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元凶!癌症研究證實:愛吃4食物易致癌,千萬少碰 | 預防大腸癌飲食

想預防癌症上身,一定要從日常飲食做起。

癌症連續27年蟬連國人10大死因之首,每人莫不聞癌色變,雖然截至目前為止,大部分 ...大腸癌元凶!癌症研究證實:愛吃4食物易致癌,千萬少碰撰文:NOW健康日期:2019年10月07日分類:最新文章AAA培根、火腿及香腸等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食,也是致癌物、大腸癌元凶!英國媒體報導大腸癌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TO公佈容易引起大腸癌食物,將把培根、漢堡和香腸等加工肉,列為與香菸、石棉、砷(砒霜)等同等級的致癌物,引起廣大饕客譁然。

癌症研究:加工肉品易引起大腸癌 世衛研究人員懷疑,不肖商人為了讓加工肉品的賣相變好,常使用著色劑,這容易損害人體大腸壁。

此外,製作過程中使用煙燻、醃漬,並添加防腐劑,也可能致癌。

 除了使用煙燻、醃漬、添加化學物等方式處理過的火腿、培根、燻肉及香腸,最令人擔心的是,連新鮮紅肉攝取過量,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已有充分證據顯示,攝取大量紅肉會導致罹患大腸癌,即便攝取少量加工肉,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世衛研究人員建議民眾,每週攝取紅肉宜低於500公克,以遠離癌症。

英國政府2011年版的國人飲食指導方針則建議,成人1天的紅肉攝取量應少於70公克。

 前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培根、香腸及漢堡等加工肉品等食材,均是國人早餐常見菜色,有鑑於致癌風險高,建議以魚肉、瘦肉來取代,多挑選2至3道蔬食或半蔬食菜色,烹煮時盡量少油、少鹽、少糖,並避免超過100度以上燒烤,以減少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

 據統計,大腸癌蟬聯國人的癌症發生人數首位多年,每年超過14,000人罹患大腸癌,每35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而每年因大腸癌死亡的人數則超過5,000人,居癌症死因的第3位。

 「愛吃紅肉者罹患大腸癌風險高」邱淑緹表示,國民健康署已補助50至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是安全、簡單又準確的篩檢方式,沒有侵入性,不會疼痛,不須限制飲食或灌腸,在家就可以採檢,歡迎國人多加利用。

 多動多流汗,也能降低罹癌的風險。

邱淑媞建議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每週做到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包括快走、做健康操、跳韻律舞、整理庭院及家務等。

運動可以分段累積,如每週5次、每天30分鐘,也可每次15分鐘分2次,或是每次10分鐘分3次完成。

 編按:大腸癌4個常見症狀 大腸癌警訊有很多樣,以下依照統計數據歸納常見症狀包括: 1.排便異常可能是大腸癌: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如原先排便習慣良好卻開始發生慢性腹瀉,便秘;甚至是雖然有便意,明明肛門卡著東西,卻又解不出來。

出現此類症狀,宜盡速就醫。

 2.糞便形狀改變當心是大腸癌:當糞便漸漸變細,有時候是因為腫瘤引起腸道狹窄。

 3.大腸癌症狀包括便血或糞便帶血:雖然有血便是大腸癌的警示症狀之一,不過以腸胃潰瘍、痔瘡、肛裂等良性的病灶居多,但出血畢竟是一項警訊,表示腸道健康出現問題,還是必須尋求醫師診斷確認。

 4.其他可能的大腸癌症狀:慢性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等。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大腸癌照護癌症預防飲食癌細胞腫瘤大腸癌症狀幸福熟齡加入收藏熱門文章延伸閱讀小心吃到罹大腸癌!名中醫揭露這2食物要少吃,很致癌癌症跟「吃」有關係!研究顯示:這些食物易致癌,調整後可降低罹癌率名中醫:這8惡習最致癌!每天吃這些食物,有助遠離癌症這7種肉易致癌!五大罹癌惡習快看你中了幾項喝咖啡是食道癌元凶?世界衛生組織:真正4大致癌物質在這裡熱門文章小心吃到罹大腸癌!名中醫揭露這2食物要少吃,很致癌撰文:樓中亮預防保健網日期:2019年09月25日分類:最新文章AAA世界衛生組織提到,台灣已成為全球大腸癌發生率第一名的國家,而有大腸瘜肉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來看看如何針對大腸癌預防保養。

不想罹患大腸癌,還是盡量少吃燒烤︰ 飲食與大腸瘜肉的生成有相關性,少吃燒烤,油炸物,多吃新鮮的蔬果,烹調方式多選用清蒸、水煮。

 預防大腸癌腫瘤食物︰ 每天要任選下列四種來吃,葡萄、草莓、香蕉、奇異果、無花果、綠色花椰菜、捲心菜(高麗菜)、胡蘿蔔、蕃茄、洋蔥、大蒜、蘆筍、香菇、燕麥、小麥、海帶、黑木耳。

 不想罹患大腸癌,請定期檢查︰ 根據調查指出,50歲開始即是腸癌發生的高峰期,腸瘜肉的檢測,從35歲開始,最好就要定期檢查,平常也要注意規律作息,避免便秘。

  掌握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