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蹊部 硬塊 毛囊炎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常見鼠蹊皮膚病—Part II @ 跟著皮皮愛漂亮:: 痞客邦::

... 其他常見的鼠蹊部皮膚病狀,讓你不再為尷尬部位的皮膚問題所苦惱。

... 細菌感染:通常以毛囊炎、疔瘡作表現,起初只有局部紅、腫、熱、 ...跟著皮皮愛漂亮跳到主文皮膚科醫師鍾佩宜的日常保養知識分享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Jun07Thu201811:24常見鼠蹊皮膚病—PartII 繼上週介紹完『胯下癢』的六大原因後,接下來這週皮皮醫師要為大家介紹其他常見的鼠蹊部皮膚病狀,讓你不再為尷尬部位的皮膚問題所苦惱。

  一、膿包:皮膚上的膿包大多起因於感染,可能是細菌、病毒、或黴菌感染,確定診斷得靠微生物培養或血清抗體測定;不過典型病灶可用肉眼診斷即可。

 1.細菌感染:通常以毛囊炎、疔瘡作表現,起初只有局部紅、腫、熱、痛,後來慢慢形成白色膿頭,發炎嚴重時可以擠出膿血。

建議使用抗生素治療、保持患部透氣涼爽、症狀嚴重時可以冰敷緩解。

 2.病毒感染:較常見為皰疹感染,特徵是局部出現成群水泡、膿包,可能合併刺癢、疼痛,通常一週可癒合,但免疫力差時容易反覆發作。

 3.黴菌感染:常見為皮癬菌感染,病灶呈現環形紅疹邊緣凸起合併小膿包、中央平坦較不紅。

 4.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皮膚反覆慢性發炎的疾病,可能合併細菌感染,因此抗生素治療可改善症狀,但由於病因未明,很難完全根治。

治療包括:口服A酸、免疫抑制藥物、消炎藥、生物製劑。

建議保持局部通風涼爽、減少摩擦、壓迫、戒菸、減重。

  二、無症狀肉瘤:較常見原因包括息肉、病毒疣、傳染性軟疣。

息肉,或稱藍山肉,較常發生在脖子、腋下,外觀為肉色凸起,表面光滑,可用雷射、電燒、手術移除。

病毒疣表面粗糙、有顆粒狀凸起、中間有黑點,具傳染性,建議儘早治療避免傳播蔓延。

傳染性軟疣也是病毒感染的一種,表面光滑似水珠,有些丘疹伴隨中央凹陷、可擠出白色物質,藉由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但與性病無關。

  三、無症狀腫塊:皮下腫塊肉眼不易察覺、可藉由觸診摸到,質地、大小、形狀可幫助診斷。

可能原因有:疝氣、脂肪瘤、表皮囊腫、淋巴組織、淋巴癌...等。

其中惡性淋巴癌通常質地偏硬、直徑超過兩公分。

可藉由超音波、病理化驗做診斷。

 胯下的皮膚問題原因有很多,成藥中常常含有類固醇,塗在傳染性的病灶上可能導致症狀加重,保險起見最好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評估後再用藥。

  圖為毛囊炎:起初局部紅、腫、熱、痛,後來形成白色膿頭。

Source:Skindiseasesofthevulva:Infectiousdiseases.JObstetGynaecol.2017Oct;37(7):840-848.   圖為皰疹:局部成群水泡、膿包,可能合併刺癢感。

Source:Genitalherpes.UgeskrLaeger.2018May14;180(20).  圖為化膿性汗腺炎:反覆局部膿腫,底下可能相通形成竇道或瘢痕。

Source:Hidradenitissuppurativa.JEurAcadDermatolVenereol.2009Sep;23(9):985-98.  圖為息肉:肉色凸起、表面光滑。

