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膽脂瘤& 聽神經瘤-高點醫護網 | 膽脂瘤

高點建國醫護網,膽脂瘤,聽神經瘤,神經瘤,小腫瘤,良性腫瘤,觀念剖析曾在99年第1次醫師專技高考試題中發現一提有,高點醫護網,即時更新醫護最新考情,公職護理師, ...認識膽脂瘤&聽神經瘤-高點醫護網歷屆考題高分詳解免費考前重點下載歷屆考題線上測驗考取學員心得分享小龍醫師館線上試聽課程全省服務據點看更多熱門資訊後西醫後中醫後獸醫私醫聯招/轉學考護理二技/醫研所護理師醫師國考醫檢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放射師食品技師國外醫師學歷甄試美國護理師公職護理師公職醫檢師衛生技術衛生行政篇名認識膽脂瘤&聽神經瘤說明觀念剖析  曾在99年第1次醫師專技高考試題中發現一提有趣的題目,請您試著找出正確答案!案例1:一位50歲男性患者,右耳流膿及聽力損失約10年,1個月前開始覺得眩暈,尤其當用棉棒擦拭耳道內的分泌物時,眩暈加重;沒有耳痛或其他神經症狀。

此病例最可能的診斷是中耳膽脂瘤併發:(A)前庭神經炎(B)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C)梅尼爾氏病(D)**迷路瘻管再看看案例2:張某,55歲,台南人,左耳聽力下降,走路不穩,左側顏面部陣發性疼痛1年,醫師照三叉神經痛治療,但效果差。

頭部MRI顯示,左側腦橋小腦角塊狀混雜高信號,夾雜不規則低信號影,大小約4.6×4.8×6.0cm,邊界較清,內聽道擴大,腦幹受壓稍向右側移位,其內未見異常信號,第四腦室受壓變窄,第三腦室及側腦室稍有擴大,但大腦實質內未見異常信號。

診斷及鑒別診斷:根據上述兩道案例,您可以說出診斷是如何嗎?案例2的患者的病史及頭部MRI提示左側腦橋小腦角區占位性疾病,所以在診斷上需要特別鑒別聽神經瘤及膽脂瘤。

以下為兩者鑒別重點:鑒別要點膽脂瘤(Epidermoidcyst)聽神經瘤(Acousticneurilemoma)發生學pathogenesis起源於異位胚胎殘餘的外胚層組織,是胚胎晚期腦細胞形成時,將表皮帶入的結果。

起源於前庭神經上支Schwann細胞的良性腫瘤流行病學可見於任何年齡,從新生兒到80歲老人均有,高峰年齡在30~40歲。

好發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最年幼者為8歲,最高年齡可在70歲以上。

好發部位Predilectionsite腦橋小腦角、鞍旁為其好發部位(可占顱內膽脂瘤的60~70%)。

也見於第四腦室,側腦室、大腦、小腦和腦幹。

發生在顱骨板障和脊柱者約占25%。

發生於聽神經的前庭部分,少數來自耳蝸部分。

隨著腫瘤的生長、增大,腫瘤可引起內聽道擴大,突向腦橋小腦角角部,充填於腦橋小腦角內。

會壓迫到三叉神經感覺支,引起角膜異常。

發病率Incidence占全腦腫瘤的0.5~1.8%占顱內腫瘤的8.5%左右病理Pathology表面覆以非常薄的包膜,帶有白色光澤,類似珍珠樣,囊腫內面易脆的物質成洋蔥樣排列,故又名為珍珠瘤。

瘤細胞排列呈小柵欄狀相互交織的纖維束有退變灶及色素沉著有泡沫細胞臨床表現Clinicalmanifestion早期:常以三叉神經痛起病(70%),表現面部感覺減退、面肌力弱晚期:若侵犯到水平半規管可以造成瘻管而產生眩暈症狀。

往往有患側耳鳴、耳聾,出現橋小腦角症候群,表現聽力下降和共濟失調。

少數病人舌咽、迷走神經麻痹等小腦、腦幹受壓體徵少見常見邊緣型鼓膜穿孔;但先天性的膽脂瘤可以鼓膜完整可能併發側竇血栓靜脈炎(lateralsinusthrombophlebitis)早期:首先表現為患側的漸進性感音性耳聾伴有耳鳴,同時前庭功能障礙,表現為眩暈、平衡感下降;晚期:腫瘤侵入顱後窩時表現為同側三叉神經及面神經受累、同側小腦症狀、腫瘤較大時還可有Ⅸ、X、XI等後組腦神經症狀,表現為喝水嗆咳、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顱內壓增高的症狀等CSF蛋白含量正常增高X-ray檢查除有腦內壓增高的表現外,各不同部位者也有各自改變。

發生在腦橋小腦角表皮樣囊腫可出現岩骨尖吸收,內聽道外形正常;頭後前位、額枕位(湯氏位)和岩骨後前斜位(斯氏位),均可顯示內耳孔擴大。

岩骨平片見內耳道擴大、骨侵蝕或骨質吸收。

CT表皮樣囊腫在CT上的典型影像特徵為均勻低密度區,呈星芒狀,CT值因瘤內脂質及蛋白含量的不同而不同,在-2~12Hu之間,低於腦脊液值,形態不規則,多為孤立,有占位效應。

強化掃描一般無明顯增強。

CT表現為瘤體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少數呈高密度影像。

腫瘤居岩骨後緣,以內聽道為中心,多為類圓形,呈等密度,腫瘤周圍水腫輕,腫瘤增大時可壓迫腦幹、小腦及第四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