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開心,也不是脆弱。我只是憂鬱! | 憂鬱症的藥吃太多

首先是憂鬱症病因——大腦失能,血清素濃度不足或大腦硬體出了亂子。

第二是解藥, ... 都是憂鬱的。

在我看來,跟你服藥前的描述沒有差太多。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康健好書心理勵志我不是不開心,也不是脆弱。

我只是憂鬱!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83,8982019/05/15·作者/約翰.海利·出處/康健出版放大字體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作者/約翰.海利了解更多我逐漸明白,憂鬱和焦慮像矛最尖銳的邊緣,刺入我們文化中絕大多數的人。

因此,本書的諸多內容,就算非憂鬱或嚴重焦慮者也會覺得認同。

 「我不是不開心,也不是脆弱。

我只是憂鬱!」TEDTalk千萬人氣演講作家約翰.海利的憂鬱症解謎之旅 我18歲時吞下人生第一顆抗憂鬱劑。

那天,陽光微弱,我站在倫敦某購物中心藥局外頭。

藥錠是白色的,小小一顆,吞下後會感受到一個化學的親吻。

那天早上,我去看醫生。

我跟他說,我怎麼想也想不出有哪一天不想哭。

打從小時候——在學校、大學、在家或跟朋友在一起時——我常必須抽離一下,把自己關起來哭。

那種哭,不是滴個幾滴淚而已,而是踏踏實實地哭。

即使沒掉淚,我心中仍不斷響起焦慮的獨白。

我會自責:都在你腦裡。

要跨過去。

不要這麼懦弱。

這一切,讓我當時不好意思談起,現在也羞於敲鍵托出。

如果有人問,我會跟他們解釋憂鬱症是大腦疾病,解藥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

後來當了記者,我在報上撰文對大眾耐心說明。

我將持續回流的悲傷解釋成治療過程的必經之路——大腦裡的化學物質會用盡,無法控制也無從了解。

我會說謝天謝地,藥物很有效。

看看我,我就是實例。

雖然腦袋裡三不五時會質疑,但只要多吞一兩顆藥,疑問就快速拋在腦後。

我自有一套說帖。

其實我現在知道,這個說帖分兩部分。

首先是憂鬱症病因——大腦失能,血清素濃度不足或大腦硬體出了亂子。

第二是解藥,也就是藥物,藥物會修復腦內化學狀態。

我喜歡這個說帖。

這說帖對我來說是合理的,也引領著我的生活。

三年前我開始寫這本書,因為我還是有些謎題沒有解開。

那些謎,是我長期信服的那一套所無法解釋的,我想找出答案。

來談第一個謎。

服藥了幾年後,某天我坐在診間,向治療師訴說我感激抗憂鬱藥物的存在,讓我快活。

他說,「怪了,我看你還是憂鬱呀。

」我不懂他的意思。

他繼續說,「你常常都是憂鬱的。

在我看來,跟你服藥前的描述沒有差太多。

」我耐心跟他說明那是他有所不知——憂鬱症是血清素不足所引起,所以我要提高血清素濃度。

我心想:「這些治療師到底受過什麼訓練了?」這些年,他不時會溫和地提出這一點。

他說,提高劑量就會迎刃而解的想法與事實不符,因為我多數時間還是心情低落,充滿著憂鬱和焦慮。

過了好幾年,我終於聽懂他當時說的話。

因為,吃再怎麼高的劑量,抗憂鬱藥物都壓不住我的悲傷。

一開始,化學製劑確實有明顯的緩和效果,但當那個防護泡泡散去,刺痛的不愉悅感會再度回來。

強烈的念頭不斷出現,說著人生了無目的,所做的一切不具意義,只是浪費時間。

焦慮感揮之不去。

廣告因此,我想了解的第一個謎是:為何服用抗憂鬱藥物還是會憂鬱?我樣樣做對了,卻還是有些不對勁,原因何在? 過去幾十年來,有件怪事發生在我家。

 打從小時候,我就有印象廚房桌上有好幾個藥罐,上面有我看不懂的白色標籤。

我寫過家中有藥物成癮的問題,以及在我非常久遠的記憶裡我曾努力要搖醒親戚,但沒有成功。

幼年時,主宰我們的生活並不是禁藥,而是醫生開的藥——舊款抗憂鬱劑和鎮定劑,如煩寧錠(Valium)。

有了化學物質幫我們微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