治療身體小毛病睡眠困擾皮膚疾病中醫養生健康迷思吃出健康健康飲食食安問題保健食品孩童營養食譜料理營養資訊心靈活水職場關係照顧陪伴預約快樂揮別憂鬱元氣生活美容保養醫美抗老健康瘦身運動休閒居家智慧無菸世界兩性關係情人相處婚姻經營親子之間懷孕生產學前教養國小教養青春期大學生家有特殊兒親子溝通熟齡照護退休準備樂齡生活照顧父母老年疾病人物報導企業家明星藝人醫療公衛運動選手溫馨公益情健康加油站新聞專區影視異想好書推薦問卷調查健康懶人包專欄葉金川林慧芬林思宏黃乃芸葉雅馨吳酸酸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張鴻仁老ㄙㄨ謝孟雄雲門教室王宏育邱品齊Mr.6劉嘉逸網路書店疾病保健疾病預防心臟血管肝膽腸胃骨科復健婦科疾病男性疾病口腔衛生4項檢查揪出引發經痛、不孕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聰明醫療就醫與用藥認識醫院科別癌症治療身體小毛病睡眠困擾皮膚疾病中醫養生健康迷思小資族想打雷射、果酸換膚除青春痘、治療痘疤,這樣選擇療程最划算!吃出健康健康飲食食安問題保健食品孩童營養食譜料理營養資訊素食者不吃牛肉、內臟怎麼補鐵?12種含鐵食物大公開!心靈活水職場關係照顧陪伴預約快樂揮別憂鬱疫情讓你焦慮?5招用對「正念」提升防疫抗壓力!元氣生活美容保養醫美抗老健康瘦身運動休閒居家智慧無菸世界居家防疫入門款瑜伽4招式,重現下半身迷人線條!兩性關係情人相處婚姻經營媽媽下班也要休息!2個妙招讓老公、孩子主動幫忙做家事親子之間懷孕生產學前教養國小教養青春期大學生家有特殊兒親子溝通全國停課防疫,孩子在家學習如何提升專注力、寫作業效率?心理師傳授招數熟齡照護退休準備樂齡生活照顧父母老年疾病退休後樂當志工!從服務中找回自我價值人物報導企業家明星藝人醫療公衛運動選手溫馨公益情越野跑「一哥」周青甩開冠軍包袱,突破自我的祕訣健康加油站新聞專區影視異想好書推薦問卷調查健康懶人包工作日「微休息」不是偷懶,反而能提升工作效率!專欄葉金川林慧芬林思宏黃乃芸葉雅馨吳酸酸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張鴻仁老ㄙㄨ謝孟雄雲門教室王宏育邱品齊Mr.6劉嘉逸後疫情時代,樂齡族怎麼安排生活更樂活網路書店搜尋0登入會員專區 登出首頁健康加油站新聞專區露營要懂的防蟲常識!不要被蜱蟲咬,染上萊姆病還不知……露營要懂的防蟲常識!不要被蜱蟲咬,染上萊姆病還不知……出處/大家健康雜誌 2017-07-06採訪整理/張郁梵、圖/pixabay瀏覽數:31140收藏收藏瀏覽數:31140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點選手機分享圖標,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這幾年台灣吹起一股露營風,不論是往山裡鑽,吸收大自然的芬多精、順便避暑,還是到海邊擁抱夏天,只要帶著帳篷、睡袋和簡單的鍋碗瓢盆,野外效區都能成為露營聖地。

不過,到野外郊遊可要小心蟲蟲危機!台北一名國小三年級的男童,日前和家人露營完,返家一個月後,竟突然發燒不止,且身上還出現一圈圈、像牛眼般的紅疹。

經醫師仔細詢問,才知原來該名男童在露營時,曾和家人到鹿園遊玩,餵食園區內飼養的鹿,疑似因此遭蜱蟲叮咬,染上「萊姆病」。

收治該名男童的三軍總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王志堅醫師指出,萊姆病是一種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burgdorferi)所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是經由被感染的蜱蟲(俗稱壁蝨)叮咬而感染,並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

