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之照護 | 高血脂飲食 指引

續發性高血脂症:受到飲食、疾病及藥物的影響,平時所稱的高血脂症,大多屬這一類。

三、症狀:. 一般高血脂病人不會有明顯症狀,主要是由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回首頁關於我們預約掛號English登入一般中大×全站搜尋搜尋登入高血脂症之照護位置護理指導心臟內科主題高血脂症之照護其他資訊瀏覽:3599,最近修訂:2020-07-24回首頁列印日期:2021/02/01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護理指導心臟內科×私密分享無法分享,系統已經關閉私密分享的功能×QRcode×選擇網頁檔案loading...確定取消×刪除提醒×loading...×高血脂症之照護分享QRcode列印瀏覽:3599,最近修訂:2020-07-24分享QRcode列印瀏覽:3599,最近修訂:2020-07-24×××loading...×建立新版本一、高血脂症的定義:血液中所含的脂肪簡稱血脂,主要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磷脂質及游離脂肪酸等,其中膽固醇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俗稱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的膽固醇)。

當血中的總膽固醇過高(>200mg/dl)、三酸甘油酯濃度偏高(>150mg/dl)、高密度膽固醇濃度偏低(<35mg/dl)以及低密度膽固醇濃度偏高(>130mg/dl)等,任一異常或合併多種異常情形均可診斷為高血脂症。

 二、原因:原發性高血脂症:受家族遺傳影響,這些病人自小時候的血中膽固醇就很高,除非積極治療,否則於年輕的時候,即很容易罹患冠狀動脈疾病。

續發性高血脂症:受到飲食、疾病及藥物的影響,平時所稱的高血脂症,大多屬這一類。

 三、症狀:一般高血脂病人不會有明顯症狀,主要是由抽血檢查篩檢得知血脂異常現象,故又稱無聲的殺手,除了極少數的患者皮膚、皮下組織或肌腱會出現黃色瘤或黃斑瘤。

但長期的血脂過高仍可由各種警訊得知,一般可能症狀有:腰膝酸軟、失眠、頭痛、四肢麻木、疲勞、倦怠、胸悶、頸部僵硬等症狀,因血脂過高會加速動脈導管粥狀硬化(高血脂是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而出現腦中風、腎功能減退、心絞痛、心肌梗塞、動脈瘤或四肢末梢壞死。

但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高血脂症,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心臟內科門診就醫諮詢。

 四、罹患高血脂症的危險因子:家族史:家族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症。

次發性因素:糖尿病、肥胖症、甲狀腺功能過低者等。

藥物:女性荷爾蒙、避孕藥、類固醇等。

飲酒:過量酒精會升高三酸甘油酯。

其他:飲食中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或膽固醇、抽菸等。

 五、治療:若是第一次發現血脂異常時,必須先給予3~6個月非藥物治療,也就是使用飲食控制3~6個月後,如果血脂肪仍超過標準值時,才開始使用降血脂藥物。

 六、日常生活保健原則:飲食方面:採均衡飲食(肉、魚、蛋、奶、豆、五穀類、蔬果類)。

控制油量攝取,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少吃豬皮、雞皮、鴨皮、魚皮、肥肉及奶油等。

炒菜宜選用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如橄欖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油等),少用飽和脂肪酸高的動物油(如奶油、牛油、豬油等),而且不要為了省小錢使用回鍋油,對健康是一種傷害。

烹調宜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等方式,注意鹽量。

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類(腦、肝、腰子等)、蟹黃、蝦卵、魚卵、蛋黃或牛油製成的麵包、蛋黃酥等。

血液膽固醇過高、曾罹患動脈血管梗塞、肥胖或是脂肪肝患者等,建議一天應少於1顆(雞)蛋黃的攝取量。

肉類宜多選用魚類及去皮家禽,且應儘量減少羊、牛、豬等脂肪含量高的肉類,每餐亦可搭配豆製品食用。

多食用高纖維食物,包括:(1)五榖根莖類,如糙米、燕麥、玉米、胚芽米、全麥麵包、薏仁等。

(2)未加工的豆類,如黃豆、紅豆、綠豆等。

(3)各類蔬菜,如葉菜類、竹筍、四季豆、紅蘿蔔、蒟蒻等。

(4)各類水果,如柳橙、蘋果、梨、蕃石榴等。

「三酸甘油酯」過高者,可多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如秋刀魚、鮭魚、鯖魚、牡蠣等。

適量攝食含高澱粉的蔬菜或五穀類(馬鈴薯、玉米、米飯、麵)、油煎油炸的食品、酒類、核果類(花生、瓜子、腰果、核桃)等。

少吃精緻醣類食物,如糖果、煉乳、蜂蜜、各式含糖飲料、加糖食品等。

避免大量飲酒或含酒精飲料。

如果您對飲食控制有任何疑問,請洽臺北榮總「營養諮詢門診」諮詢。

適度的運動:可提高血中高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