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協助過動症孩童 | 過 動 症家長

過動症孩童於醫學上所使用之名稱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DHD),其可能會出現難專注、活動量大、衝動等等行為,然此情形常使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其衝動 ... include("http://www.sltung.com.tw/tw/tranasalator/tranasalator.php");?>   家長如何協助過動症孩童              臨床心理師 杜怡君   過動症孩童於醫學上所使用之名稱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DHD),其可能會出現難專注、活動量大、衝動等等行為,然此情形常使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其衝動行為亦可能影響人際,甚有些孩子發展出其他問題行為;以上情形發生時,最擔憂的是孩子的父母或照顧者,常不知該如何陪伴或協助這些孩子。

藉此文章淺談教養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子時應注意之事項與建議:※七步驟改善孩子行為※  過動症孩童有一些不適切行為是您期待改變的,但常不知如何做,您可根據此七大步驟執行:步驟一:學著欣賞孩子的優點。

孩童因易分心、活動量大或衝動行為,容易讓他人誤解,常收到負面評價,長期下可能影響孩童對自身的評價,故要練習去注意並欣賞孩子的優點,將焦點放在孩子的優點上,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步驟二:多給孩子正向關注。

要求孩子幫你做一些簡單的小事(不能太多或太難),讓他有機會成功或完成,然後立刻給他回饋;如果孩子做不到,也可鼓勵他的嘗試及努力行為。

步驟三:給予有效的指令。

當以上兩步驟皆可達成後,你希望孩子做到你所說的行為,此時你才可開始下指令,指令需清楚、具體(如:10分鐘內做完成國語作業一頁),你的態度要認真,確定孩子有聽進去,要求孩子重複說一遍指令。

一次給予過多指令,孩子會無法完全聽入;有效的指令,孩子將有機會一件件好好達成,如此一來,孩子愈來愈可聽從你說的話。

步驟四:教導孩子不打斷你做事。

孩子都希望父母的注意,你在做事時,常會打擾你。

練習你要做一件事之前,先告訴孩子不要來打擾你,讓他去做些有趣的事,然後如他在一段時間內真的沒打擾你,要去誇獎他,讓他知道「就算不來打擾你,你還是關心他,而非不理他」。

此方法可培養孩子獨自一人做事,而非來干擾你。

※步驟一到四,是你的行為在改變,而不是孩子,這期間不要期待孩子有大幅度的改變。

步驟五:建立代幣制度。

與孩子關係建立,孩子也願意遵從你,為了改善孩子其他的不良習慣,可採用代幣制度,讓孩子持續表現某些好行為,累積點數換取他心中很想要的禮物或活動。

這方法的重點是要「培養出好習慣」,開始有效果時,可跟孩子討論,修改你要獎勵的行為,而非一成不變。

步驟六:建設性的處罰。

孩子做出不好行為時,家長習慣直接處罰,常有壞習慣的孩童,讓家長一直處罰他,結果造成孩子對立跟反抗。

因此步驟一至五都是以獎勵為主,等到孩子知道怎麼做,其才願意接受你對他壞習慣的處罰。

此步驟,你可在代幣制度上採取扣點,讓孩子知道不可荒廢已經改過的行為,如果沒做好,將更難換到獎品。

步驟七:在公共場合有效處理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在家裡的行為,可有效地管理時,則可開始管理在公共場合的行為。

同樣有獎勵與懲罰,要求孩子在公共場合要怎麼做,一旦做到立即給予誇獎,或是給他記點,做不到則扣點。

※均衡學校和家庭生活※在要求孩子學校成績之前,我們先思考以下事物是否因此被犧牲了,這些項目您是否已經達成:(1)孩子或家人的健康(2)孩子與其他家人是否被愛、受尊重、被看重、學會負責(3)孩子的道德發展(4)孩子的人際關係,孩子是否學會等待、輪流、分享、傾聽、讚美、原諒、解決問題、與人合作(5)孩子健全的心智,有自己的休閒、娛樂、嗜好,享受快樂人生、滿足自己(6)社會歸屬感,融入整個社會。

我們可為家人規劃一些休閒活動,在遊戲時禁止談論功課和工作,那些時刻少下指令,多給孩子真誠、適度的讚美。

有時我們需調整對孩子功課成績的期待,且知道即使成績不好,孩子仍是一個健全、很棒的人,未來也可有不錯的發展。

※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對於過動症的照顧者來說,壓力是經常存在的,但千萬不要因此影響到你的家庭或生活;如果你發現你有喘不過氣來時,請你一定要找一位你相信、可以聽你說話的人,他可以是專業人員(醫師、心理師、社工或其他專業人員)或你的朋友、家人等等;這個人願意聽你說、了解你。

適度壓力可幫助我們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更好的表現,但過度的壓力感受將對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