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認識與處理 | 重鬱症診斷

通常不會做重鬱症的診斷,除非這些症狀在喪失親人後持續超過2個月。

然而,出現某些和「正常」哀悼反應不符合的症狀,可能有助於區別哀慟與重鬱期,包括 ...忘憂小棧憂鬱症認識與處理發布單位:衛生局分  類:忘憂小棧發布日期:105-06-24詳細內容: 憂鬱症認識與處理常常聽到人家說「鬱卒」,新聞媒體也三不五時在報導一些很「鬱卒」的人或者讓人看了很「鬱卒」的事件。

但真隨便找一個人問,『憂鬱症』是甚麼?假定他(她)不是專業人士,可能會得到一些答案,例如「文明病吧……」、「就心情不好啊……」、「會吃不下睡不著……」、「會鬧自殺吧……」等等。

 關於這些答案,筆者只能說有些是憂鬱症狀的某種表現,但並不表示有這些症狀的人就是憂鬱症。

寫到這裡,大家或許會覺得我這個精神科醫師很機車,怎麼只給這種像是繞口令的答覆?更何況,現在資訊發達,可能有些讀者已經想拿起手機,上網找關於憂鬱症的診斷準則,筆者姑且先表列出美國精神醫學會(APA)的DSM-IV-TR常見的憂鬱症診斷準則: 重鬱期A.下列9項至少有5項同時期出現持續2週,且表現既往功能的改變;至少出現下列兩者其中之一(1)憂鬱情緒或者(2)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此外,需排除明確因一般醫學狀況或者和情緒不一致的妄想或者幻覺導致的症狀。

(1)   一天大部分時間且幾乎每天都有憂鬱情緒,無論主觀陳述(例如自覺悲傷或者空虛)或者客觀報告(例如看起來流淚不止)。

(2)   一天大部分時間且幾乎每天都顯著欠缺興趣或愉悅在全部或者幾乎全部的活動(無論主觀陳述或者他人觀察)。

(3)   非飲食控制時體重顯著下降或者顯著增加(例如一個月內體重改變超過5%)或者幾乎每天食慾缺乏或者亢進。

注意:在兒童需考量無法達到預期體重。

(4)   幾乎每天失眠或者睡眠時間過長。

(5)   幾乎每天精神動作激躁或者遲緩(他人觀察所得,非僅主觀感受躁動不安或者變得遲滯)。

(6)   幾乎每天疲勞或者喪失體力。

(7)   (並非只是自責或者和生病相關的罪惡感)幾乎每天覺得無價值或者過多/不適當的罪惡感(有可能達妄想程度)。

(8)   幾乎每天思考或專注力減退,或者難以做決定(無論主觀陳述或者他人觀察)。

(9)   反覆想到死(並非只是怕死),反覆自殺意念而無特定計畫,或者自殺舉動或者特定用以自殺的計畫。

   B.這些症狀並不符合混合期。

   C.這些症狀導致臨床上顯著社交、職業或者其他重要功能領域的壓力或者損害。

   D.這些症狀並非某種物質(例如藥物濫用或者某處方藥物)或者一般醫學狀況(例如甲狀腺低落)的生理反應直接導致。

   E.這些症狀並非因哀慟所能詮釋,例如喪失至愛後,這些症狀持續超過2個月或者有顯著功能缺損、病態地身處於無價值感、自殺意念、精神病症狀或者精神動作遲緩。

低落性疾患A.            至少持續兩年,無論主觀陳述或者他人觀察,大部分的日子幾乎整天心情憂鬱。

注意:對兒童和青少年而言,情緒可能以易怒表線而且持續時間至少一年。

B.            當憂鬱的時候,需要出現下列2項(或者2項以上)的症狀:(1)   食慾缺乏或吃過多。

(2)   失眠或嗜睡。

(3)   活力低或疲累。

(4)   低自尊。

(5)   專注力減退或難以決定事情。

(6)   感到無望。

C.            在感受此困擾的2年期間(兒童或青少年則是1年),此人的A與B項症狀未曾緩解超過2個月。

D.            在感受此困擾的前2年期間(兒童或青少年則是1年),未曾出現重鬱期。

換言之,此疾患並非由慢性重鬱症或者部分緩解的重鬱症所導致。

注意:有可能在低落性疾患之前曾有過重鬱期,但已然完全緩解(超過2個月無顯著徵象或症狀)。

此外,在低落性疾患的頭2年後(兒童或青少年則是1年),可能會追加符合重鬱期診斷的情緒期,在此狀況下,兩種診斷皆可成立。

E.             從未有躁期、混合期或者輕躁期,而且不符合循環性情感疾患的診斷準則。

F.             此困擾非在慢性精神疾患,例如精神分裂症或者妄想症的病程所發生。

G.            這些症狀並非某種物質(例如藥物濫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