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瘋病台灣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麻风病

漢生病(英語:Leprosy),又作麻疯、癩病、癘風,醫學領域稱為漢生病或韓森氏病(英語: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風桿菌與瀰漫型痲瘋分枝桿菌引起的 ...漢生病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的引用需要進行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12月25日)參考文獻應符合正確的引用、腳註及外部連結格式。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漢生病去世一個多月前的達米盎神父,此時他已因罹患漢生病而近乎毀容。

達米盎是比利時天主教布道家,曾自願遠赴夏威夷救治漢生病患者,不幸最後也因感染漢生病而在當地去世。

症狀多發性神經病[*],觸覺遲鈍,色素脫失,感覺異常[*],肌肉萎縮[*],攣縮[*],肉刑,眼瞼閉合不全[*],角膜炎,穿孔[*],形變,流鼻血類型primarybacterialinfectiousdisease[*],mycobacteriuminfectiousdisease[*],眼部疾病[*],神經病,testiculardisease[*],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被忽視熱帶病肇因麻風桿菌,瀰漫型麻風分枝桿菌治療藥物治療,抗菌[*]盛行率173,358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傳染病科ICD-10A30ICD-9-CM030OMIM246300DiseasesDB8478MedlinePlus001347eMedicinemed/1281derm/223neuro/187PatientUK(英語:PatientUK)漢生病MeSHC01.252.410.040.552.386Orphanet548[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每10萬人因麻風而導致的失能調整生命年。

數據來自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1]漢生病(英語:Leprosy),又作痲瘋、麻風、麻瘋、癩病、癘風,醫學領域稱為漢生病或韓森氏病(英語:Hansen'sDisease),是由麻風桿菌[2]與瀰漫型麻風分枝桿菌[3]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經由飛沫傳染但傳染性並不強。

感染初期不會出現症狀,潛伏期可達5至20年[2]。

該疾病會在神經系統、呼吸道、皮膚與眼部出現肉芽腫(英語:Granuloma)[2],導致患處失去痛覺感知,常造成四肢反覆損傷而需截肢[4],也可能出現虛弱與視力變差的症狀[4]。

視乎不同的細菌數量,漢生病可分為兩種主要的類型:少菌型(英語:paucibacillary)與多菌型(英語:multibacillary)[2][5]。

兩個類型主要是由皮膚感覺遲鈍甚至消失的白色斑塊病變數量來分,少於五個病變稱為少菌型,多於五個則是多菌型[2]。

確診漢生病的方式有二:一是在皮膚切片下找到耐酸性染色陽性菌(英語:Acid-fastbacilli);二是以聚合酶連鎖反應偵測細菌DNA的存在。

漢生病的感染者多為經濟狀況不佳者。

[6]漢生病經治療後可痊癒[2]。

針對少菌型漢生病的治療是服用二胺苯碸(Dapsone)及利福平(Rifampin)6個月[4]。

而多菌型漢生病的治療則包括12個月利福平、二胺苯碸及氨苯吩嗪的療程[4]。

這些治療藥物由世界衛生組織免費提供[2]。

此外,也有其他的抗生素能被用作治療漢生病[4]。

據統計,2012年全球有189,000宗慢性個案及230,000的新個案[2]。

慢性個案的數量較1980年代的500多萬已下降[7][8]。

大多數的新個案都發生在16個國家,而印度的個案數佔了其中的一半[2][4]。

在過去20年中,有1,600萬的漢生病患者自疾病中痊癒[2]。

漢生病影響了人類數千年[4]。

該疾病的英文名稱起源於拉丁文的lepra,意義為「鱗片」。

而漢生病(英語:Hansen'sdisease)的名稱則是起源於內科醫生格哈德·阿瑪爾·漢生[4]。

在部份國家會將病患隔離於漢生病療養院,如印度隔離了超過1,000人[9],中國數百人[10],非洲大陸也有隔離病患的情形[11]。

然而,大部分的療養院皆已關閉[11]。

漢生病在歷史上常受到社會歧視(英語:Leprosystigma)[2],而這也是該疾病無法自我通報與早期治療的一個障礙。

1954年開始,為了讓漢生病患受到重視,每年的1月26日或離此日最近的星期天被定為世界



2. 【訃聞】樂生就是我的家 樂生院友林卻阿嬤

1940年代,世人對於麻瘋病(漢生病)一知半解,14歲開始,住在宜蘭的林卻漸漸感覺 ... 【訃聞】丁松筠神父病逝早已肯定:「我會死在台灣」.人物2017.08.2105:18臺北時間【訃聞】樂生就是我的家──樂生院友林卻阿嬤文|黃文鉅在樂生院貞德舍住了76年的林卻,始終等不到樂生重建,所幸政府已認錯並討論重建,足可告慰她的在天之靈。

