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再現 | 瘧疾台灣

瘧疾再現. 感染內科陳彥旭講師(92年10月). 今年九月七日衛生署發布於台東縣太麻里鄉發現近四十年來首例瘧疾介入感染病例。

在台灣,除了數年前台北榮總曾因 ...瘧疾再現感染內科 陳彥旭講師(92年10月)今年九月七日衛生署發布於台東縣太麻里鄉發現近四十年來首例瘧疾介入感染病例。

在台灣,除了數年前台北榮總曾因顯影劑之注射導致院內感染瘧疾事件外,這仍危害人類甚巨之傳染病似乎已不存在年輕一輩國人的腦海中。

然而,老一輩的國人可能對這會引起嚴重高燒、惡寒、黃疸等嚴重症狀之惡疾大多終生難忘,而經過多位抗瘧前輩之全力犧牲奉獻後,世界衛生組織終於在民國五十四年正式宣布我國為「瘧疾根除區」,這份榮譽得之不易。

但這並不代表台灣境內已沒有瘧疾病患之出現,事實上隨著國際交通之發達、外勞之引進、甚至出國工作等因素,幾乎每一年台灣境內仍可見數十起的境外移入個案。

今年截至八月底為止,國內已發現十九例瘧疾確定病例,其中十八名為「境外移入」病例。

然而,此次為何特別引發衛生單位之重視呢?最主要是因為此病患並未有出國史。

基本上,在台灣地區傳播瘧疾的主要病媒蚊為矮小瘧蚊,而此瘧蚊一直存在於台灣,但由於其體內並無瘧原蟲之存在,所以才沒有導致本土性瘧疾之發生。

因此,此病例之發生才會讓衛生單位相當擔心此惡疾可能於國內再度復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之資料顯示,目前在中國大陸、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區瘧疾仍是一相當嚴重的傳染病;每年約有五億人口發病,且導致三百萬人因而喪生,可見其嚴重性。

此外,隨著抗藥性瘧蚊及抗藥性瘧原蟲之擴散,更造成瘧疾之防治越來越困難。

在已知的一百多種瘧原蟲中,只有四種可以傳染人類,包括:惡性瘧、間日瘧、卵型瘧及三日瘧。

其中以惡性瘧之臨床症狀最為嚴重且死亡率也最高。

當病患被帶有瘧原蟲之瘧蚊叮咬後,其發病潛伏期會因瘧原蟲種類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最短之惡性瘧約十二天,而最長之三日瘧則約二十八天,甚至少數病患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之久。

瘧疾早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很相似,如:發燒、頭痛、疲倦、肌肉酸痛等等,因此常常被忽略;而發病數天後,病患會開始連續性或週期性發高燒(可燒至攝氏四十度左右)、寒顫、頭痛、腹痛、盜汗、噁心、嘔吐等。

病患經此反覆折騰後往往身心俱疲。

倘若延誤診治,尤其是惡性瘧,可能導致嚴重低血糖、嚴重貧血、肝腎衰竭、肺水腫、脾臟破裂、嚴重血管內溶血等併發症而死亡。

因此,國人出國時,尤其是去瘧疾流行區,應避免被瘧蚊叮咬,如:穿淺色長袖長褲,噴塗防蚊藥劑,並選擇衛生環境良好的住宿地點。

必要時可於出國一周前詢問衛生單位預先服用預防瘧疾之藥物。

返國後,如不幸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詳細旅遊史,以期早期診治。

【回本期目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