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之照護 | 疟疾是什么

一、 什麼是瘧疾? 俗稱「冷熱病」或「打擺子」,由唾液中帶有瘧原蟲的蚊蟲叮咬,導致血液中出現原蟲感染的疾病。

因主要以「瘧蚊」為媒介,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回首頁關於我們預約掛號English登入一般中大×全站搜尋搜尋登入瘧疾之照護位置護理指導感染科主題瘧疾之照護其他資訊瀏覽:394,最近修訂:2019-11-30回首頁列印日期:2021/05/25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護理指導感染科×私密分享無法分享,系統已經關閉私密分享的功能×QRcode×選擇網頁檔案loading...確定取消×刪除提醒×loading...×瘧疾之照護分享QRcode列印瀏覽:394,最近修訂:2019-11-30分享QRcode列印瀏覽:394,最近修訂:2019-11-30×××loading...×建立新版本一、   什麼是瘧疾?俗稱「冷熱病」或「打擺子」,由唾液中帶有瘧原蟲的蚊蟲叮咬,導致血液中出現原蟲感染的疾病。

因主要以「瘧蚊」為媒介,這種疾病常見於氣候溫暖地區,如非洲、東南亞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台灣病媒蚊主要是矮小瘧蚊、中華瘧蚊,影響地區以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及花蓮縣等山區為主。

 二、傳染方式:被唾液中帶有瘧原蟲的雌性瘧蚊叮咬。

透過輸入受污染的血液或血液製成品、器官移植或共用注射針和輸血傳播。

懷孕或生產時由母親傳染胎兒或初生嬰兒。

 三、症狀:主要症狀:在發作時依序出現的惡寒、高燒、出汗三個典型階段。

該症狀與感冒或腸胃炎症狀相似,因此旅遊史是確診的重要線索。

前驅症狀:包括倦怠、頭痛、畏寒、食慾不振及四肢酸痛等。

沒有適當治療可能使病情轉為慢性,而發生脾腫、貧血、黃疸等全身症狀,若處理不當,將因合併症而死亡。

瘧疾發作的間隔時間:間日瘧及卵型瘧均為48小時,因此患者隔日發作一次。

三日瘧的分裂生殖期為72小時,因而患者每隔兩天發作一次。

熱帶瘧原蟲無性分裂生殖期不規則,病人約在24~36小時發作一次,也可能在48小時發作一次。

倘若受到不同型瘧原蟲的混合感染,發作的時間就更為混淆了。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瘧疾,因為瘧疾尚需要很多檢查、檢驗來確立診斷,若有上述症狀請至感染科門診就醫。

 四、治療:早期確診,徹底治療為治療瘧疾之要務,治療用藥如下:chloroquine(氯化奎寧)可有效對抗四種瘧疾的病原蟲。

mefloquine或青蒿素:該病原蟲株對氯化奎寧有抗藥性。

 primaquine:會有效攻擊頑固寄生於肝臟且反覆誘發感染的寄生蟲。

 五、居家自我保健原則:注意本身的保暖,多休息、多喝水。

服用抗瘧疾藥物可能出現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腸胃不適;神經症狀:憂鬱、焦慮、恐慌等,另外也可能有視力衰退或皮膚發癢等副作用,如有副作用發生應告知醫護人員。

配合居住地衛生所之訪視及採血檢查。

遵從醫生指示吃藥,準時服用藥物,離開疫區後應繼續把藥物服用完,不能自行停藥。

在瘧疾流行的地方,要在住處的窗戶裝上窗紗,床要掛上蚊帳,避免在黃昏以後到黎明之間外出,晚上外出時,應著長袖、長褲,並避免穿著深色衣物,盡量防止被蚊子叮咬;衣物無法覆蓋到的頭頸部分則應酌量使用防蚊液。

由於許多國家瘧疾依舊盛行,如非洲、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因此一旦到過這些國家,回國後懷疑感染瘧疾(不明原因發燒或其他類似感冒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將您的旅行資料告知醫師,以供診斷參考。

孕婦及幼兒應儘量避免至疫區旅行。

如必須前往的國家為瘧疾疫區,最佳時刻應於出國前一個月開始做瘧疾的預防諮詢,再依醫師指示服用預防性抗瘧疾藥物,且應注意避免蚊蟲叮咬。

如出現惡寒、高燒、出汗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參考資料林苑茹(2019).國際旅遊之瘧疾預防.醫療品質雜誌,13(3),66-70。

黃馨慧、陳夙容(2017).出國旅行前醫療注意事項.臨床醫學月刊,80(2),471-474。

藍一逢、黃頌恩、陳主慈、周玉民、楊靖慧(2018).2006-2016年台灣瘧疾境外移入病例相關風險因子初探.疫情報導,34(14),232-240。

××複製檢核清單loading...×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1.瘧疾之主要媒介為瘧蚊,多在氣候溫暖地區發生傳染。

是否不知道2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