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馬及鹿等哺乳類動物,都可能得到萊姆病,只是在台灣較罕見,不像歐美國家比例較高,據美國疾病防制中心統計,美國每年至少有30萬人感染萊姆病,就連「搖滾小天后」艾薇兒(AvrilLavigne)也曾是萊姆病的苦主。

 萊姆病症狀似流感延誤治療恐致關節、器官病變王志堅醫師說明,人體感染萊姆病之後,早期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有灼熱感和瘙癢,還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如發熱、無力、頭痛、肌肉、關節疼痛等。

若置之不理,就會漸漸導致神經系統受損,出現腦膜炎、顏面神經失調等,嚴重一點的還會有心臟病變,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統疾病。

一旦患者延誤治療,拖到了晚期,最常見的表徵是關節炎,且多累積於大關節,尤其是膝關節,患者會反覆發作,導致膝關節腫脹、疼痛,統計發現,約有一成的患者會轉變為慢性關節炎,但也有些患者急慢性期的界限並不明顯,常混合出現。

王志堅醫師提醒,萊姆病潛伏期很長,有的甚至可潛伏長達近兩個月,像是上述案例中的男童就是



3. 春天小心蜱蟲叮咬6錦囊預防

叮咬一段時間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炎的症狀,且蜱蟲在吸血的過程可能將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傳染給人類,帶來的傳染病包括:萊姆 ...HOME健康新知醫療分科腫瘤科»婦產科»男科»兒科»牙科»骨科»內科»外科»皮膚科»耳鼻喉»眼科»精神科»動物醫院»醫療生技»美麗新知»兩性議題»育嬰親子產前照護»產後護理»哺乳»育兒護照»親子生活»即時新聞減重塑身中醫減肥»西醫減肥»運動塑身»減重營養»塑身補習班»吃出健康低卡飲食»防癌飲食»疾病飲食»健康小學堂»養生保健中醫調理»自然偏方»養生指南»保健迷思»銀髮族失智症專區銀髮樂活»銀髮長期照護»銀髮性生活»常見疾病失智症攝護腺退化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憂鬱症銀髮骨健康十大慢性病關節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肝炎腎臟病氣喘骨質疏鬆症痛風十大癌症大腸癌肺癌肝癌乳癌口腔癌子宮癌胰臟癌食道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癌症百科癌症飲食»癌症照護»線上諮詢名人名醫影音健康新知熱門影音健康智慧塑身補習班健康小學堂健康小食堂專題買健康熱門:飛蚊症頭痛脂肪肝過敏子宮肌瘤首頁>健康新知>內科>神經內科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Google+收藏12018/3/1下午04:37:07華人健康網收藏(關鍵字:發燒,病媒蚊,蜱蟲,萊姆病,郭怡彣)近年來許多民眾崇尚自然、熱愛戶外活動,假日喜歡登山、露營、郊區健行等,然而台灣地處高溫潮濕的亞熱帶氣候,非常有利於病媒蚊蟲滋生,在出入山林之際需多一份警戒心。

(情境照片/華人健康網圖庫提供)什麼是蜱蟲?蜱蟲俗稱壁蝨、扁蝨、黑腳蝨、草耙子,為八隻腳的節肢動物,主要棲息於草地、農田、森林等野外環境中,以春夏及初秋最為活耀,靠吸食血液維生,鳥類、囓齒類與大型哺乳動物(包括:貓狗、人類)都是蜱蟲的主要吸食對象。

不吸血時牠的大小如米粒,吸飽血液後會膨脹如指甲片般大,在人體最常叮咬的部位是皮膚較薄的皺褶處,如腋下、胯下、頸部耳後、乳房下緣、大腿內側、會陰部等,除了人體直接接觸蜱蟲外,也可能由飼養的寵物攜帶而間接吸附皮膚。