  圖為病毒疣:表面粗糙、中間有黑點。

  圖為傳染性軟疣:表面光滑似水珠,有些丘疹伴隨中央凹陷、可擠出白色物質。

Source:Skindiseasesofthevulva:Infectiousdiseases.JObstetGynaecol.2017Oct;37(7):840-848.  文章標籤鼠蹊腫塊毛囊炎黴菌皰疹化膿性汗腺炎皮膚專科皮皮醫生皮膚科醫生Dr.PP皮膚專科醫生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皮膚專科鍾佩宜跟著皮皮愛漂亮皮膚專科鍾佩宜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醫療保健個人分類:皮膚專科此分類上一篇:常見鼠蹊皮膚病—胯下癢此分類下一篇:腿上小紅點—色素性紫斑症上一篇:常見鼠蹊皮膚病—胯下癢下一篇:腿上小紅點—色素性紫斑症▲top留言列表發表留言熱門文章文章分類醫學美容(8)生活雜記(1)關於皮皮醫生(3)斑點、色素問題(2)疤痕、蟹足腫(2)頭皮問題(3)媽媽寶寶皮膚病(13)臉紅(6)青春痘(9)皮膚專科(14)基本皮膚保健知識(9)未分類文章(1)最新文章最新留言文章搜尋誰來我家參觀人氣本日人氣:累積人氣:站方公告[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新版部落格預設樣式上線[公告]痞客邦APP全新服務上



2. 一次了解化膿性汗腺炎症狀

化膿性汗腺炎常發生在胳肢窩、鼠蹊部、肛門、會陰、大腿內側、乳房或臀部等處的皮膚,其實只要是皮膚都有機會發生,而且容易反覆發生。

常見的皮膚症狀有:.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化膿性汗腺炎首頁健康百科皮膚化膿性汗腺炎症狀病程併發症成因危險族群預防相關檢驗治療照護就醫準備部位分享什麼是化膿性汗腺炎?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擾人的疾病,皮膚中的頂漿腺(汗腺中的一種,產生體味的主要腺體)反覆發炎所引起,好發於年輕女性,尤其在18~29歲間,不易治癒,病人需學習與疾病共處。

初期症狀與青春痘十分類似,也有人使用「反常性痤瘡(acneinversa)」的稱呼,最大的差別只在於化膿性汗腺炎不會形成粉刺。

化膿性汗腺炎初期只是冒出豆子大小般、具有疼痛感的皮膚腫塊,之後影響的皮膚區域逐漸擴大,病灶中也會排出惡臭的膿液,皮膚上甚至會出現疤痕與各種小管,嚴重的病人甚至會流膿流血、沾染衣物,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品質。

因為病灶通常出現在腋下、乳房下方的皮膚皺褶、臀部、肛門、會陰與鼠蹊等等難以啟齒的位置,所以降低病人的就醫意願。

一旦病灶面積擴大,沒有好好照護就可能引發蜂窩組織炎,甚至是敗血症。

建議及早看皮膚科,以免病情持續惡化。

化膿性汗腺炎症狀化膿性汗腺炎常發生在胳肢窩、鼠蹊部、肛門、會陰、大腿內側、乳房或臀部等處的皮膚,其實只要是皮膚都有機會發生,而且容易反覆發生。

常見的皮膚症狀有:癤、癰:化膿性汗腺炎也會因為毛囊發炎形成略帶疼痛的皮膚腫塊,外觀帶有像黑頭粉刺的物體,容易與青春痘混淆。

和青春痘最大的差異在於不會形成真正的粉刺。

隨著時間發展,影響的毛囊或皮膚範圍也會逐漸增加,甚至可能出現大片感染的癰。

大塊且明顯疼痛的皮膚膿瘍:這些會疼痛的皮膚腫塊,往往從豆子大小擴大,從最初單一的癤反覆感染,逐漸形成帶有許多疤痕、皺褶的皮膚膿瘍。

患處常紅腫發炎,並伴隨著明顯熱痛,還會有許多膿液在其中。

這些皮膚膿瘍常常發生在皮脂腺或汗腺的密集處,例如:胳肢窩、鼠蹊部、肛門、會陰等處,另外也會發生在易摩擦的區域,例如:大腿內側、乳房下方的皮膚皺褶或臀部。

帶有小管的皮膚膿瘍:隨著病況再惡化,這些帶有疼痛感的皮膚膿瘍可能會出現連結的小管,如果有兩個開口就是瘻管(fistua),一個開口就稱為竇道(sinus)。

這些小管會阻礙傷口癒合速度,並且患處容易排出帶有惡臭的膿液,很容易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

化膿性汗腺炎進展化膿性汗腺炎的發展分期目前不只一種,下面介紹最易理解的三分期法:初期症狀:此時病灶會出現單一或少量的癤(凸起、會疼痛的小腫塊),容易被誤認為是青春痘。

