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肝炎併發症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淺談兒童C型肝炎之診斷與治療

感染C肝病毒後在孩童期常無明顯症狀,但隨感染時間越久,肝臟纖維化程度會與日俱增,日後也可能會發展出慢性C型肝炎的併發症。

所以對感染C肝病毒高 ...LIVERDISEASE膽道閉鎖威爾森式症兒童換肝移植兒童肝炎阿拉吉歐症候群肝內膽汁滯留症肝病兒童的營養與照顧病友園區2020-07-22淺談兒童C型肝炎之診斷與治療雲林基督教醫院李彩罩醫師 淺談兒童C型肝炎之診斷與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及2019年其他相關研究資料統計,感染C型肝炎(HCV)是造成全球慢性肝臟疾病及其相關致病與致死率極重要的因素之一。

兒童(1–19歲)慢性C型肝炎的預估全球盛行率(0.15%)雖低於成人,但全球預估有5百萬兒童有感染C型肝炎。

根據美國肝病研究協會訂定的兒童C型肝炎診斷治療準則,感染C型肝炎的孕婦,其母子間C型肝炎的垂直感染率約為5%,若母親同時合併感染HIV、或具有高C肝病毒量,則垂直感染率會更高。

感染C肝病毒後在孩童期常無明顯症狀,但隨感染時間越久,肝臟纖維化程度會與日俱增,日後也可能會發展出慢性C型肝炎的併發症。

所以對感染C肝病毒高風險的兒童,診斷、追蹤及治療是極其重要的課題(如表格)。

在成人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上,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antiviralagent,DAA)成功率可達98%以上。

而過去治療兒童慢性C型肝炎所用的長效型干擾素(pegylatedinterferon)合併雷巴威林(ribavirin),卻療效有限、更有DAA不會有的副作用(如生長障礙)。

隨著研究不斷進展,DAA已可使用在大於12歲的青少年身上,包含夏奉寧(ledipasvir/sofosbuvir)、索華迪(Sofosbuvir)及艾百樂(glecaprevir/pibrentasvir),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會有3歲至11歲兒童可適用的DAA。

(文中表格內容源自美國肝病研究協會訂定的兒童C型肝炎診斷治療準則)  一、兒童是否需檢測C型肝炎感染建議證據等級感染C型肝炎的母親所生兒童都應檢測是否感染C肝出生大於(包含)18個月以上需檢測血液中的C肝抗體I,A出生12個月內應檢測C肝病毒量,但最適合的時機目前未有共識IIa,C出生大於18個月以上有C肝陽性抗體,則需在三歲時檢測C肝病毒量來確診是否感染慢性C型肝炎I,A不建議反覆檢測C肝病毒量III,A由母子垂直感染的慢性C型肝炎兒童,其同一母親所生之兄弟姐妹都應檢測是否感染C肝I,C  二、針對已感染C型肝炎的兒童,其追蹤與使用藥物時的建議建議證據等級在確診後需至少一年一次常規檢測肝功能以評估疾病狀態I,C已感染C肝之兒童建議施打A肝及B肝疫苗以避免感染I,C建議所有慢性C肝之兒童需作理學檢查、常規實驗室檢查、以及其他非侵入性的檢查以評估疾病嚴重度(例如肝纖維化超音波、影像檢查及血液纖維化指數等)I,B已有肝硬化之兒童需進行肝癌追蹤,以及內視鏡檢查是否有靜脈曲張I,B具有肝毒性的藥物欲用在慢性C肝的兒童,需先確定利大於弊,再謹慎使用。

類固醇、化療藥物或正常治療劑量之乙醯胺酚對慢性C肝的兒童並非絕對禁止使用。

II,C在慢性C肝的兒童身上進行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並非絕對禁忌II,C酒精會導致肝病惡化,建議感染C肝之兒童及家屬皆需遠離酒精I,C  三、C型肝炎的兒童接受治療的時機年紀<12歲建議證據等級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若有證實對年紀大於3歲的C肝兒童安全且有效,則皆應自3歲後開始治療I,B慢性C肝的兒童,在3至11歲時,需等非干擾素的藥物證實有效後,再開始治療II,C若出現肝纖維化之肝外併發症(如冷凝球蛋白血症、紅疹、腎絲球腎炎等),建議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未來併發症和死亡率I,C年紀≥12歲或體重≥35kg(無肝硬化或有代償性肝硬化)C肝基因型建議每日單一固定劑量服用時間證據等級基因型1夏奉寧(ledipasvir90mg/sofosbuvir400mg)針對沒治療過無肝硬化、或有代償性肝硬化a、或有接受治療b但無肝硬化者12週I,B針對有接受治療b合併代償性肝硬化者a24週I,B基因型2索華迪(Sofosbuvir400mg)合併雷巴威林(Ribavirin)針對沒治療過、或有接受治療b但無肝硬化者或有代償性肝硬化者a12週I,B基因型3索華迪(Sofosbuvir400mg)合併雷巴威林(Ribavirin)針對沒治療過、或有接受治療b但無肝硬化者或有代償性肝硬化者a24週I,B基因型4,5,6夏奉寧(ledipasvir90mg/sofosbuvir400mg)針對沒治療過、或有接受治療b但無肝硬化者或有代償