(圖片提供/亞東醫院)蜱蟲在叮咬人的過程會將口器插入皮膚,口器上佈滿鋸齒狀倒鉤,能使蟲體固定在皮膚上,同時會分泌含有麻醉物質的唾液,減低疼痛感以增加吸血的成功率。

叮咬一段時間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炎的症狀,且蜱蟲在吸血的過程可能將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傳染給人類,帶來的傳染病包括:萊姆病(Lymedisease)、Q熱(Qfever)、兔熱病(Tularemia)等,因此在移除蟲體後,還必須追蹤有無得到蜱蟲傳染性疾病。

蜱蟲傳染病有哪些症狀?許多蜱蟲傳染病都有類似的症狀,若在叮咬後的數天到數週內出現以下症狀,務必儘速就醫!發燒、畏寒、疲倦。

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痛。

皮膚紅疹:以萊姆病為例,70-80%的病人會在叮咬處出現「遊走性紅斑」,此皮膚表現為萊姆病早期最典型的症狀。

(圖片提供/亞東醫院)◄上一段12下一段►看更多神經內科高血壓搞懂3體質 吳明珠:菊花3茶飲降血壓擔心血壓高爆血管?芹菜顧血管、降血壓聰明吃蔡依林帶狀皰疹上身!增強免疫力第一,預防4錦囊焦慮憂鬱飆升,「快樂荷爾蒙」來幫忙!營養師:維生素D、Omega-3助調節情緒輕症突然在家猝死,隱型缺氧是殺手!「快樂缺氧」攫取病人的肺,往死亡走去…COVID-19/新增334本土病例、256例校正回歸、6例死亡更年期不是只有熱潮紅、夜間盜汗〜小心併發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3大婦癌空污不只害氣喘,恐釀心血管疾病!名醫:預防氣喘從產前產後關鍵1千天開始全民節水省起來!黃豆粉、小蘇打粉洗碗洗菜誰厲害?保健焦點糖是健康殺手?遠離代謝症候群這樣做晚餐吃水果不只容易變胖!眼睛乾澀、疲勞,乾眼症中鏢!預防腦中風、通血路該怎麼吃?喉嚨痛、吞嚥困難扁桃腺發炎?益生菌抗過敏還能從「腸」減肥更年期引爆3大婦癌風險預防嚴重併發症,快樂迎接停經人生你的胃酸逆流而上了嗎?了解疾病成因,舒緩自救刻不容緩!目睭霧茫茫,怎麼辦?擊退傷害視力的3大敵人,找回好眼力!喉嚨卡卡竟是癌變前奏曲!了解致病成因,早期發現病變,維持健康人生。

計程車防疫再升級台灣大車隊簡訊實聯制,公共運輸防疫再升級!新冠肺炎染疫能痊癒?再生醫學幹細胞可望帶來契機!想預防血栓就靠這味?吃新鮮鳳梨竟有5大好處,營養師表示...常見問題:痘痘減肥月經營養懷孕立即查詢保健達人:[營養科]蔡怡瑄[營養科]黃曉彤醫生診所科別不分科骨科牙科兒科眼科整形外科婦產科泌尿科皮膚科中醫內科外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獸醫不分科長期照護家醫科健身專家教授復健科腫瘤科營養科藥師立即查詢【免費講座】子宮肌瘤一定要切…【免費入場講座】咳嗽、胸悶、…【免費講座】氣喘(蝦龜)可否…【講座



4. 蜱蟲叮咬症狀

蜱蟲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 ... 2.3​、蜱咬熱:在蜱吸血後數日出現發熱、畏寒、頭痛、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蜱蟲叮咬症狀sylina健康新聞檢舉此篇蜱蟲叮咬症狀1、什麼是蜱蟲蜱屬於寄蟎目、蜱總科。