但不像青春痘只冒出單一的腫塊,化膿性汗腺炎的腫塊會反覆出現。

中期症狀:癤的數量變多,甚至有可能出現癰(由多個癤連結而成的巨大腫塊)或皮膚膿瘍(皮膚上出現紅腫熱痛的腫塊,內部含有大量的膿液)。

癒合過程中,有時會形成一條流膿的單一出口管狀通道(竇道),並且患處的皮膚可能還會出現摺痕或疤痕。

晚期症狀:患處皮膚腫塊會彼此連結擴大,並出現很多兩個開口的瘻管(人體中非正常形成的通道),瘻管間還會相互連結,形成大面積的膿疤,並流出異味膿液,往往會影響到病人的正常生活。

化膿性汗腺炎併發症持續性和嚴重的化膿性汗腺炎通常會引起併發症,包括:感染問題:傷口容易成為病原體(例如細菌)孳生的溫床。

控制不好有可能進一步引發蜂窩組織炎,或侵入血液中而引起敗血症,產生致命的風險。

疤痕或皮膚變化:化膿性汗腺炎部分的皮膚傷口未來即使癒合,還是會留下繩狀疤痕或凹陷的皮膚,有時也會出現色素沉澱,帶給病人不少困擾。

淋巴水腫:化膿性汗腺炎最常見的部位包含許多淋巴結,這些皮膚腫脹可能干擾淋巴系統的循環,導致手臂、腿或生殖器腫脹。

身心問題:有些人會因為身上有惡臭或傷口不斷滲膿而不願意出門,與社會隔離,產生身心相關疾病,例如憂鬱症。

化膿性汗腺炎常見致病原因化膿性汗腺炎目前原因仍不是很清楚,當病灶區(常發生在腋下、乳房下方的皮膚皺褶、臀部、肛門周圍、鼠蹊等處)的毛囊深處出現堵塞而發炎,進一步引起周圍汗腺(頂漿腺)出口的阻塞,就有可能發生。

主要認為是遺傳與環境相互影響所引起:遺傳因素:化膿性



3. 皮膚冒出突起物!是毛囊炎、疥瘡、青春痘、粉瘤?醫師教你 ...

好發部位:頭皮、頸部、前胸、後背、肩膀、手臂、大腿內側、鼠蹊部、臀部。

好發族群:熬夜、喜愛運動、皮脂腺分泌過多、高熱量飲食習慣。

治療:. 細菌性毛囊 ...GO!BEAUTY美麗保養皮膚冒出突起物!是毛囊炎、疥瘡、青春痘、粉瘤?醫師教你正確預防夏日皮膚問題夏天一到,天氣悶熱、潮濕,各種細菌、黴菌容易滋生,許多皮膚疾病油然而生!但皮膚上的病灶通常大同小異,尤其是毛囊炎、疥瘡、青春痘及粉瘤,看起來都像一顆顆紅疹,嚴重的話還會伴隨著膿皰、疼痛感。

當皮膚上突然冒出突起物,到底如何分辨呢?by謝小米採訪撰文/郭享勳TEXT/RicePhoto/pixabay.com、unsplash.com諮詢專家/新光醫院醫學美容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台北秀傳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捷靚皮膚專科診所院長徐常捷毛囊炎毛囊炎是指皮膚毛囊發炎,主因就是天氣悶熱容易流汗,或是經常穿著不通風的衣褲,如緊身衣、牛仔褲,導致細菌或黴菌容易滋生,常見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痤瘡桿菌、皮屑芽孢菌及毛囊蟎蟲,容易造成毛孔、毛囊感染發炎。

如果反覆發作形成慢性毛囊炎,嚴重會導致毛囊的死亡,出現脫髮、禿頭等問題。

症狀:輕微的毛囊炎,皮膚表面會泛紅、腫脹、發癢,出現一顆顆的紅色丘疹,具有疼痛感,有如青春痘;黴菌引起的毛囊炎,有如濕疹。

嚴重急性發炎感染,會產生黃白色膿皰、結節囊腫,若是多個毛囊同時發炎、反覆感染,會形成「疔瘡」,有如粉瘤,自行處理容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留下疤痕、黑色素沉澱、蟹足腫等後遺症。

好發季節:夏季。

好發部位:頭皮、頸部、前胸、後背、肩膀、手臂、大腿內側、鼠蹊部、臀部。

好發族群:熬夜、喜愛運動、皮脂腺分泌過多、高熱量飲食習慣。

治療:細菌性毛囊炎:使用局部抗生素藥膏塗抹患處,約1星期可治癒。

黴菌性毛囊炎:使用局部抗黴菌藥膏塗抹患處,以及使用抗菌成份藥用洗劑清潔患部,合併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大約1~2個月以上。

