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與膽囊切除手術(懶人包) | 膽囊切除

切開皮下組織、肌肉層、腹膜後,進到腹腔內。

架置好牽引器械,讓腹腔內視野清晰,用器械夾住膽囊後,把膽囊與肝臟相連處逐步分離,來到 ...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膽結石與膽囊切除手術(懶人包)女人,內科,外科,白映俞,老年人,男人,消化,消化系統,健康好人生,醫師膽囊與肝臟相連,能夠貯存由肝臟分泌的膽汁,並將膽汁變得更濃稠。

膽汁的成份大多是水,佔膽汁總體積的八成以上。

其餘的成分有膽鹽、黏液、及膽色素。

值得注意的是,膽汁的濃度變化和成分並不是永遠不變的,而是會因我們的飲食狀況、荷爾蒙、體重變化、藥物而產生改變,若膽汁變得過度濃稠、形成固體的話,我們就稱為膽結石。

(愛作怪的石頭–膽結石(懶人包))膽結石的盛行率很高,幾乎大家都聽過這個病,患者偶爾會覺得肚子痛,尤其進食後的右上腹痛,或有飯後噁心、嘔吐等症狀,這是因為進食之後,膽囊會收縮,擠壓膽汁進到小腸內幫助消化,若有結石存在,不免引起絞痛痙攣感。

如果膽結石被膽囊收縮擠壓時擠到了膽囊管內,就會卡在膽囊管造成阻塞,膽汁無法通過膽囊管,滯留於膽囊內會讓膽囊愈脹愈大並發炎,我們稱為膽囊炎。

膽囊炎不僅會帶來持續的疼痛感,還會讓患者發燒、極不舒服需要到急診就醫。

既然是膽結石卡住造成問題,一定會有人問:「有沒有什麼藥,吃下去後就能把體內的石頭『化』掉呢?」即使歷史上經過了許多努力,但醫師們還是得回答:「沒有藥物能夠溶解這些膽結石。

就算病人黃疸一時減輕了,膽結石還是會很快地捲土重來,再度造成病人不適與死亡。

」因此,造成患者絞痛與發燒等症狀的膽結石就需要手術處理。

手術處理時我們並不建議只拿出膽結石,而是要移除整個膽囊,否則復發率實在是太高了。

膽囊不僅「藏有」膽結石,膽囊本身才是形成膽結石的元兇,必須要一併移除,才不會留在體內繼續作亂。

因此,我們需要以「膽囊切除手術」來處理造成症狀的膽結石。

(膽囊炎發作,一定要開刀嗎?(懶人包))除了膽囊炎、膽結石之外,若因為膽結石造成胰臟炎,或因膽結石造成膽管發炎,也需要切除膽囊。

無論是接受直接開腹或腹腔鏡的膽囊切除手術,患者都需要禁食八小時後,再進行全身麻醉。

在過去,膽囊切除手術是直接開腹。

外科醫師會在患者右上腹處,沿著肋骨下緣約兩指幅的皮膚處,劃下10到15公分長的傷口。

切開皮下組織、肌肉層、腹膜後,進到腹腔內。

架置好牽引器械,讓腹腔內視野清晰,用器械夾住膽囊後,把膽囊與肝臟相連處逐步分離,來到膽囊動脈與膽囊管處,確定兩者的位置後,可用縫合、夾子等方式結紮並截斷,即能取出膽囊。

傷口大對手術而言是有利的,因為傷口愈大,視野越好,醫師看得清楚,進行切割、綁線及縫合等動作也比較方便。

但患者術後一定比較痛,比較難早早回復到正常生活,有時連要下床上個廁所都非常困難。

患者需住院大約四到七天。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是在1980後期才出現的,很快地微創手術的風潮就席捲全世界。

利用腹腔鏡切除膽囊時,患者不會有一條長長的大傷口,醫師在肚皮上做出三到四個小切口。

其中一個位在肚臍處,會放進攝影機鏡頭綜觀全局,手術時的操作器械則由其餘切口處伸進去。

如果是直接剖腹的話,醫師開刀時的視線會直接看到肝臟、膽囊等這些器官。

然而在腹腔鏡手術時,肚皮傷口這麼小,醫師不能直接看進肚子裡面,因此要靠著一個鏡頭伸進腹腔內,提供腹腔內的影像,連接到螢幕上。

醫師變成抬頭看著螢幕,並同時舞動兩手操作器械開刀。

相信大家也能夠理解,想要有個成功的腹腔鏡手術的話,好的光源及影像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醫師開刀時拿著的器械也都與直接開腹時使用的器械是不一樣的。

第一,腹腔鏡使用的器械中段都很細長,能穿進肚皮的小切口進到腹腔,末端形式可以是鉤子、電燒、或夾子等,具有不同的作用,由醫師手持處操作控制其開合。

腹腔鏡的手術方式通常會與開腹膽囊切除時的順序不同,醫師會先找到膽囊管與膽囊動脈之處,確定解剖構造位置後,就可以用夾子、縫合等方式結紮膽囊管與膽囊動脈,截斷分離後,再將膽囊與肝臟相連處做分離。

最後,再從肚臍的孔取出膽囊。

大部分患者術後不需要放置引流管。

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話,因為傷口只有三到四個一公分左右的傷口,並不大,患者不太會有疼痛問題,常常在手術後隔天就可以出院了。
<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