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蟲病 | 絲蟲病治療

旅遊健康服務旅遊相關疾病絲蟲病絲蟲病是什麼?絲蟲病是一種由線蟲所引起的寄生蟲病。

線蟲通常寄生在患者的淋巴腺內,由雌性線蟲產生的微絲蟲常遊移至血管,引致各種病徵。

絲蟲病包括淋巴絲蟲病及盤尾絲蟲病(又名河盲症)。

淋巴絲蟲病主要發生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大部份東南亞地區,太平洋島群及南美洲部份地區。

潛伏期大約10-12個月,病徵包括:發燒、淋巴腺炎以及手腳和陰囊腫脹。

河盲症主要發生於西非洲及中非洲,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

潛伏期大約1年,病徵包括:皮炎、皮下結。

微絲蟲常常遊移至眼球內,引致失明,而疾病媒介黑蠅生活在河谷,故此病稱為河盲症。

絲蟲病是怎樣傳播的?淋巴絲蟲病是由受感染的雌性蚊叮咬而傳播的。

河盲症是由受感染的雌性蚋(又名黑蠅)叮咬而傳播的。

怎樣預防絲蟲病?預防絲蟲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被蚊及蚋叮咬。

前往疫區,旅客在旅遊期間應採取以下措施:於室內時住宿於設有空調或蚊隔的房間睡覺時使用蚊帳覆蓋床舖於室外時要穿上長袖衣服保護手腳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搽上含有避蚊胺,即DEET驅蚊劑。

關於使用驅蚊劑的詳情,請參閱本網站的常見問題;如何治療絲蟲病?治療淋巴絲蟲病可用主要用抗原蟲藥---二乙碳醯,治療河盲症則用異阿凡曼菌素。

除藥物治療外,部份病人可能需要做手術來切除被破壞的組織。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