疔瘡:局部切開引流膿皰清創,或是局部注射消炎針,合併口服抗生素藥物,需要治療1星期以上。

預防:1.做好個人衛生習慣,流汗後立即擦乾、更衣或洗澡。

2.早睡早起,不熬夜。

3.避免油炸、含糖等高熱量飲食。

4.穿著寬鬆通風的材質,例如:絲、棉、麻,避免牛仔、尼龍、人造纖維等布料。

 疥瘡疥瘡是由疥蟎感染引起的皮膚傳染病,人眼無法看見疥蟎,牠會侵入皮膚角質層,並寄生在人體皮膚表面。

醫師可根據臨床詢問病患的生活接觸史,並透過刮取患處皮屑檢查,立即診斷是否為疥瘡。

症狀:疥瘡的病灶變化多端,可以是全身或局部性的紅斑、丘疹、水皰、膿泡,容易與毛囊炎、濕疹產生混淆,會伴隨強烈的搔癢感,尤其夜間比白天更加嚴重,容易造成病患皮膚破裂,以及半夜癢醒、失眠。

好發季節: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

好發部位:比較不會感染臉部,常見於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部位,例如:手指縫、腳趾縫、頸部、腋下、肚臍、鼠蹊部、臀部縫、陰部、乳房下緣。

好發族群:衛生習慣不佳、免疫力低下、臥病在床者,以及學校、軍營、監獄、安養院等生活聚集的場所。

治療:使用滅疥外用藥膏,可以直接殺死疥蟲,必須修剪指甲,並徹底塗抹全身,建議頸部以下至腳趾縫,一個療程為2星期。

感染者的貼身內衣褲、枕頭套、床單、棉被等,應使用60度以上的熱水燙過並高溫烘乾。

另外,由於疥瘡傳染性極高,通常初次感染後約要1個月才會發病,所有同住的接觸者,無論有無出現症狀,應一同接受治療。

預防:1.注重個人衛生清潔習慣。

2.避免出入群聚密閉的場所。

 青春痘青春痘主要是痤瘡棒狀桿菌過度增生所致,醫學上稱為「痤瘡」。

當皮脂腺分泌旺盛、角質代謝不正常,產生粉刺造成毛孔阻塞,引起毛囊慢性發炎反應,形成痘痘,容易與毛囊炎、粉瘤及疔瘡混淆。

一般來說,青春痘大小為0.5公分,最大不會超過2公分以上。

症狀:毛囊發炎造成皮膚泛紅、紅腫、粉刺、丘疹、膿皰,可能伴隨疼痛感,容易造成暫時性的色素沉澱,自行處理不當可能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嚴重發炎反應可能侵犯真皮層,產生結節型及囊腫型痤瘡,容易留下痘疤、疤痕。

好發季節:夏季。

好發部位:臉部尤其是T字部、兩頰,以及頸部、前胸、上臂及上背部。

好發族群:油性膚質、喜好油炸飲食,以及青春期、生理期、更年期族群。



4. 罕見!少女左右鼠蹊部輪流發作內膜異位瘤

... 不是所謂的毛囊炎,而是在她的左側鼠蹊部的地方長了一粒約2公分大的凸出物,外表黑黑的,摸起來略軟,這是典型的內膜瘤,她並不會經痛。

HOME健康新知醫療分科腫瘤科»婦產科»男科»兒科»牙科»骨科»內科»外科»皮膚科»耳鼻喉»眼科»精神科»動物醫院»醫療生技»美麗新知»兩性議題»育嬰親子產前照護»產後護理»哺乳»育兒護照»親子生活»即時新聞減重塑身中醫減肥»西醫減肥»運動塑身»減重營養»塑身補習班»吃出健康低卡飲食»防癌飲食»疾病飲食»健康小學堂»養生保健中醫調理»自然偏方»養生指南»保健迷思»銀髮族失智症專區銀髮樂活»銀髮長期照護»銀髮性生活»常見疾病失智症攝護腺退化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憂鬱症銀髮骨健康十大慢性病關節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肝炎腎臟病氣喘骨質疏鬆症痛風十大癌症大腸癌肺癌肝癌乳癌口腔癌子宮癌胰臟癌食道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癌症百科癌症飲食»癌症照護»線上諮詢名人名醫影音健康新知熱門影音健康智慧塑身補習班健康小學堂健康小食堂專題熱門:大腸癌腎結石心肌梗塞糖尿病子宮肌瘤首頁>健康新知>婦產科>女性泌尿生殖疾病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Google+收藏12018/11/1上午09:17:04華人健康網收藏(關鍵字:毛囊炎,經痛,林正權,內膜異位瘤,內膜瘤)女性生病,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箇中原因跟邏輯。