(照片翻攝自快樂‧樂生臉書專頁)98歲的樂生療養院(簡稱樂生院)院民林卻,於8月18日(五)下午3時半安祥辭世。

1930年代興建於新莊中正路的樂生院,因為捷運新莊線動線規劃的緣故,在2002年被迫拆遷70%。

2005年,迴龍院區完工後,仍有部分住民堅守舊址「貞德舍」不肯離去,林卻阿嬤即是其中一位。

2008年12月,警方以電鋸強行破門,貞德舍難逃拆遷命運,林卻阿嬷只好改搬到過去給精神病患居住的「怡園」。

從21歲入院算起,林卻阿嬷在樂生院一共度過了76個寒暑,她曾經說過,樂生就是她的家,是她的第二故鄉,心底早已對此地埋下深刻的感情。

她出身宜蘭農家,8個小孩之中她排行第6,因為家境貧窮,又重男輕女,年僅4歲的林卻,命運如同家中其他姊妹一樣,早早便被父母指給人家當童養媳。

她17歲出嫁,隔年生下1個女兒。

1940年代,世人對於麻瘋病(漢生病)一知半解,14歲開始,住在宜蘭的林卻漸漸感覺左手僵硬,筋痛,手指莫名捲曲,為了扼止病情,她吃了3年漢藥,卻不見好轉,疼痛蔓延到雙腳和臉頰,皮膚全部起了厚厚的紅疹,會起泡,甚至破洞流血。

21歲那年,她終於去看醫生,被診斷是麻瘋病,鄉下無藥可治,醫生建議她去台北的樂生院治療,治療時程恐怕遙遙無期,她割捨不下身邊4歲的女兒,以及才出世的兒子,所以不願前往,沒想到,隔天警察上門強制把她送進樂生院去。

她並不知曉,這一去就像是掉進沒有盡頭的洞穴。

到了樂生院才發覺,根本沒有特效藥可治療,隔離才是主要目的。

她天天痛,天天哭,偶爾注射止痛藥。

過去受訪時她曾說,當時有許多人痛到受不了跑去上吊自殺,她忍了下來。

適逢二次大戰,除了被迫跟親人分隔二地,在裡頭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有時一碗飯配鹽巴就是一餐,有時她會從宜蘭家裡帶一些米去樂生煮,買菜也要靠自己想辦法,這還算好了,一些家裡沒錢的人只能餓肚子,沒過多久就死了一堆人。

住院期間,她偶爾返家探親,走在外面,不斷有人指指點點:「那是骯髒病院出來的。

」有時搭公車還被拒絕,對疾病的無知帶來更多歧視,歧視是針,刺在每個住民身上。

後來她病情愈來愈嚴重,手腳對冷熱無感了,皮膚漸漸像是死去一樣,但是為了活下去,她勉強做些手工掙錢,即便傷口疼痛,日常生活之中,不論折棉被或盥洗,她依然靠自己,事實上,她也只能靠自己。

30歲時,林卻病況惡化,雙手十指和雙腳因潰爛而截肢,鼻梁也塌陷,33歲時,特效藥終於廣泛使用,可惜病症已經深深嵌入她的生命揮之不去。

1958年,林卻搬進貞德舍,一個大空間住17人,基本配給只有1張床、1個櫃子,水電用量有額度限制,超過必須自費,電視、冰箱、電扇都是很後來才陸續自行添購的,因為住民一個一個走了,空間頓時寬敞起來。

