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讀物:台灣瘧疾史 | 瘧疾台灣

日本本土早有瘧疾存在,明治初期,長久以來被民間稱為「わらはやみ」、「えやみ」或「おこり」的瘧疾,被譯自歐美的病名「マラリア」所取代。

因瘧蚊種類之故 ...■ 單元讀物 第四部:臺灣醫學史特殊脈絡 單元九:台灣瘧疾史(顧雅文)  台灣瘧疾史顧雅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1.帝國南進與日本的瘧疾學日本的「瘧疾學」是在帝國南進的過程中逐漸發展的。

   日本本土早有瘧疾存在,明治初期,長久以來被民間稱為「わらはやみ」、「えやみ」或「おこり」的瘧疾,被譯自歐美的病名「マラリア」所取代。

因瘧蚊種類之故,當時日本本土只存症狀最輕微的間日熱,1874年(明治7年),日本因「牡丹社事件」出兵到台灣,才首次遭遇惡性的熱帶熱瘧疾。

 該事件是明治政府剛成立七年以來第一次發動的海外出兵,影響台灣及東亞國際情勢甚鉅,然而完全不是想像中的慘烈戰爭,自5月至12月的軍事行動中,僅只有二次原住民突襲引起的小衝突,清軍與日軍則根本沒有交戰。

雖然戰況並不激烈,戰地日軍仍損失慘重,最大的敵人是「熱病」。

根據當時隨軍軍醫落合泰藏的《征蠻日誌》,以及後來以回憶錄形式寫下的《生蕃討伐回顧錄》,參與這場出兵行動的軍人、軍屬加軍夫共5990人,其中戰事傷或亡者僅33人,但感染疾病的人次約有2萬,平均每人生病二、三次,因病死亡則有393人。

從時間來看,6月初開始有零星的消化器官疾病,但6月底以後熱病越來越多,8月中幾乎全軍皆病,9月中連大部分的軍醫也卧病在床,一天的看診患者有4、5人死亡,入院患者則平均一天就死去15人。

以病別來看,日軍在台的208天中,患者中最多的是傳染性疾病7919人,其中又以「弛張熱」最多(3769人),造成101人死亡;其他還有「間歇熱」784人,痢疾二百多人,傷寒幾十人等,但都沒有弛張熱的致死率高。

 熱病的冷熱交替發作為一大特徵,但由於和日本本土的瘧疾經驗難以相連,日軍軍醫並無法完全確認此病是否即為「マラリア」,多以冠上地名的「台灣熱」稱之。

至於病因,落合泰藏採取了「瘴氣論」的說法,認為「目前的營地過去本為草原,一經開墾便使有毒分子浮游於空氣中」,故士兵才會感染熱病;此外他觀察「土人甚少感染此症」,因此認為另一個原因在於士兵「不習慣熱帶地區的風土」所致。

 1879年日本出兵琉球,廢琉球王國而設置於沖繩縣,又為瘧疾認知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沖繩的瘧疾也屬惡性,為了明暸此病的詳細情況,明治政府派遣許多學人前往該地進行調查。

田代安定於1885年的調查報告,應是明治期最早的相關紀錄。

田代為一博物學人,於1882-1887年間三度到沖繩從事地理、民俗、宗教、植物及地方病的訪查,在〈八重山群島瘴癘毒記〉一文中,他介紹了八重山的「瘴癘毒」,並認為「此病即洋醫所謂麻剌利亞,日本俗稱『台灣熱』或八重山病」,終於確認台灣的「台灣熱」和日本、琉球的熱病皆屬瘧疾。

而在論及致病原因時,他同樣認為瘧疾是熱帶地方的環境及氣候所產生的「瘴氣」所引起。

 田代安定之後,陸續有醫學出身的學者到沖繩調查,風土氣候與瘧疾的關係也持續受到重視。

1880年,法國軍醫A.Laveran在顯微鏡下發現瘧原蟲,並確認其為瘧疾的病原體。

當時瘧蚊傳播瘧原蟲的媒介行為尚未被提出,原蟲進入人體的路徑成為各國科學家急欲解開的謎,日本也因為占領沖繩而加入競局。

1894年,東京帝大醫學部病理學教授三浦守治受內務省之命赴此地進行一系列試驗,便重視瘧原蟲的角色,並對過去的「瘴氣說」提出懷疑。

他參照西方說法及島民避忌生水的傳統,假設原蟲是生活在水中,並以自身和同行的助手為實驗對象,在整個夏季的調查期間厲行「不生飲、不生食」,結果幸運地只有一人感染瘧疾。

由此他導出「生水說」,認為預防瘧疾必須謹慎用水,不管是食用、洗浴或清潔食器,都必須使用煮沸過的熱水。

這些預防要項成為1895年後駐台日軍之「傳染病及風土病預防心得」,也是日本軍最初的瘧疾對策之學理根據。

 日本殖民台灣初期,亦為西方確立瘧疾病因的黃金時期,英國的RonaldRoss、PatrickManson及義大利GiovanniBattistaGrassi兩組人馬競相提出蚊媒說,並逐漸獲得認可。

日本海軍醫官率先將Ross有關「蚊媒說」的演講及論文翻譯介紹自日本國內,陸軍方面則首次應用此一學說,以基隆守備隊的士兵為實驗對象,徹底實施了兵營的防蚊、驅蚊,並在1903年西班牙的萬國醫事會中發表以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