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關節變形又紅腫痛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懶人包) | 關節炎多久會好

就與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一樣,類風濕性關節炎剛開始可能不好診斷,其表徵可能會被誤認為其他疾病。

而這個病也不是抽一下血、或做單種影像 ...2018年1月1日星期一讓關節變形又紅腫痛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懶人包)女人,內科,白映俞,老年人,免疫系統,男人,青少年轉大人,骨科,健康好人生,醫師今天我們來看一個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這是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組織與器官,引發慢性發炎而導致不適,雖然病名是「關節炎」,但其實這個病侵犯不只關節,連皮膚、眼睛,甚至心臟、肺臟、與血管都可能遭殃。

我們先來看看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症狀是怎樣的。

首先患者最常注意到的就是關節又紅又腫又痛,早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從小的關節開始侵犯,像手指頭的關節或腳趾頭的關節,接下來就會慢慢進展到手腕、手肘、踝關節、膝蓋等處,也容易同時侵犯兩側的相同關節,像是兩隻手、雙側膝蓋、或兩側肩膀都同時有症狀。

由此可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色是可以造成多個關節同時發炎。

(其他關節炎則不太一樣,例如痛風造成的關節紅腫熱痛常常會是以一個關節,像是單側腳的大腳趾這樣的表現為主)。

患者發病後可能於早晨起床時,或坐了很久沒活動後,就會感覺到關節僵硬。

還可能覺得愈來愈疲累,體重莫名其妙地下降,有時有點微微的燒,台語說「夯夯」這樣,但不至於發高燒。

每位患者病程進展不一樣,有些人是慢慢一年一年地變嚴重,也有患者剛罹患後病情就進展快速。

但患者多是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的數周至數個月後就好轉,但過了一陣子之後,症狀又很突然地全回來了!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疾病呢?原來是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出了錯,開始攻擊關節的滑膜。

滑膜的功用在於產生關節的潤滑液,增加關節的活動度。

當免疫系統的細胞從血液跑到關節滑膜去包圍、啟動攻勢後,會讓滑膜反覆發炎、變得更厚,到後來會逐步破壞關節附近的軟骨與硬骨,更使關節附近的韌帶變弱,關節喪失原有的形狀。

患者因而感覺到關節疼痛與紅腫。

(若為退化性關節炎,問題則出在硬骨與硬骨之間的軟骨被磨損殆盡,與分泌潤滑液的滑膜就沒什麼關係。

)至於免疫系統為何會出錯?開始攻擊自家器官組織呢?有幾種說法,有人推測是因為患者先有個病毒或細菌感染後,改變了免疫系統;有研究學者認為抽菸會讓免疫系統出錯;另外,荷爾蒙的變化亦有角色,舉例來說,女性患者懷孕時症狀容易改善,但生完後症狀卻常再度加重,代表荷爾蒙變化與我們的免疫系統辨識敵我狀況是有關的。

但與其他自體免疫疾病類似的是,我們還無法肯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確切原因。

至於哪些人容易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呢?首先第一號危險因子是女性,女性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會是男性的三倍(但臨床觀察裡,男性患者通常症狀較嚴重)。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發生在各個年紀,年輕人也會得,老人也有機會,但通常以40到60歲發病最常見。

台灣較出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是創立伊甸基金會、筆名杏林子的劉俠女士,她是於12歲時就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的!還有,抽菸會讓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作機會上升,有菸癮者發病機會是無吸菸習慣者的四倍。

另外這個病也與家族史、體重過重等因素有關。

類風濕性關節炎久了之後,會帶來不少併發症。

像是肢體產生畸形,患者手指偏向小指方向,呈現不自然的形狀。

手部關節的反覆發炎也會帶來腕隧道症候群,讓手部有麻木感及刺痛感,甚至肌肉萎縮。

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讓關節受損之外,也有機會攻擊其他器官,大約四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還會有超過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讓皮膚下有異常突起的類風濕結節,可以是位在手肘、前臂、手指頭,也可以長在心臟、肺臟裡。

長在肺部的類風濕結節雖然不是惡性細胞,但還是會讓患者咳血、肺部塌陷。

除了關節與皮膚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侵犯眼睛、心臟、肺臟、血管、腎臟、唾液腺、神經組織、與骨髓等多樣器官組織。

類風濕性關節炎讓眼睛及口腔的潤滑液分泌減少,造成乾眼或口乾舌燥,也會讓眼白鞏膜處發炎,讓眼睛疼痛發紅。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免疫系統也會去攻擊紅血球,導致貧血,但同時血小板的數量卻異常上升,增加血栓生成,而提高了中風、心臟病發等疾病的發生機率。

我們的心臟外包著一層組織,叫做心包膜,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造讓心包膜發炎、增厚變緊,而影響到心臟的跳動。

類風濕性關節炎同樣會使肺臟外的肋膜發炎,讓患者每一次呼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