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通稱為硬蜱,屬硬蜱科;無盾板者,通稱為軟蜱,屬軟蜱科。

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愛躲在茶葉背面。

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

蜱蟲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有感染的可能。

2、蜱蟲危害的臨床表現2.1、皮疹:水腫性丘疹或小結節,紅腫、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蟲咬的痕跡2.2、蜱麻痺:系蜱唾液中的神經毒素所致,易發生在小兒,表現為急性上行性麻痺,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2.3、蜱咬熱:在蜱吸血後數日出現發熱、畏寒、頭痛、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2.4、自我感覺疼痛難忍。

3、蜱蟲叮咬的傳播途徑及危害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

蜱蟲叮咬攜帶病原體的宿主動物後,再叮咬人時,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引起發病,傳染途徑疑為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

蜱蟲叮咬人後會散發一種麻醉,將頭埋在皮膚內吸血,同時它分泌一種可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鑽入人體需及時取出,若不及時取出,輕者,數年後遇陰雨天氣,患者便瘙癢難忍;重者,高燒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發森林腦炎。

蜱蟲叮咬後怎麼治療蜱蟲一般活躍在春夏季節,肉眼可以看到它是褐色的,多半吸附在人體的頭頸,腋窩處。

對於那些體質弱的人群,老年人,被它叮咬過後會出現心腦病,出血熱等較為嚴重的病,導致死亡的幾率大大增加。

平時我們怎麼預防蜱蟲呢?被蜱蟲咬了怎麼治療?1、減少在野外、草地逗留的時間。

2、到野外遊玩,建議穿長袖、長褲,淺色衣物,防止蚊蟲叮咬。

3、在身上噴一些防蜱蟲的藥物,可以噴在衣服上。

4、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皮膚,可以用酒精塗在蜱蟲的身上,蜱蟲頭部放鬆或死亡。

再用鑷子夾下蜱蟲,不能用力扯開蜱蟲。

5、被蜱蟲咬了,可以用撲爾敏、地錄雷他定等抗組胺藥急救。

6、蜱蟲吸血的口器很複雜,上面長著倒刺,一旦不恰當地拔除正在吸血的蜱蟲,很可能讓它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

必須按照正確的方法來處理。

7、要用鑷子或尖鉗子貼近皮膚並夾牢蜱的頭部,然後慢慢施壓往下拉。

在移除蜱時要小心不要把蜱捏碎或扭斷,因為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沾染到受感染的蜱的組織碎屑或糞便,也有機會受感。

在移除蜱後,應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並用肥皂及水洗手。

如何預防蜱蟲1、避蚊劑能預防蜱蟲據專家介紹,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風險的主要措施。

他們可噴塗避蚊胺(DEET)等驅避劑,進行防護。

如發現蜱附著在身體上,應立即用鑷子等工具將蜱除去。

因蜱體上或皮膚破損處的液體可能含有傳染性病原體,不要直接用手將蜱摘除或用手指將蜱捏碎。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寵物的體表。

如發現動物體表有蜱寄生時,應減少與動物的接觸,避免被蜱叮咬。

2、野外如何預防蜱蟲由於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因此外出遊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驅蚊液,儘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

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穿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

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

來源:網路   版權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分享到臉書分享到Google+分享到Line分享到微信×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舉報文章-蜱蟲叮咬症狀檢舉類型選擇違規類型重複文章暴力血腥色情煽情違規侵權其他原因檢舉原因1.若是為重複文章,請填寫重複文章的網址連結2.若此篇文章已侵犯您的著作權,請附上原文章連結。

舉報



5. 春天小心蜱蟲叮咬得傳染病

亞東院訊電子報第220期(2018年3月)  春天小心蜱蟲叮咬得傳染病皮膚科郭怡醫師   近年來許多民眾崇尚自然、熱愛戶外活動,假日喜歡登山、露營、郊區健行等,然而台灣地處高溫潮濕的亞熱帶氣候,非常有利於病媒蚊蟲滋生,在出入山林之際需多一份警戒心。

