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 額顳葉型失智症案例

常見的失智症有四種:一是阿茲海默症,二是血管性失智症,三是額顳葉型失智症, ... 案例一的老媽媽,先罹患巴金森氏症,後來才出現失智問題,分類上比較接近 ...人文志業首頁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英文雙月刊TzuChiBimonthly慈済ものがたり專書出版心病 不是您想的那樣!2015-09 〔序一〕了解多一點,折磨少一點 〔序二〕心靈容顏 案例一:生產 案例二:祕密 案例三:劫難 憂鬱症 案例一:報警之後 案例二:失蹤 思覺失調症 案例一:忘了呼吸 案例二:需要理解 案例三:多點耐心 失智症 珍惜生命中相遇 失眠症 妮魯和她的爸爸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附錄】身心醫療與社會資源人文志業首頁/慈濟道侶叢書/心病 不是您想的那樣! 失智症在正常老化過程中,多數不會出現嚴重認知問題,負向情緒也比年輕人少,也能有技巧地調節自身情緒。

然而,在生理逐漸老去的催化下,除了常見的老年疾病,如心臟血管與糖尿病等問題,情緒和心理也會開始面臨改變。

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但很多家屬卻誤以為是正常的老化,或將症狀解釋為患者老番癲、老頑固,而忽略了就醫的需要。

談到失智,應先了解腦部的功能。

大腦非常複雜,我們能聽、能讀、能理解、能活動、能有感覺,都是大腦的功能;其中認知功能,又包括記憶力、方向感、對時空的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和語言能力等。

有兩種跟認知功能有關係的疾病——一是失智,一是譫妄。

失智是緩慢形成,譫妄則有致命性危險,可能會在極短時間內,讓病人的記憶力無法集中、行為脫序、與人對話迷迷糊糊,必須儘快找出發病的可能因素。

失智症大部分不是先天性,而是後天性腦部疾病,主要是認知功能發生障礙,造成的原因如神經退化、中風、後天的傷害等,嚴重程度足以影響人際關係和工作能力。

如有親朋好友的家人被診斷是失智症,可建議進一步去請教醫師: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神經退化、中風等腦血管病變?或是其他原因?進一步探討造成失智症的原因,非常重要。

失智症除了大腦認知功能退化,也會伴隨出現一些行為異常問題,例如:個性改變、比較多疑,產生妄想或幻覺等症狀;東西弄丟了,會懷疑是別人偷的;或懷疑另外一半不忠不貞等,這些行為和精神等異常症狀,在醫療上都須一併做治療。

常見的失智症有四種:一是阿茲海默症,二是血管性失智症,三是額顳葉型失智症,四是路易氏體失智症。

在臺灣失智族群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占百分之六十,血管型失智症次之。

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腦子隨著年齡演進,會慢慢出現一些斑塊和糾結組織,這些斑塊和糾結散布在大腦皮質、海馬迴以及神經元,當神經元細胞逐漸被這些沈積物阻隔占據後,即開始死亡,大腦皮質和海馬迴就會出現萎縮現象。

在正子照影下,可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頂葉及顳葉部位出現活性下降。

當病程進展得更嚴重時,額葉、顳葉、頂葉都可能逐漸喪失功能。

所影響的層面,不只是記憶部分,還包含所有關於認知的功能。

臨床上也發現,若人體內含有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會使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提高到百分之三十;若是具有兩個這樣的對偶基因,則風險會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由此證明,阿茲海默症的失智與遺傳有關。

身體中有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對偶基因的人,在發生失智前,大腦皮質的蛋白和葡萄糖代謝,就會出現一些異常情形,最明顯的症狀包括冷漠、激動、憂鬱、焦慮、妄想、煩躁等,因此如何早期偵測,延緩這些沈默形式的異常退化,已經成為當前許多國家努力的方向。

 【路易氏體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好發於七十歲以後,早期可能伴隨身體僵硬、手抖、走路不穩、重複跌倒,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患,會出現視幻覺、失眠、錯認、錯覺、妄想等精神上的異常症狀。

案例一的老媽媽,先罹患巴金森氏症,後來才出現失智問題,分類上比較接近路易氏體失智症。

發病初期,她容易跌倒,且因記憶上的缺損,開始忘東忘西,隨著病情的進展,甚至把最近的事情、最近的時間、親近的人與事,都給忘了。

當記憶退回十七、八歲時,此時此刻所發生的事,都會以為是十七、八歲發生的事。

很多家屬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以為是失智的老爸爸或老媽媽故意與他們作對,故意找他們的麻煩。

臨床上也碰到過,不少家屬對退化功能所呈現出來的症狀,缺乏共識以及缺乏對疾病的了解,而導致家庭失和。

 【額顳葉型失智症與外傷所致的失智】冬領媽媽是因外力造成額顳葉受損,引發失智症。

外傷術後,她出現認知異常、感覺異常以及理解異常等問題,此種因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