林卻晚年深受心臟病之苦,病急之下還得去住院。

平常,她多半服用孫子和孫女買給她的中藥緩和病情。

據說林卻晚年養過一隻叫老K的小狗和一群貓咪,紀錄片《樂生活》裡,她最常準備一些食物餵那些貓,畫面中的她,也沒有什麼埋怨了,只希望政府能重建樂生,讓她拾回記憶中最美好的風景。

「貞德舍」彷彿是林卻的大觀園,從青春到遲暮,從眾聲喧嘩到人丁寂寥,唯有咪咪咪的叫聲迴盪在耳際,填補了那些不被理解的苦楚與疼痛。

更新時間|2017.08.2110:394/1起會員獨享15類專屬內容,現在加入會員立刻免費解鎖,在無廣告的閱讀環境下,享受突破同溫層的深入報導,邀您立即加入。

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下載鏡週刊電子雜誌立即下載



3. 建造樂山療養院,幫助痲瘋病人得潔淨——「台灣痲瘋病治療之 ...

〈馬太福音〉第八章記載耶穌治好了那位嚴重的痲瘋病人,我就立志要將痲瘋病消滅。

」 文:盧俊義. 台灣痳瘋病治療之父——戴仁壽醫師. 過去 ...2018/07/29,健康戴仁壽與兒童|PhotoCredit:Unknown@WikimediaCommonsPublicDomain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盧俊義台灣痳瘋病治療之父——戴仁壽醫師過去,台灣曾有過很嚴重的痲瘋病問題。

這一代的年輕人會知道痲瘋病,可能是因為「樂生療養院」被政府徵收土地作為開闢捷運之用,讓許多年輕子弟開始去瞭解這個日治時代的可怕疾病。

但甚少人會注意到,最早投入全部精神和能力去關心台灣痲瘋病醫療工作的,是一位由英國宣道會差派而來、名叫「戴仁壽」的醫師。

戴仁壽醫師(Dr.GeorgeGushueTaylor)於一八八三年十二月六日,出生在加拿大東部的紐芬蘭島(NewFoundLand)一個叫「羅巴斯灣」(BayRoberts)的小漁村。

父親是衛理公會的「巡迴牧師」(即沒有在固定的教會牧會,而是要四處去幫助沒有傳道者的弱小教會的牧師),戴仁壽醫師出生時,剛好父親在島上舉辦佈道會,他父母都認為這是上帝特別的賞賜,因此,他從小就被教導將來要跟父親一樣成為牧師,四處去傳福音。

這種觀念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非常興旺,幾乎每個基督徒家庭都會鼓勵孩子當傳道者,到貧困地區傳福音。

如果有青年獻身當傳道,有些教會會在禮拜堂的屋簷上掛燈,只要看屋簷上掛幾個燈,就知道該教會出了幾個傳道者。

有的教會則是用一小片銅牌鑲在禮拜堂內的牆壁上,寫上傳道者的名字以及到哪個地方傳福音的簡單記錄。

在戴仁壽醫師十歲的時候,父親因為積勞成疾,獲得教會准許休養兩年時間。

這段期間,他父親經常讀書,特別是讀一些宣教師到世界各地傳福音的記錄。

他父親常叫年幼的戴仁壽坐在床邊,有時是在書房裡,然後把故事一篇一篇地讀給他聽,於是,這些在外國傳福音的精彩故事便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真正影響戴仁壽醫師後來決定去行醫的,是同樣發生在他十歲那年的一件事。

有一天,一位醫師(同時也是宣教師)正好看見小戴仁壽在路邊玩耍,就問他要不要搭乘自己的馬車,小戴仁壽高興地答應了。

這位醫生要到羅巴斯灣為孩童打牛痘疫苗,但當時加拿大正在流行天花,路上到處都是警告用的告示牌,小戴仁壽就問醫生怕不怕被傳染。

這位醫生告訴他說:「我經常洗手,保持雙手乾淨。

所以不會害怕。

」小戴仁壽聽到「只要常洗手」就不用害怕傳染病,這是多麼簡單的事啊!於是他小小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他隨即問這位醫生:「我將來也可以跟你一樣當個不怕傳染病的醫生嗎?」醫生回答他說:「當然可以,而且可以幫助很多人得到醫治。