  什麼是蜱蟲?  蜱蟲俗稱壁蝨、扁蝨、黑腳蝨、草耙子,為八隻腳的節肢動物,主要棲息於草地、農田、森林等野外環境中,以春夏及初秋最為活耀,靠吸食血液維生,鳥類、囓齒類與大型哺乳動物(包括:貓狗、人類)都是蜱蟲的主要吸食對象。

不吸血時牠的大小如米粒,吸飽血液後會膨脹如指甲片般大,在人體最常叮咬的部位是皮膚較薄的皺褶處,如腋下、胯下、頸部耳後、乳房下緣、大腿內側、會陰部等,除了人體直接接觸蜱蟲外,也可能由飼養的寵物攜帶而間接吸附皮膚。

    蜱蟲在叮咬人的過程會將口器插入皮膚,口器上佈滿鋸齒狀倒鉤,能使蟲體固定在皮膚上,同時會分泌含有麻醉物質的唾液,減低疼痛感以增加吸血的成功率。

叮咬一段時間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炎的症狀,且蜱蟲在吸血的過程可能將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傳染給人類,帶來的傳染病包括:萊姆病(Lymedisease)、Q熱(Qfever)、兔熱病(Tularemia)等,因此在移除蟲體後,還必須追蹤有無得到蜱蟲傳染性疾病。

蜱蟲傳染病有哪些症狀?     許多蜱蟲傳染病都有類似的症狀,若在叮咬後的數天到數週內出現以下症狀,務必儘速就醫!*發燒、畏寒、疲倦。

*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痛。

*皮膚紅疹:以萊姆病為例,70-80%的病人會在叮咬處出現「遊走性紅斑」,此皮膚表現為萊姆病早期最典型的症狀。

被蜱蟲叮咬怎麼辦?     在野外發現被蜱蟲叮咬時,應儘快將蟲體摘離身體。

研究指出,如果在蜱蟲叮咬的一到兩天內移除蟲體,被傳染萊姆病的機會很低,隨著吸附時間的拉長,受感染的機率大增。

目前坊間有許多偏方來幫助移除蟲體,包括塗抹酒精、凡士林、用火烤等,但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建議以直接鑷子夾除蟲體,過程如下:*簡單消毒後,在貼近皮膚的位置以尖頭鑷子夾住蜱蟲,用緩慢且穩定的力量往上拉,過程不可抖動或是扭動。

*移除蟲體後,以酒精、優碘、或肥皂水清洗叮咬處。

*在沒有鑷子的情況下,可用手套或衣服包覆的手指取代。

*移除蟲體過程中,口器若不幸卡在皮膚內,只需塗抹消毒藥水,不需積極挖出或切除,以免造成皮膚更大的傷害。

如何避免蜱蟲叮咬?*在野外郊遊時,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地帶,或在蜱蟲主要棲息地長時間坐臥。

*如果必須翻山越嶺,最好穿著長袖衣褲及靴子,長褲要塞進鞋子裡,並於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驅蟲藥劑(20-30%DEET)。

*衣物、鞋子、帳篷等露營裝備需使用殺蟲劑(0.5%permethrin)浸泡或噴灑。

*從野外返家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並仔細檢查身體是否遭蜱蟲叮咬吸附,尤其是胯下、腋下、肚臍、耳後等皺褶處。

*以烘衣機高溫烘烤穿過的衣物至少10分鐘,可殺死躲在衣服上的蜱蟲。

*家中的寵物應時常檢查是否遭蜱蟲吸附,特別是從戶外返家後。

   以上提供大家一些關於蜱蟲叮咬的小知識,時序即將入春,在享受野外活動之餘,務必做好防護措施,減少皮膚暴露,儘可能降低接觸蜱蟲的機率,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心!  圖一、蜱蟲叮咬常見於皮膚較薄的皺摺處     圖二、遊走性紅斑(erythemamigrans)的特徵為紅色環狀丘疹,此紅斑會逐漸向外擴散成靶心狀,局部灼熱,但通常不痛不癢  圖三:移除蟲體時,以鑷子夾住蜱蟲靠近皮膚的位置,緩慢往上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