一位17歲的高中女生,今天來到診間陳述她的下體在經來時會長一顆東西,一開始,我無法會意過來,以為是女性常發生的外陰毛囊發炎,她雖沒性關係,我仍徵求她的同意,作下體外面的視診檢查,一看,原來不是所謂的毛囊炎,而是在她的左側鼠蹊部的地方長了一粒約2公分大的凸出物,外表黑黑的,摸起來略軟,這是典型的內膜瘤,她並不會經痛。

一年前,我才治癒她右側鼠蹊部內膜異位瘤,吃3個月的口服藥就將她有一年病史的瘤完全去除掉(根據她的陳述,因這一年,她都沒再回診)。

沒想到,一年之後,她又在左邊鼠蹊部出現同樣的腫瘤(上個月月經期才出現),這是我第一次碰到的很特殊的病例,要治癒它很簡單,藥物治療就可以了,但自己也再度認識子宮內膜刁鑽的個性。

當晚,我趕緊查網路醫學有關文獻,但沒有看到同樣是左右兩側輪流發作的案例,都是單發的,只有一例是双發,今天這件,應該算是頭一件。

每個月,子宮內膜需換裝時,退下來的舊膜大多數會隨經血流到陰道去,極少部份會沿輸卵管或溜進血管或淋巴管內隨血液或淋巴液到身體各處,這是大家熟悉的內膜異位症產生的路徑,可是隨輸卵管掉到腹腔的異位內膜有些若掉到子宮邊的圓韌帶上,專家發現它們會沿著這條韌帶攀爬上去到體外鼠蹊部,造成腫瘤狀,這就是所謂的女性鼠蹊部內膜異位瘤發生的緣由。

內膜異位瘤 罕見左右鼠蹊部輪流發作內膜細胞無腳,攀爬的方式很困難,所以這種案例很少,大約是在0.3-0.6%之間,這種病人少有經痛(原因不明),它是悄悄地默默地來,所以很多人對它很陌生,因此很誤判的機會很多,其實診斷很簡單,跟著經來才發病的特性就可確診了。

右側鼠蹊部異位瘤的發生率較左側多很多,原因很有趣,一是脫落的內膜碎片經過輸卵管掉落到腹腔時,腹腔內有一股順時鐘的右轉漩渦,會將內膜碎片送到右邊的圓韌帶(右側月經型氣胸也是這股右轉氣漩造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左側圓韌帶前面有乙狀結腸擋住,所以異位內膜碎片就難以抵達此處。

所以兩側同時發生的機率就少很多了,不過我發現的實際例子,年紀輕,只有17歲,沒有經痛史,一年前在右側發病,治癒後,隔了一年,接著在左側鼠蹊部又發病,我曾查過已發表的文獻中並無相同的案例,我這個,應該算是首例。

內膜異位瘤外圍並無被膜,開刀起來要處理乾淨並不容易,所以以藥物治療為首要選擇,好在它都不大,都在2公分左右,藥物治療的效果很好,但要花點時間,我的經驗是至少要3個月。

內膜異位症型式很多,防不勝防,但每次發病都在經期時就該注意了。

本文出自:婦產科醫師林正權的部落格(情境照片/華人健康網圖庫提供)※更多內容請見《婦產科醫師林正權的部落格》南瓜皮別扔~電鍋蒸南瓜解便祕、防癌一級棒!喝咖啡能減肥?營養師:不是咖啡因最神奇,竟然是它…妙齡女狂掉髮,竟是甲狀腺亢進惹禍 這樣做重拾蓬盈秀髮有潛在風險?指揮中心宣布:對案939美國確診返國後檢驗陽性個案接觸者,採取居家隔離措施營養師教使用馬鈴薯、地瓜取代糯米做元宵!DIY高纖五彩圓低熱量、少負擔外傳:指揮中心一開始沒有買到BNT疫苗是因為商業利益鬥爭?陳時中回應了肥胖、胰島素抗性都是脂肪肝元凶!遠離「失代償」肝硬化,搶救脂肪肝5要訣眼睛也會感冒?飛蚊症像咳嗽難治?陳瑩山:人人必經玻璃體「更年期」恐害失明【影音版】寒流冷到



