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瘧疾「改寫」的人類歷史 | 瘧疾歷史

秘魯印第安人將它炮製成成藥「秘魯膏」。

據傳,秘魯的西班牙總督夫人金瓊(​Chinchon)1630年在利馬逗留時染上了瘧疾,其保健醫生卡尼薩雷 ......瘧疾是一種常見、危害大、病理複雜的急性傳染病,以間歇性發高燒為主要病徵。

據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億例瘧疾病例。

瘧疾的病原體是瘧原蟲,傳染媒介是被瘧蚊屬蚊子(按蚊)叮咬。

  瘧疾肆虐的年代  現代學者根據文獻記載,判定不少名人曾遭瘧疾戕害,其中有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羅馬這座「永恆之城」的蠻族西哥特人首領阿拉里克、文藝復興初期的義大利大詩人但丁、近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領袖克倫威爾、漢代抗擊匈奴的霍去病等。

瘧疾曾長期在舊大陸各地區肆虐,如14世紀時曾發生了羅馬教廷避居意法邊境的「阿維農之囚」事件。

現有研究表明,其中雖有親法教皇想就近得到法國支持的原因,但擔心染上羅馬熱症、避開瘧疾流行區也是其重要原因。

  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希波克拉底已注意到瘧疾有不同的熱型。

古代學者曾懷疑它是由沼澤地惡劣有害的空氣(有些暗合中國俗稱的瘴氣)引起的間歇性發燒。

羅馬時代的學者認識到排乾積水有時能控制其發病。

印度古籍《妙聞集》(Susruta,5世紀前成書)已提到了蚊子與瘧疾的關係。

中世紀義大利人則把該病歸咎於有害的空氣。

  東西方對瘧疾的認識與治療  歐美新航路開闢後,瘧疾很快隨冒險家傳入新大陸。

瘧疾的危害迫使印第安人摸索尋找治療的藥物。

後來他們終於在南美安第斯山區發現一類樹(今叫金雞納屬樹),用其樹皮熬藥湯或磨成藥粉內服能有效地退燒抗病。

秘魯印第安人將它炮製成成藥「秘魯膏」。

據傳,秘魯的西班牙總督夫人金瓊(Chinchon)1630年在利馬逗留時染上了瘧疾,其保健醫生卡尼薩雷斯用秘魯土著進獻的「熱病樹皮」治癒了她,於是她把這種藥物傳入歐洲。

該藥後來由大植物學家林耐正式命名為金雞納(Cinchona),以茲紀念。

儘管一些學者對此說法提出了質疑,但在美洲的歐洲人確於17世紀30年代知曉並應用了此藥。

1639年,西班牙的奧斯定會修士卡蘭查曾明確提到此物:「在洛克薩(Loxa)國生長著一種他們所稱的『抗燒樹』,可用其黃棕色樹皮磨成藥粉,用兩枚小銀幣重的藥粉兌成湯劑服用,可治瘧熱症和間日熱。

該藥在利馬已收到神奇的療效。

」1640年代初,此物傳入歐洲。

  但當時推廣並不順利,仍有不少人拒絕使用。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領袖克倫威爾就因染上瘧疾後,拒絕服用「耶穌會樹皮」而去世。

同時,歐洲的醫師也持續對金雞納療法進行改善,以增強療效,減小副作用。

英國的塔爾博爾在1672年出版了醫著《發燒學》,在書中提倡服用以金雞納樹皮為主藥的複方合劑,但對其配方秘而不宣。

直到他於1681年去世後不久,其藥方才公之於眾:原來是金雞納樹皮粉、玫瑰葉、水、檸檬汁與歐芹汁的混合物。

金雞納樹的大量藥用導致野生金雞納森林資源萎縮乃至遭破壞,於是歐洲人於19世紀中葉開始在印度、錫蘭、爪哇進行人工種植並獲得成功。

  瘧疾在中國稱打擺子、脾寒等。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瘧」為「熱寒休作,從疒,從虐,虐亦聲」。

「虐」的釋義為「殘(暴)也」。

漢代人已認識到瘧疾周期性發熱發燒等症狀。

戰國末年,《黃帝內經》中的《瘧論篇》和《刺瘧論》已有瘧疾病因、病機、症狀、針灸治法的記載。

漢代《金匱要略》對瘧疾的因、證、脈、治做了較為全面的論述。

隋代《諸病源候論》指出瘴瘧多發於嶺南山瘴之地,由瘴毒引起。

明代張景岳的《景岳全書》明確了瘧疾病是感受瘧邪所致。

中醫認為瘧疾是因感受瘧邪、瘴毒而起。

由此看來,中醫所說的瘧疾與現代西醫所說的由按蚊傳播、因瘧原蟲作祟的瘧疾頗有區別。

在臨床治療上,據公元1—2世紀成書的《神農本草經》記載,已使用植物中草藥常山:「常山味苦寒,主治傷寒、寒熱、熱發溫瘧鬼毒,胸中痰結吐逆。

」晉葛洪《肘後備急方》中已有用黃花蒿的治瘧病方。

  奎寧的出現與瘧疾發病原因解析  金雞納傳入歐洲後,改變了瘧疾的治療。

該藥不久由傳教士傳入中國。

1693年5月康熙帝患瘧疾,久治不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