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 瘧疾

瘧疾(拉丁語:Malaria,中文俗称打擺子、冷熱病、發瘧子),是一種會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全球性寄生蟲傳染病,其病原瘧原蟲藉由蚊子散播,隸屬囊泡藻界( ...瘧疾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瘧疾瘧原蟲從雌蚊唾液移入蚊子細胞。

症狀發燒、嘔吐、頭痛[1]併發症黃疸、癲癇發作、昏迷[1]常見始發於暴露後10–15日[2]類型原蟲傳染,媒介傳播疾病[*]肇因病媒蚊散布瘧原蟲[1]診斷方法血液抹片、抗原檢測(英語:malariaantigendetectiontests)[1]預防蚊帳、防蚊液、病媒蚊控制(英語:mosquitocontrol)、藥物[1]藥物抗瘧藥[2]盛行率全球約2.96億人(2015年)[3]死亡數約730,500人(2015年)[4]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感染科(英語:Infectiousdisease(medicalspecialty))ICD-9-CM084、084.6OMIM248310DiseasesDB7728MedlinePlus000621eMedicine221134、784065PatientUK(英語:PatientUK)瘧疾Orphanet673[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瘧疾(拉丁語:Malaria,中文俗稱打擺子、冷熱病[5]、發瘧子[6]),是一種會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全球性寄生蟲傳染病,其病原瘧原蟲藉由蚊子散播[2],隸屬囊泡藻界(統稱原生生物的生物類群之一),皆為單細胞生物。

瘧疾引起的典型症狀有發燒、畏寒、疲倦、嘔吐和頭痛[7];在嚴重的個案中會引起黃疸、癲癇發作、昏迷或死亡[1]。

這些症狀通常在蚊子叮咬後的十到十五天內出現,若病人沒有接受治療,症狀緩解後數月內症狀可能再次出現[2]。

曾感染瘧疾的患者再次感染所引起的症狀通常較輕微,如果患者沒有持續暴露於瘧疾的環境,此種部分抵抗力會在數月至數年內消失[1]。

瘧疾最常透過受感染的雌性瘧蚊來傳播,瘧原蟲會在瘧蚊叮咬時從蚊子的唾液傳入人類的血液[2],接著瘧原蟲會隨血液移動至肝臟,在肝細胞中發育成熟和繁殖。

瘧原蟲屬(Plasmodium)中有五個種可以感染人類並藉此散播[1],多數死亡案例由惡性瘧(P. falciparum)、間日瘧(P. vivax)及卵形瘧(P. ovale)所造成,三日瘧(P. malariae)產生的症狀較輕微[1][2],而猴瘧蟲(英語:Plasmodium_knowlesi)(P. knowlesi,又稱諾氏瘧原蟲)則較少造成人類疾病[2]。

瘧疾的診斷方式主要為血液抹片(英語:Blood_film)鏡檢或前者配合快速瘧疾抗原診斷測試(英語:Malariaantigendetectiontests)[1],近年也發展聚合酶鏈式反應來偵測瘧原蟲的DNA,但因為成本和複雜性較高,目前尚未廣泛地應用於瘧疾的盛行地區[8]。

避免瘧蚊叮咬能降低感染瘧疾的風險,實務上包括使用蚊帳、防蚊液或控制蚊蟲生長(英語:Mosquitocontrol)(如噴灑殺蟲劑和清除積水)[1]。

前往瘧疾盛行地區的旅客可以使用數種藥物來預防瘧疾(英語:Malariaprophylaxis),而瘧疾好發地區的嬰兒及第一個三月期以後的孕婦也建議適時使用周效磺胺/比利美胺(英語:Sulfadoxine/pyrimethamine)進行防治[9][10]。

20世紀中葉,中國科學家團隊研製出抗瘧藥物青蒿素,團隊成員之一的屠呦呦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11]。

儘管有所需求,但瘧疾目前尚無疫苗,相關研究仍在進行[2]。

現在建議的治療方法是併用青蒿素及另一種抗瘧藥物[1][2](可能是甲氟喹、苯芴醇或周效磺胺/比利美胺(英語:Sulfadoxine/pyrimethamine)[12]);如果青蒿素無法取得,則可使用奎寧加上去氧羥四環素[12]。

為避免瘧原蟲抗藥性增加,瘧疾盛行地區的病患應盡量在確診後才開始投藥。

瘧原蟲已逐漸對幾種藥物產生抗藥性[13],具有氯化奎寧(英語:chloroquine)(氯喹)抗性的惡性瘧已經散布到多數的瘧疾盛行區,青蒿素抗藥性的問題在部分東南亞地區也日益嚴重[2]。

主要流行地區包括非洲中部、南亞、東南亞及拉丁美洲,這其中又以非洲的疫情最甚[14][15][16]。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3年全球瘧疾個案共有1.98億例[17],造成58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