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簡史:克服「最早傳染病」瘧疾的心路歷程 | 瘧疾台灣

2020/10/23,人文潮州瘧疾研究所|PhotoCredit:疾管署nippon.com繁體字nippon.com是NipponCommunicationsFoundation在日本財團的扶助下,為促進世界各國和地區對日本的了解設立的多語種網站。

本網站開設了英、中(簡體和繁體)、法、西、阿、俄、日7個文版,是以聯合國6種正式語言和日語開展資訊傳播事業的綜合網站。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大洞敦史現在每年仍有二億人以上感染瘧疾在人類發展的進程裡,對抗傳染病就像戰爭一樣無法切割。

眾多的傳染病裡面,瘧疾的歷史非常悠久,在約30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裡,發現了帶有病原體瘧原蟲的蚊子。

瘧原蟲是透過部分品種的雌性瘧蚊(Anopheles)進入人體血液裡面。

一旦罹患瘧疾,除了發燒、畏寒、頭痛、痙攣等症狀,若惡化為重症的話,甚至會出現意識不明,導致死亡。

可分類為三日瘧、四日瘧、卵形瘧以及熱帶瘧(又稱惡性瘧),特別是熱帶瘧的症狀最為嚴重,若是沒有任何應急處置,極有可能致命,即使接受最妥善的治療,也有20%的死亡率。

時至今日,以非洲為首,世界上仍有幾億的人口受到瘧疾威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世界瘧疾報告書,2018年有2億2800萬人感染瘧疾,有40萬5000人因此死亡。

非洲占其中9成以上。

筆者是定居在台灣的日本人,很幸運地,生活中幾乎不曾遭受到瘧疾的威脅。

今(2020)年,看到新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主張抗瘧疾藥能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時,已經是隔了好久之後才再度聽到這個名稱。

於是向在台南開業的醫師韓良誠(參考:日本統治時代:台灣韓石泉醫師筆下的台南大空襲,2020.08.07)請教有關瘧疾的歷史,他分享了這段往事:「第二次大戰期間,我還是小學生,當時的日本老師經常叮嚀:『就算吵架是非不得已的,也絕對不可以打對方的肚子』,因為脾臟會受損。

」脾臓是處理衰退紅血球的器官,因為瘧原蟲會大量破壞紅血球,增加脾臟的負擔。

因此,在二戰前的學校,應該都是如此教導學生的吧。

抵擋外來者入侵的「戰鬥機」瘧蚊台灣素有「美麗島」之美稱。

16世紀中葉,將鐵炮和基督教傳入日本的葡萄牙人,在同個時期,行經海上眺望這座高山峻嶺聳立的島時,高呼:「IlhaFormosa!(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此後,福爾摩沙一詞在歐洲人之間就成為這座島的通稱。

相反地,清朝官吏或士兵則是把這座島稱為「瘴癘之地」等。

「瘴」是指山林間溼熱蒸鬱的毒氣,「癘」是瘟疫的意思。

1897年,駐印度英國人醫師羅納德・羅斯(RonaldRoss;1857-1932年)發現瘧疾的傳播媒介主要是透過瘧蚊,在那以前,世界各地普遍認為是因為吸入毒氣的緣故。

瘧蚊就像是戰鬥機,對來自外部且沒有免疫力的入侵者發動攻擊,寄生的瘧原蟲形同砲彈,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1874年(明治7年),日本出兵攻打台灣(譯註:日本稱為「台灣出兵」;台灣稱為「牡丹社事件」)就是明顯例子。

出動的3600名士兵當中,戰歿者僅有12名,相較之下,病歿者卻高達561名,因此被迫撤兵。

幾千年以來,瘧疾就這樣子棲息在非洲和亞洲的熱帶地區,強力抵擋外來者的入侵。

如果沒有瘧疾的話,世界史應該會完全被改寫吧。

台灣瘧疾研究的先驅者——木下嘉七郎和羽鳥重郎早於羅斯的發現,台灣總督府在1895年以後就迎面對抗這個神祕敵人,在五里霧中摸索。

自隔年96年起,台灣三度爆發鼠疫大流行,應付不暇,因此遲遲無法研擬出有效的瘧疾對策,但是調査工作和研究則是穩步前進。

木下嘉七郎和羽鳥重郎是日本統治初期具代表性的研究者。

木下自長崎第五高等學校醫學部畢業後,在台北近郊調查蚊子生態,1901年於《東京醫學會雜誌》第16號發表「肉叉蚊第一回報告」。

之後,留學德國後回到台灣,讓瘧疾肆虐的甲仙埔(現在的高雄市甲仙區,因盛產芋頭而出名)居民約3500人一律服用作為治療藥的奎寧,得到良好效果。

前途備受看好的木下卻在山岳地帶病倒,1908年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6歲。

木下發表的約20篇論文,成為台灣的瘧疾研究基礎。

群馬縣出身的羽鳥重郎醫師也積極投入田野調查,發現了數種新種瘧蚊,並正式釐清台灣風土病之一的「恙蟲病」是由恙蟎叮咬所引起的,對台灣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