」當天黃昏他回到家,馬上跟母親說他將來想要當「宣教的醫生,這樣既可醫治人的病,也可以傳福音」。

他的母親聽了非常感動。

在母親的鼓舞下,戴仁壽醫師堅定了將來要投入醫療傳道的願景,而格利菲博士(Dr.WiffredThomasonGrenfell)的一番話,更是大大堅定了戴仁壽醫師的信念。

這位從倫敦遷居到羅巴斯灣這個小村落的格利菲博士,是當時英國相當有名的外科醫師,他一再告訴這裡的居民,不能以住在一個如同世外桃源的地方而滿足,每個人都領受過上帝賞賜的恩典,領受越多的人,對偏遠地區貧困民眾的負擔要越重,這樣才能回應上帝的愛。

他說:「上帝的愛,不是用來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而是要與需要的人一起分享。

」格利菲醫師說很多人都懷疑他,認為他是英國出名的外科醫師,怎會想要搬到這種小村落呢?他說,這是因為有一次他在倫敦參加美國著名佈道家慕迪(DwightL.Moody)的佈道會,深受感動而加入了醫療傳道的行列。

他創辦「醫療船」到各地偏遠村落去服務,在一八九二年來到紐芬蘭的另一個小漁村「拉不拉多」(Labrador),發現那是被英國政府所疏忽的貧困村落,因此他決定居住下來,透過醫療去改善村民的生活和醫療衛生。

他組織漁民成立漁會,也聘請有手藝的人到那裡教導漁民在空閒時做手工藝品,再用自己的人脈將漁民的手藝品賣出去,改善漁民的經濟生活。

他說:「我確信這是上帝要我善用祂賞賜在我身上的才能,吩咐我去做的工作。

」格利菲博士的這番話,大大鼓勵了戴醫師正在逐漸長大的心靈,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4. 月刊318期

樂生今昔. ◎張瓊齡. 《樂生的世界》‧之一 在台灣,痲瘋屬法定報告傳染病。

民國五十一年,台灣省政府頒布痲瘋病 防治規則,明訂全省的痲瘋病患,其登記、 ...▲專題報導|上一頁||下一頁||上一層||回首頁|樂生今昔◎張瓊齡《樂生的世界》‧之一 在台灣,痲瘋屬法定報告傳染病。

民國五十一年,台灣省政府頒布痲瘋病防治規則,明訂全省的痲瘋病患,其登記、管理、巡迴醫療、衛生教育及防治宣導,都由樂生療養院統籌辦理﹔將我國近代的麻瘋醫療帶入正軌。

近年來,在政府及民間醫療機構的努力下,痲瘋病已能有效地控制。

根據衛生署統計,去年一年至今,本省新增病患只有一人,在這樣的情勢下,「樂生院」早已不再收納新病患。

現階段,「樂生」的時代任務已降至最低,應被視為一個歷史產物──那是幾百個人,用他們一生最後的歲月,將人類六千年的痲瘋病血淚史,在台灣這個地方,活生生的示現出來……「樂生」,是麻瘋病患聚居的所在。

打從昭和五年(民國十九年)的「癩病療養所樂生院」,五棟病房收容患者百餘人起﹔民國三十四年改名稱為「台灣省立樂生療養院」,四十二棟病房收納患者達九百餘人﹔到如今,六十一棟病房,包括掛名未住的患者,尚有六百多人。

◆過去──因應時代需要而產生的收容、隔離機構早年,當對治痲瘋病的特效藥D.D.S.尚未發明,醫界對於此病的傳播、預防、治療方式也尚無定見之時,社會對於越來越多被發現罹患痲瘋病的患者的處置方式,是經由官方的力量,設立一所收容機構,將近些人嚴格強制地與社會隔離開來。

以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一般人對於防範疾病通俗的見解下,為了保障絕大多數「健康人」的「安全」,剝奪掉幾百個病因不明的慢性傳染病患的自由,以求安定「健康人」的心,此種方式別說是站在醫療保健的立場,單是站在政治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隔離政策」是一項必然的措施。