2. C肝治療新展望

跟B型肝炎一樣,C型肝炎早期也沒有任何症狀,根據統計,感染到C型肝炎病毒後,有四分之三的人不會有症狀,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會有輕微的疲累、虛弱、腹部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58期出刊日:2012-04-15返回上一層C肝治療新展望 根據調查,全球感染C型肝炎的人數持續上升,而且目前每年大約有50萬人死於C肝的併發症,影響甚鉅。

相較於B型肝炎,C型肝炎其實較可以治癒,本文告訴您如何面對C型肝炎的挑戰,重拾健康。

 諮詢/劉俊人(臺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撰稿/邱玉珍  今年65歲的陳媽媽幾年前因母親罹患肝癌,心有警覺也到醫院做健康檢查,意外查出感染C型肝炎。

當醫師告訴她感染C型肝炎病毒時,她當時第一個反應是:「C型肝炎是什麼?不是B型肝炎嗎?」因為她那時只聽過B型肝炎,很少聽到C型肝炎。

幸好接受藥物治療後,目前陳媽媽體內的C型肝炎病毒已完全消失。

 跟陳媽媽一樣,中年才發現自己罹患C型肝炎的盧媽媽,平常身體硬朗,有一陣子卻突然食慾不佳、體重直直落,到醫院檢查,也才發現是C型肝炎病毒在作祟。

 很多人跟陳媽媽、盧媽媽一樣,只聽過B型肝炎,對C型肝炎的了解相當少,甚至不解自已體內為何潛伏C型肝炎病毒。

到底什麼是C型肝炎? C肝人口漸增簡單來說,肝臟發炎就叫作肝炎。

酒精、藥物、自體免疫疾病、肝炎病毒等,是造成肝臟發炎常見的原因。

其中C型肝炎是由一種叫做「C型肝炎病毒」所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大家耳熟能詳的B型肝炎是亞太地區特有的疾病。

C型肝炎則是目前全球亟待解決的重要健康議題,也是影響台灣人健康的另一個重要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全球有1億7千萬人感染C肝,每年有400萬人感染C型肝炎,且人數仍在持續上升中,預估在西元2025~2030年會達到高峰,而目前每年大約有50萬人死於C肝的併發症。

另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研究,台灣的C肝病毒盛行率約4.4%,帶原者約42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二月中在台灣舉行的第22屆亞太肝病研究學術會議最新研究論文指出,台灣民眾因B肝引發肝癌的致死率已逐年下降,但因C肝引發肝癌的致死率卻連年攀升,增幅逾一成,已經是B肝的1.6倍。

臨床也顯示,台灣超過一半以上的女性肝癌患者為C肝引起,比男性高出兩倍。

 早期打針文化、急性輸血 C肝傳染主因每個國家C型肝炎的盛行率,跟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有密切關係。

美國C型肝炎的高盛行率與戰爭時期施打毒品有關;埃及早年治療血吸蟲的藥物遭受C型肝炎病毒污染,以致有些地區盛行率相當高。

 至於台灣,早年某些醫療資源較缺乏的偏遠地區或離島,其C型肝炎抗體盛行率可達六成,因此有「C型肝炎村」之稱,主要跟當地早期打針文化有關。

 C型肝炎的感染除與歷史文化背景有關外,許多研究也指出,六~九成的輸血後和五~七成的偶發性慢性非A非B型肝炎,都是由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

而台灣地區肝病族群當中,由台大王錦堂教授等人做的前瞻性輸血後肝炎報告得知,針對捐血者進行C型肝炎抗體篩檢前,近一成的成年人和5%的兒童接受開心手術後會發生急性輸血後C型肝炎,顯示輸血後急性肝炎與C型肝炎傳染有密切關聯。

但自1992年,台灣將C肝抗體列入捐血篩檢項目後,因急性輸血造成C型肝炎的案例就幾乎看不到了。

 而在慢性肝病方面,台灣非B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患者中,有八~九成的人體內C型肝炎抗體呈陽性;肝硬化和肝細胞癌則分別為四~六成。

由此可知,過去台灣存在的「慢性非A非B型的肝炎」,大都是由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

 感染C肝後多無症狀 C型肝炎的感染途徑跟B型肝炎一樣,都是經由血液或體液傳染,輸血注射血漿製品更是眾所皆知的傳染途徑。

但事實上輸血後肝炎只佔C型肝炎的一小部分,根據美國的研究顯示,經輸血所導致的感染僅佔所有病例的6%,其他如共用注射針頭、共用牙刷或刮鬍刀、穿耳洞、生產、性行為、醫療行為或洗腎等,都可能是C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途徑。

 C肝是一種古老病毒,也是讓醫學界聞之色變的疾病。

為什麼C型肝炎這麼可怕?因為民眾一旦感染C型肝炎病毒後,有可能步上急性C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路程。

感染急性C型肝炎患者中,有15%的機會自我痊癒,85%的感染者會演變為慢性C型肝炎,其中20%可能在20年後轉為肝硬化,更可怕的是有1~4%的患者會產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