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到就快打疫苗,出現症狀就沒救了!-狂犬病@ daddy ... | 狂犬病狗症狀

流行病學 全球各大洲(除了南極洲)都有因為狗狗咬傷而感染狂犬病的案例,每年大約有五萬人死於狂犬病,病例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在亞洲以 ...關閉廣告daddy-poppy's藥學跟動物世界跳到主文提供醫藥知識、動物百態、英文小補帖、其它有關飲食、文化、心理學等逗知識,希望大家會喜歡^_^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Mar12Thu202009:38咬到就快打疫苗,出現症狀就沒救了!-狂犬病你還記得鼬獾咬傷人、鼬獾橫死鄉間道路的新聞嗎,當時造成公衛人員和疾管局的密切注意,為什麼區區的鼬獾就可以鬧的沸沸揚揚呢,因為有一種恐怖的疾病,自從1959年過後,台灣就沒有「人類」的本土案例、1961年後也沒有「動物」的相關案例,這個可以傳染給人類跟動物的疾病就是狂犬病,俗稱瘋狗症,英文為「rabies」,拉丁文字根是瘋狂的意思 🐶 疾病前言狂犬病是感染狂犬病毒後造成的神經性疾病,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疾病,帶有病毒的動物可以直接傳染給人類,溫血動物都可能會感染狂犬病,根據研究,野生動物的身上帶有最多的狂犬病毒,在開發中國家(印度、中國、非洲)的案例,主要都是被感染的狗咬傷(>99%),已開發國家(美國、歐洲、澳洲)因為控管流浪狗+犬隻普遍接受疫苗注射,常常造成人類感染狂犬病的動物反而是蝙蝠,或是其他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中的靈長目、食肉目、翼手目都可能染上狂犬病毒,例如鼬獾、浣熊、蝙蝠、狐狸、臭鼬、狼等;鼠類、兔子、鳥類幾乎不會染上狂犬病毒 流行病學  全球各大洲(除了南極洲)都有因為狗狗咬傷而感染狂犬病的案例,每年大約有五萬人死於狂犬病,病例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在亞洲以印度、中國大陸、印尼、菲律賓的病例數最多幾乎>99%的病例都是被感染狂犬病毒的犬隻咬傷而傳染給人類的,尤其是<15歲的孩童,因為他們對於動物比較沒有警覺性,容易暴露在高風險中雖然現代醫學有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可以預防狂犬病,但是部分落後國家的人民,還是無法獲得充足的醫療資源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狂犬病疫情圖)➝ 台灣透過家犬接種疫苗、捕殺流浪狗、推行相關檢疫和防疫工作等措施,從1959年就沒有人類的病例發生,從1961年起也沒有動物的病例出現,因此在1961-201307的這段期間,台灣是非狂犬病疫區,不過2013年時發現野生鼬獾死於狂犬病後,台灣現在又變成狂犬病疫區了!臺灣的狂犬病疫情風險,侷限在中南部、東部山區的野生動物,鼬獾是主要的感染動物,另外還有少數的果子狸(白鼻心),犬貓感染狂犬病的風險極低分辨果子狸和鼬獾 ➝ 如果在山區活動時,看到果子狸或鼬獾時,不要覺得可愛而去觸摸牠,牠們身上可能帶有狂犬病 (雖然長很像,但是都可能帶有狂犬病毒呦!) 🐶 制病機轉狂犬病病毒進入到人體後,感染傷口附近的肌肉或是皮膚細胞↓病毒增殖後,通過乙醯膽鹼受體進入到神經細胞,一邊增殖一邊沿著神經細胞的軸突緩慢往上移動,不會沿著血液擴散(狂犬病毒在周圍神經組織的平均移動速率是3mm/h)↓病毒上行到脊髓和腦部後,會感染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並且大量增殖後,沿著周圍神經下行到唾液腺、角膜、皮膚、腎臟等其他身體組織 ➝ 病毒移到中樞神經後,可以快速增殖,大約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感染整個中樞神經組織,如果傷口離腦部或是脊髓越遠,狂犬病的潛伏期就越長 🐶 傳染途徑 咬傷(最常見)  感染動物的唾液、腦脊液、體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可以藉由咬傷、抓傷、或是舔你的傷口黏膜等途徑,將狂犬病毒傳到人體內飛沫傳染  曾經有案例是探索蝙蝠洞穴時,吸入含有高濃度蝙蝠糞便的空氣而感染人人傳染▶ 人類患者的唾液中有病毒,理論上可以透過人咬人而傳染,但是目前沒有相關的案例報告▶ 器官捐贈:接受到感染者的器官而感染 🐶 傳染力   人類  目前還不清楚人類什麼時候具有傳染力,只要唾液中可以檢測出狂犬病毒,應該就具有傳染力了貓、狗  開始出現症狀的前3-7天直到整個病程中,都有傳染力;不過有報導指出衣索匹亞的犬隻,牠的病毒株在臨床症狀出現的前14天就有傳染力 ➝ 如果在狂犬病疫區被狗咬到,不管狗狗看起來正不正常,建議立刻就醫處置▶ 感染的狗可能會有性情改變、瞳孔擴張、畏光、畏水、興奮、神經質、大量流口水等症狀▶ 感染貓的症狀會跟狗狗差不多,只是性情更加暴躁,而且會死得比較快 ➝ 老一輩的人都會提醒小孩,如果看到野狗眼睛發紅、狗尾巴收到腹部、狂流口水,當心牠可能是帶有狂犬病毒的瘋狗;狗狗一般都會流口水,但是流出來的量太多就要特別當心了! 其他動物▶ 蝙蝠:臨床症狀出現的前12天,就可以分泌病毒▶ 鼬鼠:臨床症狀出現的前8天,就可以分泌病毒 🐶 臨床症狀 潛伏期  通常是1-3個月,不過時間變化大,有些人不到一個禮拜就發病,有些人拖了好幾年才發病;潛伏期時感染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也沒有傳染性,如果在潛伏期接受治療(疫苗注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