身處在那樣的時空裏,已發病且被發現的痲瘋病患,注定要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

因此,昔日的「樂生」,就是個基於時代要求,所形成的時代產物。

◆現在──因時代需求的轉變而成為痲瘋病患專屬的養老場所然而,時勢所趨,政府衛生行政單位以及長期為本省痲瘋患者投注心力的基督教醫療體系,配含著醫學界研發出的有效藥劑,以及對於痲瘋病傳染方式的進一步了解,並有醫護人員長期與患者接觸卻未被感染的實證經驗為基礎──民國四十八年之後,對於新發現病患,採取「在家門診治療」方式,也就是派遣醫護人員到病患家中看診,或由病患親至專門醫院持續門診治療。

通常,一般病人在用藥兩天後,即由開放性病人轉為非開放性病人──此時的病人本身雖帶菌,卻不會傳染給他人。

而根據國際痲瘋病救濟協會宣布的最新決議,痲瘋患者只要依照指示,持續用藥兩年,兩年期限一到,方一律終止給藥──因為依據實驗顯示,即使此時病人仍帶菌,然而終止用藥之後,病菌會逐漸減少至最低程度。

去年,根據衛生署的統計,本省新增病患的人數是「零」,今年,截至目前為止,也只有一位新病患。

這樣的結果顯示,在今天,只有那些未被發現、未接受任何治療,且帶有極大病菌的病患,才有可能在長期相處的情況下,對那些本身先天免疫能力弱的人,造成傳染﹔然而,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以上的一般健康人,身上都有抵抗痲瘋分枝桿菌的免疫能力,因此即使被感染,也不會成為痲瘋病患。

在這樣的情勢下,「樂生院」早已不再收納新病患,目前住院的患者,院齡絕大多數在四十年以上,有兩位甚至已達六十年。

今日的「樂生」,雖然依舊負擔些許時代任務,因為畢竟痲瘋病在台灣並未絕跡,但其時代意義已降至最低﹔現階段,它應被視為一個歷史的產物,那是幾百個人,用他們一生最後的歲月,將人類六千年的痲瘋病血淚史,在台灣這個地方,活生生地示現、見證出來。

◆未來──將不再是專門為麻瘋病患而保留的一片天地還住在「樂生」的最後這批人,隨著他們的年老逝去,終有一天,「樂生」這個歷史的產物,也要成為歷史的陳跡。

就算痲瘋病不會從世上絕跡吧!但是,今後在台灣的患者,絕少有人會再像這批人一樣,只因為患了痲瘋,就要大半輩子與世隔絕,被迫聚居在一處,非要在同病相憐的病友之間,才能坦然地保有一分身為人的尊嚴與誠摯的情誼。

不久的將來,這個療養院的所在地,會因應時代的需求,重新地規劃再利用,也許仍有部份的病患在此頤養天年,卻再也不會是純然為痲瘋患者而保留的天地。

能夠告別「樂生」,重回社會的人,多已不在院內了﹔留下來的人,「回不回社會」這個問題,在這個時候,對他們來說,也談不上是什麼重要的事。



5. 台灣人聞之色變的痲瘋病患,金髮碧眼的她無怨無悔照顧著

台灣當時籠罩在對痲瘋病的恐懼與不安之中,對於「可怕的痲瘋病患」採取「強制捕捉」,政府甚至呼籲全國民眾「舉告」痲瘋病人,檢舉還有獎金,將所有的 ...VVIP會員會員專區支持我們新聞新聞總覽VIP專文政治國際軍事國內中港澳重磅專訪專題歷史調查風數據運動風民調地方新聞風影音公民運動立院直播評論評論總覽風評專欄投書風書房文化財經重磅財經下班經濟學名人真心話科技冷戰1%Style房地產生活風生活職場旅遊美食健康品味生活科技娛樂居家汽車華爾街日報華爾街日報選文風編輯導讀支持我們屏東最大鮪Search»投資理財ETF拜登JoeBiden歷史民進黨蔡英文國民黨存錢台灣買房立即登入帳號維護會員資料會籍管理序號兌換咖啡贊助贊助紀錄作者專區支持我們登出會員中心會籍管理序號兌換咖啡贊助贊助紀錄WSJ訂閱支持我們現正熱映中熱門文章更多文章熱門分享澎湖白姑娘寫下台灣史上最感人的一頁歷史與傳奇,愛台灣一點也不輸台灣人。

