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65歲小心膽囊癌!這1惡習快改掉,可能致癌 | 膽癌

一般來說,發生在膽道的癌症,像是膽管癌或膽囊癌,其存活率都不是非常好。

若接受治療時為膽囊癌第一或第二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約有五成 ...超過65歲小心膽囊癌!這1惡習快改掉,可能致癌撰文:照護線上日期:2019年11月26日分類:最新文章AAA根據民國103年的癌症公報,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8位,在女性為第19位;而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的死亡率於癌症排名於男性為第15位,在女性則為第13位。

想要預防膽囊癌,有些危險因子是我們改變不了的,像是年紀逐漸變大,以及身為女性這些。

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注意維持適當體重,「體重過重」與很多樣癌症發生有關,絕對是預防癌症的重點之一。

 肝臟有眾多功能,其中一樣是分泌膽汁,肝臟分泌膽汁後,膽汁會沿著膽道流向膽囊,經過濃縮後貯存在膽囊內。

 最常見的膽囊健康問題就是膽結石及膽囊炎,至於膽囊癌雖然並不那麼常見,但由於不容易早期發現,患者常到了膽囊癌比較棘手時才接受治療,預後並不好。

知名作家趙寧亦是因膽囊癌過世。

  膽結石是膽囊癌最常見的危險因子,約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膽囊癌患者是有膽結石的。

但這裡還是要強調,多數有膽結石問題的患者並不會得到膽囊癌。

 但假使膽結石過大,或造成了膽囊的慢性發炎,就會升高膽囊癌的機率,像是當膽結石造成膽囊壁上累積鈣質沉積物,稱為瓷膽囊(Porcelaingallbladder)時,就與膽囊癌有更明確的關聯性了! 既然膽囊癌的發生常與膽囊慢性發炎有關,膽道變異也就成了另一樣危險因子。

原本膽囊會由膽囊管接到總膽管,在總膽管進到小腸開口之前,還有一樣東西會加進來,就是帶著胰液的胰管。

 然而這些管路之間如果沒接好,或是開口受到阻塞,導致胰液從胰管回流到膽管或膽囊,在胰液刺激下,膽道膽囊的細胞可能會因此增生病變,容易增加了膽囊生病的機會。

 膽囊癌的女性患者較多,體重過重的人也比較容易罹患膽囊癌,這兩者可能與膽結石的產生有所關係。

還記得我們提到罹患膽結石的危險因子–4F嗎?forty(四十歲),fat(體重過重),female(女性),fertile(值生育年齡)這幾個因素。

 體重過重與女性這兩個特性也較容易罹患膽囊癌,但多數膽囊癌年紀超過65歲。

因此也有研究認為,罹患膽結石20年後,可能會略為提高此人罹患膽囊癌的機率。

  膽囊位於腹腔內較深處,身體觸診難以發覺膽囊是否長了癌症,目前亦無法用單一抽血檢查知道罹患膽曩癌,因此,患者通常都是到了膽囊癌範圍變大,造成了不舒服症狀才會就診,才知道自己罹患了膽囊癌。

 至於膽囊癌的症狀,並不是很有特異性,跟一般的腸胃不舒服或膽結石症狀很類似,像是上腹痛、有時會噁心嘔吐、脹氣、食慾下降、體重下降。

可能會在右側腹部摸到腫塊,假使有黃疸症狀的話,代表膽囊癌已經造成膽道阻塞。

 由於腹痛、腹脹這些症狀可能來來去去,一般來說患者很難早期發現自己生病了,但有少數患者是因為膽結石,接受手術移除膽囊,在病理檢查檢體時意外發現有膽囊癌!  那在懷疑患者有膽囊癌時,醫師會怎麼安排檢查呢?還是要從抽血與影像檢查做起。

抽血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臟功能及黃疸指數,若是黃疸指數異常升高,就要小心是肝臟或膽道出了問題。

 罹患膽囊癌時可能會讓癌症指數CEA和CA199升高,但其他癌症也有機會讓這些癌症指數升高,並不具有特異性。

 另外很重要的是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方式觀察膽囊的型態,藉此結果評估是否有癌症的可能、目前疾病的進展範圍、是否需要切片及研究後續可行的治療方式。

  講到膽囊癌的癌症分期,我們要先知道膽囊切面的分層,最裡面的是內上皮層,周遭包覆著結締組織,接著是肌肉層,周遭也有肌肉旁的結締組織,最外側則是漿膜層。

 我們在評估膽囊癌的嚴重程度時,會依據癌細胞侵襲到的範圍而定。

 原位癌: 癌細胞只位於內上皮層 第一期: 侵犯到肌肉層,但沒有轉移淋巴結或其他器官 第二期: 侵犯超過膽囊肌肉層,可達最外側的漿膜層,但沒有轉移淋巴結或其他器官 第三期: 侵犯到膽囊最外層,並侵犯了肝臟、胃、十二指腸、或胰臟等鄰近器官;或是沒有侵犯鄰近器官,卻侵犯了附近小於三個淋巴結。

 第四期: 膽囊癌侵犯超過四顆淋巴結,侵犯鄰近兩個以上的器官,或侵犯肝臟的大血管,或已經轉移到身體他處。

  一般來說,發生在膽道的癌症,像是膽管癌或膽囊癌,其存活率都不是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