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 | 廣東住血線蟲藥物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廣東住血線蟲,1933年陳心陶先生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調查玄鼠(Rattus rattus)和褐鼠(Rattus norvegicus)的寄生蟲時, ...趙藥師藥局的部落格跳到主文歡迎光臨在趙藥師藥局痞客邦的小天地這邊會提供一些健康保健的知識給大家參考我本身是一位藥師有任何藥物或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Mar09Fri201812:17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廣東住血線蟲,1933年陳心陶先生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調查玄鼠(Rattusrattus)和褐鼠(Rattusnorvegicus)的寄生蟲時,首先於鼠肺(肺動脈)中發現此蟲,1937年日本人松本(Matsumoto)在台灣東岸花蓮之野鼠內亦發現此蟲。

感染的大鼠透過糞便排出未成熟的幼蟲(第一期幼蟲),蝸牛和蛞蝓吃了含有幼蟲的大鼠糞便而感染,幼蟲在蝸牛和蛞蝓體內發育,但不會變為成蟲(第三期幼蟲),當大鼠吃了感染的蝸牛、蛞蝓或受其黏液污染的食物時,寄生蟲可於鼠體內發育為成蟲,雌雄交配產卵,進入下一個生活史循環。

人類不是廣東住血線蟲適合的終宿主(鼠類才是),其幼蟲誤入人體後,無法於人體發育為成蟲,僅可發育至第五期幼蟲(又稱為幼成蟲),蟲體移行至腦膜處死亡,而造成腦膜炎相關症狀。

傳播方式:之前動物星球頻道有節目有介紹,介紹的例子是食用生菜沙拉上有未清潔的蝸牛全世界第一個報告病例發生在台灣,1945年野村(Nomura)和林(Lin)在台南縣一名15歲日本男孩之脊髓液中首先發現幼成蟲(第五期幼蟲);台灣早年在屏東、高雄一帶甚為流行,但近十年則偶有散發病例報告,其中以外籍勞工生食螺類感染最為常見,而生機飲食者未洗淨蔬果或孩童誤食螺類感染事件亦有發生。

潛伏期約2-3天,最長可達47天。

發病症狀:人類通常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感染,如僅食入少量寄生蟲,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自行痊癒,如食入寄生蟲數量較多,將可危及生命。

此蟲會侵入腦部、脊髓或神經根會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其他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亦可侵犯眼球,可造成視力受損。

預防方法:(一)不要生吃蝸牛、福壽螺。

(二)烹調軟體及甲殼類動物(如蝸牛、蛞蝓、淡水明蝦及蟹)時,應煮沸3-5分鐘以上再食用。

(三)生食蔬菜必須徹底洗淨,於流行地區避免生食蔬菜。

(四)冰凍於-15℃24小時以上可以殺死幼蟲。

(五)教育小孩勿接觸蝸牛、螺類及蛞蝓等,因其可能感染幼蟲。

(六)控制鼠類。

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持療法。

如果僅感染少量寄生蟲,無症狀或症狀輕微者,即便沒有治療,寄生蟲過一段時間也會死亡而痊癒。

如果有症狀已發生嗜伊紅性血球過多的腦膜炎,則以支持性療法處理症狀為主,如重複腰椎穿刺以減輕腦壓或是使用類固醇來降腦壓減緩症狀。

抗生素的治療則尚未有定論。

文章標籤廣東住血線蟲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momo751228趙藥師藥局的部落格momo751228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醫療保健上一篇:一張圖搞懂吸入劑(成份)下一篇:一張圖搞懂吸入劑(劑型)歷史上的今天2015:容易得糖尿病的5個飲食習慣▲top留言列表發表留言月曆«八月2021»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https://www.facebook.com/momo751228/?ref=aymt_homepage_panel我的好友熱門文章文章分類一張圖搞懂(10)實用tip's(10)常見藥物交互作用(0)解密各種健康飲食(5)score&guideline(8)健康保健誤區(2)踢爆偽科學(13)新聞探討(31)認識保健食品(18)體檢報告數字解碼(11)保健新知(51)健康探討(37)疾病探討(40)未分類文章(5)最新文章最新留言動態訂閱文章精選文章精選2021八月(1)2021六月(2)2021三月(2)2021二月(1)2020十月(1)2020九月(2)2020八月(1)2020七月(1)2020六月(1)2020五月(1)2019十一月(2)2019六月(1)2019三月(2)2018十二月(1)2018十一月(1)2018十月(3)2018九月(1)2018八月(2)2018七月(3)2018六月(1)2018四月(1)2018三月(4)2018二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