5. 鼠蹊部長出的腫塊是有什麼病變嗎

鼠蹊部突然長出的腫塊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感染引起的,可能是局部的毛囊炎、下肢的蜂窩性組織炎引起的淋巴腫、Foumier gangrene,再者疝氣、 ...台灣癌症防治網  關於我們簡介捐助章程董事及監察人名單工作成績感謝與願景聯絡徵信錄篩檢場次贊助捐款勸募公告財務查核報告醫療顧問出版刊物訂購刊物服務項目癌症新探衛教手冊歡迎投稿轉載申請其他繪畫藝廊攝影藝廊活動剪影資源分享相關連結搜尋健康新聞內容分類文獻導讀疑問醫答護理專欄衛教專欄醫療文獻癌症新知醫病討論臨床試驗癌症分類胃癌乳癌肺癌淋巴瘤子宮頸癌腎臟癌白血病肝癌口腔癌卵巢癌大腸癌食道癌攝護腺癌幹細胞移植膀胱癌胰臟癌甲狀腺癌頭頸癌骨髓瘤皮膚癌肉瘤鼻咽癌生殖細胞癌喉癌鼠蹊部長出的腫塊是有什麼病變嗎問:醫生您好。

想問一下最近我的鼠蹊部較靠腹部的地方,最近腫起了一塊感覺裡面像是有東西,也有類似發膿的白白小頭,但腫起來的部分沿著鼠蹊部約有4~5公分長,一開始會很痛紅腫,擦了一、二天的面速力達姆就有比較消退也不會痛的情形,那是什麼樣的原因是褲子摩擦的關係還是有什麼病變,再麻煩醫生給我個回答。

台北榮總腫瘤科施盈逸醫師2005五月20答:您好。

鼠蹊部突然長出的腫塊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感染引起的,可能是局部的毛囊炎、下肢的蜂窩性組織炎引起的淋巴腫、Foumiergangrene,再者疝氣、淋巴瘤等也需注意及進一步處理,建議您就診檢查以確定原因來治療。

文章分類衛教專欄[642]其他[748]抗癌新知[1721]肝癌[160]食道癌[38]胃癌[89]攝護腺癌[88]乳癌[603]肺癌[259]白血病[96]大腸癌[285]健康新知[85]口腔癌[35]頭頸癌[59]子宮頸癌[54]腎臟癌[49]認識癌症[11]症狀[14]新藥專欄[96]卵巢癌[41]胰臟癌[53]淋巴瘤[125]醫療文獻[141]黑色素瘤[1]甲狀腺癌[1]膀胱癌[24]衛教手冊[14]免疫治療[3]病友園地[89]甲狀腺癌[12]骨髓瘤[17]鼻咽癌[14]皮膚癌[19]書摘專欄[51]人物介紹[32]乳癌治療[1]成因[35]名家專欄[18]幹細胞移植[41]即時新聞[4]腦瘤[8]疑問醫答[732]肺癌新聞[0]醫師手札[1]其他[7]喉癌[4]slide[10]放射治療[11]化學治療[39]標靶治療[30]預防[14]其他治療[18]預後[13]專題報導[276]診斷[14]支持與緩和醫療[9]病理[6]護理專欄[88]營養圈[5]外科手術[11]分期[3]荷爾蒙治療[9]預後[0]病理[2]肉瘤[23]護士札記[9]臨床試驗[6]醫學逸趣[3]生殖細胞癌[5]膀胱癌[17]新聞交換RSS0.90RSS1.0RSS2.0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地址:臺北市石牌路二段95號2樓之3|Mail:[email protected]|TEL:02-2827-1203|FAX:02-2827-1206關於本站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相關服務電話諮詢來信諮詢電子報訂閱RSS關於我們簡介捐助章程董事及監察人名單工作成績感謝與願景聯絡徵信錄篩檢場次贊助捐款贊助捐款勸募公告勸募公告財務報表財務查核報告醫療相關醫療顧問文獻導讀文章分類疑問醫答護理專欄衛教專欄醫療文獻癌症新知醫藥新聞醫病討論臨床試驗出版刊物訂購刊物服務項目癌症新探衛教手冊歡迎投稿轉載申請線上藝廊繪畫藝廊攝影藝廊其他活動剪影資源分享相關連結管理管理後台流量統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