(圖/想想論壇提供)她出生在中國,求學在美國,卻將一輩子都奉獻給台灣。

她無私照護沒有人敢靠近,沒人要照顧的痲瘋病患40年,直到身體衰老,她都不願離開台灣,最後的遺囑是:「把我的骨灰,撒向澎湖的大海......」白寶珠(MarjorieIngeleivBly),人們都稱她「白姑娘」,因為父親到中國傳教,她在中國出生;八歲時遭逢猛烈戰火,她們倖免於難,回到美國明尼蘇達繼續求學;在那個年代,明尼蘇達少有女孩子念大學,白寶珠是其中之一,她原本主修生物,後來改讀護理。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畢業之後,她在基督教醫院接受正規護理訓練,而後到診所上班,在這裡醫師教她許多醫療專業技術,也第一次接觸到「痲瘋病」。

1946年白寶珠受差派到中國,她回到八歲時離開的出生地,心情十分激動;到了中國,她卻驚訝地發現:「這裡到處都是戰爭,有錢的中國人早已離開城市了,她們也勸我們趕快走,但怎麼走呢?沒有牛車、馬車、牛奶車、輪子車、卡車、或是火車,當我們還沒意識到危險就在腳邊時,所有能使用的交通工具都已經離開了。

」隨著共產黨步步進逼,全面赤化之後,教會人員都被趕走,她只好回到美國。

回美國之後,她原本想改當空姐,因為當時空服員需有護士執照,誰知她到西北航空面試卻落榜了,白姑娘笑說:「因為我門牙縫太大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此時,她接到一封來自台灣的信。

信是由台灣「樂生療養院」的孫理蓮牧師娘寄出,因緣際會,白姑娘從美國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她來到台灣當時最邊緣的角落。

「雖然痲瘋病人的故事都是由淚水交織而成的,但那絕不是古代的一個民間故事,也不是一齣連續劇,而是真實的人生,殘酷的人生。

」白寶珠的手稿,這麼寫著。

「白姑娘」照護痲瘋病患(圖片:作者翻攝YouTube/想想論壇提供)台灣當時籠罩在對痲瘋病的恐懼與不安之中,對於「可怕的痲瘋病患」採取「強制捕捉」,政府甚至呼籲全國民眾「舉告」痲瘋病人,檢舉還有獎金,將所有的痲瘋病人通通集中送到樂生療養院「終生隔離」。

白姑娘在美國就已認識痲瘋病,年輕的她沒有畏懼地走進樂生療養院,負責照護這些從全台灣各地送來隔離的痲瘋病患,樂生的住民在多年之後,接受訪問時說道:「白小姐她人很天真,很單純,像天使一般。

」樂生隔離病患的做法,白姑娘並不完全認同,她希望患者能夠回歸社區、回到家鄉。

她發現許多樂生住民都來自澎湖,但是他們在樂生待的愈久,卻愈不可能回到澎湖。

於是,她把自己放到澎湖。

「有些事,我們做對了。

我知道,我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她說。

來台灣兩年之後,金頭髮、白衣服的白姑娘再度接下任務,她要獨自到澎湖去照護所有的痲瘋病人。

當時所屬的信義會,在澎湖也沒有教會,她一個人要面對這麼大的挑戰!123全文閱讀想想論壇最近三則報導越南人竟也會祭拜媽祖!就算拜同一個神明,越南信仰「這特色」卻值得台灣學習台灣自來水之父,竟然是個英國人!揭威廉.巴爾頓為台灣鞠躬盡瘁的故事台灣棒球界陋習》球員向裁判敬禮,是陋習還是有禮貌?看更多相關報導悼那些台灣被扼殺的人才:50年前他為畫畫屢遭記過,一部片拍下他無悔的藝術夢台灣的阿嬤真的很棒!72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宣布復出,一席話感動全台灣人「我死後他們肯定會寫我!」他不怕眾人嘲笑堅持藝術之路,被封為東方的畢卡索關鍵字:歷史樂生人物傳教士痲瘋病白寶珠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今日精選淹掉台北的「象神」、百年最強颱「賀伯」…台灣史上10大慘重颱風,你經歷過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