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肝膿瘍 | 腸子化膿

如果以病原菌種類區分,可分為化膿性和阿米巴性兩大類。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及公共衛生的蓬勃發展,此種疾病的發生率尤其是阿米巴性是比以前 ...認識肝膿瘍肝膽胰外科王森稔主治醫師(89年1月)何謂肝濃瘍?它是指病原菌在肝臟實質內增殖,造成肝臟結構破壞並形成空腔,而且在空腔中有濃汁形成的一種疾病。

如果以病原菌種類區分,可分為化膿性和阿米巴性兩大類。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及公共衛生的蓬勃發展,此種疾病的發生率尤其是阿米巴性是比以前少很多了,但是沒有及時和正確的治療,死亡率仍然是非常地高,不可不重視。

目前,在台灣是以化膿性肝膿瘍居多。

病例一:林先生,三十九歲,大卡車司機。

住院十天前開始感到全身無力及胃口不佳,雖至附近醫院求診,但症狀未獲改善。

一個星期後,斷斷續續有發冷發熱的情形發生。

發燒時,體溫最高到攝氏三十九度。

此外,林先生同時有腹脹、茶色尿及右胸呼吸不適等症狀。

於是,他來到本院急診求治,接受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證實在肝臟右葉有一個直徑約五公分的肝膿瘍。

追溯過去病史,發現在七年前林先生就已經有糖尿病,但是他都沒有接受血糖控制治療。

病例二:李小姐,二十二歲,家庭主婦。

兩個星期前,開始有上腹疼痛的情形。

接著,發高燒的情況斷續性發生,所以來到本院急診求治。

腹部超音波發現,肝臟左葉內的膽管有明顯擴張的情形。

進一步安排腹部電腦斷層,證實左葉肝內膽管有結石形成,而造成膽管阻塞及膽管炎。

由於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膽管炎進一步導致膽管附近的多發性肝濃瘍。

住院之後,立即接受抗生素治療及適當的引流,在病情穩定後,將有膽管結石的肝臟左葉切除,根除病因以防復發。

形成肝膿瘍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致使肝臟易受病原菌的攻擊;二是病人體內某處有感染,且不斷將細菌送出,再透過各種管道到達肝臟實質內增殖。

正常人(免疫系統健全的人)的肝臟內部是呈現無菌狀態,因為它具有防禦細胞,可將進入的病原菌過濾並消滅之。

但是,病人如果因為年紀大,或是患有會使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糖尿病、AIDS等)時,將會使肝臟的防禦功能降低,而使肝臟曝露於易受攻擊的狀態。

在另一方面,要瞭解病原菌如何進入肝內,須從解剖上去說明。

肝臟位於腹腔內的右上部,它接受兩套血液供應,一個是肝門靜脈,另一個是肝動脈。

肝門靜脈主要接受來自大小腸的靜脈迴流血,所以當大小腸某處有發炎時(如:急性盲腸炎或憩室炎),病原菌會經由肝門靜脈進入肝內。

而肝動脈的血液主要來自主動脈,所以病人如果有某些疾病(如:肺炎、心內膜炎)嚴重到形成敗血症時,細菌會經由肝動脈到達肝內。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代謝器官,代謝後會形成膽汁。

這些膽汁會經由膽管系統運送到十二指腸內,來幫助脂肪消化。

如果膽管因為結石或腫瘤有膽汁滯留的情形時,來自腸內的細菌會在這些膽汁內增殖,而造成膽管炎。

膽管炎一旦形成,細菌將會進一步沿著膽管而上進入肝內。

從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了解到,病原菌主要經由肝門靜脈、肝動脈及膽管系統進入肝內,而造成肝膿瘍。

患有肝膿瘍的病人,初始的臨床症狀可能僅是腹部不適,而後期最常見的是發冷和發熱。

發燒時,體溫可能高達39℃至40℃。

其它常見的症狀,還包括心窩部或右上腹部疼痛。

如果病人合併膽道方面的疾病時,黃膽的症狀也會發生,例如:眼白或全身泛黃、灰白便及茶色尿。

我們的經驗顯示,病人有不明原因的發冷及發熱時,起初都不以為意,可能就近求醫或者自行拿藥吃,再加上這些病人常合併一些使免疫機能低下的疾病(糖尿病最常見),病程發展的速度將加快,所以當病人被送至大醫院時,敗血症通常已經發生而有生命危險的情形,不可不慎。

腹部超音波是診斷肝膿瘍最便利且無侵犯性的檢查工具。

近年來,由於科技發展迅速,腹部超音波已遍及所有的醫療院所,因此當病人有不明原因的發冷發熱,心窩部或右上腹部疼痛,尤其合併有黃疸時,應立即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以及早發現肝膿瘍。

此外,腹部電腦斷層也是一項很好的檢查工具,它可提供更進步的資料,以利診斷的確立及治療計畫的選擇。

肝膿瘍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其死亡率相當高,敗血症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